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上門打臉董魔王(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5 09:05      字數:2308
  蘇氏姐弟的到來,再一次讓張奐老淚縱橫。不過,這一次不僅有悲痛,更夾雜著喜悅。

  張奐未曾料到,蘇氏滅門兩年後,還能見到好友蘇不韋的親生女兒蘇琴和侄兒蘇則。

  “蘇氏有後,真是蒼天長眼啊!”

  張奐激動不已地保住蘇氏姐弟,發誓要保護好他們,以慰好友在天之靈。

  張府中有了蘇氏姐弟的到來,很快就充斥著歡聲笑語。年老體衰的張奐也如返老還童般變得精神矍鑠。

  在得知小蘇則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後,張奐興致勃勃地決定親自教授蘇琴與蘇則,將他們姐弟二人當作自己最後的關門弟子來悉心教導。

  牛平三人與蘇氏姐弟就此在張奐家住了下來。當然,為了保護蘇氏姐弟,張奐讓他們改名易姓。張家也隻有張奐、張芝二人知曉蘇氏姐弟的真實身份。

  張奐打起精神接見牛平三人時,隻是因為戀舊而已。可是,當張奐得知牛平仗義出手救了蘇氏姐弟後,對牛平三人又親熱了許多,特別是對牛平的膽識頗為欣賞。

  張奐每日興致勃勃地教授蘇氏姐弟,也不忘讓自己的兒子張芝好好接待牛平兄弟三人。

  牛平趁機向書聖張芝討教了一番書法。

  牛平有著後世的知識積累,穿越過來後又苦讀了兩年,對於書法的領悟力還是挺高的。

  而張芝也很欣賞牛平,對他傾囊相授,悉心教導。

  不過饒是如此,張芝的今草也非短短時日可以入門。

  牛平對楷書和隸書有較好的基礎,張芝因材施教,在八分楷書和隸書上對牛平悉心指導了一番。

  張芝告訴牛平,以後如果想學草書,可以從章草入手練習筆法。待到有一定基礎後再來找自己,自己就能傳授牛平“一筆書”的絕技了。

  對於張芝的關愛,牛平深表謝意。不過他心裏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像張芝這樣隱居數十年不問世事,隻練書法。

  牛平此時練習的書法,隻要能夠滿足他混入士人主流文化圈,忽悠名將的需求就足夠了。

  中國的書法藝術,還是交給張芝、王羲之這些大神去開拓傳承吧!

  畢竟亂世之中,刀把子還是比筆杆子管用。

  在張家學習的這些時日,牛平與李傕在苦練書法,牛輔也沒有閑著。

  他或者裝模作樣的跟著牛平、李傕讀書,或興致勃勃地教小蘇則武藝,擺出一副俺也挺上進的模樣。

  不過,每當張芝去門外水池邊練字時,牛輔就會一次不落地跟在張芝身邊,為他服務。

  牛平三人已經知曉,石桌前那個水池被稱為墨池,乃是張芝每日洗筆墨的地方。

  並且,張芝用家中的白布練字,寫完後也是在這墨池中洗了晾幹,再讓家仆拿去染色後做成衣物。

  所以,張芝雖然是在用“錢”練字,但都實現了廢物利用。如此算來,也談不上奢侈了。

  牛平三人初次見到張芝時,他就是在幹此事。

  張芝之所以用布帛練字,也是迫於無奈。

  蔡倫七十年前雖然改進了造紙術,但此時的紙張產量低、價格高、質量也比不上布帛,不利於長時間保存。

  因而,士人們還是習慣用簡帛書寫。

  牛平看到張芝用布帛練字,心中暗叫可惜。

  格老子的,都怪各人沒有學過造紙術啊!要是能造出好的紙張,豈不是可以從士族手裏大賺一筆,更能借此為自己拓展許多人脈!

  別人穿越了,火車輪船都造得出來,為啥子自己啥都不會呢?肚子裏有一個馬蹬的創意,都還憋著不敢現在推出來。

  真是給起點孤兒院丟人啊!

  牛平不知道,此時的青州東萊,有一個名叫左伯的十歲小屁孩正守在造紙作坊邊看熱鬧,好奇地學習著坊工們造紙的方法。

  十多年後,喜歡瞎琢磨的左伯將會再次改良造紙工藝,造出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的紙張,成為士人們搶手的“左伯紙”。

  牛平更不知曉的是,左伯紙與張芝筆、韋誕墨並稱為漢末文房“三大名品”。

  發明韋誕墨的京兆韋誕此時還沒有出生,但造筆大神張芝就站在牛平的身旁。

  當然,在張芝的心目中,製作毛筆隻是雕蟲小技,不過是為自己練書法服務而已。因而,他自然不會想到教牛平三人製作毛筆。

  身為當代公認的“書聖”,張芝還是用心於帶著牛平三人練字。

  如今有了牛平、李傕、牛輔三個弟子,洗布帛的苦差事當然不勞張芝親自動手了。

  牛平與李傕在幫張芝磨墨,專心學習書法,牛輔則自告奮勇地包攬了洗布帛的重任。

  張芝知道牛輔這小子坐不住,也沒有強求,就由得他去。

  牛輔卻是跑前跑後,幹得十分積極。

  每當張芝、牛平、李傕三人寫完手中的布帛後,牛輔都會立即奉上幹爽白淨的布帛,讓他們能夠專線練字。

  一個月的時光匆匆而過,張奐的三子張猛出席皇甫規的葬禮後,從涼州安定郡回到了家中。

  從張猛口中,牛平方才得知父親牛猛與董卓、尹端都去吊唁了皇甫規。

  牛猛與張猛見麵後,還曾經問到牛平與牛輔是否已經到達弘農郡張奐家,對他們兩兄弟甚是掛念。

  張猛知曉牛平三人要來自己家做客,在皇甫規葬禮後立即匆匆趕回了弘農郡陝縣。

  從張猛口中,牛平得知董卓調任為西域戊己校尉,在皇甫規的葬禮上對涼州豪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宣講,成功籠絡了一批勇士追隨他前往西域。

  在追隨董卓的人中,不乏胡軫、楊定、張濟等涼州有名望的豪傑。

  牛平聽了張猛之言,不由得心頭大呼遺憾,感到錯過了一個大場麵。

  董卓大魔王出場,一定氣場十足吧!

  胡軫、楊定、張濟這些人,可都是他日後手下的大將呀!想不到這些涼州豪傑都是在皇甫規的葬禮上被董卓拐跑的。

  皇甫氏不是在力推皇甫規的侄兒皇甫嵩麽?

  被人上門挖角的感覺,一定有滋有味吧!

  牛平仿佛看到了皇甫嵩一臉懵逼地站在叔父的棺木前翻死魚眼:姓董的,這是老子的主場!

  這對日後的西涼軍界雙雄,難道就是因此而結下的梁子?

  論氣勢,皇甫嵩果然比董卓遜上幾分。

  那大魔王能夠忽悠人跟著自己去西域絕地冒險,還真是有魅力啊!

  牛平突然有點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