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鑄幣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1-09-08 17:55      字數:2971
  夏末秋至,滾滾麥浪在大地上起伏,宛如金黃色的海洋。

  一片片的稻田在雞籠城外的平原上、山嶺間,見縫插針般的布置著,綠色的山,黃色的田,就像一塊塊五彩綢緞點綴在連綿的綠色底襯上,壯觀無比。

  農夫在田裏揮舞鐮刀,抓緊時節的尾巴,收割著成熟的稻穀,成捆成捆的禾苗堆積在地頭,飽滿的麥蕙沉甸甸的,婦人們吃力的把它們搬上籮筐、板車一類的運輸工具,帶著滿足的笑,吃力的拉向打穀場。

  孩童在周圍跳躍,用地上的麥稈做成槍棒狀的玩具,彼此嬉戲,玩著海盜與官兵的遊戲。

  寬闊的打穀場上,幾台重達數百斤的巨大碾子在牲口的拉動下,來來回回的挪動,有資格驅趕牲口的一般是一村之長,或者保甲長之類的人物,隻見他神采飛舞的揮動草鞭,嘴裏發出“得兒~”的叫聲,在一眾旁觀村民期待的眼神裏,在碾子底下留下一行行脫粒後的穀子。

  有性急的農人撲上去,雙手抓起顆顆稻米,樂得合不攏嘴,任由稻米從指縫間滑落。

  “又是一個豐收年,連著兩年了,這下夷州的糧食問題會大大的緩解。”沙舒友站在打穀場一旁的大路邊,駐足不肯離去:“天公作美啊。”

  “連颶風都不從夷州過,真真的好運氣。”幾個縣衙屬吏也跟著唏噓,笑容滿麵:“不過運氣好是一方麵,沙大人運籌帷幄,在農閑時大力疏通溝渠、築建水利,才是能五穀豐登的最大保證。”

  “哪裏哪裏。”沙舒友擼著胡須笑:“我一個人也不行,諸位都是夷州有功之士,沒有大家的努力,夷州何來如今的大好光景?”

  “沙大人謙虛了,誰不說沙大人是聶將軍的左膀右臂。”眾吏目七嘴八舌的笑道:“我等能跟著沙大人學東西,也是前世的福分。”

  一個屬吏道:“確實是福分,我聽老家的鄉黨傳信來說,大明朝這兩年災禍不斷,江北多省有雪災,特別是陝西,聽說那裏已經有人吃人的現象發生,災民拖家帶口的逃難,死在路上的不計其數,淒慘無比。我能在夷州安然無恙,正是托了大人的福。”

  “真的如此?”沙舒友扭頭吃驚道。

  那屬吏歎口氣:“我老家是湖廣襄陽的,那邊已經有陝西災民出現了,自然是真的。”

  “我也聽說了,其實不止陝西,其他地方也遭了災。”又一個屬吏道:“前年杭州、紹興一帶,發了海嘯,衝擊沿岸縣城鄉村,死傷數萬人;去年山東發大水,河堤潰損,淹死好多人;九月,南直隸地震,城牆都塌了,砸死了不少人;還有……”

  話匣子一開,幾人就幾乎住不了口,這幾人都是從大明不同的地方過來的,天南海北,鴻書通信,消息渠道很廣,把沙舒友聽得吃驚不已。

  “這些事,怎麽邸報上都沒有寫呢?”他奇怪的道。

  “邸報上寫是一定寫了,但都是輕描淡寫,報喜不報憂嘛。”屬吏們歎息道:“萬幸我們身處夷州,那些災禍與我等無關。”

  沙舒友無語的聽著這些,表情凝重,作為大明官員,他當然深知官場潛規則,地方上受了災,上報朝廷的報告怎麽寫,可是個學問。

  若是考滿之年,就不能寫重了,隻能往輕了寫,若是寫得重了,自然會引來朝廷賑災責問,這對地方官的升遷可不利,而且賑災萬一不力,反而惹來一身騷,不如幹脆輕輕帶過,大家安好。

  若是不涉及考評的常年,就能寫重一點,小災寫成大災,寫得生靈塗炭都行,能換來一些朝廷賑災銀子。但若是真的很重,反而不能寫得太重,除非壓不下去了,因為把本地寫得太差,會造成地方官名譽受損,即使掛印不當了,回去也沒有個好名聲。

  搖搖頭,沙舒友惆悵的望望歡樂的打穀場,心情才慢慢好了一些,心道:“夷州雖然是個偏僻地方,遠離中樞,但民安國泰,沒有官場上如多紛爭,我也不求上進,在這裏造福一方也足以了卻心中誌願,聶龍頭雖然是個草莽英雄,卻比朝中許多齷齪不堪的人要好上許多。”

  這麽想著,他轉過身去,打算騎上馬匹,繼續前行。

  不料大路上煙塵起,一隊人馬旋風般的飛馳而來,轉眼就到了眼前。

  “沙大人,你原來在這裏。”健馬上,聶塵遠遠地就打著招呼,漂亮的勒馬在沙舒友跟前打了個轉:“正好,隨我來,隨我來,有要事商議。”

  沙舒友本來是帶著人巡視農事的,被聶塵半路遇上,沒奈何,隻好打馬跟上,攆著聶塵去了。

  一行人策馬奔騰,在雞籠城外的田野裏轉了個圈子,繞過幾道山梁,轉入一個山穀裏去。

  這樣的山穀,在雞籠城周圍,不止一處,夷州衙門選了好幾個離城稍遠的、易守難攻的,做了工場,而這座山穀同樣也不例外,被圈了起來。

  沙舒友隻知這裏將來會有用處,卻不知作何用場,一直荒蕪著,此刻突然進去,才發現裏麵竟然搭建了一些房屋,有幾間寬大的房舍正在建築當中,看其規模格式,應該是一座不大的工場。

  “聶將軍又要搞什麽?”沙舒友在馬上不住地打量,就聽到前頭聶塵已經在喊了。

  “沙大人,這裏來這裏來,這裏有茶喝。”

  一個草棚子底下,聶塵已經坐在了一根樹樁上,麵前有一張竹幾,擺著幾個粗碗,看樣子是工人們休息用的。

  親衛們散在四周,沙舒友走過去,聶塵把一個小板凳遞過去,笑吟吟的道:“沙大人在巡視農事?”

  “是啊,民以食為天。”沙舒友拱手答道:“每個月都有移民從海上來,不抓緊農科,種出足夠的糧食,夷州根基不穩啊。”

  “是啊是啊,農政是第一要務,這方麵沙大人多費心了,如果需要人手,能用的你隻管招便是,完了送我這裏備個案就行。”聶塵體恤的關心道。

  沙舒友拱手答應,心中卻歎道,說得好聽,招的人不過你將軍府那一關別想進衙門裏錄用。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夷州是聶塵的天下,沙舒友是個打工的,豈有打工者當家的道理?

  聶塵顯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費口舌,他立馬轉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上來,他湊近沙舒友,肅容道:“沙大人,我剛從營裏的金庫出來,你知道我們手頭的現銀現在有多少了?”

  沙舒友明顯怔了一下,這個問題很凶險啊,於是他隻能搖頭作不知狀。

  聶塵卻不以為意,先伸出一隻手,似乎想擺個數字,然後想了想,又伸出一隻手,兩隻手一起擺了個數字。

  “.…..”

  沙舒友茫然,他哪裏知道這是代表多大的位數。

  “嚇到了吧,我們竟然有這麽多銀子。”聶塵卻哈哈大笑,旋即立馬又變成嚴肅臉:“這麽多銀子,我想做一件事。”

  沙舒友集中了精神,聶塵很多重大決定,都是在這種看似不經意的時刻做出來的。

  “我思量著,現銀多了,就有了足夠的準備金,沙大人,我認為,我們可以鑄幣了。”果然,聶塵認真的說道:“統一錢幣,以後夷州貨物交易,以我們新鑄出來的錢幣為硬通貨,然後開設錢莊,在各地開設分號,用夷州貨幣為信用物,通存通兌,把我們的影響力再擴大幾分,你覺得如何?”

  沙舒友更茫然了,他朦朦朧朧的捕捉到一點影子,但聶塵說的太過震撼,他一時半會的根本理解不了。

  “而這裏,就是我選取的鑄幣廠地址,在這裏鑄造夷州貨幣,我設計了幾個樣式,待會你看看合不合適。”聶塵絲毫沒有因為沙舒友瞪著眼珠子而停止發言,他繼續興致勃勃的說著,指著四周:“這個山穀相對封閉,不容易出亂子,堵住兩頭誰也進不來,是個天然的鑄幣廠址。”

  沙舒友這時候,方才困難的從喉嚨裏發出一聲“啊”來,然後迷惑的問:“將軍……要開錢莊?”

  “是啊,金融是資本的必然產物,我們生意做大了,那麽多分號在外麵,全是現銀交割有諸多不便,有了錢莊,就要方便許多。”聶塵拍著自己的大腿,歎息道:“這件事其實我早就想做了,一直沒有空,現在才抓起來,都有些晚了。”

  他說著話,看向沙舒友:“我們的學堂已經開了兩年了吧?裏頭的學生裏,有沒有算學精通的?我記得當時是把這門課作為必考科目來設置的,挑一些拔尖的出來,我要選取一些能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