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從此遼東絕於大明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1-11-01 16:15      字數:2271
  “咯噔”一聲脆響,毛筆擲於地下。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瞟了一眼那隻被崇禎皇帝扔下的毛筆,口鼻觀心,低著頭噤若寒蟬。

  “離間計?這是離間計?!”崇禎咆哮著,難以置信的盯著駱養性吼叫:“朕中了建奴的離間計?!”

  “臣不敢這麽說,隻是把皮島副總兵沈世魁的呈條原封不動的稟報陛下,請陛下聖裁。”駱養性大氣不敢出,把頭垂得又低了幾分。

  “孫元化馭下無方,縱容孔有德、李九成叛亂,為禍山東,無君無父,這怎麽能是離間計?”崇禎重重的哼了一聲,站在金鑾殿上怒喝道:“莫非欺朕真的不解下情?”

  “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是不會中計的。隻是建奴狡猾,詭計多端,想當年萬曆朝時,他們曾經用乖巧聽話的姿態蒙蔽過神宗皇帝,讓朝廷以為建奴是天下最可靠的蠻藩,以至於任其坐大,就連鎮守遼東的李成梁都上了當,可見建奴的陰險之處,臣以為,此事並非皇上不解下情,而可能下麵有人上了建奴的當,從而誤導了皇上。”駱養性字斟句酌的急忙答道,說話時看都不敢看崇禎帝。

  “誤導?”但是這幾句話一下子就抓住了崇禎皇帝的心,他的眼睛頓時眯縫起來:“你說誰誤導朕?”

  “臣不知,還在查,但臣認為沈世魁一直在毛文龍麾下做事,地盤跟建奴犬齒交錯,建奴有什麽動靜,他應該是最清楚的,現在東江鎮隻有皮島未反,足見此人有能力,有本事,還有忠心,他的消息應該可靠,皇上可以仔細看一看。”駱養性不敢正麵回答,繞了個彎子。

  “毛文龍的部下……”崇禎又重重的哼了一聲,在盤龍椅子上坐了下去:“朕就知道,袁崇煥這奸賊錯殺了大明的好臣子,若是毛文龍還在,東江鎮就不會反,東江鎮若還在,就能從側翼牽製建奴,錦州一線就會輕鬆一些,哼!可恨袁崇煥這廝,真真誤我!”

  駱養性眉毛皺了一下,沒有做聲。

  崇禎帝發了幾句牢騷,定下心來,打開駱養性呈上的文書,仔細觀看,臉上如死水沉沉。

  候在武英殿角落中的曹化淳靜靜的一直保持沉默,但一雙眼睛盯著駱養性,不肯挪開,駱養性感覺到了,側頭瞄了一樣,兩人視線相撞,虛空中火星四濺,駱養性麵無表情,略點了一下頭,又偏了回去。

  上頭的崇禎帝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完了文書,半響沒有說話,沉吟著開始用手指指節敲打桌麵。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皇帝這是在思考,他思考的時候,不要打攪。

  如此安靜了半刻鍾,崇禎帝突然說話了:“朕前陣子調關寧軍金國奇為統領將官,高起潛為監軍,配馬步軍兩萬人進入山東,與新任山東巡撫朱大典一道進剿登州叛軍,進行得如何了?”

  “回皇上話,昨日傍晚的消息說,高大人已經督各路援軍,進至萊州,三戰三捷,叛軍已經退回登州,據城死守,剿匪形勢已經逆轉,聽說有不少叛軍甚至放下武器投降朝廷大軍了。”駱養性立刻答道。

  “如此說來,隻要朝廷堅決剿之,叛軍也不過爾爾。”崇禎帝斟酌道:“軍士肯投降,說明他們也不想反,反的是將官,而不是士卒,對不對?”

  “這……”駱養性吃不準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沈世魁說,他抓了幾個奸細,是建奴派過去遊說東江鎮將官的,讓他們以毛文龍為戒,跟著朕的大明隻會冤死,投降建奴反倒高官厚爵,不少東江鎮舊將就是這樣被說服的,你看看,袁崇煥這廝,壞了朕的大事啊!”崇禎帝痛心疾首。

  “皇上英明……”駱養性覺得,自己除了說這幾個字,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崇禎帝又站了起來,在金鑾殿上來回走動,邊走邊說道:“建奴用毛文龍的事來當說詞,讓寒了心的東江鎮眾將反我大明,確實惡毒。看來登州之反,必然也是如此,那些將官作亂,是兔死狐悲,看到毛文龍被殺,從而唇亡齒寒,故而叛我,這,的確算是反間計。”

  殿角的曹化淳聽到這裏,幾乎抑製不住心中的衝動,想上去說幾句了,但想了想,還是克製住了,駱養性在這裏,不能多說話。

  “建奴打的好算盤,他們想借朕的手,殺自己的人,殺得越多,朕就越失人心,東江鎮舊將本就覺得朝廷丟棄了他們,現在若是再殺朝臣,豈不是人心越散?哼哼,朕豈會上當!”

  “速傳兵部尚書熊明遇、大學士周延儒進殿,朕有話說!”崇禎帝在須臾之間,已經有了決定,他果斷的喝道:“駱愛卿,你先退下,今後你們錦衣衛要更用心做事,收集更多的消息,讓朕耳聰目明,免得受人誤導!”

  “臣領命,臣告退!”駱養性躬身行禮,倒退著出去了。

  “曹愛卿,你巡視福建,應該著手去了。”他還未退出武英殿的門檻,就聽見崇禎帝在囑咐曹化淳了:“登州水師糜爛,駱養性說船幾乎全被叛軍搶了,連給旅順的給養都送不過去,會誤了大事,你近日就下福建去。”

  曹化淳沒想到崇禎會提起這茬,他還琢磨著等兩月再去呢,於是忙踏前幾步,躬身領命。

  駱養性退出殿外,外麵陽光燦爛,北京城的夏季,沒有冬季那麽多的風沙,天蔚藍蔚藍的,格外賞心悅目。

  他走在空曠的紫禁城廣場上,心情舒暢,不止是因為天氣的緣故,還有辦成了一樁大事的原因。

  在城外一個屬於駱養性的小莊子裏,前幾天就有人送去了幾大箱的金銀,其數額之巨,連見慣了大場麵的駱養性都覺得吃驚。

  “沒想到孫元化的朋友,也有如此舍得的人物,甘願為了救他一條命,拿出這麽大數額的錢財。”駱養性覺得荷包中沉甸甸的,有無形的銀兩堆積:“誰是背後的金主呢?”

  猜了半天,他也沒有頭緒,索性不去想了,收錢辦事即可:“還有,想出這法子救人的家夥,也是個摸透了陛下心思的高手啊,救人於無形,寥寥幾句話,就讓皇上自己決定不殺人,這手段,當真高超!”

  隻是這種人物,實在有點不妥,今天他能讓皇帝不殺人,明日是不是就有辦法讓皇帝殺人呢?萬一要殺的是駱養性呢?

  駱養性腳步越放越慢,陰笑一下:“這種人,還是不能不管,唔,應該派人去查一查,究竟是誰,不然收了錢,也可能沒命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