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唐雨的野心2
作者:玉簫令      更新:2020-05-22 10:55      字數:2159
  宴席是無法繼續了,琳瓏滿臉無奈送倆人離開,滿口應諾改日必定另擺酒席給二人賠禮道歉。

  送走唐雨和翠姍姍,琳瓏看著車轎離開的方向目光驟冷。

  轉身回府,還聽見陳喬居住的方向,遠遠地傳來罵罵咧咧的聲音:“神馬阿貓阿狗,居然也敢跑來本官府上做客,啊呸!”

  琳瓏呡著嘴兒一笑,抬腿往葉翕音的擷香院走去。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進了唐雨在京城新置辦的宅院。

  一進屋,唐雨揮手就把一整套精致的汝窯茶具全都掃到了地上,厲聲道:“葉翕音那小賤人,居然住那麽好的庭院,她也配!”

  從於飛堂構回來,唐雨越看自己的住處越不順眼。

  她前不久讓翠姍姍以翠玉姑的名義從翠縷弄出來一筆銀子,這宅子才置辦不久,位置和裝修都是她自己精挑細選的,宅子的戶名也是她,唐雨之前還對這宅子十分中意。

  可是今日從於飛堂構出來,再看自己這宅子,跟於飛堂構的精巧雅致相比,自己這簡直就是個土財主的粗陋茅棚。

  這些刻意的擺設,費盡心思的雕琢,無處不透著一股子裝腔作勢的窮酸氣,跟於飛堂構的渾然天成的大氣相比,這地方就像個拿金銀貼出來的庸宅俗院。

  唐雨一腳踢翻麵前的繡墩,對著翠姍姍叫道:“我要你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把那棟宅子弄到手。我要把葉翕音從那宅子趕出去!”

  說完,得意笑道:“她被趕出去,我再住進去,如此一來,世人才知我唐雨是何等人物!”

  雖然現在她控製著翠姍姍,手裏不缺銀子,可是在外人眼裏,她仍舊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自從來了京城,唐雨才真正見識到什麽叫達官貴人,什麽叫真正的身份尊貴。

  沒錯,“尊貴”,除了有金錢堆積起來的“貴”,還得有顯赫的身份地位,才能稱得上“尊”。

  唐雨現在不缺錢,她迫切想要得到的,是一個在人前能拿得出手的地位,如果能徹底拿下葉翕音的紫鸞坊,她就可以取而代之。

  那樣一來,她就再也不用在外人麵前遮遮掩掩,甚至還需要把翠姍姍推出去撐門麵。

  到那時候,她自己就是大東家,在外人眼裏,尊貴的目光是直接投給她的,再也不用像今日琳瓏隻看著翠姍姍滿眼討好,她卻隻能在旁邊做個不起眼的陪襯。

  沒錯,她需要一個堂堂正正的尊貴身份。

  徹底扳倒葉翕音,就是她唐雨出頭的最好機會!

  翠姍姍盯著唐雨越來越貪婪的目光,隻覺心頭一陣冰寒,忍不住小心翼翼道:“你的說法雖然沒錯,可是別忘了,姓葉的背後還有景府撐腰,她的紫鸞坊不一定就會被咱們擠垮。”

  唐雨冷笑:“蠢材,你當真以為景辰到現在還在乎姓葉的?倘若如此,琳瓏會這樣低聲下氣請你我入府飲宴?哼,在國公府時,那倆人分明就是在做戲,做戲懂不懂?”

  唐雨眯眼:“像景辰那樣自持身份的人物,在外人麵前當然會注重顏麵,在慕老夫人麵前做戲再正常不過,你還當他真的還當姓葉的是捧在手心裏的寶兒呢?”

  “實話告訴你,我派人在於飛堂構門前已經訂了好些日子,景辰除了那日在明國公府與葉翕音見過一麵,之後再也沒來過於飛堂構。景府退婚,是遲早要挑明的事兒!”

  唐雨說到這突然想起一事,對翠姍姍道:“今日咱們在於飛堂構見到的那個叫培娘的胭脂娘子,你務必要打聽清楚她的身份!”

  翠姍姍卻不屑:“看穿著那就是個普通的胭脂娘子,我家窯口多得是,一個下人有什麽好打聽的?”

  唐雨卻搖頭:“我有種預感,那人對葉翕音一定很重要,或許跟她紫鸞坊的秘方有關,你務必打探清楚,如果是重要的人,能為咱們所用最好,如果不能,就果斷幹掉!”

  對於唐雨動不動就殺人的做法,現在的翠姍姍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有些麻木了。

  聽她這麽吩咐,翠姍姍不敢多言,隻有乖乖應聲照做。隻是心裏終究有些失落。

  其實,今日去於飛堂構做客,翠姍姍心底是抱著一線希望的。

  她並不希望葉翕音或者紫鸞坊真的倒閉,她甚至隱隱希望紫鸞坊能夠起死回生,如果紫鸞坊還清了銀子,她就不用拿翠縷的銀子去填補紫鸞坊的虧空,翠縷也不會損失的太慘重。

  至於紫鸞坊倒閉不倒閉,關她什麽事!

  翠姍姍心裏也很清楚唐雨的打算。

  她早就知道唐雨不甘心躲一直在幕後,唐雨讓翠縷出麵替紫鸞坊作保,最終的目的不是把紫鸞坊吞並入翠縷,而是變成唐雨自己的生意。

  唐雨隻想做紫鸞坊的大東家,為了她的目的,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更不會在乎翠縷會不會被掏空。

  等到唐雨搖身一變成為紫鸞坊東家,她就不再需要翠縷,到時候她或許會把翠縷還給自己。

  可是那時候的翠縷,已經被唐雨折騰的隻剩下一具空架子,自己就算接手過來還有什麽意義?

  可是,翠姍姍即便心裏什麽都清楚,卻不敢有絲毫的反抗,尤其每次看見扈六提著女人的頭發,粗暴地把人拖進他房裏,還有每晚從他房間裏傳出那些女子慘絕人寰的慘叫聲。

  每逢這個時候,翠姍姍就會從心底裏生出一種濃濃的絕望。

  ————

  如每個夜晚一樣,培娘仔細檢查過小作坊裏的每一處,在外間的淨房裏簡單洗淨手上殘留的胭脂,走出胭脂窯,順手落鎖。

  每天,培娘都是最後一個從胭脂窯裏出來,也照例仔細檢查過每一處,確保萬無一失。

  這些年,早已成為她雷打不動的習慣。

  這個時候,其他姐妹們早就回歇息的院子去了。培娘借著小徑旁的石燈,獨自往歇息的院子走。

  才轉過一處花壇,身後有人低低地喚了一聲:“培姑娘,請留步。”

  培娘聞聲轉回身,就看見暗影裏緩緩走出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