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義州堡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1-11-01 16:16      字數:2657
  從朝鮮國平安道鐵山往北,大約在崇山重丘之間穿行百裏的路程,在一處山穀平原之中,能見到一座山堡,堡不大,卻因位置處於朝鮮北部難得的山間平原上,周圍據有大量農田,土壤肥沃,田野交錯,是極為少見的農耕良地。

  這座山堡,就是義州堡,鴨綠江在山堡西邊蜿蜒流過,河水滋潤土地,氣候溫潤宜人,造就了大同江以西最為適宜種植的條件,每年產糧的規模在方圓五百裏之內都是翹楚,於是義州就和海邊的鐵山一樣,有了糧倉的稱號。

  這個稱號名副其實,毛文龍還活著的時候,義州和鐵山就是東江鎮向朝鮮國借來的兩處重要土地,他在這裏招攬遼民,開荒燒土,引水灌溉,開拓了廣袤的良田,建設了巨大的糧倉,把鐵山和義州,搞成了真正的城池,並以此為根基,多次反攻遼南,替毛文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不過從天啟七年,後金第一次大舉攻陷朝鮮以後,毛文龍就被趕到了海島上去,義州和鐵山這兩處對東江鎮來說重要的產糧區毀於一旦,後金軍撤退以後,這裏又成為建州與朝鮮通商互市的所在,從糧倉,變成了商埠。

  由於山堡在那場戰爭中被摧毀,後來的建州兵也無心再壘一座出來,畢竟這裏遠離後金的統治中心沈陽,萬一築出一座城反而便宜了朝鮮人,那就虧大了。

  故而商埠就地以城堡廢墟殘餘的房屋為市,擴建了一些草棚子,周圍圍了一圈木柵欄,各路商賈就在其中安身,叫賣各自的貨物。

  朝鮮商人售賣的主要是米糧、鐵器、布匹等貨物,建州那邊供應的主要是毛皮、獸肉和人參,雙方互通有無,現貨交易。

  在這樣的環境中,從朝鮮國新來一批的商旅,也就不那麽引人注目了。

  後金坐鎮義州的總管,是遼人佟京年,這人在曆史上不怎麽出名,但他的老爹卻很出名,正是當年毛文龍帶兩百人逃到皮島之後偷襲鎮江砍掉的遊擊將軍佟養正,他是死在毛文龍手下的第一個建州將領。

  正因為老爹為了後金舍身亡命,所以佟京年子憑父貴,撈了一個夷州守堡官的位置,這官位說大不大,上頭還有備禦、遊擊、參將等一大堆漢官,但在義州這一畝三分地,佟京年就是土皇帝,說一不二。

  他手底下,有一支兩百人的隊伍,全是遼人,披甲持銳,威懾朝鮮人,防備皮島方向,是後金安插在鴨綠江畔的一顆釘子。

  每天早晨,日出之時,佟京年就起來了,照例練兵訓話,然後巡視市集。

  這一天,當顏思齊走在義州堡的街麵上時,首先看到的,就是騎著馬兒巡街的佟京年。

  “這是此地的建奴官兒?”等佟京年帶兵過去之後,低頭埋首退避到街邊的顏思齊低聲問身邊陪同的皮島百戶毛俊凱道:“個頭矮矮的,看起來不怎麽樣啊。”

  “低聲、低聲~”毛俊凱幾乎要把腦袋垂到肚皮上了,眼皮都不敢抬的用蚊呐一樣的聲音道:“休要讓他聽到了!”

  “都走遠了,怕個鳥啊。”顏思齊鄙視的看著他。

  毛俊凱這才敢抬起頭來,發現佟京年真的帶兵走遠了,方才舒了一口氣,額頭上居然有冷汗冒出來:“哎呀,顏老板,你可嚇死我了!”

  “怎麽就嚇死了?”顏思齊納悶:“我們扮作商旅來的,誰看得出?”

  “話不能這麽說。”毛俊凱依然心有餘悸:“這兒已經不是東江鎮的地盤了,到處都是建奴的耳目,若是暴露了蹤跡,我們死無葬身之地。”

  顏思齊聽了,也就笑笑,見毛俊凱一副嚇破膽的樣子,不再說什麽,隻是道:“知道了,那這兒你熟,帶我們四處走走。”

  “隻是走走啊。”毛俊凱有點不放心:“臨行前沈將軍交代過,不可動粗,這次過來隻是帶顏老板你看看環境的,不能動粗啊。”

  “不動、不動,你放心吧。”顏思齊回頭衝身後的人擠擠眼,敷衍般的答道。

  得了顏思齊的保證,毛俊凱領著顏思齊等穿著商人模樣的十個人沿街逛了起來,邊走邊介紹。

  “義州,是朝鮮國靠大明疆界的一個地方,隸屬於平安道,大小約莫相當於大明的一個縣,不過沒有縣城,隻有這麽一個山堡,隔著一條鴨綠江就是大明的義州衛。”

  “這地方本是朝鮮土地肥沃的所在,人口稠密,往年太平時,從朝鮮去遼陽、沈陽經商的隊伍都打這兒過,所以很是興旺,地勢也緊要,朝鮮國漸漸的重視起來,於是這個山堡也越修越大,到天啟年間,已經可以屯兵五百人,外圍附庸民居近萬人。”

  “後來建奴占了遼東,把大明朝擠到海邊去了,這兒商路斷絕,蕭瑟了幾年。直到毛帥以兩百人渡海而來,夜襲鎮江,建立起東江鎮,從朝鮮國手裏借用了義州、鐵山兩地屯田,這裏才重新繁盛起來,顏老板,你以前沒來過,那時候真的是遼東江南呐,被毛帥招攬來的遼民起碼有好幾萬,都在這裏屯田。”

  顏思齊插了一句:“這麽說,從朝鮮攻遼南,必須從這兒過路?”

  “不能這麽說,往北邊還有幾條山路,也能過去。”毛俊凱解釋道:“但那邊的地勢越往北越難走,山高路險,遠不如從這裏過江方便,如果是大軍通過,一般隻能選擇義州過去,無論是東去,還是西往。”

  “哦。”顏思齊若有所思的朝北方望了望,點點頭,示意毛俊凱繼續。

  “這就說到天啟七年那場建奴南下了。”毛俊凱的聲調變得低沉起來,顯然那場他親身經曆過的戰爭給他留下了恐懼的回憶:“當年建州饑荒,酋首皇太極令阿敏率大軍征討朝鮮,一方麵搶糧搶人,一方麵要順勢滅掉東江鎮,那一戰……唉,我算是見識了建奴的殘暴,好多地方被屠城,建奴滿萬不可敵啊~!”

  顏思齊和身後的汪承祖等人對視一眼,沒有說什麽,隻是拍拍毛俊凱的肩,道:“我不是問你這個,我想知道,駐守這裏的建奴兵有多少人?”

  “這裏沒有建奴兵,隻有兩百漢軍。”毛俊凱答道:“剛才過去的那一個,也是個遼人,是早年就投降建奴的遼人。”

  “啥?”顏思齊一怔:“一個也沒有?”

  “沒有。”毛俊凱篤定的答道:“天啟七年征服朝鮮國以後,建奴大軍就回歸沈陽了,從那兒到這裏,七百裏山嶺裏,一個建奴也沒有,全是遼人守備。”

  “你說的遼人,是以前大明管轄的遼東本地人吧?”顏思齊試探的問道。

  “是啊。”毛俊凱很麻利的道:“他們以前全是大明百姓,或者軍戶。”

  頓一頓,他瞄一眼顏思齊等人的眼神,又說道:“我知道顏老板你在想什麽,其實跟你想的不一樣,自打投降建奴後,這些遼人就變了,變得凶狠又能打,還很頑強,因為建奴有令,若是漢軍戰敗,無論情形如何,都要論罪,所以他們和我們一見麵就是死戰,不死不休。”

  顏思齊再次和汪承祖交換了眼神,問道:“那麽他們和建奴一樣難打了?”

  “不,建奴比他們凶多了。”毛俊凱麵露懼色,情不自禁的左右張望:“顏老板不知,建奴精銳全是一身重鎧,刀槍不入,能以一敵十,尋常官軍根本不是他們對手。”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顏思齊打斷他的話頭,仿佛很隨意的問道:“這樣吧,你帶我們去看看他們的軍營,沒別的意思,就是好奇罷了,絕不會動粗的。”

  停一下,他強調道:“特別是不會在白天動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