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嫁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158
  馬車搖晃著,八裏地在這個年代是那麽的遙遠。

  山上不時的響起什麽叫聲,整個天地之間顯得那麽安靜,風輕輕吹過,一人高的荒草在路邊搖動,有人扛著什麽戴著草帽在路上行走,後背已經濕透,看到馬車就讓到路邊,打量一下馬車上的人。

  河水閃著鱗光靜靜的流淌,河灘上有小孩子在嬉戲,羨慕的看著馬車慢慢走過。

  劉照豐看著遠處,喃喃的說:“真遠。”

  張景義抱著女兒,伸出手去抓住兒子的手。

  劉金榮說:“哥,你聽山上,鳥叫的真好聽。”

  視線裏,除了小河,莊稼,全是山,前後左右都是山,成片的鬆樹林是唯一的景色,頭上是藍藍的天,雲彩從那邊山尖上冒出來,隨著風從這邊山頭上逃出視線。

  砂石的國防道彎彎曲曲的在山與河之間穿過。

  馬車停了。

  張家大嫂咳了一聲,讓長時間沒說話的嗓子清醒一下,說:“到了到了,下車吧。”

  劉金榮扭著小腦袋四下裏張望,劉照豐跳下馬車,把張景義扶下來,扭頭看向坎下的院子。

  院子口上劈裏啪啦的響了一掛小鞭,一百響,在合作社裏買來要一毛三分錢,不要票。

  四小隊的隊長帶著人從院子裏迎上來,幫著把東西搬進院子,擺到東屋的南炕上,張景義才第一次見到要嫁的男人。

  胡子刮的很幹淨,個子也挺高,有一米七八朝上,長的也不差,濃眉大眼的,剃著頭短發,穿著件半新不舊的人民服,有點拘謹。叫張萬智。

  他哥哥笑的很開心,頭發有點了花白了,但很精神,眼睛很有神,上來和張家大哥大嫂打著招呼,還笑著摸了摸劉金榮的頭頂,塞了兩塊糖給她。哥哥叫張萬禮。

  為了躲避戰亂,原來哥哥帶著弟弟住在西嶺南麵坡的半山上,那麵山上就他們一戶人家,過著半獵半農的日子,建公社的時候,政府把散居在山裏的人家都遷了出來,分配到各個村子裏。

  一家人,哥四個,仁義禮智,連父母隻有哥倆和一個姐姐從那個年代活了下來。

  姐姐嫁的遠,平時也已經不走動,在這個年代,距離就代表著隔絕。隻有姐姐那邊的一個分支嫁到了姚家堡,稱呼一聲舅舅,算是一門親戚。

  也沒有什麽婚禮,在隊長和張萬禮的注視下,張景義和張萬智互相鞠了三個躬,就算是拜了堂。

  張景義又讓劉照豐和劉金榮給張萬智鞠了三個躬,叫了一聲爸。

  就這些人,吃了一頓飯,喝了一壺散白酒,事情就算是成了,隊長叫張萬智下午去給張景義一家落戶口,從二小隊遷到四小隊來,落了戶口才有糧份兒,才有資格分地。

  但都要等到明年開春了,今年張景義一家的地還在法台。

  等人都走了,送走了張家大哥大嫂,張景義才有功夫打量一下這個新家。

  外屋在房子中間。

  進了房門迎麵在屋正中是一架石磨,比張景義在二小隊推的那架稍微小點有限,屋裏有南北西三個灶鍋,西屋隻有一鋪北炕。東西屋的門隔著石磨居中相對。

  外層沒有內頂,抬頭就看到粗直的大粱和房架,密密的檀子椽子。大梁兩頭釘著幾顆道釘,掛著幾個筐和籃子,這是防老鼠的。

  抹的還算平整的牆壁上掛著鐮刀斧具簸箕,還有兩杆前裝散彈槍,近兩米的槍身擦的鋥亮,牛角藥桶已經有了包漿。

  屋裏的地麵是夯的硬實平整的泥地,掃的到還幹淨。

  西屋是大哥張萬禮住,張景義不能進,東屋裏有南北兩鋪炕,炕梢沒有炕琴,擺著自製的木櫃子,行李疊放在櫃子蓋板上。

  南北炕之間在屋東頭有一米寬的輔炕連著,上麵也擺著一架櫃子,上麵擺著座鍾和鏡子,暖壺。

  炕上鋪著苞米稈皮編製的炕席,牆上糊著報紙,兩道大梁,梁上打著內頂,也是用報紙糊滿了的。

  兩梁之間搭著木板,上麵放著東西。

  屋裏有電燈,在灶與炕之間的隔牆上鑲著塊不大的玻璃,燈泡就吊在玻璃上,裏外共用,一開燈裏外屋都亮。燈泡有兩個,東屋南炕一個,西屋北炕一個。

  窗戶是老年間的半欞式,上半截糊著窗紙,下麵半截是玻璃窗。

  張萬禮說:“來了,就是一家人了,雖然沒有什麽彩禮席麵,你也別挑,帶著孩子在這安安心心的過吧,孩子就是我們的親孩子,有我們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他們一口飯。

  你的事兒,我也都聽說了,也是不容易,這都是命。以後,家裏就交給你了,地頭上的事兒外麵的事兒都不用你操心,把家持好,把孩子帶好,上工回來有口熱飯就行。”

  張景義說:“我做飯,做不好。”

  張萬禮笑了,說:“誰也不是天生的,慢慢來,不急。這小丫頭瞅著就機靈,來,叫聲大爺。”

  劉金榮靠在張景義身上怯怯的看著張萬禮,小聲叫了一聲:大爺。

  張萬禮又看了看劉照豐:“這孩子,個頭可夠,就是太瘦了。有勁兒沒?”

  劉照豐點了點頭。

  張萬禮說:“行了,咱們也不用客氣了,你收拾收拾東西,兩個小的就隨便玩吧。”

  張景義問:“柴禾在哪?廁所院裏有不?”

  張萬智說:“柴禾垛在東頭,院子外邊道邊上,劈柴在西屋簷下堆著呢。廁所在東頭,煙囪脖後麵,挨著豬圈。”他說話輕聲慢語的,嗓音有點兒細。

  張景義看著後窗問:“去後麵地裏得繞啊?”

  張萬智說:“不繞,從後窗,有把梯子用。繞的話有點兒遠了。你平時不用去地裏,幹的過來。”

  劉金榮晃了晃張景義的胳膊:“媽,這裏好遠啊,上學怎麽辦?我找不到了。”

  劉金榮看向張萬智。

  張萬禮說:“上學呀?村裏有小學校,就在村裏上。順著東頭這條道一直走就進村了,一裏地。學校在羊圈後麵半坡上,好找。大瓦房。等我去把戶口落了就去給報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