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169
  第45章 提要求雙方有意

  郭二姨臨走時對黃家父子說過, 明兒就去問,有了消息立刻通知他們,黃茂林開始在家裏抓心撓肺地等。

  話說葉氏這一天剛從菜園摘了一挑菜回來, 走到家門口, 出來迎接她的居然是娘家弟妹李氏。

  葉氏高興地喊了聲弟妹,“弟妹今兒怎麽有空過來。”

  李氏和葉氏一邊往裏走一邊笑道,“我來看看姐姐和孩子們,阿娘說姐姐今年沒有種糯米, 讓我給妹妹送來一些糯米, 平日磨了做湯圓也行,熬稀飯時加一把糯米, 稀飯黏糊糊的,好吃的很。”

  葉氏把擔子放在正房廊下,“多謝阿娘和弟妹了, 弟妹快來坐下。”

  李氏和葉氏一起坐到了正房廊下, 梅香也過來了,又給葉氏續了杯茶,還把家裏僅剩的兩塊雞蛋糕拿了出來, 放在一個小碟子裏,請李氏吃。

  李氏笑了,“梅香,你的傷還沒好透呢, 帶著你妹妹去玩罷, 這裏有我和你阿娘呢。”

  二舅媽吩咐,梅香隻得聽從, 帶著蘭香一起回了正房。

  李氏一邊幫著擇韭菜,一邊小聲對葉氏說道, “姐姐,我今日來是受人之托。大黃灣黃家豆腐坊黃掌櫃托了我族妹來問我,說想給他家大兒子聘梅香回去做媳婦,讓我來問問姐姐答應不答應。若答應,過幾日就請媒人上門。若姐姐無意,我回去告訴我族妹,回了那邊的話。”

  葉氏愣住了,沒想到黃家最後會托了弟妹來問。

  葉氏沒有立刻回李氏的話,過了半晌,她對李氏說道,“弟妹,梅香退過親事,這回再挑人,得她自己點頭了才行。”

  李氏也點頭,“是這個理,雖說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但疼孩子的人家,誰還能一聲不問孩子呢,那畢竟是孩子的終身,兩個孩子合得來,以後也少些磕磕盼盼。那父母強按頭喝水的,雖說勉強成親生了孩子,一輩子麵和心不和,日子過得多糟心。我主要還是問姐姐的意思,若姐姐覺得行,咱們才能問梅香呢。”

  葉氏笑了,“黃家小哥弟妹又不是不認識,哪回趕集不幫咱們提前把攤子擺好了。”

  李氏也笑了,“這幫忙歸幫忙,做女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況且,他家還有後娘呢。”

  葉氏又笑了,“弟妹,我跟你想的不一樣。若是親娘,說句大不敬的話,如我婆母這般,我隻能忍著她了。若是後娘,倒不用忍。且我聽說,黃家小哥的後娘,一向自稱對繼子好,她既然要外頭的臉麵,肯定不能明著為難梅香。隻要她不明著為難,兩個孩子又能幹又勤快,又一條心,什麽日子過不好。”

  李氏哈哈笑了,“還是姐姐想得周到,既這麽著,梅香,梅香,你過來。”葉氏見弟妹直接叫梅香,攔都沒攔住。

  梅香聽見二舅媽教她,忙出來了,蘭香帶著小花點跟在身後。

  梅香笑問李氏,“二舅媽,有什麽事情?”

  李氏笑著讓她坐下,“你阿娘不好意思問你,我來問你。我今兒來,是給你說親的。都說你是個爽快丫頭,我問你,給你說大黃灣黃家豆腐坊掌櫃家的大兒子,你願意不願意?”

  梅香一聽,頓時臉爆紅,坐在凳子上扭捏了半天,“二舅媽,這事兒,不是該問我阿娘麽,問我作甚呢。”

  李氏忽然收斂了笑容,“你既然這麽說,那就由著你阿娘做主了。你才退過親,你阿娘心疼你,才讓我問問你的意思。你可想好了,若願意,那我們就答應了,以後是苦是甜,再不能反悔,誰家丫頭也不能一連退兩次親。你若不願意,現在就說出來。”

  梅香聽見二舅媽這樣正色,也不再扭捏,想了半天之後,抬頭對李氏說道,“二舅媽,我有兩個條件。”

  李氏笑了,“求親求親,自然是要有條件的,咱們家的姑娘又不是大白菜,豈能沒有條件,你盡管說。”

  梅香看了一眼葉氏,對李氏說道,“二舅媽,這事兒,雖是阿娘做主,咱們也得問問明朗的意思。第二個,明朗還小呢,我要等到十六歲再出嫁,到時候明朗十三歲了,我也能放心,黃家能不能等這麽久?”

  李氏點頭,“你說的對,你阿爹不在了,你們孝順,事事以你阿娘為先,但明朗如今是家裏的長子,你的婚事,自然也要他點頭。至於第二個,你放心,十六歲也不是特別大,你們家特殊,這個倒是可以商量的。”

  葉氏在一邊,聽見女兒的兩個條件沒有一個是為自己的,鼻頭有些發酸,“真是個傻丫頭,你也不說讓黃家多給你做兩身衣裳,竟提些沒用的條件。”

  李氏哈哈笑了,“姐姐,孩子孝順懂事,姐姐有福氣。對,問明朗。蘭香,去把你大哥叫來。”

  蘭香聽見二舅媽吩咐,忙去西廂房叫大哥。

  明朗早就豎著耳朵在那裏聽了,聽見妹妹來叫,忙出來了。

  “二舅媽。”

  李氏指了指凳子,“你坐。我今兒來,是給你姐姐說親的,說的是黃家豆腐坊掌櫃的大兒子,想來你們都認識。你阿娘和你姐姐說,要問問你的意思,你是如何想的。”

  明朗正色道,“二舅媽,隻要對姐姐好,別像王家那樣翻臉不認人嫌棄姐姐,我再沒有意見的。不管是誰家,阿娘和姐姐答應了就行。”

  李氏撫掌笑道,“好了,姐姐,孩子們都沒有意見,看來我可以賺一甕媒人酒了。”

  葉氏也笑了,“勞累弟妹為孩子們操心了。”

  李氏擺擺手,“我是孩子們的舅媽,做這點子小事,都是應該的,我也盼著梅香能嫁個好人家,過上舒心的日子。好了,姐姐你先忙,我得回去了,家裏事情多的很,姐姐隻管在家等黃家來人就行了。”

  葉氏娘兒幾個起身相送,葉氏說要給李氏帶一些雞蛋回去,李氏擺擺手就走了。

  李氏走後,梅香有些羞赧,回身就坐到廊下開始擇菜,明朗摸了摸鼻子,繼續去西廂房讀書了。

  葉氏也坐到女兒身邊,一邊擇菜一邊和梅香說話。

  “梅香,你心裏真的願意嗎?這回定下,你再沒有機會反悔了。”

  梅香抬頭看向葉氏,“阿娘,黃大哥不嫌棄我拋頭露臉,也沒有那些臭講究臭規矩。而且,他為人還不錯的。我是莊戶人家的丫頭,可不就得配莊戶人家的小子。咱家有油坊,他家有豆腐坊,門第也相當。他沒有親娘,我阿爹也不在了,也說不上誰命更硬。”

  葉氏笑了,“難為你小小年紀,竟然看得這樣通透。既然這麽著,過幾天黃家怕是會來人,我就答應了。你等到十六歲也行,阿娘私心,想多留你兩年,一來,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開。二來,若太小嫁過去,養孩子太傷身子骨。”

  梅香聽見養孩子的話,立刻臉紅了,不再說話。

  葉氏低聲對她說道,“你以後也要多注意,不能再沾冷水。你已經十二周歲了,我估計要不了多久,你也要來月事了。女人家若月事不好,養不下好娃。你看你明文嫂子,二十了才得了一個留哥兒,就是這上頭沒調養好。”

  梅香點了點頭,“我都聽阿娘的。”

  葉氏笑著點頭,“你放心,把你留在家裏辛苦幾年,等你出門子的時候,就算明朗不同意,我也要給你陪上一份厚厚的嫁妝。”

  哪知明朗正好出來要上茅房,聽見這話,忙插嘴道,“阿娘,我不會不同意的,您多給姐姐陪送一些嫁妝。”

  梅香臉紅的更厲害了,“快去忙你的。”

  明朗訕訕地走了。

  李氏走的時候很高興,婆母當日提與大姑姐家結親,李氏沒答應,後來梅香說給了王家,李氏總算鬆了口氣。哪知如今韓王兩家呼啦吧就退了親,李氏心裏也墜墜的。大姑姐年紀輕輕的守寡,婆母已經很心疼了,若是梅香不能說個好人家,時日一久,婆母豈不遷怒自己。

  李氏和大房杜氏婆媳輪著上街和葉氏一起賣菜,她與黃茂林打過交道,認為這孩子人不錯,家裏也殷實,配梅香真是門當戶對。真論起來,梅香還是退過親的,黃家隻字不提此事,可見人家誠意十足。

  唉,李氏心裏直歎氣。原來她覺得大姑姐真是掉進福窩裏去了,男人能幹,生了兩兒兩女,雖婆母偏心,但自家男人和自己一條心啊,那還愁個甚。誰知這短短幾個月的功夫,妹夫沒了,外甥女的親事退了,真是禍不單行。

  老天爺保佑,姑爺保佑,梅香的婚事順順利利的,以後小夫妻恩愛,過門後生個五男二女,外甥再考個功名,婆母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李氏一邊思索問題一邊快速走回了家,與葉老太太說過了之後,忙又去二裏路外的地方找她族妹傳話,把葉家的要求也提了。

  郭二姨和二姨夫第二日親自上黃家來傳話,當時,黃炎夏剛賣完豆腐回來,才放下飯碗,黃茂林到鎮上去了。

  黃炎夏和楊氏熱情地招待了郭二姨夫婦,郭二姨對著楊氏也客氣的很。茂林眼見著就要成親,這婆娘向來心眼子多,我們客氣一些,但願她能少使些壞。

  楊氏給郭二姨夫婦倒了茶水,就坐在一邊陪著說話。

  郭二姨對黃炎夏夫婦說道,“姐夫,楊家姐姐,昨兒我二嫂托了她族姐去韓家轉達求親的意思,韓家雖然答應了,卻提了個條件。”

  楊氏心裏撇嘴,一個退了親的丫頭,還挑三揀四的。

  黃炎夏嗯了一聲,“妹妹,你隻管說。”

  郭二姨看了楊氏一眼,見她始終笑眯眯的,又接著說道,“這是韓家大丫頭自己提出來的,她弟弟還小,她說要等到十六周歲再出門子,不然不能放心家裏。”

  黃炎夏想了想,問郭二姨,“韓家丫頭多大了?”

  郭二姨笑了,“我二嫂特意問了,今年十二周歲了,等到十六還要等四年呢。”

  黃炎夏又沉默了,半晌後對郭二姨夫婦笑道,“妹妹,妹夫,晌午別回去了,就在我家吃晌午飯。”

  二姨夫忙客氣地擺手回絕,“姐夫不用這麽客氣,我們是為孩子的事情來得,說完了就回家,家裏有孩子呢。”

  黃炎夏強行壓下二姨夫的手,“你家裏老太太能幹,還有兄弟妯娌,你們不回去,兩個孩子定能吃的飽飽的。你們都多久沒來了,定然要吃頓飯再走。昨兒沒喝好,今兒咱們兄弟再多喝兩盅。茂源,去鎮上跟你哥說,郭家二姨來了,讓他趕緊回來。”

  二姨夫盛情難卻,看了郭二姨一眼,見她微微點頭,也不再客氣,決定在黃家吃一頓晌午飯。

  黃茂源和淑嫻本來在一邊豎著耳朵偷聽,大哥要說親了,啊啊啊,大哥要娶大嫂了,我們居然一點兒不曉得,看樣子娶的不是紅蓮表姐。

  聽見阿爹叫他,正在偷聽的黃茂源蹭地一下站了起來,“我這就去。”

  郭二姨忽然叫了一聲,“茂源。”

  黃茂源立刻回頭,衝郭二姨笑,“二姨有什麽事?”

  郭二姨溫聲叮囑黃茂源,“我曉得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不過白囑咐你一聲。若是碰到外人,暫時還別說出去,等事情辦成了,再說出去才喜氣呢。”

  黃茂源點頭,“二姨放心吧,我不會跟旁人說的。”

  得了郭二姨的囑咐,黃茂源出門後,村人問他去作甚,都說去玩耍。他腿腳快,猴子一樣很快就竄到了鎮上,見他哥正在和張老爹拉閑話。

  黃茂林一見弟弟來了,忙起身問他,“你怎地來了?”

  黃茂源想了想郭二姨的囑咐,趴到他哥耳朵邊說道,“哥,郭家二姨和二姨夫來了。”

  黃茂林一驚,立刻知道事情來了。今兒一早,他幫葉氏擺好了攤子,葉氏直接打發他回來賣豆腐,多的一句也不跟他說,不過仍舊塞給他兩個雞蛋。

  黃茂林這一個上午心裏都七上八下的,嬸子這是什麽意思,是不喜歡他了?那怎地還給他雞蛋呢?若說跟往常一樣,卻又一句話都不跟他說。

  黃茂林的攤子已經收拾好了,二姨來了,他不能再等了,他與張老爹打過招呼,先把東西放到後頭店家後院裏,又跑去與葉氏及葉思賢家的王氏打招呼。

  “嬸子,嫂子,我二姨和二姨夫到我家來了,我阿爹讓我先回去,嬸子這裏能忙得過來嗎?”

  葉氏笑眯眯地看向他,“你隻管去,走慢些,遇到長輩,說話時想著說。”

  黃茂林聽見這話,頓時欣喜,嬸子這話,看樣子是昨兒已經說好了?

  他這會子也不好問,對葉氏作了個揖,“那我先回去了。”

  黃茂林才一轉身,王氏就笑了,“姑媽,這個妹夫倒是個知禮的。”

  葉氏悠悠歎了口氣,“知禮是其次,我隻盼著他能對你妹妹好呢。”

  王氏忙勸慰她,“姑媽放心吧,我雖然年輕,經的事情少,也能看得出來,黃家小哥是個可靠的。這能吃苦又勤快的男娃娃,大多都不差的。”

  葉氏笑著對王氏說道,“那就承侄媳婦吉言了。”

  黃茂林挑著空擔子,走到菜市口邊緣的時候,買了一條活魚,肉和酒家裏還有。

  兄弟兩急匆匆一起趕到了家,黃茂林放下擔子,讓弟弟把魚送到廚房,就去和郭二姨夫婦打招呼。

  黃炎夏正陪著夫妻兩說話,楊氏帶著淑嫻去廚下忙了。

  黃茂林笑著喊了二姨和二姨夫,郭二姨笑道,“茂林真是能幹,才十三歲,每天出門賣豆腐,當大人用了,還是姐夫會教孩子。”

  黃炎夏笑了,先讓黃茂林去洗手洗臉換衣裳,又對郭二姨夫婦道,“不是我做阿爹的心狠,讓他每天早起。這學手藝,哪裏能不吃苦呢。我看鎮上那些作坊裏的學徒,除了早起晚睡,還要挨打挨罵呢,都是外鄉的孩子。他是我親兒子,我自然不會打罵他,但不抓緊些,怕他學不會這手藝。”

  二姨夫心裏服氣,這連襟娶了後老婆還肯這樣看顧前房的兒子,果真是條漢子,“可見姐夫這法子是對的,如今說出去,誰不誇茂林能幹,我若有個這樣的兒子,我做夢都能笑醒了。”

  等黃茂林換過衣裳過來後,郭二姨把韓家的要求對他說了一遍。

  黃茂林扭了扭衣角,看向黃炎夏,“阿爹,兒子聽您的。”

  黃炎夏擺擺手,“遲一年早一年,我倒不在意,看你自己的。”

  黃茂林對三位長輩說道,“那就十六吧,到時候韓家明朗也長大了,能擔起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