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皇城門口諸王聚
作者:柳生如夢      更新:2020-06-12 19:29      字數:3451
  臨近春末的清明祭典,算是嘉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此節的前身為寒食節,具體來源已不可考,多說是源自春秋時期的“介之推”,詳情無需贅述,總之,到了節日,一切火源都得熄滅,就連燈燭也不可燃起。

  曾有詩讚曰,“此時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形容的便是寒食節的場景。

  不比現代,古代要想獲取火源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所以很多人家會一直保存火種,譬如火折子等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而在寒食節這幾天,需要將一切舊火熄滅,之後再重新燃起,舊火去,新火生,有輪回新生之意,也算是對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寒食節曾經很長,本朝太祖將其與祭祖的清明節合為一個,合稱清明祭典,連時間也被簡化為三天,在祭典期間,不光是皇室,就連平民百姓亦不會在家生火煮飯,而隻食用冷餐,就連衙門裏也隻留下一兩人值守,防止意外發生,其他人則全放公假,足可見此祭典的重要性。

  清明祭典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熄滅舊火,隨後幾位皇子,包括天子與後宮嬪妃在內的所有人都會在宮中齋戒,以示誠心,三天後,再啟用新火,祭拜先祖,程序上並不複雜。

  到了這一天,不過寅時末,宋琅便已在梅清秋的服侍下洗漱完畢,穿好了衣裳,今日祭典,穿的自然是那身純白色,中央繡著一條四爪金龍的窄袖圓領袍衫,端的是英姿颯爽,神采飛揚。

  上馬車前,宋琅又吃了半個胡餅,略微墊了下肚子,嘉國深受胡人文化的影響,這一點從長安人最喜歡吃的胡餅上就能瞧出來,所謂“胡”,指的自然是西域一帶,而胡餅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燒餅,裏麵填有肉餡,外麵撒了芝麻,滋味醇香,就連他這個現代人也覺得很是美味,不過他沒有多吃,因為宮裏準備了早膳。

  門口停著的馬車還是那輛外表略顯老舊,但依舊結實可用的馬車,隻不過駕車的人已經從常年佝僂著腰的老管家梅若水換成了還不到十五歲的小少年梅晨而已。

  早了近十年。

  宋琅上車之後,掀起簾子,與站在門口,略顯憔悴的梅清秋揮手作別。

  清明祭典這三天的齋戒,除了禁食葷腥,禁飲酒之外,也包括戒色,所以這三天裏,諸位王爺的仆從都是帶不進宮的,全由白朝恩指派手下太監服侍,或者說監督。

  好說歹說,總算讓梅清秋先回屋後,宋琅這才放下車簾,鬆了口氣。

  倒正好可以讓梅姐姐好生休息幾天。

  “出發吧。”

  隨著小少年使勁一揚鞭,雖隻是在空中抽出一聲脆響,並未真正落在實處,但拉車的老馬已經下意識抬起蹄子,拉動馬車前行了,不過,因為現如今天還是黑的,所以哪怕這時候街上幾乎沒人,但馬車依舊行駛得很慢,而宋琅也正好靠在車裏打盹。

  不知不覺間,來到這個陌生世界已經有一段時日了,而他似乎也已經適應了這裏的一切,閑暇之時,還會思考莊周夢蝶,蝶夢莊周之事,可究竟哪一個才是夢,自己現在是在夢中,還是已經醒來,他也分不清。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輕微的抖動後,馬車在宮城外停了下來,宋琅本就沒有睡死,如今更是瞬間清醒,腰部發力,一下子從座位上彈起,上前掀開簾子,下了車。

  整個過程梅晨都沒有過來攙扶,倒不是他心裏對宋琅有所怨懟,隻是孩子到底太小,而打擊卻太大,所以到如今還有些魂不守舍罷了,莫說他了,若不是梅清秋還得撐起這個家,還得替宋琅照顧重傷初愈的令狐貂,隻怕也早就倒下了。

  宋琅見了,也不知該如何安慰這個半大孩子,最後隻能輕輕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小聲道:“這幾日我不在府上,你可要好生照顧你梅姐姐,知道了嗎?”

  梅晨點點頭,宋琅看他那乖巧懂事的樣子,心頭一軟,又揉了揉少年的小腦袋,道:“乖,回來給你帶些外麵吃不著的點心。”

  少年揚起頭,眼中隱有淚光閃動,卻死死地咬著嘴唇,不想讓自家主子在外麵丟臉,看得宋琅都不禁有些頭大了,正在這時,一聲輕喝突然從不遠處響起。

  “老四,杵在這做什麽呢?”

  話音未落,宋歡的腦袋上便已經結結實實地挨了一巴掌。

  “六弟,不得無禮!”

  宋歡縮了縮腦袋,伸手扶正發冠後,很是委屈地看了宋齊光一眼。

  “二哥。”

  宋琅給了小少年一個速速離開的眼神後,一轉頭,露出極熱絡的笑容,小跑著迎了上去。

  “二哥,六弟,七弟!”

  宋齊光臉上的笑容很是真誠,說話的語氣也讓人倍感溫暖。

  “四弟的精氣神不錯呀。”

  宋琅心道,當然不錯了,我這幾天不是跑去張先生那喝茶談天,就是在家裏躲著鍛煉身體,而且為了能讓令狐貂盡快養好傷,還變賣了不少往日的心頭好,所以這幾天府裏的夥食都極好,頓頓都是大魚大肉,就連沒什麽心思吃的梅清秋和梅晨兩人都被我強行喂胖了些。

  無論是複仇還是奪嫡,那都是持久戰,靠的就是一個“熬”字,又豈能不提前養好身體呢?

  宋琅臉上的笑容有些羞赧和憨傻。

  “嘿嘿,最近吃得好。”

  對麵的宋良見了,頓時心生不屑。

  自小照顧自己長大的老管家就這麽死了,竟然能夠保持無動於衷,還吃得下飯,若非是心誌堅定,異於常人的梟雄,就就是沒心沒肺的廢物,宋琅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這還需要問嗎?

  不過,宋齊光倒是沒想這些,見宋琅精神狀態不錯,似乎並未被那件事影響太多,他點點頭,道:“那就好,若是府上缺少人手,隻管跟二哥開口就是,無需客氣。”

  宋琅搖搖頭。

  “我哪兒需要。”

  說著,他悄無聲息地靠近了一步,壓著嗓子,小聲道:“對了,二哥,那批伶人滋味如何,可都是我親自去挑的哩!”

  這廂還未等宋齊光回話,宋歡便直接翻了個白眼。

  “唉,甭提了,他娘的,全被宋承乾那廝給截去了大明宮!”

  宋琅一愣。

  “東宮?這是為何?難道他們還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搶人不成?”

  宋歡一張嘴,正要解釋,宋齊光突然沉聲嗬斥道:“住嘴!”

  宋琅耳朵一動,一轉頭,便見身穿紫衣金冠,上繡八條金龍,以彰顯其太子身份的宋承乾帶著手下侍衛,與宋泰一起走了過來,再仔細一瞧,宋承乾那腳步虛浮,眼神飄忽,眼圈烏黑,雙頰凹陷,明顯一副縱欲過度的模樣,宋琅腦中靈光一閃,隨後背後竟驚出了一層冷汗。

  原以為宋承乾在東宮設局對付自己就已經是陰謀詭計的極限,可如今看來,這簡直就是最低劣的計謀!

  以強欺弱算什麽,以弱小算計強者,而且可以做的如此悄無聲息,無跡可尋,這才是真正的計謀!

  如果說令狐貂讓他送伶人的計劃裏完全沒考慮到太子這一層,宋琅是根本不信的,也正是因為如今才反應過來,宋琅才感覺到了後怕。

  就是這麽一愣神的功夫,幾人已經走到近前,身穿靛藍色袞龍服,上繡四條金龍的宋泰搶先發難。

  “在聊些什麽呀?本王似乎聽到有人在非議儲君?”

  宋歡見狀,臉色訕訕,全然不敢與之對視。

  光是一個四珠親王宋泰就足以讓他畏懼,更別提太子宋承乾親自到了麵前,剛剛還一副大大咧咧模樣的他也隻能乖乖躲在宋齊光身後,不敢多言,倒是宋齊光依舊平靜如常,別的不說,光是對比他與對麵之人的身材,就會給己方一種安全感。

  此人之高大魁梧,連對麵那些披堅執銳的甲士們都比不得,站在原地,猶如雄獅臥嶺,大日高懸,反觀宋承乾雖是嘉國太子,穿著打扮金貴無二,但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體,全然沒有這般不怒自威的穩重氣象,在宋琅眼裏,這簡直就是獅子與鬣狗的區別。

  難怪齊王黨敢明目張膽地跟太子黨對著幹,宋齊光此人若是登基,必為一代雄主。

  宋齊光擋在宋歡身前,不鹹不淡地道:“捕風捉影的事,在本王麵前就不要再說了。”

  宋泰聞言,一時語塞。

  宋齊光乃是五珠親王,論爵位比他高,和他爭辯也討不得好,隻能瞥了眼身旁的大哥,卻發現宋承乾沒精打采的,似乎一直神遊天外,隻好轉而朝宋琅發難。

  “喲,老四也在啊。”

  宋琅彎下腰,朝宋承乾恭恭敬敬地行禮道:“臣弟拜見太子哥哥!”

  宋承乾打了個哈欠,才終於回過神來,擺擺手,聲音裏透著一股子疲倦。

  “起來吧。對了,老三他們呢?”

  之所以會這麽問,是因為嘉國的幾位公主要麽早夭,要麽已經外嫁,所以整個清明祭典除了天子與後宮嬪妃們會參與以外,也就是八位尚在長安的皇子了,如今六位皇子齊聚,隻差宋玄彬與宋和。

  宋泰麵露難色,後撤了一步,在宋承乾耳邊小聲提醒道:“老三檢查祭台去了,老八陪著的。”

  宋玄彬寄情山水,文名不錯,也結交了不少名士大儒,在“禮道”上一向很有發言權,所以會被天子委任搭建祭台等事,而宋和雖然瞧著和宋琅地位差不多,但他被加封了個昭武校尉的散官,可以在巡防上配合,所以這二人比他們來得更早,如今已在宮裏了。

  話一說完,宋承乾這才好似突然想起似的。

  “啊!是了,是了,那走吧,想必父皇都在等著咱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