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小白臉關羽(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9 07:57      字數:2266
  關毅的父親名叫關審,字問之,為人衝穆好道,常以《易》、《春秋》二書教授關毅。

  關毅字道遠,他在父親的教導下苦讀《易》、《春秋》二書,也算是有些學問。

  但因家門不彰,關毅在河東郡競爭不過那些世家豪族,在仕途上沒有出頭之日。

  說起來,也不能簡單地怪河東的那幾家豪族太貪婪,將郡縣的吏員瓜分幹淨。

  其實,大家都是苦命人。

  因為儒學不昌,河東郡的士人們東競爭不過關東士人,西競爭不過關中士人,就連北方的太原郡也競爭不過,除了一個裴家的裴茂混上個縣令,就沒有哪家子弟能在朝廷做官。

  河東幾大家族有這麽多子弟,既然混不出去,可不隻能留在河東郡,擠滿郡、縣衙門,將大小吏員統統包攬了?

  河東郡的士人,為何不與南邊的士人競爭?

  南邊是京畿弘農郡、河南尹,京師雒陽城,那是大佬薈聚之地,小胳膊小腿的河東土鱉鬥得過誰?

  河東郡幾大家族都出息不了,這風水再怎麽輪流轉,也轉不到寒門關家的頭上呀!

  關毅看穿了世道,學會了坦然接受此種不公平。因而,他棄文從商,開設了一間鐵匠鋪,以打造販賣農具和兵器賺錢養家。

  關毅將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十三歲的獨子關羽的身上。

  可是,正是這個寶貝兒子關羽,讓關毅大為頭疼。

  與父祖輩不一樣,小關羽並不喜歡讀書,而是喜歡舞槍弄棒,立誌於長大後去邊疆博取軍功。

  用關羽的話說,河東郡那些世家豪族就沒有一個好人,把咱關家欺負得好慘。自己若是像祖父和父親那般苦讀詩書,將來連個縣吏都混不上,還不是隻能留在家中打一輩子的鐵?

  既然如此,讀書何用?不如棄文從武,去雁門和九原郡從軍,殺鮮卑人博取功名,將來還有振興家業的機會。

  關羽年紀雖小,卻信誓旦旦的對父母說,等自己功成名就,一定要讓河東郡的那些士人好看!

  關毅最怕的,就是小關羽心中這種對士人的恨意與偏見。

  這天下始終還是士人的天下,小關羽想要與他們較量,談何容易!

  並且,關毅膝下隻有這麽一個兒子,實在是舍不得讓他上戰場去搏命。

  雖然關羽還沒有到行冠禮時,但關毅早已給他想好了表字,就叫“長生”。

  關羽關長生,多好的名字啊!希望這孩子能夠與世無爭,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可惜,關羽打小執拗,誰也勸不住。

  關毅教授兒子讀書多年,關羽也隻能做到粗通文字,能讀幾篇春秋而已。

  小關羽更喜歡幹的,要麽是在鐵匠鋪裏給父親打下手,學習打造兵器和農具,要麽就是滿山遍野亂跑,去打樹上的野棗。

  隨著關羽一天天的長大,關毅也不得不接受現實,放任那小子自由發展了。

  說實話,兒子那超越常人的身材體格,也讓關毅不得不承認,兒子讀書不行,或許真是個當兵的料。

  走進鐵匠鋪,關毅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打造環首刀的關羽。

  鐵匠鋪裏有幾個赤膊上身的壯實匠人,正在各自鑄造鍛打鐵器,然而,這些匠人竟然都比十三歲的關羽矮了一頭,瘦了一圈。

  小關羽年紀輕輕,就已經生得八尺開外的身高,渾身肌肉發達,宛如成年壯漢。

  那沉重的鍛鐵錘,拿在關羽的手中卻如耍弄一根羽毛般輕巧,在空中劃出美妙的弧度,準確而有節奏的敲打在刀胚上。

  一陣火星四濺後,“嗞~”地一聲,一把鋒利的環首刀就被關羽打造出來,掛在了木架上。

  那刀冷卻後,自然會有其他匠人為刀安上木柄,纏上麻繩,完成收尾工作,將其變成一柄可以出售的成品環首刀。

  在關羽參與經營鐵匠鋪之前,關毅隻會打造一些農具,賣給附近的豪族和鄉人,賺取一些微薄之利。

  兩年前關羽主動提出管理鐵匠鋪,增加了兵器打造之後,這鐵匠鋪的生意突然間就紅火了不少。

  也不知怎地,南來北往,來鋪子裏買刀的客商增加了許多。

  這世道,能夠買刀的人,當然比買農具的人有錢,賣兵器當然比賣農具的利潤高。

  所以,兩年來,鐵匠鋪的收入增加了不少,眼見得老關家的日子也是一日勝過一日,有些複振的跡象了。

  關毅發現兒子關羽比自己更會經營鐵匠鋪後,果斷放手,將鐵匠鋪交給了關羽打理。

  我兒若是迷戀打鐵做買賣,忘了上戰場的事,豈不是也能豐衣足食,在家做一個長命百歲的富家翁?

  關毅如此期許著。

  “孩兒辛苦了!快出來歇息一下吧!”

  見關羽忙完手中的活,關毅立即拉著他走出了炎熱的店鋪。

  父子二人來到鐵匠鋪外的大樹下坐好,關羽灌了幾口涼茶後,乖乖的接過了父親遞過來的竹簡。

  是時候在父親麵前表演一下讀《春秋》了,此舉能夠讓父親心頭多少有些安慰。

  對於兒子關羽的文化教育,關毅依然心存幻想,沒有徹底放棄。

  在關毅給兒子耐心講解著《春秋》時,離他們父子不遠的一個草堆邊,牛平身著普通農人的衣衫,扮作一個過路的農夫,在牛和的陪同下,正在偷偷的觀察著關氏父子。

  “牛和,你確定,這河東郡解縣,就隻有這一個名叫關羽的小郎君?”

  牛平對牛和問道。

  “大公子,俺帶著人查訪了足足一個月,走遍了解縣的鄉亭。千真萬確,隻有那少年郎名叫關羽。”

  牛和十分肯定地答複道。

  這麽說,眼前那個小子,就是《三國演義》的主角之一,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武聖,關羽關二哥了?

  可是,這小子長得雖然高大威猛,比俺隻稍遜一籌,是個武將的苗子,但怎地他的模樣與電影電視上看到的大不一樣?

  沒有長髯可以理解,畢竟眼前這小子不過十三歲,是個嘴上無毛的少年郎。

  可是,說好的丹鳳眼呢?俺看到的可是銅鈴般的牛牯眼!

  還有,關二哥不是麵如重棗麽?眼前這個小子怎麽會是白淨臉龐?

  這小子這麽白,都可以與李傕那個小白臉有得一拚了。

  是羅貫中騙人,還是俺找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