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意外巨財
作者:玉簫令      更新:2020-05-22 10:55      字數:2184
  等看清楚來人,培娘皺眉:“堂姑娘?這麽晚了,你在這兒幹什麽?”

  “我是專門在這裏等你的。”葉旭旭臉上帶著微笑,伸出手,向培娘遞過去一個小布包。

  小布包入手,沉甸甸的。

  培娘麵露狐疑看了葉旭旭一眼,也沒多想,便利落地把小布包裏的東西倒在了手心裏。

  可是當培娘的目光落在手心的東西上時,心頭卻是一驚,抬眼看向對麵的葉旭旭:“堂姑娘這是什麽意思?”

  葉旭旭笑了:“培姑娘很意外吧?這些金子可是你做幾輩子胭脂娘子,都無法掙得的呀!”

  培娘看著手心裏的沉甸甸的幾個金疙瘩,咽了咽口水,問道:“這,這些是葉姑娘賞我的?可是為何葉姑娘不親自跟我說?”

  葉旭旭冷笑:“嗬嗬,培姑娘可真是太天真了,堂妹如今自身都難保,紫鸞坊的生意能不能做得成還不清楚,怎會拿這麽多金子賞你?”

  “我實話也不瞞你,是有貴人賞識你調配香脂的才華,隻要你願意把紫鸞坊的脂粉配方拿出來,到手的金子可不止這些!”

  培娘聽聞能得到更多的金子,雙眼頓時一亮,順口問道:“不知是哪位貴人?”

  ————

  蕙蘭書院

  金玉針剛給學生授完課,正在自己的靜室中整理學生課業卷宗,隨身侍奉的丫鬟清帆突然領著一位上了年紀的主事走了進來。

  金玉針抬眸看過去,有些意外:“金主事怎麽來這兒了?”來人是玉針繡坊的老管事,平日極少來蕙蘭書院找她,有事都是等她回到繡坊再商議。

  老主事一見金玉針,立刻急道:“繡主到底是怎個意思,拿主意可要盡快嘍。剛才老奴看見金祥解庫的招牌都掛出來了,如今明昌街上所剩的上好鋪麵可沒幾家了,繡主若再不定奪,恐怕咱們就又要錯失這次機會啦!”

  金玉針皺眉:“金祥解庫的鋪子不是在玉帶大街上麽?莫非原先的那個鋪子他們不要了?”

  像金祥解庫這種大買賣,通常都隻會在京城開一家規模很大的總號,不會再另開分號。

  京城一向是全國各大商號雲集之地,開的分號多,容易被其他同行誤以為誰家要做壟斷之勢,容易被同行集體排擠,生意反而不好做。

  金主事立刻點頭:“如今明昌街紅火正盛,誰還願意回玉帶街去?”

  “老奴聽聞劉懷錦數日前曾去過於飛堂構,這才沒兩天,就在明昌街上開起了鋪子,這就是明擺著跟紫鸞坊的葉姑娘談妥了,把那邊賠償的鋪子挪到明昌街上來了。”

  老主事說的口幹舌燥,灌了口茶水,繼續道:“而且老奴還聽說,劉懷錦去過於飛堂構之後,這幾日陸續有別的商號也去找過葉姑娘,顯然都是想把商鋪挪到這邊呢!”

  金玉針似在思索,指扣書案緩緩問:“這麽多商鋪的提議,於飛堂構的主人可都應了?”

  老主事立刻點頭:“就我打聽著的那兩家,據說是都應了,說起來那於飛堂構的小娘子也是真有本事,也不曉得她到底用了啥法兒把那些搶手的商鋪搞到手的。”

  金玉針表情卻不以為然,仍舊落回手頭的課業卷宗上,語氣淡淡:“既然她有辦法租到商鋪,咱們也一定能租到,沒什麽可急的。”

  金主事原本還想再勸幾句,可見金玉針已經開始批複學生的課業,知道她做事時不喜人打擾,隻得默默退了出去。

  待金主事離開,清帆過來給金玉針斟茶,忍不住道:“咱們繡坊當初在京城落腳時,就沒找到合適的商鋪,後來虧繡主被聘到這蕙蘭書院做了山長,局麵才逐漸打開。”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這麽個絕好的機會,奴婢覺得剛才金老說的有道理,咱們玉針繡坊本就是聞名大胤的首家繡坊,理應在最好的位置設立商號。”

  “而且奴婢還聽聞這位葉姑娘好像的確很有本事,先前但凡被大火燒毀的那些商號,她不光全都安置妥當,還支付了那些商號租賃的全部租金。光租金就得多大一筆銀子呀,真沒想到紫鸞坊竟這麽有錢!”

  說到此,清帆眼裏也禁不住露出佩服的神色:“先前奴婢隨主子去東邯州那會兒,紫鸞坊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鋪子,沒想到區區二年的光陰竟……”

  緩緩放下手裏的卷宗,金玉針起身道:“走吧,去明昌街看看。”

  清帆見金玉針似被說動了心思,立刻笑應,抱起旁邊譚木架上的鬥篷跟在後麵。

  蕙蘭書院距離明昌街並不遠,步行轉過兩個路口就到了。

  正如金管事所言,如今的明昌街新鋪林立,車馬攢動,人聲喧嘩,顯然一派紅火場麵。

  主仆倆沒具體目標,便隨意在街上閑逛。走了沒多久,就見輛精致的油壁馬車在一個裝潢古樸典雅的鋪麵前停駐。

  一個行動伶俐的丫鬟從車上跳下來,擺好了腳蹬,隨後下來一位身形玲瓏有致的年輕女子。

  看見那年輕女子,清帆詫異低呼:“哎,那位就是紫鸞坊的葉姑娘吧!”她隨金玉針去參觀烏豐鎮的評蘭大會是曾見過葉翕音。

  金玉針抬眼看過去,果然見葉翕音走進了一家商戶,主仆倆上前看去,隻見商鋪上寫著“端溪”二字。

  清帆不解地看向金玉針。

  光看這招牌名兒,她都沒弄明白得這鋪子是買啥的,單看有個“溪”字,該不會是茶水鋪子吧?

  可是門口沒有大茶壺,也沒有供客人坐的長條凳,隻清清靜靜一間鋪麵,瞧著好像也沒啥生意。

  可這地方是京城,又是最繁華的明昌街,清帆不敢貿然開口。

  金玉針看見那招牌,給自家丫鬟解釋:“這是聞名大胤的端溪硯館,掌櫃是位煙姓女子,其手雕硯一絕,是文人墨客文房中的珍藏佳品。尤其這二年,煙娘已經很少親手雕硯,幾乎是一硯難求,千金不可得。”

  說到此處,金玉針頓了頓,皺眉疑惑道:“隻是聽聞這位雕硯大家一向深居簡出,成名十數載卻始終不曾在外地開過分號,卻不知為何突然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