第67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846
  葉氏原來還有些舉棋不定,等發現年前陸續有人去買地皮,頓時又慶幸自己聽了孩子們的話。

  作者有話要說:

  豬油渣是小時候最喜歡的美味之一~

  作者晚上9點想加更,親親們同意嗎?同意的話請給個好評吧,麽麽,愛你們~~

  第62章 討沒趣明輝娶親

  葉氏買地皮的消息傳出去了之後, 本來想來問葉氏借錢的董氏頓時又偃旗息鼓了。無他,董氏要給韓明全說親了。

  韓明全也到了說親的年紀了,自春香出門子後, 董氏就開始著手準備給大兒子說親。

  可說親說親, 哪裏是那麽容易的。熟悉的人家都曉得韓明全在家裏不大做活,連比他小兩歲的弟弟明德都知道幫著家裏幹活,他卻整日好吃懶做。

  韓敬義夫婦也不大在意,總覺得他還小呢, 等再大一些就好了。

  董氏先從親朋故交家裏找, 她看中了幾個不錯的姑娘,托人上門去說, 人家紛紛委婉拒絕。董氏氣得在家裏大罵這些人家都瞎了眼。

  這一日,董氏又去找媒婆。她舍不得出太多錢,找的是一般的媒婆。

  媒婆已經被她煩得不行, 自家兒子什麽德行心裏沒數啊, 還竟想挑那長的排場家底厚勤快又懂事的好姑娘。天爺,人家好姑娘難道就該拿到你家去填坑?

  先不說你家裏有多少家業,真要是孩子好也就罷了, 可你家孩子整日幹啥啥不行吃啥誰都比不贏,就這樣的,董氏那婆娘還以為是個鳳凰蛋子。

  董氏又拉著媒婆一通的說,“大嫂子, 再煩請您給我家明全看一看。我們也不挑, 隻要家裏田地跟我家差不多,姑娘不是太醜, 肯幹活勤快就行。”

  經過幾輪的挫折之後,董氏咬咬牙放低了要求, 再不肖想人家那家底厚的姑娘。

  媒婆斜睨了她一眼,“我說韓大娘子,感情我這些日子給你說的話都白費了。老實跟你說罷,你看中的人家,人家都不答應。你自己都不想想到底是什麽原因?你們家全哥兒也不小了,你就沒想著讓他多幹些活?莊戶人家的小子不願意幹活,以後吃爹娘啃兄弟?你把他教導的勤快些,我們說媒也好說嘴呀。我倒是想掙你這份媒人錢,可你們家全哥兒拿出去我說不響嘴呀。”

  董氏尷尬地笑了笑,“大嫂子,看您說的,我家明全才十三呢,他還是個孩子,多幹些活少幹些活又有什麽打緊的,家裏有我和他阿爹撐著,還能把孩子當牲口用不成。”

  媒婆實在煩透了她這樣的口氣,“韓大娘子,我本事有限,您提的那些要求,我真辦不到。我說句難聽的話,你家全哥兒又懶又饞,你家裏家底又薄,這平安鎮的人誰還不曉得誰啊。你要是真想給你家全哥兒說媳婦,我給你出個招,你多花些銀子,到那貧寒人家去下聘,就當買個媳婦算了,媳婦娶回來你想怎麽教導就怎麽教導,娘家保管不會吭一聲。我言盡於此,你就別來找我了。”

  說完,媒婆把董氏推到了門外。

  董氏被人攆了出來,心愛的兒子還被媒婆糟蹋的不行,心裏暗恨,對著媒婆的大門狠狠吐了一口痰,“呸!”

  然後她又悻悻地回家去了。

  鄉下許多熱心的婦人都愛做媒,這些人做媒收的媒人錢少,而且都是等雙方定親手才收媒人錢。董氏把附近村子這樣的媒人都拜訪了個遍,也沒給韓明全說回來個媳婦。

  董氏越發著急,漸漸地,她也接受了現實,自己家裏家底不厚,明全還有些孩子氣,想說親,一味的省錢怕是說不成。

  最後,她不得不去找周媒婆。周媒婆本事大,就沒有她說不成的媒。

  周媒婆消息最靈通,可著整個平安鎮,誰家小子和姑娘年紀大了該說親,她心裏都有本賬。周媒婆年紀大了,人老成精,董氏才說了幾句話,她立刻把董氏的內心摸得透透的。

  “侄媳婦,你這是碰了不少壁才想到我老婆子了?”

  董氏尷尬地笑了笑了,“嬸子說笑了,都曉得您老是金口,再沒有說不成的媒,我才來求您老,給我們家明全說個像樣的媳婦。”

  周媒婆笑了,“侄媳婦,什麽樣的叫像樣的?依我老婆子看,相配的才是像樣的。若是不相配,差的太遠,再好都不是像樣的。”

  董氏聽得愣住了,半天後又扯了扯嘴角,“我們也沒有太多要求,隻要姑娘不是太醜,年紀不是太大,勤快願意幹活,不忤逆長輩,我們就不挑了。”

  周媒婆一邊嗑瓜子一邊眯了眯眼,“侄媳婦,你這要求還不高?能達到你這要求的,說真的,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你家哥兒。我老婆子雖然年紀大了,但耳朵好的很。你們家全哥兒說媒的事情,鬧了這麽久,大半個平安鎮的人家都曉得了。我勸侄媳婦一句話,你若真心想娶兒媳婦,兩條路,第一,回去用心教導你們家全哥兒,不說讓他挑起家業,至少把身上的懶筋都抽了,第二,花大價錢找那死要錢的父母,娶個勤快聽話的兒媳婦,你想怎麽擺布她都行。”

  董氏咬了咬牙,“嬸子,我們近來一直在用心教導孩子,還請您老幫我們尋摸尋摸,有合適的,千萬先記著我們。”

  周媒婆一向手爪子長,要的媒人錢高,她見董氏隻提要求不提錢,心裏略微有些不滿意,說了幾句後,敷衍了事地把她打發走了。

  董氏回家後,和韓敬義商量了,準備讓韓明全下地幹活,至少得做做樣子,先把親事說了。

  韓明全懶了十幾年,忽然讓他幹活,他叫苦連天。韓敬義和董氏為了給他娶親,也隻得狠心把他按在地裏幹活。

  如今也不是農忙時節,並沒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幹,都是一些細碎的小活。就這,韓明全還不肯好好幹。

  過了許久,所有媒婆那裏都沒有給董氏回音。董氏越發挫敗,最後隻能采納周媒婆的建議,想找那愛錢財的女方父母,半買半娶一個聽話勤快的媳婦回來。

  可董氏一向是屬貔犰的,隻進不出,她哪裏肯花那個大價錢。眼珠子轉了兩下,她立刻就把眼睛盯上了三房。

  葉氏娘兒兩個又賣菜又開油坊,如今餘家被擠兌的沒地兒占了,三房吃了獨食,那賺的銀子不海去了?

  她胃口不小,預備向葉氏借十兩銀子。正好,媒人錢、聘禮錢、節禮錢都有了,說不定她還能落下一二兩。至於還錢的事情,董氏從來沒考慮過。親侄子成親,你做嬸子的手裏銀子那樣多,給個十兩八兩又怎麽了。

  還沒等她去借錢,葉氏在鎮上買地的消息立刻傳遍了韓家崗。董氏氣急,我們明全成親的銀子還沒著落,你有錢倒先去鎮上買地皮了!

  如董氏夫婦這樣的人,骨子裏就帶著一股無賴不要臉的品行。因為沾親帶故,別人的銀錢好似就成了她家的。親戚有難,她會第一個踩你兩腳。親戚發達了,她頭一個想來沾光占便宜,占不到便宜就要詛咒你。

  在她眼裏,給明朗買地皮自然沒有給韓明全說親重要,雖然那錢是三房的,但她卻覺得葉氏把她兒子娶親的錢挪用了,立刻氣哼哼地跑去找葉氏。

  “三弟妹,明全就要說親了,我們手頭不寬裕,三弟妹能不能借我十兩銀子?等明全娶了媳婦,你做嬸子的臉上不也有光。”

  梅香在一邊聽得好懸沒笑掉大牙,她覺得大伯娘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韓明全娶了媳婦我們臉上有什麽光?他打光棍也不關我們的事兒!你們當初想把我們治死了的歹毒想法我到現在還記著呢!

  葉氏笑了,“大嫂,我才在鎮上買了塊地皮,花了十幾兩銀子呢。今年上半年,餘家坑了我們一把,我拿現銀去買了那麽多油菜籽,大嫂又不是不知道,到現在我還沒收回來。今年秦先生仗義,隻收了一半的束脩。可翻年又要交束脩了,還有明朗兄弟二人一年的茶飯錢,我每日一睜開眼,就要發愁從哪裏弄銀子。我一個寡婦,帶著四個孩子多不容易啊,實在沒有多的銀錢借給大嫂。”

  董氏把眼睛一瞪,“束脩遲一些交又無妨,秦先生還能把學生趕回家不成?三弟妹可不要小氣,明全可是你親侄子呢。”

  梅香哼了一聲,“韓明全遲一些娶媳婦又無妨,他要是個好的,還怕打光棍?誰家娶個媳婦全指望問人家借銀子的?大伯娘說的可真不假,咱們兩家可不就是親的,當初還想把我賣了,把明朗和明盛治死了呢,親的才敢有這想頭呢。”

  梅香看到大房兩口子就煩,說話從來不給他們留臉麵。

  董氏頓時噎住了。

  葉氏仍舊笑著拒絕董氏,“大嫂,在你眼裏,給明全娶媳婦最重要,可在我眼裏,我們明朗明盛讀書最重要。大嫂,將心比心,誰不是把自己兒子看的最重要呢。我手裏的銀錢,將將夠養活我自己的孩子,實在沒有多的借給大嫂。不過大嫂放心,明全娶媳婦,需要我幹活的時候,我絕不推脫。”

  董氏又想瞪眼睛,葉氏笑盈盈地看著她,梅香把手裏的針線筐子放桌子上重重地一放,“明全哥跑哪裏去了?正好,大伯娘,我明兒要上山砍柴,讓他跟我一起去,這麽大個人了,整日遊手好閑怎麽能成!”

  董氏頓時蔫了,她怕梅香個死丫頭又去打明全!

  梅香可算是找到了大房夫妻的軟肋,隻要她說找韓明全的麻煩,這兩口子立刻就老實了。

  果然,董氏又悻悻地回去了。

  梅香把大門一關,“阿娘,大伯娘的腦子定是壞掉了。”

  葉氏用手指點了點她的額頭,“下次別跟她頂嘴,我肯定不會借她錢的。你大伯娘就是看著凶,隻要一直不答應她,她也沒辦法。”

  梅香又從鼻孔裏哼了一聲,“我聽她說的話就想生氣,忍不住就要衝她。”

  葉氏搖頭,“你這個樣子,以後去了婆家可怎麽辦喲。”

  梅香嘿嘿笑了,“我才不怕,有茂林哥在,不用我回嘴。”

  娘兒兩個這頭笑嘻嘻的,董氏回去後氣得當晚沒吃下飯。如今春香出嫁了,她連個出氣筒都沒有了,隻能指天罵地,詛咒那些拒絕親事的人家、詛咒葉氏不借錢、詛咒春香帶走了銀首飾。

  還沒等董氏這頭想到主意,周媒婆忽然托人讓董氏過去。董氏頓時喜從天降,忙不迭地趕過去了。

  一進門,董氏立刻笑著恭維周媒婆,“嬸子近來身子可好?哎喲,我就知道嬸子最是能幹的,這才幾天,就讓我過來,可是有了好消息?”

  周媒婆神秘一笑,“好消息是有,就怕侄媳婦你接不住。”

  董氏好奇地問道,“什麽好消息還能讓人接不住?嬸子隻管說。”

  周媒婆喝了口茶,“侄媳婦,你不是想給你們家全哥兒說媳婦?我這裏有個人選,我想說給你呢,但不曉得人家女方答應不答應。”

  董氏立刻坐直了身子,“嬸子,您可真是救命的菩薩。有您老指點,我還怕什麽呢。”

  周媒婆放下茶盞,“隔離馬店鎮有個姑娘,姓趙,今年十三了。這姑娘家裏有二十多畝田地,上頭有三個哥哥,因她是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女兒,家裏人就寶愛了一些,性子有些驕縱。但這姑娘驕縱歸驕縱,人家長得排場,又能幹。如今放出風聲要說人家,嗨,我想著,你們家全哥兒雖然懶了些,但他還小呢,聽說如今也願意下田地幹活了,外鎮的人又不曉得底細,說不定還能成呢。”

  董氏聽到這趙姑娘這樣好,頓時蠢蠢欲動,想了想之後又有些擔憂,“嬸子,這姑娘這樣好,怎地還沒說上人家?”

  周媒婆又笑了,“你以為人家嫁不出去?我跟你說,這些日子,上她家的媒婆都沒斷過。但這姑娘有個條件,她要進門後就當家。”

  董氏頓時倒抽了一口氣,“誰家小媳婦進門後就要越過公婆和男人自己當家的?”

  周媒婆斜膩了她一眼,“怎麽,侄媳婦等著擺婆婆的款兒?那我這裏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你先回去吧,等有消息了我再叫你。”

  董氏立刻又開始賠笑臉,“看嬸子說的,不是我想擺譜,我家裏還有婆母和當家的呢,我哪裏能做主呢。”

  周媒婆吐了嘴裏的瓜子皮,“無妨,人家姑娘說人家也不是立刻就能定親了,你們回去商議商議,要是願意讓姑娘進門就當家,我可以舍下老臉去給你們說一說。哦,我還忘了跟你說了,趙家要的聘禮並不高,可這嫁妝,就他們家疼閨女的樣子,定然是比聘禮還要多的。”

  董氏的心立刻又熱了起來,回家後,她與崔氏母子商議這件事情。

  韓敬義皺了皺眉頭,“當家?怎麽當家?若是說家裏吃什麽用什麽,這些小事情交給兒媳婦,你不是更輕省?”

  董氏被噎了一口,內當家的管的不就是這些?若都交給了兒媳婦,她成了什麽了?她嫁到韓家這麽多年,如今家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還要請示婆母呢!

  崔氏笑了笑,“老大家的,你平日裏猴精猴精的,怎麽今日又糊塗了?她要當家,你給她當就是了。你是婆母,你真要發了話,她還能不聽你的?”

  董氏頓時豁然開朗,“哎呀,還是阿娘有成算。可不就是這樣,一個十幾歲的丫頭,就算要當家,許多事情不還是要請示大人。”

  韓敬義不管這些小事,他隻聽說這姑娘家底厚,長得排場,人能幹又勤快,他頓時心裏一百個滿意,至於當家不當家的事情,兒媳婦又管不到公爹頭上。

  三個人統一了意見之後,董氏第二天立刻就去找了周媒婆。周媒婆從中間斡旋,趙家居然真答應了親事。

  趙姑娘聽說韓明全皮相還可以,就是有些懶,她立刻點頭應了。懶散什麽的她毫不在意,她最擅長的就是抽懶人的懶筋,家裏幾個侄子被她管得服服帖帖。她從九歲起,她阿娘因為身體不好,精力不夠,家裏的內事都是她當家。

  因為當家當慣了,忽然讓她去做小媳婦,趙姑娘一百個不願意,故而提了這個條件,沒成想韓家居然答應了。

  趙姑娘知道對方答應這個條件也是緩兵之計,但她一丁點不害怕,隻要答應了,她就好行事。

  葉氏和梅香隻聽說韓明全火速定下了親事,姑娘一好二好再沒一丁點缺點。

  葉氏不管真假,心裏也放心了。梅香聽說後,心裏冷哼,這麽好的姑娘,能眼瞎了嫁給韓明全?

  還沒等大房去趙家下聘,二房韓明輝要娶親了。

  莊戶人家婚假喜歡放在年底,一來不是農忙季節,族人都可以過來幫忙;二來秋收過後家裏都有餘糧,辦酒席不寒磣;第三嘛,冬九臘月間,席麵上剩的菜壞不了,可以留下慢慢吃。

  最重要的原因是,時人信奉年前娶媳婦來年抱孫子的規矩。

  韓明輝娶親那一天,正好是臘月二十六,都快要過年了,韓敬奇和周氏忙碌了許久,總算把各色東西都備齊了。因為差了一些銀錢,韓敬奇夫婦還從葉氏這裏借了二兩,葉氏二話不說就給了,隻囑咐二房不要對外頭說。

  葉氏作為嬸子,正日子這一天除了悶頭幹活也做不了別的。

  韓文富作為族長要主持婚禮,娶親是熱鬧事,除了族人,各路親戚都來了。

  門樓裏有個桌子,才從縣裏回來的韓敬博今兒充當賬房,幫著記錄各家的禮錢。葉氏一大早就讓明朗送了一百文錢禮錢,這在韓家族裏算是厚的了。

  除了一百文錢,葉氏還送了周氏幾斤菜籽油,又主動把家裏的桌椅板凳搬了過來,今兒要開好幾輪席麵呢,韓敬奇往各家都借了不少家夥事兒。

  明朗跟著韓敬博一起記賬,葉氏主動到廚房幫忙。族裏所有的婦人都在廚房聽掌廚的大師傅指揮,擇菜、洗菜、洗碗......

  葉氏因為和周氏關係好,幹活肯下力氣,那等洗豬大腸之類的粗活,她都搶著幹。

  等新人迎接來了之後,許多人都去看新娘子去了,隻有葉氏仍舊悶頭在廚房幹活。葉氏心裏清楚,她是個寡婦,不能往新人房間裏去,怕人家忌諱。既然二房三房關係好,她就更不能去了,明輝是個好孩子,她希望這孩子能和屋裏人白頭到老。

  柴氏也沒去,搬著小板凳坐到了葉氏身邊,和她一起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