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351
  剛過了青石河沒多遠,遇到了迎頭而來的黃茂林。他與前麵的韓敬奇等人打過招呼之後,就到後麵陪著葉氏和明朗。

  黃茂林悄悄和葉氏說道,“嬸子,今兒發財哥正好在呢。”

  葉氏笑了,“今兒有勞你了。”

  前麵牛車和驢車慢慢地走,他們幾個在後頭跟著。等到了鎮上交糧稅的地方,已經來了不少人了。

  張裏長和王裏長都在,縣衙裏來的衙役都在,不光有衙役,還來了個書吏。一年兩季的糧稅是朝廷的大事,縣太爺把錢糧師爺和縣衙六房的書吏們都派到各個鎮上,再三交代,務必要辦妥此事。

  平安鎮來的是戶房書吏,姓宋。宋書吏坐在那裏不說話,任由兩名衙役和兩位裏長在那裏忙活。

  衙役給來交稅的人都發了號牌,一家一家來。查看糧食成色、稱重、記錄,各家有多少田地,裏正那裏都有記錄,該交多少糧稅一清二楚。

  韓家崗今兒除了韓敬奇三家,還有別的兩家,眾人都耐心等候。

  黃茂林跑到前頭去打聽了,回來跟葉氏等人說道,“二伯,嬸子,前頭還有十六七家呢,咱們至少得等大半個時辰。”

  韓敬奇點頭,“不急,咱們慢慢等。”

  等到了韓家人交糧時,韓敬奇打頭,然後是葉氏帶著明朗。

  葉氏頭一回幹這活兒,有些忐忑,明朗走到葉氏前頭,帶著自家的號牌去了。

  那衙役見他一個小孩子,不免有些輕視。等汗敬傑幫著把糧食抬了過來後,衙役就開始挑挑揀揀。

  王裏長管著韓家崗那一片,見到明朗,不免和宋書吏說了幾句韓家的事情。王裏長曉得那些衙役全靠這個時候多扣秤來盤剝百姓,但衙役吃飽後走了,挨罵的就是他了。韓家丫頭聽說野蠻的很,若是惹急了,回頭抽冷子到他家報複,他可吃不起。

  張裏長在一邊聽到了,也跟著說了兩句。鎮上這一片歸張裏長管,韓家母女正經幹營生,從不鬧事,且黃茂林托張發財在張裏長麵前說好話,張裏長答應了,若是被為難,好歹照看一些。

  書吏們都是明白人,凡是裏長們能幫著說兩句的,自然是不能盤剝狠了,把裏長們往死裏得罪也不行。宋書吏笑了笑,“既然家裏讀書郎多,必定是實誠人家。”

  他又高聲對正在挑揀的衙役說道,“小王,快一些,莫要磨蹭。”

  衙役一聽就明白了,這是讓他不要存心為難,立刻又換了口氣,“雖然毛病多,好在幹淨,也曬幹了,算中上等吧。”

  葉氏忙向衙役道謝,能算中山,就算很好的了。

  等三家人都交過了糧稅,都快到晌午飯時刻了。葉氏往黃茂林手裏塞了兩塊鍋盔,又倒了杯水給他喝,然後打發他回家去了,自己跟著韓敬奇等人一起往韓家崗回去了。

  忙活一上午,眾人肚子裏都空空的。葉氏拿出鍋盔,一家送幾塊,剩下兩三塊她和明朗就著已經涼掉的水吃了,墊墊肚子。

  又過了兩天,黃茂林家裏也交了糧稅。交完糧稅,今年的大事算是完成了。對別人家來說,總算能歇歇,對黃家來說,即將又要操辦一件大事,那就是去韓家下聘禮。

  黃炎夏給了楊氏一部分銀子,讓她買料子、糕點之類的東西,其餘牲口幹貨之類的,黃炎夏自己預備。

  楊氏才吃了虧,這回不敢妄動,認認真真置辦各色聘禮。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複工了,過上了和葉氏母女一樣忙碌又充實的日子。白天工作、寫文,晚上回家後帶娃。

  春天來啦,等疫情過了,可以去郊遊了。

  祝親親們生活愉快~~

  第52章 收租子黃家下聘

  交過了糧稅, 葉氏心頭的大石頭算是落地了。她一個寡婦,這等外頭的事情,操持起來異常艱難, 好在有眾人相幫。總算都順利熬過來了。

  韓敬傑家裏還好, 因為時常要用梅香家的牛,幫著幹活也算還人情。但韓敬奇那裏,就得另外想法子還人情了。

  頭先韓敬奇幫著幹了半天農活,夜裏幫著看稻子, 前些日子送的油炸糖糕都不夠還那個人情的, 這回又欠下一筆人情債。

  葉氏心裏有些煩躁,想了想, 等過些日子,黃家若來下聘,把二房人都請來吃頓飯, 其餘的, 慢慢還吧。

  交過了糧稅,葉氏清點了家裏的存糧。她自己隻種了五畝地,一畝地產糧三百多斤, 但這回交糧稅卻是交的二十七畝地的稅,她自己收的糧食去掉了不少。這一年的結餘,主要還是靠收上來的租子。

  還沒等葉氏去催,韓敬傑自己送來了今年的租子, 十五畝地, 一畝地一百八十斤,總共兩千七百斤糧食。

  韓敬傑自己把糧食扛了過來, 一袋又一袋,都堆放在院子裏。葉氏怕地麵回潮, 還往底下鋪了稻草

  韓敬傑放下最後一袋子糧食後,擦了擦汗水,“三嫂,您查看查看。”

  葉氏客氣道,“兄弟交的糧食,自然都是好的,你三哥以前總跟我說,旁人家的定要看看,敬傑兄弟家的再不用擔心。”

  韓敬傑笑了,“三嫂,三哥看得起我,我自然更不能對不起三哥三嫂。您仔細查看查看,不然,我也不放心走呢。”

  葉氏聽他這樣說,這個時候也顧不上麵子了,仔細查看了各個袋子的糧食。

  韓敬傑果然就是韓敬傑,他交的租子,和交給朝廷的皇糧一樣,幹淨、幹燥,再沒有一絲不好的。

  葉氏把最後一個袋子口紮好,“我就說,你三哥再不會哄我的。”

  韓敬傑笑了,“三嫂看過了,咱們都放心。既糧食都無妨,我就先回去了,這麻袋明兒我再來拿。”

  葉氏笑著把韓敬傑送出了大門。

  等回來後,葉氏和梅香一起,把家裏提前預備好的麻袋都拿了出來,將糧食從韓敬傑家的袋子裏全部換進自家的袋子裏,然後統一放到東耳房裏。

  收割之前,葉氏就把東耳房又整理了一遍。上年剩下的糧食放在外麵,今年新收的,準備放到裏麵。莊戶人家都是這樣,先吃陳糧,若陳糧不多了,新的舊的摻著吃,若陳糧食太多,不先吃了,放久了搞不好會發黴。每一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從下穀種到收割,這中間多少個環節,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家人明年就要喝西北風。

  加上韓敬傑送來的,梅香家已經有三千多斤稻子的存糧,等韓敬義送來租子後,就有四千多斤新鮮稻子。

  一年一季稻子一季小麥,還有紅薯、豆子、花生等各色雜糧,葉氏娘兒幾個能吃多少呢,等到了明年快要收麥子的時候,可以賣掉一批稻子。

  原來葉氏問過韓敬平,為甚不在剛收好稻子的時候賣。韓敬平告訴葉氏,天時難預料,誰都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有天災。若風調雨順之時不多存些糧食,萬一遇到大災,隻能活活餓死。

  葉氏當時聽得心驚肉跳,現在輪到她當家了,她謹記韓敬平的話,糧食一定要多存一些。

  有了這幾千斤糧食,葉氏夜裏睡覺都能更安穩。

  韓敬傑送過了租子後,葉氏久侯韓敬義不至。

  葉氏心裏冷笑,怕是老大想賴租子了。

  葉氏在心裏盤算,再給他幾日功夫,若不來,我就得去催了。

  黃家那邊,楊氏得了黃炎夏給的銀子,按照時下的規矩,開始置辦聘禮。

  莊戶人家的聘禮簡單,但黃炎夏是個要麵子的人。他大哥黃炎斌是個木匠,他是磨豆腐的,雖然幹的都是辛苦活,但兄弟二人的家資在整個平安鎮都能排的上號。

  因兄弟二人差的歲數大,黃炎斌家的兒媳婦娶的早,孫子都和黃茂源一般大。但鄉下的聘禮規格多少年都沒怎麽變過,黃炎夏照著大哥家娶兒媳婦的標準來置辦聘禮。

  楊氏那頭,頭一樣最重要的,是尺頭料子。楊氏帶著錢,去趙老板店裏買了細棉布、粗棉布、細麻布和絹布四種料子,這些料子都是單色的,上頭沒有花紋。她又另外扯了四種顏色的花布料子,給梅香做衣裳穿。

  黃炎夏雖然打劫了楊氏的私房補貼了兒子十兩銀子,但那是私下的行動,也不好說出來。銀簪子的事兒,他也有責任。為表歉意,他又讓楊氏給新媳婦買了一對銀耳環和一隻銀戒指,算在聘禮裏頭。

  除了料子和首飾,再就是牲口,這是黃炎夏親自買的,他定了兩頭羊、兩扇豬肉、一對活鴨。羊暫時還放在主家,等下聘前一日去牽過來,豬肉也是和屠戶商量好了的,等到了那一日,屠戶送一頭豬上門,劈成兩半,正好是兩扇豬肉。鴨子是自家養的,隨時都能逮。

  牲口準備好了,再就是要準備一擔喜餅。街上有專門做喜餅的,給了定錢後,到時候直接去挑就是了。說是喜餅,其實就是饅頭。最好的是白麵饅頭,還有摻了玉米的黃麵饅頭。黃炎夏自然要定白麵饅頭,這是臉麵問題,不能含糊。

  還要準備一擔幹果,黃炎夏家裏有花生、芝麻、紅豆和綠豆,這幾樣就夠湊半擔了,再從茂鬆家裏淘騰了一些山菌,又從鎮上買了一些紅棗,再加一起自家曬的豇豆和茄子,零零總總又是一擔。

  還得有一擔喜果,這個也要從街上買一些。果子可不便宜呢,糕點鋪的東西,都是糖和油堆出來的,可不得費錢了。

  黃炎夏從糕點鋪買了幾斤雞蛋糕、幾斤糖果子和幾斤芝麻糖片,然後再加幾斤饊子,湊成半擔。剩下的半擔,楊氏自己在家裏開油鍋炸油條,幾百根油條又塞滿了半擔。

  吃食和料子準備好了,剩下的就是聘銀了。黃炎夏比照著大房娶媳婦,下了十兩聘銀。楊氏心疼的直抽抽,但一想到茂源娶親時也能有這麽多,頓時又不吱聲了。

  就在黃家熱熱鬧鬧準備聘禮的時候,韓敬義磨蹭了幾天,仍舊沒送來租子。

  葉氏上街的時候,與杜氏通了氣,請求娘家兄弟上門來幫忙收租子,黃茂林聽見後,也要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葉厚則帶著兄弟子侄一起上門了。黃茂林賣過豆腐後,直接連家都沒回,把擔子放到梅香家裏,在梅香家吃了早飯,要陪同著一起過去。

  葉氏見到娘家人之後,心裏很高興,忙著給葉厚則等人搬凳子,“大哥吃了早飯沒?家裏如何了?還忙不忙?”

  葉厚則坐下了,“都吃過了,這幾日不忙。昨兒你大嫂回來後跟我說了,我們今兒上午都過來了。這樣,厚福,你帶著孩子們先在這裏等著,我與你姐姐帶著明朗一起去。畢竟都是血親,不能鬧大了。若是能說好了,你們直接過去搬糧食,若是說不好,你們再過去。”

  葉厚福點頭,“都聽大哥的,若是說好了,您讓明朗回來說句話,我們一起過去搬糧食。”

  葉厚則立刻起身,吩咐葉氏和明朗,“走吧。”葉氏兄妹走了之後,梅香在家裏招待二舅和表兄們。

  葉氏三人到了大房後,韓敬義見葉厚則來了,忙起身來迎,“葉兄弟來了。”

  他比葉厚則大一些,故而喊句兄弟也不為過。

  葉厚則笑著寒暄,“韓大哥在家呢,伯母在不在?”

  崔氏正好出來了,葉厚則立刻給崔氏問好,“大娘,好久不見,您老身子骨怎麽樣了?我阿娘也時常念叨您呢。”可不時常念叨,葉老太太時常背地裏把崔氏罵個臭死,自己的親骨肉她也要作踐,吃屎長大的死老婆子!老天爺不長眼,女婿那麽好卻沒了,咋不讓這個死老婆子去伺候公婆去!

  崔氏見葉厚則給她問好,立刻笑著應了,“大侄子來了,好久不見了,我好著呢,你阿娘身子骨好不好?快進堂屋坐。”

  韓敬義把葉厚則迎進堂屋,並讓他坐在了東邊大椅子上。

  葉氏也帶著明朗給崔氏問好,崔氏見她娘家人在,笑眯眯地和葉氏說話,“你都忙好了?要是還沒忙完,來說一聲,你大哥去給你搭把手。”

  葉氏笑了,“多謝阿娘關心,都忙好了,前兒二哥帶著我們把糧稅也交了。”

  崔氏笑道,“那挺好,你們是親兄弟,搭把手是應該的。”

  那頭,韓敬義和葉厚則一直寒暄著,東拉西扯,從地裏收成說到孩子婚嫁,又說到田畝價格,扯了半天,他也沒說租子的事情。

  葉厚則笑了,“韓大哥果真是忙碌,這不,怕你太忙沒工夫,我妹妹特意托人叫我來幫忙收租子,省得你還要送過去。你家裏老人孩子一大堆,要操心的事情多著呢。”

  韓敬義的笑容頓時凝結在臉上,半晌後,繼續把那個笑容扯開,“可不就是,事情總是多,就沒來得及給三弟妹送過求,倒勞煩葉兄弟親自來了。”

  葉厚則笑了,“都是實在親戚,說什麽勞煩不勞煩的。倒是韓大哥,妹夫不在了,你們幫著種田地,一畝地還要給一百六十斤糧食,這才是關愛後輩呢。”

  韓敬義臉上的笑容愈發僵硬了,他敢不給嗎?不敢,韓文富會盯著他的。但他就是拖拖拉拉的一直沒給,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拖什麽,仿佛多拖一天能少給一斤似的。讓他早給一天,他心疼肉疼。

  葉厚則上門了,韓敬義見實在賴不掉了,隻得吩咐董氏,“你帶著春香,去廂房裏裝幾袋糧食。”

  韓敬義家的糧食都用穀圈裝了起來,沒有裝袋子,需要的時候,直接從穀圈裏頭舀。

  葉厚則見狀,給明朗一個眼色,明朗笑著和崔氏打過招呼,就回家叫人去了。

  還沒等韓敬義搬好糧食,葉厚福帶著孩子們呼啦啦全來了,葉思賢兄弟、黃茂林、梅香和明朗都來了。

  董氏嘴角扯了扯,好家夥,不過一千出頭的糧食,倒來這麽多人,跟土匪似的。韓敬義等人聽見動靜,都往這裏來了。

  葉思賢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給大房長輩們問好,並拿出了手裏的袋子,“姑媽,表妹剛才把家裏剩下的麻袋都拿過來了,秤我們也帶過來了。韓大伯,您別往你的袋子裏裝了,直接用我們的袋子吧,省得還要換過來。”

  說完,葉思賢就拿過旁邊的木鍁,讓弟弟們牽好袋子口,他自己開始裝糧食,“大伯大娘歇會兒,讓我來吧。”

  黃茂林家裏年年收租子,他在一邊仔細看過。韓敬義家的糧食都混在穀圈裏,倒不用分好壞。要是他都裝到袋子裏,才要當心呢,出了這個門,袋子裏有土坷垃也得自己認了。

  葉厚則在一邊打圓場,“韓大哥,讓他們小孩子動手吧,別累著嫂子和侄女。”

  韓敬義笑的很勉強,“兄弟家的孩子們都能幹的很。”韓敬義這話是發自肺腑的,他虧就虧在第三個孩子才是兒子,他家大丫頭比葉思賢還大呢,若是大丫頭是個兒子,他都能抱孫子了。

  可再一看韓明全,還不滿十三歲呢,娶親還要好幾年,家裏重活也幹不了,若不是兒子太小,他也不用這樣費盡心思地想多攢些家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