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定價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1-02 00:02      字數:2269
  有了圖紙同時又有現成的織布機,另外還有欠那邊以新鐵零件配合,蒼第二天就將織布機製了出來。

  會這麽快的原因之一,是蒼一宿沒睡挑燈夜戰將這織布機趕了出來。

  其實在這件事上蒼比沈兵都急。

  這不是說爵位也不是說有什麽好處。

  事實上這些東西都不是沈兵能給的……好處或許能給,但爵位卻是要按秦律。

  蒼之所以長徹夜未眠將其製出,是因為手藝人的那種好奇心。

  就像鑄劍師知道了一種新的製劍方法,而且可以鑄出一把神兵。

  又像武林高手得了一本武功秘籍,練了之後就能天下第一。

  又或是修練者得到了一種吐納之法,參透之後便能得道成仙……

  在這時候他們又哪裏能睡得著,自然是急著看到結果。

  蒼也不例外,整晚都精神亢奮的上竄下跳的,就連欠都被他吵醒了好幾回。

  然後第二天淩晨天色還沒亮的時候,蒼就興匆匆的到沈兵帥府前拍門……

  親衛起初還攔著蒼不讓他拍門,因為此時沈兵還在睡覺。

  但蒼卻是這麽說的:

  “知道我是誰嗎?”

  “將軍是我師兄,且將軍交待大事於我,你若攔著不讓報,若有什麽責任……”

  其實哪有什麽責任,織布機早幾個時辰晚幾個時辰出來還不都一樣?

  但親衛還是被蒼這話給嚇住了。

  不過親衛也機靈,一方麵讓人繼續攔著蒼另一方麵則去向仞報告。

  仞此時已是沈兵的親衛統領,也就是這支人數千餘人的親衛部隊的二五百主。

  仞對蒼製作織布機的事有也有所了解,想了想,就說道:

  “把蒼帶進來,我這就去報告將軍!”

  接著,仞就小心的到沈兵睡房前叩了叩門,在外頭拱手報道:

  “將軍,蒼來報。”

  “說是織布機已然製好!”

  沈兵卻是被吵醒了,一聽織布機已製好就頗感意外,原本他還以為至少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想了想,沈兵就下令道:

  “馬上到作坊去看看。”

  沈兵前腳剛到,蒙良等人也接二連三的趕到了。

  正如之前所言,他們對織布機都有所期望,於是交待部下一旦有織布機製成的消息就馬上通知他們。

  這其中扶蘇甚至更早得到消息。

  原因是扶蘇安排了人手與蒼一同製作,整個進程甚至製作方法都在其掌握之中……

  這雖是扶蘇身為監軍的職責,但更重要的還是扶蘇期待這可百姓之難的織布機能夠橫空出世。

  結果沒讓扶蘇失望。

  卻見蒼一打開水閘……這初代織布機還沒有開關,隻能用水閘控製:放手便推動水車開始運轉,關閘便停下。

  然後就見那織布機“咯吱咯吱”的響著,卻似有人操作一般提綜穿梭,布匹也跟著一點點的增加。

  蒼介紹道:

  “將軍所製此法確是可行。”

  “若說有何不妥之處,便是依圖製出後木刀的力道過大。”

  “蒼已將其改小,此時已可以織布了!”

  沈兵點了點頭。

  蒼所說的木刀,就是編入緯線之後要將這緯線打緊結密,否則過於疏鬆這布的質量就成問題。

  這原本就是預留調節空間的,隻不過沈兵沒想到蒼會一晚就把它製出來。

  扶蘇撫摸著這端一寸寸出來的布匹不由“嘖嘖”稱奇:

  “將軍,水力織布似乎比手工製出的布匹更為精密平整!”

  蒼解釋道:

  “公子所言甚是。”

  “隻因手工織布因為勞累和及手活之差難免有疏有密。”

  “然水力織布卻是輕、重一致於是疏密相等厚薄一致。”

  蒙良搶著問:

  “織出一匹布卻需多長時間?”

  蒼回答:

  “原本至少需要月餘才能織完,用水力隻需兩日便可。”

  眾人紛紛驚歎出聲。

  隻需要兩日便能將一個人織一個月的布織完,尤其這還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它……根本不需要人。

  確切的說它也需要人。

  比如需要人換線、需要人維護、需要人收起織好的布等等。

  但不需要人直接織布。

  且這些需要的人就是少量的、集中的在一個作坊內大批量管理和生產。

  這效率就不是手工製作所能比得上的。

  蒙良又觀察了一會兒,就興奮的對沈兵說道:

  “將軍,屬下以為我等少說也要製出上百具……”

  “不,應製出上千具。”

  “有這水力織布,又何愁雲中郡不富?”

  扶蘇聞言皺起了眉頭:

  “將軍織出此布,打算賣出多少錢?”

  沈兵不由一愣,這倒是他沒想過的問題。

  蒙良在旁考慮一翻,就回答道:

  “稟公子,屬下以為以此布成色,應可售六十錢!”

  秦時能製成一套夏裝的布大概值五十錢……

  此時每人每天的口糧隻需要兩錢,幹一天的苦役隻有八錢,所以這五十錢並非小數目。

  如果按質量來算,水力織出的布匹成色更佳,那貴個十錢左右也不算誇張。

  扶蘇皺了皺眉頭,一邊摸著布匹一邊說道:

  “我等製出此布,便是為雲中郡斂財麽?”

  沈兵想了想,就說道:

  “屬下以為,此布應售四十五錢!”

  眾人聞言不由紛紛側目,蒙良更是以一副莫名其妙的眼神看向沈兵。

  似乎是對沈兵說:你這就算要附和扶蘇,也不能把價格定得比手工的還低吧!

  沈兵解釋道:

  “若是售以六十錢,百姓便依舊隻能著舊衣。”

  這說的的確是。

  十錢對達官貴人來說或許算不上什麽,但對百姓那可是五個人的一天口糧,這可不是個小數。

  而且百姓也不會太在乎品質問題,他們需要的更多是保暖。

  沈兵繼續說道:

  “若百姓不買,便意味著此布隻能售於達高貴人,如此我等又如何能將此布大批售出?”

  “若無法大批售出,此布又如何能為雲中郡帶來財富?”

  蒙良聽著也就明白了。

  這其實就是現代薄利多銷的策略。

  於是這定價既滿足了扶蘇的願望,同時又照顧到了蒙良的想法。

  更重要的還是……這定價還不致瞬間就打亂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