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交鋒
作者:沒有理想的鹹魚      更新:2020-05-26 14:28      字數:2357
  刑部尚書方岩走在前往禦史台的路上,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你說自己多那一嘴幹什麽?這不是自討苦吃嗎?這下好了,全天下最難請的人讓自己來請,還不如繼續跪在仁壽宮門前呢。

  方岩趕到禦史台時,禦史中丞告訴他大夫今天又沒來上差,叫他去府中尋人,方言心想這可真是一點沒讓自己“失望”啊。

  等到了禦史大夫府上時,跑了一大圈的方岩滿頭大汗更是欲哭無淚,告了三天病假的禦史大夫就那麽袒胸露腹,赤條條的睡在案幾上,瘦骨嶙峋的身上酒氣衝天。

  感情這位爺請了三天病假,就醉了三天。難怪府上官家在聽到自己有要緊事拜見他家大人時臉色那麽怪異。聽管家說禦史大人昨晚喝了一夜的酒,看這樣子一時半會還醒不過來。

  你倒是睡得香甜,可我怎麽辦啊,嚴大人那邊要求三司會審的折子都遞上去了,我要是等你醒過來這天都要黑了,什麽事都耽擱了。

  看著日頭一點點下落的方岩圍著醉倒的胡誌庸急得團團轉,最後一咬牙,把胡誌庸背起就跑,還不忘回頭對一臉驚訝的老管家說道“代我向夫人告罪,下官也是迫不得已,實在是火燒眉毛,急啊。”

  身為朝中重臣的禦史大夫胡誌庸向來以“不拘小節”聞名於北朝,上朝也從來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動不動就請個病假,禦史台的一幹事務全都丟給禦史中丞,下麵的人忙的焦頭爛額,他卻落得一個清閑,整天抱著個酒葫蘆,就沒清醒過,儼然一副甩手掌櫃的模樣。

  據說還因此留下一樁趣事。

  明帝太和二年,有一位剛就任言官的北方大族子弟看不慣長官的這副懶散摸樣,便向明帝打了胡誌庸的小報告,哪知第二天這位輔國大臣就拿著隨身的酒葫蘆敲破了那小子的腦袋,大罵其欺師滅祖連自己的長官都要告,將來必是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禦史台亂成了一片。

  明帝聽聞後非但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還誇讚胡誌庸乃是真性情,要比那些暗中給屬下使絆子的人好得多。

  最後那北方大族叫子弟辭去言官之職,派人給胡誌庸送了兩壇極為珍

  貴的美酒才將此事化解。傳聞嚴仲還為此出麵訓斥了那年輕人。

  同為武帝留下的輔國大臣,胡誌庸與嚴仲雖都是北朝大族子弟,但卻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人,與胡誌庸相比,嚴仲心思縝密,做事沉穩幹練,常有四兩撥千斤之巧勁,深得謝雲真傳。

  而胡誌庸就如他自己口中所說不拘小節,他在禦史台辦差從不過問具體事務,隻有下麵的人碰到極為棘手的案子時,胡誌庸才會展現出他作為輔國大臣的能耐,其餘時間根本就與尋常酒鬼沒什麽兩樣。

  禦史台經手的案子,除了少數極為重要的案卷上有胡誌庸的批注外,那些從北朝各道、州府、郡縣,以及封國都察院複刻回禦史台案牘庫的卷宗上幾乎找不到這位胡大人的筆跡。

  方岩將胡誌庸背到仁壽宮門外時,雙腿已經發軟,背後傳來的鼾聲卻是一點也不見變弱。

  嚴仲見到仍趴在方岩背上酣睡的胡誌庸無奈搖頭。

  我就任尚書令的那天,你說自己誌大才疏,庸碌無能,比不上我有誌氣,一氣之下把名字裏的那個勇字改成了庸。可我何嚐不知道你是在埋怨我做了南黨魁首。

  自那以後,你日日酗酒,對朝堂心灰意冷,是嚴仲背棄當初許下的匡扶大周皇室的誓言,是嚴仲對你不起。

  想起往事的嚴仲對胡誌庸不免又多了幾分愧意。“將他放下吧,輕一些。”嚴仲幫方岩將胡誌庸放下,脫下一件外衣蓋在胡誌庸身上,馬上就要入夜了,若是著了涼,自家妹妹可饒不了他。

  守在偏殿門口的趙衛從侍衛手中接過嚴仲上奏的折子,轉身進入殿內,這是他接到的第五封折子了。“皇上,這封折子是尚書令親自上奏的,總共兩份,另一份要不要送去太後那邊?”趙衛將折子雙手遞交給坐在案幾後的皇帝。

  周衍接過折子打開來仔細閱覽。朝中人都說嚴仲心思縝密,辦事周到,真是一點沒說錯。他進不了仁壽宮,就想出了三司會審的辦法,借此試探宮中實情。而且特意準備了兩份折子,如此一來太後皇帝誰都不得罪,能曆三朝而不倒,還真不比他那位先生差。

  周衍揮手示

  意身邊羅網探子退下,起身對趙衛說道:“不必了,朕親自去請示太後,你留在此處守好仁壽宮。”趙衛看著憑空消失的羅網探子,心中暗道,這羅網中人來去無蹤,難不成都是鬼魅化身?

  趙衛聞言回過神來,對跨步越過自己的皇帝應聲道“謹遵聖命。”捎帶猶豫後又緊忙開口道:“皇上,眼看就要入夜了,宮外的大臣們不吃不喝跪了一天了,要不要叫人準備些食物?”這一天都暈倒好幾個大臣了,趙衛實在是擔心這些文人們會扛不住,因此出言詢問。

  周衍停下腳步,也不看趙衛說道:“讓他們跪著吧。”聲音不帶一絲情緒。說完,跨步走出殿外。

  趙衛膽戰心驚,張厲的那兩個小吏死狀淒慘,被侍衛拖出偏殿時隻留下了兩道長長的血痕。隻是因為張厲想要強行出宮,兩個小吏對汪正出言不遜,羅網的探子就殺雞儆猴,張厲都失禁快嚇傻了。

  皇上最平靜的時候也是殺心最強的時候,趙衛撲通一聲跪拜在地,對著皇帝背影叩首道:“臣,會好好看著他們的,請皇上放心。“

  緊隨皇帝的汪正回首對趙衛微微擺手,示意其不必在意。

  那幾個羅網探子是陳淵在收服京中羅網後利用三年時間一步一步安插在仁壽宮中的,實際上除了仁壽宮,京城中各官署、枋市、官員府邸,都安插有羅網諜子。

  從自己繼位五年以來,陳淵一直在暗中為自己收服京中羅網,隻是這些諜子一旦動用,就意味著奪權開始,一旦失敗就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

  因此那些諜子一直蟄伏,未得命令前不得有任何動作,完全與宮中雜役無異,暗中與汪正單線聯絡。太後在遣散宮中侍從時那幾個碟子便通過汪正潛藏在了自己寢宮內。畢竟,誰會注意一個糊塗耳背的老太監呢。

  周衍這次也僅僅是調動了仁壽宮中的諜子,目的就是為了控製仁壽宮把這座太後寢宮變成一個臨時的政宣殿,一個幹幹淨淨沒有眼線,沒有掣肘的北朝政治中心!

  周衍行至軟禁太後的廂房門前,命兩名侍衛退下,深吸一口氣,推開房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