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愛蓮一篇動人心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2      字數:3038
  方敦孺聽了林覺的豪言壯語很是驚訝。這少年進門以來雖神情謙恭但卻口若懸河每出驚人之語,剛才這句話更是口氣頗大,但卻直擊自己內心之中的那個想法,這讓方敦孺對這少年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他那裏知道的是,這個少年在上一世可是跟自己很親近的一名弟子,自己的心跡也曾跟他說過很多。隻是那時十年後的事情,方敦孺又豈能得知。

  “你想繼承我的衣缽?但你可知道要成為我方敦孺的門下弟子,可不是靠著吹牛便可的。你憑什麽認為自己能繼承我的衣缽?”

  “先生認為,何等樣人才可達到先生的要求,被先生收入門下呢?”

  方敦孺撚須思忖片刻道:“老夫考考你吧,若能讓老夫滿意,老夫收了你為弟子又何妨?若不能讓老夫滿意,那便是你我無緣了。”

  林覺拱手道:“好。一言為定。”

  ……

  方浣秋母女二人從前院行到後院,看著新改造的柵欄,整理的整整齊齊,汙水排的幹幹淨淨的院子,方夫人笑的合不攏嘴。她對林覺的印象本就不錯,這一下更是有些喜歡了。

  “娘,咱們回屋瞧瞧去。爹爹那個脾氣,也許說話不中聽。林公子說了,他是慕名來拜爹爹為師,想進書院讀書的,也不是什麽壞事。就算爹爹不同意,也不好弄得他下不來台。”方浣秋低聲道。

  方夫人瞅了女兒一眼,見女兒眼中的神態甚是異樣,頗有些心驚肉跳。自己也年輕過,自然知道女兒這種神情代表了什麽。難不成才半天時間,秋兒便已經對這林公子生出了不同尋常的好感不成?

  不過女兒說的對,自己丈夫是個直性子暴脾氣,可不要得罪了林公子。就算不能答應他的要求,也該客客氣氣的說清楚。那林公子也算是很有誠意,可不要讓這少年下不來台。

  母女二人回到堂屋裏,一進門,卻看見方敦孺和林覺正一坐一站的對視著,好像是要翻臉的樣子。方夫人忙笑著打圓場道:“林公子怎不坐下說話?來者是客,夫君莫要失禮。”

  方敦孺皺眉道:“誰失禮了?你在說什麽?他要做我弟子,我正要考教他一番,正想著題目呢。你們怎地回來了,這麽一擾,我想好的題目又沒了。”

  方夫人愕然無語,白了方敦孺一眼道:“怎地?奴家連屋子都進不得了?”

  方敦孺擺手道:“罷了罷了,你們在屋子裏,我們去外邊。林覺,老夫考教人可不會讓你背書默文,那些統統無用。天下最能考教真才實學的不是你將書讀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而是你如何能夠將所學融匯於文章之中,行諸於筆端之下。老夫決定考教你應景命題文章,你要有真本事,便過了這一關。科舉應考,考的其實也是這方麵的能力。一題命出,便需你即時下筆,言之有物,文采斐然,而且要有理有據。”

  林覺點頭道:“先生教誨的時。便依先生之言。”

  方敦孺起身道:“好,你隨我來,我們去外邊走一走,見到什麽我便隨時指題,你當場作文,可見真章。”

  方敦孺走到牆邊,伸手取下兩隻遮掩的竹笠,自己戴上一隻,另一隻遞給林覺。然後負手施施然朝後門口行去。

  “我也去。”方浣秋也伸手從牆上摘下一隻小鬥笠道。

  “秋兒!你跟著去作甚?瞎湊熱鬧。”方夫人忙道。

  “我去見識見識林公子的才學嘛。有什麽不好?爹爹,我去得麽?”方浣秋嬌聲道。

  方敦孺嗬嗬笑道:“來便來,隻要林公子不介意。”

  “林公子介意什麽?”方浣秋道。

  “老夫擔心他怕在多一個人麵前丟臉,特別還是個姑娘麵前。年輕人臉皮薄嘛。”方敦孺毫不留情的道。

  林覺微笑道:“先生多慮了,方姑娘當然可以來。我也不是個怕丟臉的人。”

  ……

  午後時分,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數裏之外,一道青岩山崖高高聳立。山崖上方鬱鬱蔥蔥,綠樹之上是藍天白雲,景色甚是悠遠雄偉。從方家小院到山崖之間的兩三裏之地,便是天然的後花園。綠草如茵,花樹繁茂,幽靜安寧。

  方敦孺林覺方浣秋三人頭頂鬥笠走在通向山崖下的草地上。方敦孺負手緩緩而行,林覺和方浣秋慢慢的跟在後麵,也不說話,隻跟隨方敦孺走走停停。

  三人一直行到山崖西方的那處小潭旁,這才停下了腳步。這座小潭是匯聚山崖上的水流衝積而成的一個數十步方圓的池塘。小潭中高高低低滿是荷葉,或大如蒲扇,或小如綠芽,滿眼綠色之中點綴著很多盛開的粉色荷花。有的含苞如箭,綠色的花苞頂端帶著一抹亮麗的紅色,甚是喜人。

  方敦孺站在水潭邊望著滿塘碧荷麵露微笑,他喜歡荷花,這片荷花也是他親手所植。起初隻是一小片。十餘年間,已經蔓延滿塘。年年夏天這裏都是一處盛景,也是他最愛來賞玩的地方。

  “爹爹。你不是說要出題考考林公子麽?半天也不出題,難道是個無題之題麽?”方浣秋頂著小竹笠的樣子甚是嬌俏可愛。她手扶一片荷葉,笑問其父。

  “什麽無題之題?叫你莫看那些閑書,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之想。”方敦儒佯斥道。

  方浣秋放眼看著滿堂荷葉荷花,忽道:“要不便以這荷花為題如何?豈非應景?隻是難了些。古今中外,關於荷花的詩文太多,好的也太多。珠玉在前,林公子怕是吃虧了些。”

  方敦孺撫須點頭道:“秋兒這題目出的好。不簡單卻也不難。至於說能否寫出新意來,這正是考究人的地方。林覺,便以荷花為題吧,詩詞文章都可以。”

  林覺拱手道:“遵命。”

  林覺看向荷塘,腦中思索著。但見方浣秋站在荷塘之旁,一身樸素的衣裙,卻清麗自然,宛如清水芙蓉一般氣質出眾。此情此景瞬間讓林覺記起了一篇關於荷花的文章。於是微笑著轉過頭來。

  “有了?”方敦孺吃驚道。

  “在下不才,確實有了一篇文章。還請先生指教。”

  “哦?”方敦孺大為吃驚,他本以為是一首詩或者是詞,卻不料林覺說是文章。詩詞短小,有格律可依,可以段時間便寫就,無非便是好與不好的問題罷了。但文章則不然,長度長且還要起承轉合點題立意。口占詩文不難,倒沒聽說過口占一篇文章的。

  然而,林覺已經開始朗誦了:“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方敦孺瞠目結舌,不自覺的叫了一聲:“好!好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妙句,妙極!”

  方浣秋站在下方水塘邊的青石上,眼中異彩連連。嬌聲嗔道:“爹爹,莫要打斷他思路。”

  方敦孺忙道:“對對對,你繼續。”

  林覺心中暗笑,這篇散文上初中便背的滾瓜爛熟了,便是插一萬句嘴也打不斷自己的思路的。當下繼續誦道:“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好!”方敦孺大力的拍了一巴掌,大聲笑道:“好個同予者何人,好個花中之君子。好文章,好文章。既詠花又詠人,詠物而言誌,且立意孤高,不同凡響。大讚。”

  方浣秋再次嬌嗔道:“爹爹,你又打斷了他思路了。”

  方敦孺笑道:“若我所猜未錯,文章該到此為止了吧。”

  林覺微笑道:“正是,短了些,但確實結束了。”

  方敦孺笑道:“不短不短,結束的正好。該表達之意已盡在其中,後邊再有便是狗尾續貂畫蛇添足了。好文章。老夫都不得不佩服。”

  林覺拱手道:“多謝先生褒獎,這篇文章其實為先生所作。在下覺得,先生便如這蓮花一般。錚錚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卓爾不群,不與同流合汙。”

  方敦孺哈哈大笑,撫須看著林覺道:“老夫知道你是在奉承我,但這種奉承老夫確實難以拒絕。你很懂老夫的心,這讓我覺得你似乎另有什麽目的。不過即便你有什麽別的目的,就憑你這剛才這一篇文章,老夫也可斷定你不是個作惡的人。老夫接受你的奉承。”

  “爹,你說的什麽話?哪有這麽說話的?”方浣秋又一次嗔怪道。

  林覺微笑道:“然則先生肯收我為弟子,點撥教誨我麽?還是說還需要再考一考我。”

  方敦孺搖頭道:“不需要了,這一篇文章便已足夠。我收你為弟子便是。你也可以來書院讀書了。不過我方敦孺曾說過不再收弟子,你倒也不用聲張。你隻需在書院讀書便可,空暇時可來我這裏說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