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穎川群英會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17 07:10      字數:2271
  冬去春來,轉眼已是熹平五年春,牛平也有十八歲了。

  在表兄辛評、辛毗二人的帶領下,牛平也結識了一些穎川士人。

  郭圖、鍾繇、陳群、韓馥、淳於瓊、杜襲這些與辛氏兄弟交好的士人,在元宵佳節都齊聚陽翟城,與牛平三人有了一麵之緣。

  這些人可都是三國有名的人物,牛平看得眼花繚亂,不得不歎息穎川郡人物之盛。

  當然,也有幾個牛平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沒有出現。荀彧、荀攸和郭嘉並未出現在辛氏兄弟的酒宴上。

  牛平悄悄的打聽,得知荀彧如今隻是一個十三歲的童子,且隨擔任濟南相的父親荀緄遠在濟南國,不在穎川郡家中。

  荀攸雖然是荀彧的子侄輩,卻比荀彧年長,早已成年。他與牛平一樣,也出遠門遊曆訪友去了,故而沒有出現在宴會中。

  至於郭嘉,郭圖說他家族裏的確有這麽一個從弟,不過年僅六歲,還是一個幼童。

  牛平聽了,也打消了去見識見識郭嘉的念頭。

  如郭嘉這樣的謀士,或許隻有在穎川郡這個文風極盛的地方才能培養出來。

  從小接受郭氏家族的家學培養,再加之周邊都是荀氏、陳氏、辛氏、鍾氏等家族的牛人可以交流,這才能讓郭嘉成長為未來的鬼才軍師。

  脫離了這個環境,將郭嘉放到涼州去,說不定就成了一個半成品,甚至變成廢品也不無可能。

  謀士和武將的培養還是不一樣啊!

  牛平明白,此時不能幹擾郭嘉的成長過程。此等人物,還須得等他成年定型後,再籠絡到麾下。

  其實,出席酒宴的郭圖、鍾繇、陳群、韓馥、淳於瓊、杜襲以及辛氏兄弟這些將來的風雲人物,此時都活在安樂窩裏,沒有經曆過風雨挫折,也都談不上成熟。

  牛平所能夠做的,不過是與他們先結下一個眼緣。

  等到將來風雲際會時,再因勢利導,好好利用這些人!

  對於酒席上的這幫穎川士子來說,來自涼州的牛平也可算是一個異類了。

  自從大將軍竇武之變後,穎川郡的士人大多不喜歡涼州武人。

  牛平因為父親牛猛參與過鎮壓大將軍竇武和黨人,原本也很難被這些穎川士人所接受。

  好在牛平與辛評、辛毗兄弟沾親帶故,讓這幫穎川郡士人勉強接受了與他同室共飲。

  在相互試探一番,確認牛平是蔡邕親傳弟子的身份後,這幫穎川士人終於正視牛平,對他以禮相待。

  眼前的這群人中,不乏智謀之士,牛平此時也不可能拉攏他們,就索性藏拙,低調的陪諸人飲酒閑談。

  牛輔、李傕二人與這些文人沒什麽好談的,隻與淳於瓊有共同話題。

  淳於瓊雖然是穎川族出身,卻弓馬嫻熟,有豪爽的武士之風。加之淳於瓊性喜飲酒,遇上了同樣喜歡豪飲的牛輔與李傕,頓感找到了知音。

  牛平則陪著諸人閑談,暗暗觀察這些日後的謀士名臣。

  聽眾人說了一陣後,牛平算是看出來了,此時的穎川士子,就是一幫憤青。

  因為朝廷上宦官勢大,對關東士人施行黨錮,穎川郡是重災區,有許多士人都做不了官。於是,這些人一麵自詡清高不願出仕,一麵又非議朝政,數落朝廷的種種過失。

  話裏話外,那意思就是,要治理好大漢,還是得靠穎川、南陽、汝南、陳留幾郡的士族精英。

  董卓在西域平定於闐國,斬殺於闐王,維護了大漢朝在西域的統治權,在郭圖等人的口中,就變成了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穎川諸人議論紛紛,都以為大漢不必在西域不毛之地浪費國力。

  與其耗費錢財兵力在那裏維持宗主國的地位,不如將兵撤回玉門關,將那雞肋一樣的西域丟棄給當地野蠻人。

  牛平心中明白,這些關東士人主張放棄西域諸國,乃是因為朝廷為打通西域花費的錢糧,大多來自於關東富庶地區。

  皇帝要從這些士族的口袋裏掏錢,讓他們如何不心疼?

  所以,他們對於西北邊疆,一向主張退縮放棄。

  若非牛平三人還在席上,說不定穎川諸子就要討論主動放棄涼州之議。

  有三輔地區頂在西邊,涼州失守,也威脅不了關東的世家豪族嘛!

  當然,因為牛平三人在場,再加之辛氏兄弟的祖輩也來自隴西,眾人有所收斂,沒有直接說出放棄涼州的話。

  嘴裏不說,心中未必不是這麽想的。牛平穿越過來的這幾年,也讀了不少的書,接觸了各地不少的士人,早已知曉關東士人與涼州人的分歧和矛盾。

  兩漢之際,以隗囂為代表的涼州豪族借助羌人勢力抗拒光武帝劉秀達八年之久,成為他統一天下的障礙。

  平定隗囂後,東漢朝廷為壓製涼州地方勢力,有意派關東士人出任護羌校尉和涼州諸郡太守。

  因而,在東漢中前期,涼州內各郡的太守有近九層來自關東,專門處理羌人事務的曆任護羌校尉也僅有極少數是涼州本地人。

  牛平的便宜祖先牛邯在當時能夠擔任護羌校尉,已經算是特例了。

  出於對涼州士人的不信任,早期涼州發生羌亂時,東漢朝廷鎮壓羌亂所用之士兵、將帥,也都是從關東內郡征調、選任。

  由於涼州諸郡執政的主官來自關東,他們的從政根基和家族利益都不在涼州,於是大都無心經營好涼州,而是肆意剝削本地居民。

  許多羌亂,都是因為關東士人擔任的郡守盤剝得太厲害,羌人活不下去而引發的。

  而每次遇到羌人叛亂,這些郡守都不願堅決抵抗,而是打算遷移郡治以躲避羌亂。

  在這些關東士人郡守的影響下,以關東人為主體的朝廷中樞眼中,落後混亂的涼州如同食之無味的雞肋,數次考慮直接放棄涼州。

  東漢朝廷公開討論放棄涼州時,還是有超脫地方利益的關東士人站出來反對,太尉府郎中虞詡本是豫州陳國人,但他放眼天下,力阻棄涼。

  虞詡指出,羌亂不隻是涼州的問題,隻是放棄涼州並不能解決問題。與此相反,放棄涼州會引發連鎖的負麵後果。

  丟了涼州,與涼州緊鄰的西京長安及京兆、馮翊和扶風三郡就將直麵羌人的侵襲。

  而西京和三輔是京都洛陽的防禦屏障,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