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五章 踏破鐵鞋處 史料現微光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10-11 11:26      字數:2653
  諸葛先生見許飛如此表明心跡,便說出一番話來。

  原來這黃巾之亂在有史料記載後就經常出現,如果國泰民安,海晏河清,那這種民亂就不會出現。如果在天下動蕩的時候就會頻繁出現。

  在四十五年前就出現過一次,是神策軍奇襲中軍一錘定音,而在周雄起回京不久的時候也發生過一次,那次是大太保周立榮在京都鎮守,裏外夾擊大破黃巾軍。

  四十餘年已經發生過兩次這樣的動蕩,說明天下終將應了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史料記載也是如此,每一個朝代的覆滅前夕都是頻繁的發生黃巾之亂,現在到了皇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既然無法阻止其民亂發生,那就要在各路諸侯借口進軍中原的時候快速將其平息。隻有這樣,才能讓各路諸侯沒有借口將大隊人馬開赴中原。可是每次民亂規模浩大,隻憑借十萬禁軍恐怕是無法將其剿滅。

  黃巾之亂一旦發動,會在華漢大地所有州中同時爆發,尤其以中原地帶為甚。各地諸侯入主中原之前也都要各掃門前雪,將自己地盤上的民亂平息之後,才能騰出手來開赴中原。

  這其中最為凶險的就是董不凡的西涼軍。

  那董不凡年年都用剿匪練兵的借口突入中原地帶,其實這些所謂的匪患都是董不凡手下冒充的,用這種養寇自重的把戲年年蠶食中原腹地。現在最近的一股所謂的匪患足有四五千人,在京都千裏外占山為王。

  這千裏之遙如果是配上了西涼的好馬,晝夜兼程不用數日就能奇襲京都。而董不凡此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怕擔上第一個謀朝篡位的逆賊名聲。

  所以一旦發生黃巾之亂,那些所謂的匪患加上剿匪的人馬就會第一波的趕到京都附近。這一波人馬估計最少也有兩萬五千人左右,而且都是邊關久戰之士,裝備也都極其精良,朝廷這些禁軍並非其對手。

  而那董不凡既然豁出去要做逆賊,自然也不會管什麽人言可畏,怕是這些人馬根本不會理會什麽黃巾亂軍,而是長驅直入直取京都,打著協防京都的名頭伺機而動。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江湖勢力能左右的。

  為今之計就是將黃巾之亂控製在最小的範圍內,最起碼也要將靠近京都的民亂控製住,這樣除了董不凡的兵馬外,其他的諸侯都不會太過靠近京都。

  隻要董不凡最近的這一支兵馬被擊敗,董不凡也就沒有了謀逆起事的本錢。隻要皇室不被傾覆,其他的諸侯就隻會在私下裏爭奪地盤,並不會公然謀反。

  畢竟做第一個謀逆反賊的名聲極為不堪,不但民心盡失,還會招來其他諸侯師出有名的討伐。除了被貪欲吞噬了的董不凡沒有人會這麽做。現在就是要在這些虎狼的夾縫中求得一線生機。

  所以如何將京都周圍的黃巾之亂控製在一定程度,和應付近三萬人的西涼鐵騎就是最為緊迫的事情。

  黃巾之亂之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呈現燎原之勢,是利用了民眾的怨氣。他們的組織鬆散,但是猶如一張無形之網滲透到所有的邊邊角角。平日裏這些人都保持了非常簡單的關係,和幫派之類的組織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如果到了時機恰當的時候,借屍還魂的張氏三兄弟就會出現。他們會分成三路在這華漢大地到處遊蕩,首先蠱惑所謂的三十六渠帥,然後這些渠帥就會獲得同樣的能力,將這些蠱惑人心的方式傳到各個堂口。

  就這麽一層層的傳遞蠱惑,那些使用幻術勁氣蠱惑人心的惑眾妖言,就這樣像是野火一樣燒遍華漢大地。這個過程速度極快,多則一月,少則半月,各地就會爆發出民亂。

  因為平時組織鬆散,並沒有什麽明確的聯係,也不做任何的違法亂紀之事。這些黃巾亂黨幾乎無法被察覺,隻有在其散布妖言惑眾的時候才有跡可循。

  而這時候就是將其散播途徑斬斷的最好時機。

  幾十年才有一次的民亂,就像是野火一樣來勢猛烈,又突然消退的無影無蹤。曆朝曆代也沒有人能弄懂黃巾亂黨傳遞妖言的方式,隻知道是幻術的一種。中了幻術的民眾極容易被人蠱惑。

  但是隻要妖言的源頭張氏三兄弟消失,那被蠱惑的民眾就會立刻清醒過來。

  許飛聽到這裏不由得來了勁頭,對諸葛先生說道“原來就是要蛇打七寸,那容易,要論江湖上的手段江南煙雨樓乃是冠絕天下,隻要打探出張氏三兄弟的行蹤,派出高手將其擊殺,那豈不是天下大定。”

  諸葛先生搖了搖頭,對許飛說道“少俠這麽想,曆朝曆代的朝廷豈能想不到,但是所有的史料記載都是簡單說了下張氏三兄弟的蠱惑人心之法,沒有任何的具體描述。”

  “而離得最近的兩次黃巾之亂,朝廷也都發現了異動,卻沒有任何辦法阻止。每次都是到了鄉鎮這一層才能發覺普通民眾的異常聚集,從而阻止一部分的人心蠱惑,希望這一次江南煙雨樓能有什麽良策方好。”

  許飛聽了一時語塞,沒想到這個所謂的黃巾之亂如此的詭異,看來想要擒賊擒王實在是難以做到,但要是在所有的鄉鎮之中都遍布人手卻是極難。因為奸黨京城中的謀劃,江南煙雨樓已經分不出太多人手查訪。

  正在心煩卻聽到諸葛先生說道“我遍查史料,卻有些許發現,不管是任何一次的黃巾之亂,張氏三兄弟都分成三處開始蠱惑民眾,一就是中原,二是西麵的苦寒之地。再就是延著東側沿海散布。”

  “這些散布的次序,史料都有記載,各地的州府縣誌我都查閱了個遍,發現所有民變的次序都是幾乎一致,所以張氏三兄弟傳播三十六渠帥都是有固定地點次序。”

  諸葛先生就這麽淡淡的說出來,其實這裏麵有不知多少的酸甜苦辣,其中的史料記載是花了多少心思,用了多少的錢財才抄出來副本。

  而且曆朝曆代的區域劃分都不盡相同,很多地名都是時過境遷,需要一一仔細甄別。其中的功夫心血一言難盡。

  那些州府縣誌更是踏破鐵鞋,走遍了大江南北,一處一處的花費心思找到管理之人弄出。可是這麽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曆朝曆代尋不到蹤跡的黃巾之亂,被諸葛先生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這些信息極其寶貴,是將黃巾之亂控製的關鍵所在。可惜諸葛先生雖然名聲顯赫,但畢竟隻是一個江湖上的閑雲野鶴,在廟堂之上並沒有說話的餘地。

  更何況現在朝廷中奸黨把持朝政,這種預測天下大亂的話如果說了出來,隻怕會給按上一個妖言惑眾,造謠生事的罪名。即便是奸黨的對立麵周雄起一黨,也是對江湖上極為輕視,這些話說了也不會引起什麽重視。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江湖勢力卻又山雨欲來風滿樓,人手調派上捉襟見肘,可是這是最後的希望。那東西兩側都是鞭長莫及,雖然有江南煙雨樓的堂口兄弟,怕也是隻能在鄉鎮一層嚴防死守。

  要說根據妖言的散布規律來提前預防,找到傳播妖言的罪魁禍首,那就要聽天由命。這也是現在唯一能避免黃巾軍在京都周圍肆虐的辦法。隻有這樣才會在其他諸侯觀望時,將董不凡一黨徹底擊潰。

  許飛聽了下定了決心,要在黃巾軍在中原呈現野火燎原之勢之前。

  將罪魁禍首擊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