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六章 前途多迷霧 當仁不相讓
作者:輕歌若有無      更新:2020-10-11 11:26      字數:2641
  諸葛先生看著一臉堅定的許飛感慨萬千,每個人的命格冥冥中自有定數,又撲朔迷離,包括自己的命格也是霧裏看花一般。

  皇室傾頹,合久必分那是天下大勢所趨,乃是上天之意,非人力可以扭轉。現在的這個少年將要做的事情,不管是成功與否都無法改變這個定數,正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每個人都有自己秉承的理念和誌向,為了這個轟轟烈烈過一生,才是丈夫立與天地之間的樣子。現在如果將自己看到那些晦暗不明的前景盡數告知,不但會挫了少年的銳氣,對天下大局也是於事無補。

  諸葛先生有著匡扶皇室的信念,堅定的向著自己道路走去。

  許飛哪裏知道這些廟堂上的陰謀詭計,諸侯之間的利益牽扯,是一個活的極為簡單之人。

  為今之計就是且顧眼下,黃巾之亂立刻就要興起。如果不能製止中原地帶的燎原之勢,董不凡在千裏之外預伏的鐵騎和冒充山賊的官軍,就會第一時間打著勤王護衛京都的旗號,進駐中原在京都協防。

  如果幾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是常年鏖戰的西涼兵在京都。那奸黨雖然沒有了那些準備的軍需,一樣是極有可能造反起事。

  禁軍雖然有十萬之眾,加上護衛內城的一萬龍虎軍有十一萬人。可是這些人的職責是在各個城防駐守,訓練又差,裝備粗劣不堪,多年也沒有實戰。

  能否應付突然動手突襲的奸黨幾萬兵馬,還是一個未知數,更何況奸黨的計謀層出不窮,不得不防。現在隻能走一步算一步,將已經看清的棋走的漂亮。

  如果中原黃巾軍被遏製,那董不凡雖然在千裏之外就有一支兵馬,卻是沒有什麽理由在毫無民亂的情況下長驅直入。如果諸侯沒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出兵京都,其他的諸侯就會有了口實,立刻就會出兵圍剿董不凡。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諸葛先生之所以希望江南煙雨樓能憑借自己勘破黃巾之亂的規律,將是在中原勢力遏製住,正是看穿了董不凡的命格!

  一般的勁氣都是剛開始修煉的時候進境頗快,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就有些停滯不前,越是想有大的突破越是需要機緣巧合,或者強攻猛進才可以做到。

  但董不凡的蠻荒勁氣卻迥然不同,這種勁氣剛開始進境緩慢,但是一旦突破了開始的難關就會越來越快。就如同一個人的貪欲一旦開始膨脹就再也無法控製一般。

  根據諸葛先生觀看董不凡的命格,此人必然要在皇權之上做一番死鬥,現在已經到了無法控製自身的程度。所以許飛如果成功的將中原黃巾之亂遏製,董不凡還是會不管不顧,將那西涼鐵騎調往京都。

  那時候隻需要牢牢守住京都,那些諸侯們就會像一群爭相跳出蟹簍的螃蟹,互相牽扯,互相爭鬥,而皇室隻需要穩穩的守住京都,便可以在夾縫中得到暫時的生存空間。

  隻是這個計策有巨大的隱患,周雄起此人剛愎自用,一直和奸黨勢同水火,很有可能借機發難,撕破臉皮利用禁軍的實力提前動手,在京都誅殺奸黨。

  但是奸黨現在已經在廟堂上站穩了腳跟,如果誅殺奸黨,怕是廟堂上的官員都會為之一空。那些諸侯就會有了口實,說周雄起濫殺忠臣,打起清君側的旗號。

  在這兵凶戰危的時候周雄起能做到韜光養晦的坐山觀虎鬥麽?怕是極難。這正是諸葛先生最為擔心的地方。這麽多年周雄起手握京都兵權一直沒動手,原因正是如此。

  殺了董不凡秦刺柏,卻招來天下諸侯的虎視眈眈,豈不是得不償失。以前周雄起能識大體,顧大局。但是到了董不凡鐵騎兵臨城下,叫囂要入城勤王,黃巾之亂勢成燎原,陳賀之卻遲遲不歸。

  那時候周雄起會不會誤判形勢?

  諸葛先生的勁氣能力隻能看到命格之中的朦朧之處,沒有辦法盡數勘破。天下大勢雖然都了解,可是具體的情況卻隻有走一步算一步。希望周雄起不會剛愎自用,希望董不凡不會行此險著吧。

  諸葛先生當即將自己多年心血取出,繪製成圖給許飛觀看。曆朝曆代的黃巾軍起事都是極快,好像是各地幾乎同時有了亂軍一樣,其實裏麵都有細微的差別。

  離京都三百餘裏的臨元州,就是中原地帶每次黃巾之亂的起源地,然後依次在四處相鄰州縣,再擴散到中原地帶。而每次都是張氏兄弟三人通過蠱惑第一批所謂“渠帥”的黃巾軍統領,來達到星火燎原之勢。

  曆朝曆代所有的記載都沒有寫最後張氏三兄弟是如何伏誅的,記載中都隻說陷入亂軍之中,不知所蹤。看來這麽多年還沒有人能真正的擊殺這些罪魁禍首。

  而每一次在起源地向外散布,都是四個州府一起爆發,說明第一次張氏兄弟蠱惑的最少有四個渠帥。這些渠帥都是勁氣能者中的一流高手,尋常的人絕非其對手,所以江南煙雨樓派遣出的人手也是要有十分的把握方可。

  等到諸葛先生和許飛芝幸帥談罷,早就是深夜時分,都回到住處安歇,第二天清晨即起,許飛和諸葛先生便要一同前往京都。

  沒想到的是,當年身為那神策軍的統領的白發老者也定要一同前往京都,說是要將許飛答應過的事情再和楚驚鴻麵談方才放心。許飛也知道自己隻不過是一個江湖後輩,說出來的話自然是不夠分量。

  白發老者前去江南煙雨樓的目的就是讓天下聞名的楚驚鴻親口答應,要恢複神策軍的名聲,並且讓那十個神策軍後代進入軍旅中曆練,是否再恢複往日的榮耀,作為皇室的內衛。

  這些事情也在情急之中,隻是那老者身體患有重病,又有往年多次的舊傷發作,極其的衰弱。許飛不得已讓芝幸帥準備了馬車,安排人前去京都的長生侯處診治,看看能否妙手回春。

  自己先和諸葛先生先行快馬返回京都,等到了蜈蚣街總堂,楚驚鴻和幾位堂主都在街口迎接,夏愛青和墨文山也在場。

  原來昨日許飛被困在地下密道之中,夏愛青尋了墨文山返回原地,意圖將機關逆轉,救出許飛。但是這皇家密道非同小可,一旦機關開啟絕無任何的法子打開石門。

  墨文山不得已,將那“悟空”傀儡的千般法相抽出一片最為纖細的,那片傀儡薄到透明,卻能堅韌無比。由夏愛青那無孔不入的清光勁氣操控,硬生生的從石門縫隙之中擠了進去。

  因為石門的材質中有諸多的反製勁氣符咒,二人幾乎耗盡了勁氣,直到深夜,方才在這石門縫隙之處打穿了一個鴨卵粗細的圓孔。雖然這個孔洞想要救人那是萬萬不能,但要是從這孔洞之中放下去食物清水還是可以。

  本來想先讓許飛不至於在下麵活活餓斃,然後大不了用鐵杵磨成針的法子一點點開辟出一條生路來。卻沒想到孔洞打穿之後,發現下麵都已經被淹沒。

  這個變故讓夏愛青墨文山極為沮喪和傷心,這種機關密道一旦被封鎖,出現洪水黃沙倒灌也是常見的機關模式。都以為許飛多半是被溺死在密道中。

  可是等到二人一個垂頭喪氣,一個淚珠連連回到蜈蚣街報信時候,卻聽到了一個好消息,許飛已經在葫蘆山出現。

  今日許飛和夏愛青相見,恍如隔世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