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家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183
  小白狗走了進來,到劉照豐腿邊聞了聞,走到劉金榮腳邊,抬頭看著她搖著尾巴。

  劉金榮小心的伸手,試探著在小白狗頭上摸了摸,手被小白狗舔了一下,嚇的趕緊縮回來。

  張萬智笑著說:“沒事兒,小狗,不咬人。它跟你好呢。”

  劉金榮看著小狗的眼睛:“它,它要是咬我怎麽辦?”

  張萬智說:“它不咬,它想和你玩。你看它尾巴搖的多歡,狗搖尾巴不咬人,呲牙才咬。”

  劉金榮小心的伸手去摸小狗:“它叫什麽名?”

  張萬智說:“哪有什麽正經名,就喊的小白狗,亂叫吧。”

  劉金榮對小狗說:“小白,小白,你想和我玩不?”

  小狗聽到喊它的名字,一下子激動起來,抬起前爪搭到劉金榮腿上,使勁伸著脖子想舔劉金榮的臉,發出嗯嗯的聲音。

  劉金榮咯咯笑起來:“媽,媽,它找我玩呢。”

  張景義笑了一下:“好,它喜歡你,那你就陪它玩吧。”

  ……

  張萬智去地裏幹活兒,劉照豐跟著去了。張萬禮拿著張景義的戶口去了隊上。

  張景義收拾帶過來的東西,劉金榮和小白狗在院子裏玩。

  規攏好東西,張景義整個屋裏看了一圈,把柴米油鹽都找到地方,動了動盆子,試了試簸箕,看了看時間,想了想,係上圍裙開始弄飯。

  用菜刀砍斷係枝柴的樹繞,掰了一小把細枝,扒開灶底的炭灰,把細枝放到重新泛紅的炭火上,很快火苗串起來,再加一把粗枝。

  把鍋刷了,從大缸裏舀清水,先燒了半鍋開水把兩個暖壺灌滿。

  鍋裏添水,把苞米碴子洗了洗下鍋,量了量水。

  把土豆去了皮洗淨切成塊,酸菜打薄切成絲。她努力的想法酸菜絲切細一些,又怕切了手,幾顆酸菜切完已經出了一頭的汗。

  去看看灶火,把粗枝往灶裏遞了遞讓火苗正舔燎在鍋底,加了根劈柴在上麵。

  “媽媽,看,它跟我好呢。”劉金榮和小白狗出現在房門外,笑著蹲在地上摟著小白狗的脖子,小白狗歪著腦袋看著張景義。

  “喵”,一聲懶洋洋的貓叫響起,一隻大花貓不知道從哪裏回來,跳到窗台上叫了一聲,打量著劉金榮和小白狗。

  “貓。好大的貓啊媽媽,媽媽你看,好大的花貓。”劉金榮興奮的跳起來看著花貓。

  大花貓理都沒理一臉驚喜的劉金榮,收回目光來回走了幾下,在窗台上趴下來,慢慢的舔著爪子。

  “媽我能摸它不?”劉金榮看著大花貓問。

  張景義說:“它還不認識你呢,你別碰它。貓撓人。”

  劉金榮有點失望,哦了一聲,蹲下摟往靠在腿上的小白狗:“還是小白好,我一來就認識我了。”

  鍋裏水開了,撲撲的冒著氣,張景義揭開鍋蓋用勺子攪了攪,重新蓋好,拿過小馬匝在灶口坐下來伺弄灶火。

  等碴子粥好了舀到鋁盆裏放到一邊蓋好,刷了鍋放一點兒豬油,把洗好的酸菜絲放進去,嗞啦一聲油煙串起來。

  炒一炒,放上蒜末加點醬油,加水,把土豆放進去再加一點兒鹽,蓋上鍋蓋燉著。

  她想放點兒味素,找了一圈沒找到。想了想,去拿了兩塊蘿卜鹹菜出來洗了切絲。

  等一鍋酸菜土豆燉好,把灶底的火用灶灰蓋上,在鍋裏放一個木架把苞米碴粥和中午剩的兩碗剩菜放進去蓋好鍋蓋,這樣一時半會兒的就不會涼。

  劉金榮跑進來:“媽,能吃飯了不?”

  張景義給劉金榮攏了攏頭發:“要等一會兒,等你哥他們都回來了一起吃。”

  劉金榮答應了一聲,捂著小肚子在門檻上坐下來看著院門,小白狗在劉金榮邊上跳了幾下,見她不理睬,歪著腦袋看了看她,挨著她的腿趴下來。

  在劉金榮的感覺裏等了好久,她靠在門框上都要睡著了,院子大門終於開了,爺三個一起走進來。

  小白狗起來搖著尾巴跑過去迎接,劉金榮站起來跑進屋裏:“媽,他們都回來了,吃飯吧。”

  等爺三個放好鋤頭工具洗了手進屋,張景義已經放好炕桌,說:“回來啦,吃飯吧,孩子餓了。”

  張萬禮把戶口本拿出來遞給張景義:“弄好了,學校的名也報了,明天一早我送他倆過去。”

  幾個人收拾吃飯。

  張景義說:“家裏沒有味素了,我找了一圈沒找到。”

  張萬智笑著說:“就沒有,沒用過那玩藝兒,你要想吃明天我去合社買一包。”

  張景義愣了一下,搖頭說:“算了,也不是非得用,那麽遠呢。”

  張萬禮用錫壺燙了點兒散白酒,拿了幾個小盅,給張景義也倒了一盅:“你也喝點兒。以後啊,你就把家裏管好,把孩子弄好,外麵兒的事有我們。你呢,有事就說話,咱們是一家人了。”

  張景義點了點頭。

  吃過了飯,外麵天色已經暗了,劉照豐幫著張景義收拾了桌子,把鍋裏的剩菜盛出來,剩飯剩菜放到石磨上蓋好。

  張萬禮去點了西炕的灶,把這邊的涮鍋水弄過去,加了麩子米糠,削了些豆餅在裏麵煮了一鍋稀糊糊,給小白狗舀了一些,剩下去用桶拎著去了豬圈。

  雞鴨鵝隻有早晨喂一點,白天它們自己找食兒。貓是不喂的,農村的貓自力更生,老人說喂了就不抓耗子了。

  第二天一早,張萬禮帶著兄妹倆進了堡子去學校認門兒見老師。

  娘仨就這樣,在這裏安頓了下來,不用再寄人籬下,終於有了一點兒安全感,張景義也告別了那架讓她做惡夢的石磨,不用再到隊裏上工了。

  這個年代家家都是窮的,吃飽飯就是最幸福的事兒。

  有了家,生活穩定了下來,張景義不用再提心吊膽了,每天就是煮飯,伺弄雞鴨鵝狗,喂豬,洗涮縫補拾掇屋子。等著孩子下學,男人下工。

  晚飯喝盅白酒,白天閑了叨一袋旱煙,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她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生活。

  本來也不是什麽有主見的人,也沒了別的什麽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