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帶頭大哥公孫瓚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13 07:59      字數:2356
  甄逸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自己的鬥雞,回頭望向那大嗓門的青年男子。

  果然是遼西公孫瓚和他的那幫跟班小兄弟來了!

  甄逸出身於冀州中山國無極甄氏,其家族是從前漢傳下來的數百年老牌士族。

  與其它家族憑借儒學經文或家傳兵法武學立身不同,中山無極甄氏靠的是經商才能在大漢朝安身立命。

  本來,中山無極甄氏也是以詩書傳家的,甄逸的祖先甄邯還是前漢名臣,宰相孔光的女婿。

  孔光,是聖人孔子的十四世孫,孔融的六世祖,正宗的儒家傳人。

  所以說,甄逸的身上還流著聖人孔子的血脈,與孔融也算得是遠房親戚。

  然而,正是因為先祖甄邯在政治上的失誤,使得甄氏曆代受到壓製,憑借治經讀書難以出仕做官,隻好將家族的資源投入經商之中。

  甄邯因為是宰相孔光的女婿,在前漢朝漢平帝時先後擔任過侍中、奉車都尉,封承陽侯,又拜光祿勳,也是風光顯赫一時。

  可是,在王莽篡漢時,甄邯沒有選擇做漢室的忠臣,辭官歸隱,而是樂滋滋的擁戴王莽登基。

  王莽攝政時,就提拔甄邯為太保,建國後又拜甄邯為大司馬,封承新公。

  甄邯這個從龍之臣,得封公爵,也算是位極人臣了。

  遺憾的是,新莽王朝很快就被推翻了。光武帝劉秀中興大漢後,當然免不了進行政治清算。

  王莽雖然早就被殺死了,可他的頭顱卻被刷上漆,收藏在雒陽武庫之中,並用巫法鎮住。

  光武帝劉秀此舉,是在告誡朝臣宗親,謀逆者的罪惡下場。

  王莽死了都不得安寧,可知皇室老劉家是記仇的。

  作為王莽的親信重臣,甄邯雖然死了,但依然難以抹去助逆的罪名,以致拖累了整個家族。

  從此以後,甄氏家族即使有人文武出眾,也很難得到朝廷的重用。

  無奈之下,甄氏家族隻得以經商為業,維持家族的生存。

  不想另辟蹊徑後,中山無極甄氏卻闖出了一條新路,逐漸發展成天下有名的豪商,有富甲冀州之稱。

  甄逸從小耳濡目染,也習得了一些經商的本領。

  故而,甄逸與人交往時,不免就有幾分商賈的精明與勢利眼。

  甄逸從中山國趕到雒陽城,拜盧植為師,就是為了結識河北的青年才俊,為將來自己經商鋪路。

  跟在公孫瓚身邊的,是涿州的一群士族子弟。那大耳長臂的少年,正是牛平想要見上一麵的劉備。

  可是,在甄逸的眼中,走過來的這幫人裏,隻有遼西公孫氏的公孫瓚值得他甄逸結交和投資。

  盧植的數百弟子中,唯有公孫瓚憑借才幹得到宗室重臣劉寬的青睞,又將他收為弟子。

  再加之公孫瓚的家族背景,假以時日,他必然會成為兩千石以上的大員。

  在盧植的眾多學生中,甄逸最看好公孫瓚,故而喜歡與他親近。

  至於公孫瓚身邊的劉備,甄逸卻是沒有放在心裏。

  這種沒落的士族子弟,沒有大的背景,自己又不能發憤讀書,將來會有什麽前途?

  什麽中山靖王之後,在甄逸的心目中就是一個笑話。

  與劉備同行而來的幾個樓桑村劉家小子,都是中山靖王之後。準確的說,他們一個村子的人,都是前漢中山靖王的後代。

  整個河北,前漢中山靖王之後,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吧!

  對於這種扛著祖宗牌位四處招搖撞騙的窮小子,甄逸可是見多了。

  “是伯圭兄回來了!哈哈哈~伯圭兄不知,今日我的“度遼將軍”可是越戰越勇,連勝幾場啊!

  今日沒有鬥死的雞,再說這些鬥雞的肉也不肥美,伯圭兄想要吃雞,我立即安排人去村裏買幾隻最肥的母雞!”

  甄逸提著自己的“度遼將軍”,向著公孫瓚迎了上去。

  似乎為了印證主人的話,甄逸手中的那隻鬥雞還撲騰著翅膀展露了一下自己的苗條身材。

  “這隻鬥雞果然是上品!”

  從小就喜歡鬥雞的劉備看著“度遼將軍”,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已經走近的甄逸卻裝作沒聽到。

  公孫瓚大笑著對甄逸說道:“哈哈哈~甄賢弟,愚兄方才是與你相戲爾!不瞞賢弟,我也安排人買好了雞鴨酒水,今日要設宴為劉備餞行。賢弟安置好你這隻將軍鬥雞,就去我屋裏聚會!”

  甄逸聽說公孫瓚要為劉備餞行,不由得掃視了劉備一眼,臉上堆著笑與劉備打招呼,問他為何離去。

  劉備歎息一聲,告訴甄逸和他身邊的一幹同學,說自己方才接到家中來信,得知母親生病。

  大漢朝以孝治國,得知母親有病,劉備決定中斷學業,立即啟程趕回涿州。

  老師盧植還在雒陽城,劉備不及辭行,他準備留一封書信,請公孫瓚代為轉交給老師盧植。

  聽了劉備的話,甄逸等人也不得不讚一聲劉備真乃孝子。

  見公孫瓚出麵為劉備主持餞行宴會,甄逸決定出錢買一頭豬,殺與眾人享用。

  眾人聽了,都讚甄逸豪爽大方。

  於是,以公孫瓚與甄逸為首,一群河北學子說笑著走向公孫瓚的居所。

  山下不遠的村子裏,一會兒就傳來了抑揚頓挫的殺豬聲。

  與公孫瓚等人混得不熟的那些盧植弟子,再一次對這群不務正業之人目露鄙視。

  ……

  大吃大喝一頓後,公孫瓚帶著一幫兄弟送劉備離開了緱氏山。

  劉備騎馬北歸時,卻不知曉,牛平正跟著盧植出了雒陽城,正在前來緱氏山的路上。

  劉備更不知道,正是這個即將到來的人,已經在冥冥之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其實,劉備的母親並沒有生病。她隻所以寫家書讓劉備回家,隻是因為家族裏的叔伯兄弟們已經不願意繼續資助劉備了。

  自從劉備家庭院裏那棵樓桑被雷劈死後,族人們都在議論紛紛,說上天已經示警,劉備這一支必然衰落。

  劉元起原本是看好劉備的,從小資助於他。

  劉備這一次去雒陽遊學,也全靠劉元起出錢。

  可是看到大桑樹被雷擊後,劉元起的心裏也猶豫了。

  隨後,劉元起又收到兒子劉德然寄來的家書,說族兄劉備在雒陽並未好好讀書,而是花著父親的錢買漂亮衣衫,玩鬥雞賽馬,整日裏不務正業。

  劉元起終於失去了對劉備的信心,決定停止對劉備的資助。

  劉備的母親得知此事後,隻得托病喚回劉備。

  陰差陽錯間,牛平再次與劉備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