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四章 命格無定數 匹夫赴興亡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10-11 11:26      字數:2780
  諸葛先生聽了許飛這麽問也是半晌無言。

  天下風起雲湧,所有人的命運都像是在颶風中的一片羽毛,又好似在波濤洶湧的汪洋大海中的一片枯葉。每一個人都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天下會在這風暴中顫抖不已,動蕩不堪。

  但是眼前的這個少年也許是唯一一個能掌握命運的人,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可以勝過這天下動蕩之混沌之力,而是因為他的命運早就被安排妥當。

  此人前世今生的命格都糾纏在一起,所到之處,經過之人,都是風起雲湧的中心。幸虧這個天命之人是一個天生純良,俠肝義膽的性格,這也算是天下之幸百姓之幸。

  現在唯一的法子就是將這個少年的命運中那時隱時現,晦暗不明的絲線找到。跟隨這個早就確定了的命運線前行,一切的幹涉和阻擋都是無濟於事。現在和這個少年說這種話卻不是時候。

  諸葛先生也是一個勁氣能者,但並沒有什麽克敵製勝的法門。勁氣能力是能看穿人的今生來世,從中得到旁人根本無法察覺的信息。隻需要看過一眼就能將此人一生中的經曆粗略了解。

  雖然這種了解做不到事無巨細,但大致的人生軌跡人生經曆都可以舉一反三的推導出來。不但如此,此人的前世和來世也有模模糊糊的感知。

  當日在白羽森林第一次見到因大戰魔狼受重傷的許飛時,就驚訝到無以複加。從這個少年身上看到的前世今生,甚至來世都猶如一人。

  這種情況從來沒有見到過,人的前世和來世,多多少少都因為今生的經曆有些聯係,這本來並不奇怪。可是這個少年的三生三世居然如出一轍。都是馳騁天下,叱吒風雲的人物經曆,這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

  仔細觀察之下,又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這三生三世中的命格都是互相糾纏,互相融合,就像是三個命運的混合體。

  這個命運的混合體讓人不敢直視,裏麵有恐怖的能力,還有殺伐決斷的果敢,更有黑暗到極致的霸者之氣,幸而一種浩然正氣也夾雜在這複雜的命格之中。

  這命格強大到諸葛先生不敢久久注視,隻覺得窺探這個少年命格的時候,那命格也在靜靜地注視著自己。那種強大到讓人窒息的能力,像是一隻凶暴的蠻荒巨獸盯視著自己。

  再加上知道許飛的來曆之後,知道這就是萬世之門無字碑上,所說的天下浩劫源頭。所以在白羽森林中諸葛先生就已經確定,許飛必定是在華漢大地上風起雲湧的風暴中心。

  雖然因為自己的能力所限,不能將其命格徹底看透,但現在這個少年的俠肝義膽,凜然正氣是這風起雲湧中的唯一指望。這些信息太過晦暗不明,也太過沉重,如果說給這個少年聽,不知會有什麽結果。

  不如就讓其保持這種純良的天性吧。

  諸葛先生出生在一個詩書傳家的家庭,在幼時就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家裏的父兄都出仕做官。但其家裏卻一直在田園鄉下生活,耕讀並重,絕不是不識民間疾苦的那種官宦之家。

  等諸葛先生到了七歲的時候,家裏的表親做了高官,前來拜訪諸葛家的長輩,此人一表人才,彬彬有禮,頗有君子之風。博得了諸葛家中上上下下的賞識,隻有七歲的諸葛亮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說此人命格中有魑魅魍魎糾纏,讓人不寒而栗,日後必然會有災禍。此人外表謙謙君子,實則心中陰暗駭人,絕不可與此人有什麽瓜葛。

  雖然隻是一個七歲小童的話,諸葛家的長輩卻都是極有見識之人,平日裏知道這個小娃娃雖然年紀小,可是說話卻非常有分寸,今天說出這番話絕對不是信口開河。

  聽這番話的意思,頗像是天生悟道的勁氣能者。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些話語絕非空穴來風,必然是言之有物。讓家人取來應氣丸,再讓這諸葛亮給家裏人看命格,果然應聲而破。

  諸葛家的人按照諸葛亮的話心裏就加了提防,不管什麽事都不與這個親戚有任何的牽扯,甚至在政見上還針鋒相對。

  事實果然和這個七歲娃娃預測的一般無二,此人在三年之後就變成了奸黨中的一員。而且行事殘暴,無所不用其極,在任外放官員的時候,終於因為作惡多端被俠義道中的高手擊殺在官邸之中。

  諸如此類的事情在諸葛先生成長的過程中不勝枚舉,每一個人的大致命運善惡都能一眼看透。

  雖然不能預測生死,知曉具體的命運走向。但有了這個本事,和什麽人交往,根據一個人的命運去揣測其身邊人的命運走向,都變得輕而易舉。

  諸葛先生十幾歲就走遍大江南北,閱盡天下英雄,在這個能力的輔佐下,對天下的命脈有了相當的掌握。之所以擔心陳賀之將軍,就是曾經看過吳四槐的命格,知道此人的心性和大致生平。

  但這些身居高位的人並非是誰想見就見的,諸葛先生又沒有其他的勁氣本領,隻能在苦苦等候多日後,在極遠的距離偷偷窺視。這麽短的時間,距離又太遠,所以隻能窺一斑知全豹的推測。

  而如果朝夕相處,近距離的仔細觀察,就會對此人的命格看的非常透徹。現在許飛的命格雖然太過強大,不敢過於窺探,可此人的秉性和今世的作為還是看的明白。

  隻是許飛問自己為今之計卻不知說什麽好,總不能說跟隨少俠你刀山敢上火海敢下。

  隻得說道“黃巾之亂難以抑製,我料想不用多久,張氏三兄弟就會再次借屍還魂,在這人間現身,那時候必定和曆次動蕩一樣,大批的民眾受到蠱惑,形成亂軍。”

  “現在邊關的諸侯都在虎視眈眈,秣兵曆馬等待時機。此黃巾之亂一起,諸侯都會打著勤王的旗號殺入中原。偏偏此時中原空虛,隻依靠禁軍怕是無法盡數剿滅黃巾亂黨。”

  許飛對這些政事一竅不通,聽到諸葛先生這麽說便道“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諸侯的兵馬進來平亂,然後皇上加封,他們打道回府。這不就一了百了。”

  諸葛先生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對許飛說道“真要是這麽簡單,那真是燒了高香,這些亂臣賊子哪裏是來剿滅亂軍的,而是趁機將勢力滲入中原腹地,甚至想要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把控朝廷。”

  “董不凡首當其衝,此人因為修煉蠻荒勁氣貪欲太盛,欲冒天下之大不韙推翻皇權,其人的西涼兵經常剿匪深入中原千裏,現在就有一隻兵馬駐紮在離京都千裏之外的地界,隨時蠢蠢欲動。”

  “隻要董不凡下手,那些早就等待機會的各路諸侯,就會以勤王的名義前來攻殺,名義上是匡扶皇室,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做嫁衣。那時候京都就是各方勢力爭奪的中心,人人都想要擁立新王,做那實際把握朝政之人。”

  許飛聽到這裏恍然大悟,黃巾之亂本身不足為懼,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天下紛爭。那時候各路兵馬齊聚京都,絕不是自己一個江湖人能左右的局勢。

  可是諸葛先生隻說了這個局勢的險惡卻沒有說出什麽破解之法,難道天下聞名的諸葛孔明也無計可施不成。

  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為七尺男兒豈能坐視不理。

  當即對諸葛先生說道“許飛不才,願以有用之軀報效國家。”

  新

  最新網址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五三四章 命格無定數 匹夫赴興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