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辛家折服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16 06:50      字數:2255
  “哈哈哈~甄賢弟,聽了你的這些話,我看那牛平兄弟不是愚笨之人,他去穎川郡,定然有他的道理。你我二人也不必在此妄自揣度了。

  依我看啊,牛平兄弟將來或許會成為一個大人物。甄賢弟為何不在他的身上多用些心思?”

  公孫瓚聽甄逸說出心中的疑惑,對他取笑道。

  “伯圭兄,小弟早就說過,我甄逸隻認你這個兄長。將來待我執掌家業後,必鼎力相助伯圭兄。

  牛平再有前途,我甄逸也不會三心二意。”

  甄逸正色答道。

  “哈哈哈~賢弟,為兄乃是與你說笑呢!你我兄弟齊心,河北燕趙之地,必有我等一席之地。

  我們走,該回家了!”

  公孫瓚撥轉馬頭,打馬向北而去。

  甄逸也急忙騎馬跟了上去。

  少室山上,牛輔回首望向山下,看著甄逸騎馬遠去的背影,頗有幾分不舍的說道:“哎呀,甄兄走了!這些日子裏,俺從他手中贏了許多錢,還真舍不得他呀!”

  李傕笑道:“牛輔,大肥羊走了,你很是心痛吧!俺看那甄逸是有意接近你,讓你嚐點甜頭,你莫不是誤認為自己鬥雞的水平很高?”

  牛輔狡黠的一笑,開口說道:“嘿嘿~大兄早就提醒過俺,甄逸那人心思多,須得提防著他。俺豈不知他接近俺的目的?俺這是將計就計,拿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賺他的錢呢!”

  牛平與李傕聞言,都哈哈大笑,直罵牛輔好是奸滑。

  “可惜盧太守走了,那甄逸也要回中山國,否則再過幾日,俺定要將他身上的錢全都贏過來!”

  牛輔摸了摸懷裏的金錠,還有些意猶未盡。

  牛平見狀,對他笑罵道:“二弟,瞧你這點兒誌氣!這天下的財富取之不盡,何必隻盯著一個甄逸?”

  牛輔說道:“俺可是打聽過了,那甄逸家的生意遍及河北,號稱冀州首富!這麽肥的羊,不多宰幾刀,俺可是手癢!”

  牛平笑道:“哈哈哈~二弟莫非是要劫富濟貧?你不用惋惜,隻要甄逸跟在公孫瓚身邊,俺們早遲還會與他再碰麵。”

  “那俺可得把刀子磨快些!哈哈哈~”

  一行人說笑著,過了轘轅關,翻山越嶺,越過嵩高山,進入了穎川郡境內。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穎川郡是一個了不得的地方。

  此地文風極盛,世家豪族多,盛產智謀之士。

  曹魏的文臣智囊團裏,荀彧,荀攸叔侄是潁川潁陰人,郭嘉是潁川陽翟人,陳群是潁川許昌人,戲誌才是潁川陽翟人,鍾繇是潁川郡長社人。

  可是說,在曹操早期的頂級謀士中,除了賈詡和程昱二人,其餘都是出自穎川郡。

  除此之外,先投劉備,後投曹操的徐庶是潁川郡長社縣人。

  鍾繇之子,鍾會是潁川郡長社人。

  袁紹帳下謀士郭圖,荀諶、辛評、辛毗是潁川人。

  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的韓馥,諸葛亮的好朋友石韜,以及在烏巢醉酒誤事的淳於瓊,也都是穎川郡人。

  可惜,牛平哪裏記得那麽清楚,他隻記得荀彧,荀攸叔侄和郭嘉、郭圖是穎川人。

  除了郭圖需要打個問號,得到其他三人中的任意一人,牛平睡覺都要笑醒了。

  當然,離開隴西郡時,牛平心裏就明白,這些關東世家大族的子弟,此時是不會傾心於自己這個涼州人。

  天下太平時,隻有穎川士人提攜涼州士人之說,哪裏會有穎川人去投靠涼州人的道理?

  冤大頭甄逸不理解牛平的行為,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隻是,甄逸哪裏會知道,牛平三人在鐵桶一般的穎川郡士族群體裏,早已有了突破口。

  懷揣著母親的書信,帶著家鄉特產,牛平一行直接趕到潁川郡郡治陽翟城,拜訪了陽翟辛氏。

  陽翟辛氏是隴西辛氏的分家,與主家從未斷過聯係。辛氏家主辛崇看了牛平母親的親筆書信後,欣喜地接待了自家的兩個遠房外甥。

  順利認親後,牛平一行就在辛家住了下來。

  當日的接風宴上,牛平見到了自己的兩個遠房表兄,辛評、辛毗兄弟。

  穎川郡緊鄰雒陽,京師裏有什麽風吹草動,穎川郡的各大家族都能立即知曉。

  牛平被東觀校書後新任議郎的蔡邕大肆宣傳,其算學天才之名也流傳到了穎川郡。

  比起什麽少年打虎英雄,牛平在算學上的天賦更為穎川士人所接受。

  辛評、辛毗兩兄弟比牛平年長不了幾歲,剛一認識這個遠房表弟,就迫不及待的提出想要見識一下牛平的算學。

  辛崇雖然嘴裏訓斥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不懂待客之道,但好奇的眼神還是不住地朝著牛平的身上飄過去。

  陽翟辛氏自建武年間從隴西郡遷移到穎川郡後,已經成功的從邊郡將門世家轉型成關東主流的詩書儒學世家。

  辛崇也想確認一下,這個帶著西涼武士英豪氣質的遠房外甥,是不是當真文武雙全。

  牛平如何不明白辛氏父子的心思?

  作為遠方親戚,牛平一行來到陽翟城後,辛氏當然會好吃好喝的熱情招待。

  可是,辛崇、辛評、辛毗父子三人都是當地名士,沒有真才實學,很難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尊重。

  嗬嗬嗬~老子連蔡邕都能鎮住,還對付不了你們父子三人?

  牛平當即主動應戰,讓二位表兄出題考一考自己。

  辛毗年少成名,有幾分傲氣,加之性格直率,不喜遮掩。見牛平願意展示本領,他立即搶著開口出題,試探牛平。

  要說辛毗也是有真才實學的,否則不可能在人才濟濟的穎川郡被視為才子。可是,他的算學水準比起天下聞名的大儒蔡邕還是差了許多。

  牛平隻用心算,就擊敗了使用算籌的辛毗。

  辛評見親兄弟落敗,也赤膊上陣,與牛平比試了一番。

  可惜,辛評的算學造詣也不比辛毗好多少,很快就被牛平的手段所折服了。

  辛崇見狀,哈哈大笑著誇讚牛平,同時笑罵自己的兩個兒子才疏學淺,在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這次試探。

  在牛平顯露了一部分真才實學後,辛氏父子為之折服,真心接納了他這個遠房親戚。

  牛平一行這才算是在穎川郡初步立住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