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黎明之前(十三)
作者:溫風      更新:2021-06-12 11:34      字數:3377
  湘軍一萬多人,吃飯是個大問題,不可能長久在山裏躲著。進山之前關羽就想到這點,與趙雲約定,不能拖下去等晉軍布控完成,天馬上黑了,後半夜就趁著夜色西行。

  ??趙雲道:“武昌一帶山勢並不險峻,故宜短暫藏身,山中有偏僻小路,恐北軍設了埋伏。將軍雖敗,亦有萬餘健兒,可走官道大路,縱有攔截,憑這許多人馬,殺出一條路卻也不難。”

  ??關羽回顧低頭行進地兵卒,歎道:“這樣的軍隊怎還能作戰?就是休息半夜也無濟於事,隻會白白丟了性命。我意分兵從小路走,穿過這段山嶺,再到大路會合。”

  ??“武昌既然失守,北軍無後顧之憂,很有可能埋伏小路,二哥不可大意。”趙雲換了稱呼,真情實感地說。

  ??“先進山,到時再說吧。”關羽沒有說太多。

  ??這邊林寧提兵五千進了武昌,身邊將領大多不在,隻有周倉、淩操跟隨,於禁、吳班下城相迎。林寧對吳班沒有好臉色,也沒有羞辱他,不鹹不淡地說了幾句話,就把人趕走了。林寧坐在主位,對下首的於禁說:“孤已派大將把守大道小路,除非關羽插了翅膀,不然必死無疑。文則,武昌由孤親自坐鎮,你領四千人,也去埋伏吧。”

  ??於禁愣了一下:“大王,數萬大軍分布四野,關羽插翅難飛,末將似乎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吧?”

  ??雖然成為晉將有一段時間了,於禁還是謹小慎微,生怕和老資格的晉國大將鬧得不愉快。就比如這次,顏良文醜是他的副將,攻占武昌後,於禁主動提出由顏文去路上埋伏,自己坐鎮後方,這是白白把擒獲關羽的功勞往外推,深合韜光養晦的策略。林寧看穿了他的心思,覺得於禁這種態度有點神經質,可惜三國沒有心理醫生,不然倒是可以帶他去看看。

  ??“來人,筆墨伺候。”林寧挽起袖子,接過狼毫,示意於禁靠近一些,“文則,孤送你一幅字。”

  ??隨著筆走龍蛇,一筆一劃都帶有儼然的氣勢,於禁在旁邊看著看著,不禁臉紅,因為上麵寫的是:

  ??平生慷慨班都護,間關馬伏波。

  ??我一個做不到氣節的貳臣,晉王竟對我如此讚譽?於禁感動得熱淚盈眶,一股熱流從心底擴散到四肢百骸,轟然炸裂。

  ??林寧扔了筆,拉著於禁的手熱切道:“文則當世英雄,孤深愛之,不必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咳,總之文則放手去幹,孤全力支持。若文則不信,孤留其他人守城,與文則同去,孤隻為文則帳下一將,聽任調遣。”

  ??於禁一驚,跪倒在地:“大王言重了,末將……”

  ??“孤說到做到,將軍,請點兵吧。”林寧說著,真就站在了於禁的下首。

  ??於禁全身的熱血湧到頭頂,被晉王的大氣所感染,當即道:“好,全體聽令——”

  ??“但憑將軍吩咐!”

  ??……

  ??子夜,距離突圍還有一個時辰。

  ??群山之中,叢林掩映,萬籟俱寂。今夜的月光格外清朗,令人泛起陣陣寒意。

  ??關羽靠在一棵樹下,關平、趙雲席地坐在對麵,還有軍前都督趙累和從事潘濬圍了過來。趙累雖然愁苦,卻也堅定;潘濬是荊楚一帶的優秀士子,曾拜大儒宋忠為師,剛正不阿,廉明果斷。江南歸屬劉備時,潘濬受到征召,出來做官,再後來赤壁大戰爆發,文武雙全的潘濬也憑著出色才能執掌軍權。關羽平定武昌時,潘濬就立下過汗馬功勞,但兩個人互相看不順眼,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關羽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不過有本事的士人他還是願意結交的,這個“願意”隻是態度,並非折節下交,就是對諸葛亮關羽都有看不順眼的地方呢。而潘濬出身士族,對一身江湖習氣的關羽本就鄙視,再加上關羽那眼睛長在頭頂上的模樣,導致兩人處處不對付,要不是劉備從中調節,潘濬感念恩惠,早就撂挑子不幹了。不說去投晉軍,至少江東那裏能接納他。

  ??關羽和其他人商量著突圍的具體安排,潘濬低頭一語不發,盯住地麵上的枯草,不知道在轉什麽心思,關羽也懶得理他。

  ??在突圍的道路選擇上,趙雲還是堅持走大路,關羽自有想法,關平、趙累各有言辭,一時僵持不下。潘濬見狀,提出自己的建議:“不如分兵,由關將軍和少將軍走小路,濬與趙將軍走大路。量晉軍天羅地網,不可能麵麵俱到,關將軍從小路走脫,尚有希望。”

  ??不等趙雲開口,關羽頷首道:“潘承明所言甚合吾意,就這麽辦吧。”

  ??趙雲欲要再說,被趙累拉了一下,對他搖搖頭,趙雲頹然不語。

  ??“累與關將軍同走小路。”趙累說。

  ??關羽點點頭道:“某與子龍各領一半兵馬,等殺出重圍,在前路會合。”

  ??趙雲心知凶多吉少,心下已有決斷,正色道:“雲隻要一千人,官道廣闊,隻要尋得機會,北軍封鎖不了所有地方,雲要走脫並不困難。”

  ??關羽再三勸說,趙雲堅持要一千人,最後隻得依他。

  ??夜色深沉,時間到了。

  ??本來靜謐的叢林此起彼伏響起一陣陣“沙沙”聲,更多的雜響也隨之而來,就算無人說話,上萬人局促在這樣的地方,不可能沒有一點動靜。趙雲衝關羽抱了抱拳,點了一千人和潘濬先行離去,關羽稍等片刻,召集剩下的不到一萬人,帶上關平、趙累尋得偏僻小路艱難前行。

  ??且說趙雲這一路,上千

  ??人行軍緩慢,士兵饑腸轆轆,半夜沒怎麽休息好,還要趕路,個個沒有精神。行不多久,路側火把忽起,將這一片地帶照亮,黑壓壓的敵軍衝上官道,頭前大將橫刀立馬,得意大笑:“逆賊休走!”

  ??趙雲麵無表情,拍馬上前直取敵將,潘濬則揮軍衝殺,兩個雖無對話,配合倒是默契。領兵埋伏的正是晉國元老大將麴義,與趙雲一交手就被卷入節奏,二十回合不到險境頻生,欲往後退,親兵立即上前封住退路,卻被趙子龍一杆長槍指東打西,紛紛落馬,露出後麵驚魂未定地麴義。

  ??此時的麴義,手足無措,連最基本的招架都忘了。趙雲一馬當先,挑飛一員晉兵後,一槍刺麴義下馬,戰場混亂,麴義被摔得頭暈腦脹,又被數匹戰馬踩踏,登時氣息斷絕。

  ??主將陣亡,失去指揮,就算基層軍官還在維持秩序,晉軍還是在求生欲強烈的湘軍麵前崩潰了,乖乖讓開一條路。待湘軍背影被夜色遮蓋,晉軍收拾了麴義屍骨,去人向晉王報信。

  ??還是沒有多遠,又被一隊埋伏的晉軍攔住去路,趙雲手下經過剛才一番惡戰,已不足八百人。他喘了一口氣,對潘濬點點頭,依舊衝在最前麵,潘濬則在身後分兵支援。這次埋伏的是樂進和陳武,後者好鬥,接上趙雲,雖然實力差距挺大的,卻比麴義更加凶狠,招招傷敵傷己,眼看不支。樂進趕來助戰,雙戰趙雲,壓力稍有減弱,卻還是不敵趙子龍的一杆銀槍。

  ??樂進招呼陳武後退,後者怒吼連連,堅持不退,樂進大叫道:“子烈,你寧要我賠上性命才肯罷休嗎?”

  ??陳武一頓,鐵青著臉退了下去,晉軍也逐漸分出一條路,放趙雲離去。等人走了,樂進和陳武相顧無言,前者歎道:“常山趙子龍……盛名之下,無虛士也!”他自認也算猛將了,愣是和人聯手被壓著打,不得不服。

  ??陳武冷哼道:“匹夫之勇!”

  ??樂進笑了笑,下令收拾戰場,並派人到晉王那裏報信。

  ??第二次血戰讓趙雲和手下士卒更加疲憊,清點人數,不到四百人。而前路,依舊漫漫。

  ??潘濬滿臉是血,去看趙雲,後者平時很溫和,這時血滿征袍,十分冷酷。潘濬和關羽不對付,卻和趙雲關係不錯,所以有些話他也說的不怎麽委婉:“北軍肯定還有埋伏,而將士們再沒力氣作戰了,趙將軍,接下來……”

  ??趙雲打斷他道:“我是不會投降的,主公於我有知遇之恩,定當此生相隨,無怨無悔。承明,你曾在劉表手下,才幹顯著,你若投降,無可指摘。”

  ??潘濬確實動過這種念頭,畢竟不投降就是死,但他還在搖擺不定當中。而且這話是趙雲說的,不是關羽那個

  ??眼高於頂的武夫說的,潘濬就很生氣,有種隱私被窺探地羞辱感,勃然道:“將軍要當主公的忠臣,我潘承明難道就要當貳臣嗎?此話再也休提,某與將軍同生共死!”

  ??趙雲不是廢話多矯情的人,重重一點頭。

  ??未行數百米,已有晉軍在官道上一字排開,月光下人影密集,少說也有兩三千。就憑趙雲這點殘兵敗將,但凡腦子正常都知道這次必死無疑了。

  ??為首者是許褚、管亥,他們帶的兵馬除了正常的步騎配置,還有弓弩兵。所以這次趙雲再衝上來,首先就是一輪箭雨招呼,趙雲銀槍旋舞,將射向自己的箭雨撥落,也有漏掉的,但沒傷在要害。不過後麵的湘州兵就慘了,一倒一大片。

  ??隻一輪箭雨,趙雲已經單槍匹馬殺進了重圍,還和管亥交上手。

  ??(本章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