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春暖春寒 第二十二章 昔日魯山海
作者:啊咿呦      更新:2020-06-21 03:17      字數:3349
  而那位力壓群客,千金買下折扇的公子,立馬笑嘻嘻地坐了過來,身旁的扈從也識趣地驅散人群。店家見這形勢,哪裏不知道其中利害,頓時也沒了索要飯資的心思,隻說了句“客官盡興,吃好喝好”就匆匆閃人。

  那年輕公子,看起來也不過二十歲上下,修為境界平平,隻是區區正心境,連號稱儒門功法門檻的“修身境”都沒有到,魯山海自然早已將年輕人的實力洞察得一清二楚,跟著的幾個扈從裏有一個相對不錯的,堪堪摸著治國境的門檻,並且看淩厲氣度,似乎像是軍中武士。有這等手筆,看來也不是等閑的富家公子。魯山海心中有了計較,便笑裏藏刀地開口問道:“聽說你想用一千兩來買我手中的折扇?”

  那年輕公子滿臉堆著賠笑的表情,“不敢不敢,魯世叔可能不記得我了,但我還是能夠認出魯世叔的,況且這把折扇來曆極大,我又豈敢不知。”魯山海雖說在自己人麵前有些混不吝,下限頗低,臉皮頗厚,但在外人麵前,還是挺一本正經的。魯山海思索了半天也沒想起這年輕公子自己何時見過,但不妨礙依舊說道:“啊!”一個“啊”字拖了很長的音,拉出一個恍然大悟的弧度,然後哈哈幾聲,“記得記得,是不是從小就很仰慕我?”

  那少年連忙稱是,天知道這少年說的確實是實情,魯山海少年時主動破家而出,放棄大好富貴和爵位的繼承,先是與程仁同拜當時大儒孔元為師,後又因一段當時少有人知的內情和程仁大打出手之後,飄然下山而去,獨自在江湖中闖出一番名堂,這等叛逆性格確實很受豪門富貴之家的叛逆公子喜歡,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魯山海本人除了叛逆之外,還有著與叛逆像匹配的天賦和實力,簡直是當時燕北城的一段傳奇。他的家族迫於無奈,也並未真的將魯山海視為棄子,隻當是叛逆的遊子,終有一天會回家的。

  不過少年能夠認出魯山海的身份,不得不說是極有眼力的,也許是對自己心中的憧憬身影早已熟悉得像自家後院的牆頭,當然更可能是因為那把折扇。少年其實早在燕北城跟著一些狐朋狗友鬼混的時候,就聽說過魯山海和那位儒家書院的院長夫人之間的糾結瓜葛,那時候就對這位曾經叛逆公子由衷敬仰。而且根據他平時留心的各種消息的匯總,當時的故事並不僅僅是一個“三角戀”那麽簡單,而是包含進當今北唐天子的“四角戀”,當時自己聽了震驚得五體投地。

  而當時的北唐太子,也就是當今的北唐天子,年紀輕輕便已是年輕一代中各方麵的佼佼者,修道方麵更是,魯山海就不用說了,而那最後抱得美人歸的程仁,更是天賦卓絕,雖然家世並不顯赫突出,人長得也沒那麽俊俏,但能夠被認為儒家接下來幾百年的扛鼎之人,豈是一個天才的說法能夠說得過去的?而三人當時所求的佳人,也就是這個驚天桃色傳聞的女主人公,其實是儒家六聖人中有半個文聖之稱的“子夏”第五十九代後人,姓卜,名如春,當時年僅十九歲,便已是令大多儒家修

  道者望而卻步的“治國”境界,而當時追求的三人,魯山海和北唐太子都已是治國境巔峰,程仁,也就是如今求仁書院的院長,隻是區區修身境。

  當時根據夏家的提議,據說是那位小姐的提議,定下三年之期,三年之後,三人再行比試,方可看出三人誰更有潛力,那之後,魯山海和太子都順利地破境,進入儒家道法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境”,並且都是相當了不起的中境,而那程仁終於暫時放棄二十年的通過讀書來修身修道的緩慢進程,轉而專心修習儒門道法,自此似江河直下,一瀉千裏,三年之內,一年破一境,三年連破三境,並且一躍而成為“平天下”的巔峰境界,舉世震驚。世人甚至將其與一千多年前的那位道家不世出的天才莊子相提並論,可見其天賦確實驚人。

  甚至有人猜測這位“程仁”極有可能是那位六聖人之一的“理聖”程朱的後人,事實上當然不是,程仁出身貧寒,但自小酷愛讀書,為人忠厚勤勉,不作妄語,但跟那位號稱以“理學”繼承孔孟道統的聖人屬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這似乎是一個完美彰顯愛情的偉大力量的故事,所以結局自然也就不出所料了,當然誰也沒有注意故事裏那個小姐為什麽沒有讓三人當時就比試一番,而是三年之後,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程仁的偏袒,而其實隻是因為那個年輕人的敦厚和踏實,讓那位早已被家族視為明珠一樣的小姐,一見傾心。因為在她看來,魯山海太過飄逸,遊而無根,雖說和同在孔元門下的自己,有著朝夕相處的師兄妹之誼,對自己嗬護有加,但在選男人這件事上可來不得半點馬虎。而那位太子殿下戾氣太重,權力之威總能從說話當中微微透露出來,隻有那個叫程仁的年輕人,似山一般穩重剛健,卻又如春風朗月一般,平易可親。

  故事的結局其實遠非皆大歡喜,無論是執掌北唐全國小半軍力的魯家,還是那位將來極有可能登上皇位的太子殿下,都不能隨便輕易就打發了。所以那位小姐和令當時人震驚不已的程仁,最後還是做出了一些妥協,程仁答應當時的北唐太子,願意建求仁書院,盡心為北唐育五十年人才,而卜如春則是親自下筆在折扇上畫了一幅春桃圖贈給魯山海。當然這把扇子正是魯山海此時握在手中的那把。

  所以昔日的叛逆少年公子可是敢跟如今的儒門未來之光、求仁書院院長搶女人的大豪傑,這讓同是貴族公子的少年如何不心生敬仰,仰慕萬分?

  少年也連忙自報家門,說自己是鄭家的第七子,名叫鄭郝,因為父親姓鄭,母親姓郝。魯山海一聽“鄭”字,自然就明白了,正是周魯鄭王之一的鄭家,世襲鎮西將軍的鄭家。

  少年也是個眼皮活泛的,雖說心中對於當年那段往事有著萬分的好奇,但還是強行壓抑住了,不敢主動去揭魯山海的傷疤,萬一這位性情不好,隨便把自己教訓一頓也沒人敢說些什麽。隻是一個勁地向魯山海敘說如今燕北城的風俗世故,畢竟魯

  山海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了。

  眼光瞥向魯山海帶著的兩個小家夥,於是問道,“這兩位是?”

  “我孫女和孫女婿”,被明月白了一眼,於是笑嗬嗬地改口道,“我的兩個寶貝徒弟”,梅夏微笑看向那位少年公子哥,點頭致意,而明月幹脆是氣的誰都沒理,少年也絲毫不在意這種失禮。

  “五月初,在河間郡有十年一次的儒道大會,魯世叔和兩位高足可是要去那裏?是的話,我們也可以結伴同行,實不相瞞,我也想去湊湊熱鬧,看看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少年所說的儒道大會,每十年舉行一屆,由天機閣舉辦。天機閣幾乎與儒道兩家同時興起而略晚一些,亦是個傳承近兩千年的機構,其廣泛吸收除儒道兩大顯赫派係之外的諸子百家,也是個像儒道兩家一樣的龐然大物,其中甚至也包含一些源出儒家、道家的旁支。而天機閣在政治上卻是南北獨立,既不依附北方獨霸的北唐,對於南方諸國也僅限於友好交流,而無政治上的結盟。因而便具有一份天然的獨立超然地位,當代閣主早年修習儒家道法,但據說早已突破“平天下境”,進入已經失傳的境界。

  天機閣所舉辦的儒道大會,每十年一屆。每屆雷打不動地分為三項,以棋論道,以劍論道,和最後的以道論道。前兩者自然就是棋道和劍道的評選,勝出者接受挑戰,直到無人挑戰為止,然後天機閣會根據參與者表現,評定出一個一共十人的榜單。能夠進行評判的人也都是譽滿天下的名士,擔任著天機閣的客卿長老,在各個領域都是頂尖的一小撮人,所以評選出的榜單可信度也極高。

  比較特別的是,棋道和劍道的榜單都限定必須是三十歲以下,所以更像是針對年輕人天賦的評定。而最後一項,“以道論道”,並不限定年齡,乃是針對由天機閣提出的議題,諸子百家論證爭論,最終誰最能說服大家,就是最終的魁首。場麵看上去自然就像是在吵架,唾沫星子滿天飛。

  一千年前的道家天才莊周便是在那時的一場儒道大會上,力壓群雄,接連獲得三項的第一,弈棋第一,劍道第一,談天說地、議論風生,也是第一。是當時傳頌不休,千載之下依然讓人心馳神往的壯舉。

  除了那三項以外,天機閣每次大會還會公布最新的“名劍榜”,按照執劍之人發揮出的戰力來對天下名劍進行排名,比如最近幾百年一直居首的是據傳傳承自儒家至聖先師的“泰阿劍”,不過這已經是近幾百年的事情了,曆史上其他名劍地位都有變動,而能和那把泰阿劍爭奪榜首的是“山海劍”,此劍來曆更是不凡,據說是當年軒轅皇帝親自鑄造的一把劍,曾直此劍平定四方,一統天下。搬山移海,有驚天動地之能。

  “儒道大會當然會去的,但在這之前我們還有其他事要做”魯山海答道。

  少年會意,也並不如何遺憾,想來開始也並未太過期待能和偶像一路同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