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749
  楊氏正好在院子裏剖魚,聽見這話心裏也高興,能多拖兩年,與茂源總是沒壞處的。再等四年,茂源也也能說親了。大媳婦進門遲,若是頭一胎生個閨女,到時候說不得長孫還在茂源這房裏。長子雖然重要,但長孫不也一樣重要,哼,若茂源能趕在茂林前頭生兒子,她才高興呢。

  想到這裏,楊氏頓時覺得做飯給郭家二姨吃,也不是那麽憋屈了。洗過了魚,楊氏笑眯眯地回到廚房去了。淑嫻心裏納悶,給大哥說親,阿娘居然這樣高興。

  說定了正事,郭二姨就往廚房去了,楊氏是個憨麵刁,這婆娘雖然在做飯,還不曉得心裏怎麽嘀咕呢。

  郭二姨進廚房後,楊氏立刻驚道,“他二姨,你怎地來了,快去堂屋坐著,你難得來一趟,也和茂林好生說說話。”

  郭二姨笑著客氣道,“楊姐姐,我當家的和姐夫正說話呢,他們男人家說話,我也插不上嘴,索性來看看楊姐姐這裏有沒有什麽我能幫忙的。”

  楊氏忙笑道,“嗨,他二姨太客氣了,你來是客人,怎能讓你動手。”

  郭二姨笑道,“楊姐姐你忙你的,我就在這跟你們說說話,有我能幹的,你隻管叫我。喲,這是淑嫻吧?這丫頭長得真俊,我才來這一會子,見她裏裏外外忙個不停,楊姐姐有福氣,養的閨女這樣好。”

  郭二姨這是真心話,因黃家有豆腐坊,黃炎夏忙碌,田地裏許多瑣碎的活兒都交給了楊氏,楊氏有時候沒時間做家務,就讓女兒做一些輕省活。淑嫻自小懂事勤快,如今才七歲,燒火、洗衣裳、掃地、喂雞......樣樣都能拿得出手。

  自己的女兒被誇,雖然郭二姨的身份在楊氏這裏有些不討喜,楊氏仍舊很高興,“他二姨過獎了,她小孩子家家的,多動一動,省得養懶了筋骨,跟她大哥比起來,她還差得遠呢。”

  郭二姨搬了小板凳坐在淑嫻身邊,“孩子還小呢,能幹這麽多,已經很了不得了。這下可好了,淑嫻,我給你大哥說了個大嫂,你大嫂也是個勤快姑娘,以後你們兩個好生相處,你阿爹阿娘才能更省心呢。”

  淑嫻靦腆地笑了笑,“我聽二姨的。”

  廚房裏兩個女人各懷心思地說的熱鬧,堂屋裏,連襟二人正在說著田地收成的事情,黃茂林帶著弟弟在一邊恭敬地候著,不時給兩位長輩添茶水。

  楊氏很快做好了晌午飯,郭家二姨雖然來的忽然,但黃家殷實,且又開著豆腐坊,做一桌子菜不成問題。

  家裏的肉還是上個集買的,黃炎夏就擔心郭家隨時來人,買了二斤肉放在那裏候著。又有黃茂林買的魚,豆腐坊裏的豆腐隨便楊氏用。黃家人雖然吃豆腐吃的有些膩了,但對旁人家來說,一桌子菜有魚有肉再加各種各樣的豆腐,算是豐盛了。

  今兒人少,郭二姨把楊氏母女兩個也拉上了桌子。楊氏陪著郭二姨說話,那連襟兩個又喝上了。

  二姨夫對黃茂林說道,“茂林,你都說親了,過幾年就要成親,也算大人了,來,跟二姨夫喝一盅酒,男人大丈夫,不能喝酒怎地能行。”

  郭二姨笑罵,“平日不得酒喝,這兩日好容易有酒喝,還不悶頭多喝兩口,倒挑唆著讓孩子喝酒。”

  眾人都哈哈笑了,黃炎夏把自己的酒盅推到兒子麵前,“給你二姨倒杯茶,你敬你二姨和你姨夫一杯酒。”

  楊氏忙起身,又給黃炎夏加了個酒盅。

  黃茂林按照黃炎夏的吩咐,一一做了,這是晚輩敬長輩,也是謝二姨夫婦做媒。

  郭二姨夫婦認真喝了酒和茶,然後大夥兒又放開了說話。

  等二姨夫喝得醉醺醺的,這頓飯總算吃完了。

  黃炎夏也有些上頭,見連襟腳底下都打飄,對郭二姨說道,“妹妹,你們在這裏歇會子再走吧。”

  郭二姨搖頭,“姐夫,他就是這樣,等回去悶頭睡一覺就好了。若回去的太遲了,我們老太太要擔心了。”

  黃炎夏不好再攔著,隻得一再道謝,“謝過妹妹妹夫為茂林的事情操心了。”

  郭二姨笑了,“我是他親二姨,自然盼著他好的。姐夫什麽時候去韓家提親?到時候,可別忘了叫上我和大嫂一起去,我們也去沾沾喜氣。”

  黃炎夏一疊聲地道好,“都是實在親戚,自然要一起去的。”

  送走了郭二姨夫婦,黃炎夏也去睡了。

  黃茂林以前也偷喝過酒,今兒隻喝了一盅酒,倒未曾醉。但他早上起得早,吃了晌午飯去補覺,這是常例,家裏人都習慣了。

  黃茂林笑著對正在收拾碗筷的楊氏母女說道,“辛苦阿娘和妹妹了。”

  楊氏眯著眼睛笑道,“都是我該做的,等你媳婦以後進門了,我就能享福啦。”

  黃茂林也笑眯眯的,“咱們家還是少不了阿娘的,我頭有些暈,先去睡一時,要是睡得太久了,妹妹你可記得叫我,不然夜裏要睡不著了。”

  淑嫻乖巧地點點頭,黃茂林就回房去了。

  躺在床上,黃茂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已經多日沒見到梅香了,但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喝梅香定親了,然後再等幾年,梅香就要嫁給他做婆娘,黃茂林頓時激動的更睡不著了。

  他悄悄起身,把自己的錢匣子打開,錢匣子裏麵的東西,每次他都按自己的方式擺放,若有人動了,他一眼就能發現。

  黃茂林仔細看了看匣子,黃炎夏每個月給他兩百文錢,雖說這個把月一來他時常給梅香家買吃的,但總體還是隻增不減。

  黃茂林內心算計著,說真定了親,他要趕緊催著阿爹把前頭換庚帖合八字和下聘禮的事情都辦完了,一旦下了聘禮,就再也撕擄不開了。

  但家裏給的是家裏給的,他自己也要單獨給梅香買些東西。

  黃茂林把郭氏的銀簪子和銀耳環仔細看了看,這些東西,以後都給梅香罷,再給她多扯幾尺布,做兩身好衣裳。還有她的弟弟妹妹們,給明朗兄弟買些紙,再給小妹妹買些吃的。

  黃茂林小算盤打的劈裏啪啦響,越想越覺得高興,把那匣子倒騰來倒騰去,磨蹭了小半個時辰才去睡了。

  黃炎夏夜裏和楊氏商議,“從你進門開始,茂林就叫你一聲阿娘,這麽多年,對你恭恭敬敬的。他的婚事是他自己看上的,以後好賴都怪不到咱們頭上。回頭去提親,你買根銀簪子,給韓家丫頭插戴。”

  楊氏眼珠子轉了轉,“當家的想好了讓誰做媒人沒?”

  黃炎夏想了想,“叫上大哥大嫂,加上咱們兩個,去提親也夠了。韓家掌櫃的不在了,咱們不用叫太多男丁。等下聘的時候,多叫兩個人倒無妨。”

  楊氏又問,“當家的叫的這些人,倒都是咱們這邊的人,要是有個兩邊都熟悉的人倒是不錯的。”

  黃炎夏又想了想,“無妨,我請鎮上的周媒婆去,她人頭熟,誰都認識。”

  楊氏聽見請周媒婆,小聲說道,“聽說那周媒婆手爪子長的很呢,她出一次麵,可得不少錢。”

  黃炎夏揮了揮蒲扇,“咱們就這兩個兒子,總不好委屈了孩子們。打一根銀簪子得多少錢?”

  楊氏覷了黃炎夏一眼,“郭姐姐不是留有很多東西?傳給茂林他媳婦不是正正好?”

  黃炎夏的手頓了一下,“那是茂林他阿娘留給他的遺物,不好充作公中的。你放心,等茂源娶親時,都是一樣的。”

  楊氏自己的陪嫁少一些,雖然心裏不舒服,也不敢再惦記郭氏的東西,“一根純銀簪子,帶點花樣的,少說得二兩。”

  黃炎夏嘖了一聲,“小小一根銀簪子,竟然這樣貴,值半畝好田了。我給你二兩三錢銀子,你後天去買個像樣的簪子。”

  楊氏嗯了一聲,夫妻二人一起歇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明天就要上門提親啦~~

  勞煩親親們戳一戳作者專欄,收藏一下作者和接檔文吧,據說收藏作者的人多了,積分會高一些,數據漂亮。嗨呀,作者就是個講排場的人,嘿嘿嘿~~

  第46章 買銀簪上門提親

  又逢集市, 吃過了早飯,楊氏把自己和女兒淑嫻都收拾得體體麵麵的,帶上黃炎夏給的二兩三錢銀子, 一起往鎮上去買銀簪子。

  楊氏今兒想給女兒買一朵花戴, 韓家丫頭得一根銀簪子,她女兒買朵花總行吧。

  到了鎮上後,楊氏直接去了鎮上唯一一家賣胭脂水粉和釵環絹花的店,老板姓劉。

  楊氏和淑嫻一進門, 老板娘劉太太立刻迎了上來, “喲,黃太太來了, 您可是稀客。”楊氏因為是黃炎夏屋裏人,平安鎮認識她的人也多。

  生意人嘴巴甜,劉太太見到婦人就稱太太, 女客們聽到了心裏也高興。正經論起來, 大家不過都是普通人家的婆娘,哪裏就能稱太太了。

  楊氏笑著與劉太太打招呼,“劉太太生意興隆。”

  劉太太笑道, “承蒙您吉言了,黃太太今兒想要些什麽?這是家裏大姑娘,看看,又斯文又秀氣, 黃太太會養孩子。”

  楊氏眯著眼睛笑, “我今兒來想買根銀簪子,劉太太幫我看看?”

  銀簪子可是大生意, 劉太太頓時笑得臉上像開了花一樣,“黃太太請跟我來, 我們才得了幾個好花樣呢。不知太太是給誰買的?我們有梅花樣的、蓮花樣的,還有並蒂蓮的。有純銀的,有銀摻了錫的,銀包銅的這兩天沒有了。”

  楊氏笑了笑,“我們家大郎要成親了,給女方插戴用的。”

  劉太太立刻滿口吉祥話,“喲,恭喜恭喜,這可是大事,得挑個好的。”

  劉太太拿出一個托盤,掀開上麵的紅布,裏麵一溜的十幾根銀簪子。平安鎮的人大多買不起金簪,故而劉家從來不賣金簪子。那東西成本大,又不好賣,能買的起金簪的,都去縣裏買了。

  楊氏看了那一溜銀簪子,左邊六根擺在一起,右邊六根和左邊六根一模一樣,每個花樣兩根。

  楊氏問了左邊那根梅花樣的,“這根多少錢?”

  劉太太笑了,“左邊這是純銀的,這一根,得二兩二錢銀子。”

  楊氏想了想,又問劉太太,“您這裏有絹花沒?我先給丫頭買朵花。”

  劉太太立刻放把托盤放到櫃台下麵,又拿出另外一個大托盤,掀開紅布一看,謔,二十幾朵絹花齊齊排在上麵,紅的、黃的、粉的,真是好看呀。

  淑嫻頓時眼睛都亮了,盯著那托盤都挪不開眼了。

  楊氏笑著看向女兒,“乖乖,你自己來挑一朵吧。”

  淑嫻抬起頭看向楊氏,有些不太確定,“阿娘,是要給我買嗎?”

  楊氏摸了摸她的頭,“給你買一朵花,給你嫂子買一根銀簪子。你先挑一朵花,挑過了,你去看看你大哥豆腐賣完了沒,要是賣完了,咱們一起回去。”

  淑嫻高興地點頭,立刻開始挑了起來。花太多了,都好看的很,淑嫻覺得自己眼睛要看花了,都不曉得要挑哪一朵。

  楊氏笑著看女兒在每朵花上看來看去,愛憐地對她說道,“那粉紅的就別要了,黃色的和大紅的,挑一朵。”

  淑嫻最後挑了一朵大紅的石榴花,莊戶人家,都偏愛大紅。

  楊氏問劉太太,“這花幾文錢?”

  劉太太笑了,“四文錢。”

  楊氏替淑嫻把花兒帶上,笑著把她打發走了。

  淑嫻走了之後,楊氏對劉太太說道,“劉太太,您這裏買東西,客人的事兒,總不會有人來打聽吧。”

  劉太太立刻拍著胸脯保證,“哎喲,黃太太,您盡管放心,客人來我這裏買了什麽東西,花了多少錢,除了我當家的,我再不會跟第三個人說的。”

  楊氏點了點頭,“您再給我看看銀簪子吧,我倒覺得,這右邊的比左邊的更亮堂一些。”

  劉太太笑了笑,“您喜歡什麽樣的就拿什麽樣的,千金難買心頭好,價錢倒是其次。”

  楊氏最終挑了朵梅花樣的銀簪子,還給梅香另外也買了一朵絹花,大紅色梅花樣式。

  劉太太根據楊氏的吩咐,把兩樣東西包在一起,楊氏付過了錢,在劉太太的一堆恭維話中,笑眯眯地離開了。

  楊氏離開劉家店鋪後,直接往菜市那邊去了。

  她剛走到,發現黃茂林正在給客人稱豆腐,淑嫻乖巧地坐在一邊。

  等買豆腐的客人走了,楊氏對黃茂林說道,“茂林,我們是等你一起還是先回去?”

  黃茂林想了想,“阿娘,您先回去吧,我這邊還沒賣完呢,等會還要和對麵韓家嬸子打個招呼再走。”

  黃茂林說完這話,盯著楊氏,楊氏被他看得挪開了眼,感覺懷裏的簪子有些發燙。不過幾息的功夫,楊氏也笑看黃茂林,“對麵賣菜的就是韓家娘子?那我也得去打個招呼。”

  黃茂林點點頭,“有勞阿娘了。”黃家即將要去韓家提親,楊氏是繼母,見到葉氏自然要主動打招呼。

  對麵葉氏看到一個婦人走到黃家兄妹身邊,她雖然不認識楊氏,也猜出這大概是黃茂林的繼母。

  楊氏滿臉帶笑地走了過來,“韓家大妹子,我是黃家豆腐坊掌櫃的屋裏人,姓楊。聽說我們茂林平日多得您的照顧,我這邊給您道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