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牛輔發財了(求收藏求票)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5 16:24      字數:2345
  張猛帶回的消息,讓牛平有些坐不住了。

  董卓已經逐漸聚集起自己的班底,向著大魔王之路進發,牛平的名將招攬計劃還是任重道遠呢!

  牛平望著黃河北岸,焦急的等待著結果。

  又過了數日,家將牛和終於渡河歸來,將打探的消息稟告給了牛平。

  “你說什麽?他家不是賣棗的?那麽姓名和相貌可對得上?”

  牛平瞪大眼睛問道。

  “大公子,俺這一月四處尋找,隻找到這麽一個人。隻是……隻是那人與大公子描述之人頗有些不同,俺也不敢確定。俺以為,還是須得大公子親自北上,方能辨別真偽。”

  牛和如此答複道。

  “也罷!俺明日就向張公辭行,去會一會他!”

  牛平決定離開張奐家,渡河北上。

  次日一早,牛平就向張奐父子三人辭行,要收拾行裝繼續遊學之路。

  一個多月的相處,張奐早已對牛平等三個晚輩心生好感,故而送了他們不少的禮物。

  得知牛平將來會到雒陽城去,張奐還給自己的二子張昶寫了一封信,交到牛平的手中。

  張奐告訴牛平,到了雒陽城,可以去找擔任黃門侍郎的張昶。張昶可以對人生地不熟的牛平三人照顧一二。

  牛平大大方方的謝過張奐後,將信函收了下來。

  嘖嘖嘖~這關係,一不小心就要走到皇帝身邊去了!

  張芝對牛平也頗為欣賞,臨別前送了牛平幾幅自己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

  看著手中出自書聖之手的隸書、八分楷、章草、今草精品,牛平心裏樂開了花。

  哈哈哈~這弘農張家沒有白來啊!

  就憑借這幾副字,我那計劃就能成功一大半吧!

  牛平心滿意足時,李傕也收到了張芝的禮物。

  張芝送給李傕的,是兩幅書法作品和十支精製的毛筆。

  張芝在贈送禮物給牛平和李傕時,牛輔在一旁探頭探腦,露出憨厚可愛的表情,眼巴巴的望著張芝。

  然而,張芝將禮物送給李傕後,兩手空空,似乎忘記了還有一個小胖子牛輔。

  就在牛輔哇啦哇啦地大聲喧鬧,故意圍著張芝轉時,張芝忽然對著他神秘地笑道:“牛輔,你的禮物,不是早已自取了麽?”

  “什麽禮物?俺……俺怎麽不……俺去找一找……俺啥也不知道啊……”

  牛輔心虛地溜之大吉。

  得知牛平三人要離去,蘇氏姐弟也戀戀不舍的趕來送行。

  小蘇則真情流露,抱著三人嚎啕大哭。牛平向他承諾,過些日子會回來看他後,蘇則方才破涕為笑。

  蘇梅穩重了許多,她當著眾人舞了一段劍舞,以此為牛平三人壯行。

  作為回應,李傕吹奏羌笛,牛平、牛輔二人引昂高歌了一曲西涼戰歌,贏得了張奐父子的滿堂喝彩。

  送別的禮儀完成後,張猛護送著牛平一行人離開張家莊園,來到了黃河邊的茅津渡。

  大船離岸而去,牛平站在船上,對牛輔笑道:“二弟,此間無有外人,你的禮物該拿出來給我等看一看了吧!俺可是親眼看你拉了幾個箱子上船。”

  牛輔得意洋洋的拖了一隻箱子出來,打開後驕傲的說道:“大兄,你那幾幅字算得了什麽?看看這箱子裏,全是伯英公的書法!哈哈哈~俺們兄弟此番可以大賺一筆了!”

  李傕瞟了一眼箱子,也不由得笑道:“牛輔,難怪你無事獻殷勤,佩服佩服!俺給你說伯英公的書法值錢,你就將他練字的布帛都偷來了?”

  箱子裏,堆得整整齊齊的,正是張芝練字時用過的白布。隻不過,這些布並未洗去墨痕,而是被牛輔裝箱帶走了。

  “怎麽是偷呢!俺可是拿好絹帛換來的!你們前些日子練字用的絹帛,都是俺在陝縣采購的!俺估摸著,這筆買賣怎麽也得賺它個十倍八倍的利潤吧!大兄,你怎麽看?”

  牛輔昂首挺胸,春風得意。

  “二弟,幹得好!此物何止十倍之利!”

  牛平看著船上的幾口大箱子,也忍不住要誇讚牛輔了。

  要論坑蒙拐騙撈錢,我這二弟那也是意誌堅定,百折不撓啊!那世叔張芝雖然早就看出了端倪,不也拿厚顏無恥的二弟沒有辦法麽!

  雖說都是些草稿,但這可是幾大箱子“書聖”張芝的墨寶啊!

  王羲之的《蘭亭序》不也是草稿嗎?

  這幾箱子書法草稿流傳後世,定都是價值連城。即使是在當代,張芝的書法作品也是士人中最受歡迎的。

  張芝可是有官不做的“張有道”,既不能用權勢相逼,也無法用金錢收買。不是與張家親善之人,休想能夠從他那裏得到一幅書法作品。

  也就是牛輔年紀尚小,再加之蘇氏姐弟之事給張芝刷了不少好感,讓他沒有追究牛輔偷梁換柱之舉。

  張芝沒有說錯,這還真是一份大禮!

  有了這些書法作品,牛平可是能忽悠不少的小土豪了。不要說換錢了,換人都有可能。

  二弟真是我的福將啊!

  牛平不能不對牛輔點讚。

  “二公子好手段!”

  家將們見狀,都圍上前來溜須拍馬。

  趁著牛輔那裏笑鬧成一團,牛平拉著牛和走到船頭,望向了黃河北岸。

  從茅津北渡黃河,牛平一行就能進入河東郡的大陽縣。

  河東郡雖然在黃河以北,古屬晉地,後世也屬於山西省,但在此時,它並非屬於並州管轄,而是與三輔、弘農一樣屬於司隸校尉部,乃是漢廷直轄區域。

  前漢朝定都長安城,三輔地區是京畿核心,黃河以北的河東郡、河內郡,黃河以南的河南郡統稱三河地區,乃是拱衛京師的中央直轄郡。

  朝廷將黃河以北的河東郡、河內郡納入中央直轄,正是為了更好的控製並州與河北,防止兩地因為大河阻隔,生成發展割據勢力。

  到了後漢朝,朝廷定都河南郡的雒陽城,將河南郡改為河南尹後,與河南尹毗鄰的河東郡、河內郡變得更加重要了,三河地區也變成京畿核心。

  而關中三輔地區,反過來變成了拱衛雒陽城西部的中央直轄郡。

  雖然同屬中央直轄的司隸校尉部,但河東郡與河南尹、弘農郡、三輔地區還是有一些不同。

  相比文風極盛,推崇儒學的上述地區,河東郡的士人更為尚武。

  受秦、晉兵家、法家遺風的影響,兩漢以來,河東郡的士人以出武將和法吏聞名,卻鮮有詩書大儒。

  牛平此行前往河東郡,當然是為了探尋未來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