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挑戰狀
作者:十二龍騎      更新:2020-06-01 05:33      字數:2290
  天下九界,以中原為尊。中原的文化、技術、製度等各方麵知識,在九界之中向來一騎絕塵,無可匹敵。所以其餘八大界域的國家,都曾經派出使者,在不同程度上向中原學習。

  這其中,尤其以海界的扶桑國表現得最為熱心。唐朝的時候,他們就先後好幾次大規模地派出使者團,前來中原進行學習。而且是全方位地,什麽都學。

  扶桑國的朝廷製度,本來十分粗疏。後來經過學習之後,於是把中原的整個製度照搬回扶桑國。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就是把扶桑全國劃分為六十六個“國”。

  當然,這裏所謂的“國”,其實和中原的“郡”相同。而扶桑朝廷的京都,設立在大和國。所以扶桑朝廷一般又稱呼為大和朝廷。

  神遺之族本來才是扶桑土著。自從神裔一族渡海,並且扶持建立了大和朝廷之後。兩族便開始了不斷的衝突和戰爭。神遺之族不敵,所以接連丟失了自己世代生活的領土,不斷向北方遷移撤退。

  扶桑由四個大島合在一起組成。分別是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還有最北方的北海島。神遺之族本來生活在麵積最大,氣候最溫和,物產最豐富的本州島。但在長年戰爭之後,最終完全從本州島撤退,舉族轉移到最北方的北海島,在苦寒中掙紮,族人的數量,也因為生存環境太過惡劣,以至於急劇下降。

  這種情況下,作為神遺一族的最強守護者,逢魔無二齋當然不可能對大和朝廷有什麽認同。至於說,後來把大和朝廷給架空了的豐臣政權,以及又在實際上架空了豐臣小國主的石田十誠,逢魔無二齋更不可能替他們出力了。

  假如換了是石田十誠本人,又或者島右近,甚至大穀吉承等人,早知北武魁的來曆,自然明白彼此根本不是一路人,也絕不會對北武魁提出什麽責問。

  隻有大穀吉勝這種未曾經曆過三十多年前的戰國亂世,從小就在石田十誠統治之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扶桑武士,才會天然覺得所有扶桑人,都應該為一個統一的扶桑而效力,都應該向石田十誠執權獻出忠誠。也因此,他才會一開口就鬧出這種大笑話。

  逢魔無二齋雖然占了上風,但也無意繼續追擊,擴大成果。畢竟這種口舌爭鋒,無論勝負,也都毫無意義。看見大穀吉勝已經啞口無言的模樣,他冷笑一聲,也不為己甚,就此閉口不言。

  論武力的話,在場這麽多人,李刺史絕對是墊底的。但若說做官和做人,則在場所有人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李刺史。眼看氣氛有些僵,他連忙開口打圓場,道:“這些閑雜之語,不用多提了。大穀使者,你這次來,是為了?”

  大穀吉勝帶著幾分憤然和怨恨,向逢魔無二齋深深看了一眼。這才勉強道:“在下這次來,是奉了執權殿下的命令,向各位提交挑戰狀的。這裏正是執權殿下所親筆書寫的挑戰狀。”

  說話之間,大穀吉勝從懷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長條形的錦囊。錦囊之中,是一卷帛書,卻以火漆封印,無法打開。

  李焚舟頗有幾分興趣地問道:“哦,挑戰書?是誰向誰挑戰?要怎麽個挑戰法?”

  大穀吉勝雙手捧著那卷帛書,昂然抬頭道:“是扶桑國武士,向中原武士挑戰。執權殿下道:兩國交兵,已經曠日持久,雙方死傷均重,勝負卻久久未能決定。繼續這樣打下去,對於兩國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既然如此,不如雙方幹幹脆脆,以彼此國運為賭注,賭一盤大的。

  聽聞中原有山,名為泰山。泰山之上,有一座天下風雲碑,記錄了各路天下武功第一的高手。執權殿下說,雙方可以各出十名高手,在風雲碑之前,爭奪天下第一的稱號。哪一邊獲得的天下第一稱號最多,就算是贏家。

  扶桑若敗了,就向大魏納貢稱臣,同時把佐渡島和石見國,再加上對馬島一起割讓給大魏。但若大魏敗了,則需要把夷州、瓊州、膠州、普陀、雙嶼、定海等十州割讓給扶桑。眾位殿下,你們覺得怎樣?”

  逢魔無二齋微微吃了一驚。脫口道:“石田十誠好大魄力。佐渡島的金山,還有石見國的銀山,可是扶桑國最大的財富來源。石田十誠的幕府,每年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這兩處礦山啊。”

  齊繼亮則沉吟道:“對馬島……我記得這是扶桑國最西邊的島,距離高菊麗國隻有區區幾十裏海路。一艘舢板都能飄過去。掌握了這座島,便能同時扼住高菊麗國和扶桑國的咽喉。意義十分重大啊。”

  李刺史卻連連搖頭道:“話雖如此,但大魏江山是天子所有。除去天子之外,誰敢答應這種輸了就要割地的賭局?行不通,這事根本行不通。”

  於大友頜首道:“不錯,刺史說得再對沒有了。中原雖然廣大,卻,沒有一寸無用的土地。頭可斷,血可流,中原的土地,卻一寸也不能丟。所以,這個賭局我們不接受。

  哼,扶桑下邦小國何德何能,居然可以和天朝上邦平起平坐地打賭?簡直荒謬!那個使者,你立刻滾回去告訴那個什麽石田十權,他要戰,便來戰!大魏從來不懼怕任何敵人!”

  大穀吉勝仿佛早預料到了眾人這種反應。當下微微一笑,絲毫不為所動。彎腰鞠躬道:“執權殿下的這番提議,是向中原天子所提。同意與否,權力在於中原天子,諸位似乎不宜越俎代庖吧?

  另外,執權殿下也委托在下多說一句,由敝國‘南軍神’平五郎殿下所率領的三千神風營,已經在登州登陸。雖然神風營目前仍按兵不動,但若是他們全速行動的話,頂多七日之內,就能進入白玉京了。到時候究竟會發生些什麽,各位應該不難想象吧?”

  於大友和齊繼亮二將同時大怒,分別用力一掌拍在身邊茶幾上,喝道:“好個無賴的倭寇,竟敢威脅我們?”

  大穀吉勝不動聲色道:“不是威脅,隻是實話實說而已。各位若是看在下不順眼,大可以順手殺掉在下。但即使殺了在下,其實也不能改變什麽的。所以眾位中原的殿下,還是好好商量一下,看怎麽處理這卷帛書吧。”

  話語方畢,大穀吉勝恭恭敬敬地彎著腰,雙手捧起那卷帛書向前遞去。一時之間,眾人都麵麵相覷,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接,還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