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1-10-15 17:32      字數:3736
  何永堂躡手躡腳的退出門外,從外麵帶上門,又倒退幾步,隔著門扉衝裏麵鞠了個躬,方才轉過身去沿著回廊,來到另一間房裏。

  一眾延平府的同知、推官、通判等陪同佐官全在裏麵,正坐臥不寧,見他進來,湧上去接著,七嘴八舌的問:“大人,巡撫大人可去休息了?”

  “自然休息了。”何永堂一屁股在劇中的椅子上坐下,咕咚咕咚的端起茶杯喝了一氣:“午飯就吃那麽點,連葷腥都不見,不休息怎麽頂得住?”

  “熊大人真是與民同憂,說底下的老百姓都在挨餓,我等為人父母官的怎麽可以吃肉端飯,生生的把下官備好的飯食撤下,換上粗麵疙瘩,連湯都沒有一口。”大田知縣慚愧的紅著臉,衝諸多上官團團一揖:“下官招待不周,讓諸位大人受委屈了。”

  “這不怪你,怪老天爺,若是再不下雨,大旱一直持續到明年,我等隻好把這一身肉剮下來給老百姓吃了。”何永堂歎口氣,愁眉苦臉。

  “朝廷的賑災糧銀什麽時候能下來?”推官問道:“府裏的常平倉都見底了,再這樣下去,饑民必定流竄,熊大人要我們把他們堵在各自縣境內,可不容易辦到。”

  “聽說快了。”何永堂的兩道眉毛像是粘在了一起一樣,皺得擼都擼不開:“但什麽時候下來,不知道。”

  “朝廷賑災,向來是不可靠的。”一個同知嘲諷般的說道:“陝北大災,朝廷撥下去銀子十兩裏頭有一兩落到當地就謝天謝地了,就這經過不知多少人從中盤剝油水的賑災銀,還得拖兩三個月才能到位,而且銀子到了,還要向那些糧商買,又會被斬上一截,我看呐,等朝廷的救濟,懸!”

  “那還能怎樣?”推官道:“我們又不能變出糧食來。”

  “是啊,我們變不出糧食來。”何永堂鸚鵡般的重複一句,唉聲歎氣:“如今之計,隻能寄望於熊大人了,看他能不能爭取朝廷的賑災款子快一點來。”

  “或者再向那些富商要一些頂一頂?”推官出主意:“別的不說,大田縣本地的礦主藏在家裏的糧食就不少,據我所知,每家再捐個四五百石出來,一點沒問題。”

  “你上午沒聽到嗎?那些礦主誰能得罪得起?”何永堂瞪他一眼:“都是朝中大人物的家產,小心你今天上門去逼捐,明天就給你扣個妄奪百姓家產的帽子,拿你下獄!”

  他對推官道:“你是負責刑名的,不如這事你去辦?”

  推官嚇了一跳:“不敢不敢,大人說的是,我孟浪了,孟浪了。”

  幾人嘰嘰喳喳的議論一番,毫無頭緒,隻能長籲短歎的坐著喝茶,想不出丁點辦法來,又百無聊賴。

  “不知熊大人此刻誰不睡得著。”何永堂苦笑道:“他在山東施政有絕好的名頭,怕是沒碰上這等棘手的事情吧。”

  話音未落,門外有仆役匆匆而來,在門檻邊急道:“諸位大人,巡撫大人有請!”

  幾人一驚,互視一眼:“熊大人怎麽這麽快就醒了?看來也是睡不著啊。”

  於是大家忙整理衣著,魚貫湧到熊文燦休息的房間,這裏本是大田知縣的二廳書房,最清淨雅致,臨時充作了熊文燦的休息室。

  一進門,就見到屋裏除了熊文燦,還有另一個人,坐在福建巡撫的左手下首處,兩人笑吟吟的,貌似相談甚歡。

  左手那人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方麵闊額,濃眉星眸,一身鎖子甲裹大紅軍袍,腰佩長刀,竟然是個武將。

  熊文燦抬頭看到眾官在門口拱手,於是笑著招手道:“諸位大人快些進來,有件喜事,特請大家一起來議一議。”

  那年輕武將也聞聲向眾官看過去,含笑點頭,大家見他以武職身份能陪坐巡撫身側,料想不是簡單人物,說不定跟熊文燦沾親帶故或者有什麽深層次的關係也不一定,於是紛紛朝他點頭回禮,然後在屋裏按品級大小,依次落座。

  何永堂詫異的注意到熊文燦表情變化,半刻鍾前他還愁得飯都吃不下,這會兒卻滿臉春風,仿佛碰上什麽不得了的喜事一樣。

  發生什麽事了?何永堂好奇的暗暗打量那年輕軍官,心想莫非這人讓熊巡撫開心了?

  “諸位,我先介紹一下,這位將軍,乃我福建南安守備,泉州衛千戶鄭芝龍鄭將軍是也,大家以後勢必多有聯係,先親近親近。”等眾官坐好,熊文燦就急不可耐的開口了:“鄭將軍,這位是我福建巡撫衙門的列位官佐,這是延平府知府何永堂大人,這兩位是同知,這位是推官,這位是通判,這位是本地大田知縣。”

  鄭芝龍起身,禮數周全、不卑不亢的逐一向文官們拱手,說一聲“久仰久仰”的廢話。

  其實大家都是頭回見麵,久仰啥。

  眾官一聽,這武將隻是個區區千戶官,心中立刻輕視了幾分,再加上泉州衛早就破爛不堪,裏頭的軍戶不知逃散了多少,一個千戶官手下能湊出兩百人都算極好的了,輕視程度就更加高了幾成。

  但礙於熊文燦臉麵,大家也不好明著看不起人,於是都略抬一抬屁股,隨便拱手表示還禮。

  等眾人見過麵,熊文燦繼續笑著道:“諸位大人不要以為鄭將軍是僅僅帶兵過來隨本官處理流民的,實際上他還有天大的好消息。”

  “哦?”眾人一起看向鄭芝龍,目光驚訝中又帶著一絲不屑。

  一個武將,能帶來什麽好消息?除了維持秩序,難道還能賑災麽?

  於是一個同知忍不住譏諷道:“熊大人,我猜鄭將軍是不是帶來了大隊人馬,可以一舉將大田城外的饑民全都驅趕回去?”

  “饑民之所以圍困縣城,乃事出有因,非本意所為,光靠強力驅逐,未免舍本逐末,主次顛倒了。”熊文燦大笑道:“告訴各位吧,鄭將軍是給我們帶來糧食了!”

  “啊?”眾人大驚:“有糧食?!”

  “正是,而且不少,起碼上千石的糧食。”熊文燦愉悅的看著眾人驚訝的臉,十分高興:“這還是第一批,後麵還有。”

  “上千石?第一批?後麵還有?”何永堂驚喜的站了起來:“大人,朝廷的賑災糧下來了?”

  “哪兒啊,朝廷的賑災糧還沒影兒呢,我估計公文還在通政司走程序。”熊文燦揮揮手,示意朝廷是不靠譜的:“這是鄭將軍利用私人關係,從夷州調運過來的糧食。”

  “夷州?”眾人再次大驚,這種事還是頭回聽說。

  有人驚道:“夷州乃莽荒之處,多山而少平地,向來不產糧食,怎麽會從那裏調運糧食過來?”

  熊文燦朝鄭芝龍抬抬手,於是南安守備微笑著解釋道:“這位大人誤會了,夷州早就不是以前的夷州,在澎湖遊擊將軍聶塵的開墾下,如今的夷州已經仟佰縱橫、稻香滿園了,不然,也不能逢此天災之際,為熊大人賑災獻上微薄之力。”

  他舉起右手,豎起一根指頭:“這一千石糧食,是聶將軍得知福建大災之後,立刻調集的第一批賑災糧,不光如此,他還從占城、暹羅大肆購買糧食,組織大船運輸,相信一個月內,就會有大量糧食從泉州上岸,以解福建百姓之苦。”

  熊文燦手掂胡須,一個勁的笑,不住的說:“好好好!”

  “……”眾官佐麵麵相覷,又驚又喜,不過事發突然,依然難以令人相信。

  “不知鄭將軍,這些糧食什麽時候能到位?”何永堂是延平知府,他自然要謹慎些,嘴上說的糧食不是糧食,吃在肚子裏的才是。

  “最快的,明天就能運抵延平府城。”鄭芝龍答道。

  “這麽快?”何永堂大喜,他看向熊文燦,見巡撫大人含笑點頭,於是知道這事絕對可信了。

  延平府眾官頓時喜笑顏開,大樂之下,就差擊掌相慶了。

  這簡直是救人於將死啊,不止是老百姓,也包括他們。

  “百姓正處水深火熱之中,餓殍遍地,我等食朝廷俸祿的,豈能不急人所急?”鄭芝龍大義凜然的答道,朝熊文燦拱手:“不過,大人,這糧食安排的事……”

  “就按你說的辦吧。”熊文燦大手一揮:“些許小事罷了,隻要能賑災,誰做還不是一樣?”

  他轉臉對延平府的官員們道:“鄭將軍的意思是,糧食是聶將軍從夷州找來的,為了保證不被中途克扣和浪費,這些糧食隻能由鄭將軍的人來分發,各處粥棚也由他們來設立,地方衙門不能插手,隻能配合。”

  “這……”狂喜中的眾人一愣,笑容凝固在臉上。

  “這是聶將軍唯一的要求,請各位大人答應,不然,賑災的事大概很難進行下去。”鄭芝龍沉聲道,目光在眾人臉上巡弋。

  “民政本是官府的事,若是交由衛所來辦,恐怕於規矩不符。”何永堂想了想,用商量的口氣向熊文燦道:“這件事……”

  “這件事就這麽定了,不用多說,我找你們議一議,不是征求你們的意見,而是知會你們知曉。”熊文燦很幹脆的說道:“若是你們不同意,那也好辦,你們自己去找糧食賑濟饑民吧。”

  他雙手一抱,大有甩手的意思。

  何永堂一看,哪裏還敢再說半個不字,忙一迭聲的答應:“全憑大人安排便是,我沒有話說。”

  熊文燦掃視眾人:“你們呢?”

  何永堂都沒說的,其他人哪裏還能說出什麽來,挨個點頭,個別機靈的,還順便說了些“熊大人賑災有方,定能安定全省”的場麵話。

  “那就一切拜托了。”熊文燦欣慰的對鄭芝龍說道:“本官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聶將軍這是雪中送炭啊,福建百姓一定會牢記他的好處,此事若是能就此安然度過,待到災情稍緩,本官一定向朝廷奏本,好好的嘉獎聶將軍。”

  “嘉獎不敢當,都是分內的事,重要的是能替熊大人分憂。”鄭芝龍乖巧的答應著,非常的謙虛:“另外,糧食運送需要時間,若是供不應求,還請大人像我們剛才商議的那樣,允許饑民過海去夷州求食,這樣既能解決福建的糧食問題,又能防止饑民在本地生變,一舉兩得。”

  “這個自然可以。”熊文燦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好,他任山東參政的時候,見過饑民如蝗蟲過境的景象,那真的是寸草不生,要是糧食一時半會運不過來,反向輸送饑民過去也未嚐不可,包袱都甩到夷州去了,福建安若泰山。

  “諸位大人也聽到了。”鄭芝龍溫言向在場的官員們說道,連連拱手:“人命大於天,末將此行,完全是為了福建蒼生,所以今後還請諸位大人多多扶助,有什麽需要我做的,盡管說,若是哪裏做錯了,也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