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集 席卷千軍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5-17 17:48      字數:4317
  詩曰: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雲中城,林黛玉收到李想的來信,除卻開篇讓她籌集子藥和火油外,就是滿紙的相思。那些韃子在他眼裏,仿若煙灰一般,一吹即散。臉上看著好氣,心裏卻歡喜的要緊。

  請來曹爾玉問道:“火油之物,卻有那麽重要嗎?”

  曹爾玉算是李想的運輸隊,給他的戰報是讓他直奔沈陽,韃子大軍已然讓李想火上澆油的燒敗了。

  略一思索說道:“不瞞絳珠,這火油全稱燃燒彈,裏麵混合著諸如白磷等一些物事,一旦點燃甚為難滅。九原的黑油大半用在此處,四維這是想一把火燒完他們,除不盡也要元氣大傷。不過,這是我軍機密,朝廷不知原委。”

  黛玉輕點下顎:“怪不得他如此有恃無恐,賭上命也要取沈陽城進手中。爾玉兄,小妹有一事囑托,還望告誡於他,此戰功有違天和又惡人無數,能結善緣就結個善緣。聽聞新到的總督素有賢名,不妨通傳一二,也好彼此互助。”

  曹爾玉端起茶飲了一口,勸慰黛玉:“絳珠啊,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前年,我必力勸他分潤一些功勞。可是如今可不行了,四維此役必須打出不世的大功,逼得朝堂封王。我們這些所謂的李黨,才能安穩立足朝堂。否則,遲早要被閹黨所害。”

  林黛玉心神一晃:“能嗎?自古功高震主後,必有不忍言的事。我隻怕”

  曹爾玉衝她哈哈一笑:“你這個師兄想什麽,你還不知嗎?安穩等著做王妃吧,前方必是死戰局麵,事不宜遲,我這就動身。”

  辭別了林黛玉,曹爾玉率著征召的民夫並輔軍一萬餘人,千裏迢迢奔赴沈陽,路過遼河時,隻見一處白地,屍骨累累,惡臭熏天。十來名負傷的烏海軍卒,漫不經心的揚土覆蓋。

  喚來一問,才知是那日火燒連營後,韃子的殘屍在此。因為戰事緊急,隻留下他們幾個輕傷的負責填埋。

  “曹大人,既然你們來了,這個就幫個忙吧。弟兄們急著上前線呢,留在這裏算是什麽?”

  曹爾玉看的都心驚肉跳:“這這是有多少?”

  “一萬來人吧,韃子也不傻,死這麽多不跑幹嘛。”

  “我的天!”曹爾玉大驚失色:“好好好,你們隨我去沈陽,這裏自有民夫清理。卻不知你家大人究竟如何了?”站在車轅上大聲喊著諸人:“前麵的同袍已經殺了萬餘韃子了!就等著咱們送去給養!再殺萬餘!”

  隊列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留下百十民夫掩埋此處,大隊繼續前行,曹爾玉不時的催促快行,生怕誤了李想的軍機。

  此時已是火燒連營第十日,陸竹山追殺了一天,才趕上了李想。早就沒了幾天前的懶散,兩眼冒著血絲說道:“來的正好!我用火炮給你開出一條路去,速去沈陽城下堵住愛新覺羅,這裏自有我來處置。”

  陸竹山拿起千裏鏡細細一數,四家旗子飄舞在旗杆,這是用了一半的力量阻住援軍,剩下的肯定去了沈陽。

  “大人,沈陽怎麽了?”

  “出了個漢奸,差點獻了城!得虧夏、王二位心狠手辣,直接殺了他全家大小,才嚇住了別人,現在沈陽還有一半就不錯了。你去捅一刀狠的!”

  陸竹山吐口吐沫罵罵咧咧的走了,李想找到炮隊指揮使蘇長河:“老蘇,啥也別說了,全砸過去不過了。擊退他們後,你們慢慢行軍,等著曹爾玉上來。補充好後再去沈陽。”

  蘇長河的兄長就是忠信王的錦衣千總,兄弟兩個各跟其主也是相得益彰。當下說道:“留一半吧,弟兄們都會火槍,給把刀也是個人手。畢竟阻敵的都是勁旅。”

  此言不虛,正對麵是老三旗藍白紅的藍白二旗並附屬的鑲藍旗和鑲白旗,紅旗一份為二,立了汗王的正黃旗,此時已經隨著正黃旗去了沈陽。

  李想為何要親留此處殺敵,隻因為正白旗旗主稱作覺羅皇太極,下轄二十五個牛錄,也是對麵能保存建製最全的一支人馬。

  十天十夜不眠不休,李想就憑借著炒麵配鍋盔,生生的不讓對麵的韃子有一刻鬆懈。看著陸竹山已經重新換了戰馬,他衝著全軍嘶吼道:“十天了!咱們追著這群野豬皮打了十天!累不累?累死了!可是,他們更累!咱們有吃有喝,就是睡的少了些,他們早就沒吃沒喝,還被咱們嚇得不敢合眼。現在,他們抓住了一個戰機,沈陽出了個漢奸叛逆,想著獻城。所以他們的汗王就跑去沈陽,想著奪了沈陽據城而守。他把他的兩個兒子留在這擋著咱們,就是不想咱們去救!你們說,能讓他得逞嗎?”

  “不能!不能!不能!”

  李想抽出那把木華黎的戰刀說道:“好多兄弟沒了子藥,可是咱們也有刀!還有弓弩!等會兒炮響過後,隨著馬隊跟我殺上去,突開口子直奔沈陽!”

  刀尖指向前方,嘶吼一聲:開炮!

  馬隊壓著炮聲就竄了出去,這可是陸竹山壓箱底的炮騎戰法,第一輪炮彈落地,他們就能現身敵前。

  果然這招無敵,韃子前鋒根本沒有反應,就被馬隊穿透,追著第二輪的後射炮火,衝向第二防線。不多時,連破四道兵線,陸竹山扭回頭看著廝殺再一起的戰團,心一狠說道:“走!去沈陽!”

  覺羅皇太極在陣中大喝道:“不能放他們過去,這支馬隊實力蠻橫,阿瑪那裏必要遭受損傷。我帶隊去追!”

  旁人不虞有詐,死命抗住湧上來的漢軍,放開道路,正白旗追了下去。

  此消彼長下,李想兵力破天荒的占了上風,一輪輪的火槍打空子藥後,漫天箭雨覆蓋下來,兩隊人馬絞殺在一起。

  前言說了,追了十天的李想,就是為了讓韃子體力耗盡,此時肉搏,果見奇效。一個衝鋒就跟著正白旗的後隊殺透了兩陣,李想扭回頭又殺了回去,務必要把殘軍斬盡殺絕。

  左有李過,右有柳湘蓮,李想此時猶如戰場雄獅,所到之處皆是血泥一片。

  氣勢這種東西說起來虛無縹緲,可是它一旦讓你有了感覺,那就是對手的不幸了。韃子猶如強弩之末,此刻真是無力迎敵了。再次殺穿敵陣的漢軍,看著身後喘息不定的韃子們,縱聲長嘯。

  李想刀指敵軍喝到:“起來再戰!”

  全軍怒吼:“再戰!再戰!再戰!”

  韃子剛鼓起奮勇,勉強結了陣等著對衝,卻忘了自己已經調轉了方向,李想哈哈一笑喊道:“曹爾玉!此時不來更待何時!”

  韃子身後一支馬隊衝來,槍聲中將韃子最後的鬥誌打垮,逶迤敗退。

  追殺了一陣的曹爾玉終於見到了大口喝水的李四維:“如何?”

  李想咽下最後一口水說道:“穩了。老陸已經追了下去,相距時間不超過兩個時辰,全軍補充彈藥後,追上去開個大!”

  曹爾玉眼望沈陽方向,喃喃自語:“爹啊,撐住了!”

  沈陽城的曹錫遠此刻看著遠來的韃子,先是愁眉不語,繼而哈哈大笑,對手下諸將說道:“果然是敗軍前來,還隻來了一半,剩下的估計在攔著李郡守。”

  諸位武將細細一看,果然是人人帶傷,蓬頭垢麵,勉強跑到城牆下,立都立不穩。

  曹錫遠喝了一聲:“此時不痛打落水狗,還待何時?”

  點其殘剩人馬,放下吊橋衝了過去,果然無有還手之力,痛殺了一陣就回城,拉起吊橋等他攻城。

  韃靼兵馬早就進了城,此時也幫著修補工事,打磨箭矢。

  韃子汗王終於兵臨城下,看看殘而不破的沈陽城,蔚然歎息:“可惜了叛將的一番心思,聽說他的家人全被殺了?要厚待此人,我有心再立個漢軍旗,專門優撫這些南來投奔的漢人。要破漢家江山,沒漢人幫忙可是不能的。”

  諸將喊聲嗻。

  此時他還不知道,陸竹山離他也就半天的路程,雖說他兒子也跟了過來,可李想也在身後。

  這道立漢軍旗的皇命,也成了他的遺詔。

  一天之後,李想立在炮隊之前,指著不遠處正黃旗的所在說道:“看見那屎黃的旗子了嗎?韃子皇帝就在那裏,給我炸翻了他!蘇長河,你要能一跑轟死個皇帝,你小子算是發達了!”

  蘇長河手都哆嗦的不成樣了:“殺敵我從來不含糊,可這殺皇帝的事兒,我沒幹過啊。”

  李想踢他一腳說道:“廢話!我也是第一次這麽幹。快點的!你炸完了我就喊汗王以死,衝的快點還能搶個屍體什麽的。”

  蘇長河穩穩心神,親自調了一門炮,點燃炮撚後,就緊閉雙眼。

  十幾聲炮響後,正黃旗飄落在地。李想大喝一聲:“汗王以死!”率著全軍壓了上去。

  韃子陣中果然大亂,一隊牛錄不顧生死的衝出混亂的戰陣,遠遠的逃去。

  此刻,戰局已定,漢軍大勝,沈陽重圍被解!

  三日後,一隊六百裏加急的信使開到京師城下,城門官聽了句:“沈陽大捷!敵皇戰死!”就連滾帶爬的敲響了鍾鼓,全京師猛然間鍾鼓齊鳴,史鼎帶隊開路,驅散百姓,一聲聲沈陽大捷,敵皇戰死傳進了皇宮。

  天子率百官迎出金殿,隻見一隊少年子弟縱馬皇城,身前鎧甲血跡斑斑,身後大氅殘破不堪,一路跑一路扔著兵器,兩邊京衛士卒刀出鞘箭上弦緊緊把他們夾在當中。

  離著五百多步,齊刷刷飄下馬來,為首的正是神武將軍之子馮紫英,餘者便是衛若蘭、柳湘蓮等等京中子弟。

  奔到近前雙手獻上六道紅批的軍報,天子依禮接過,展開一看,不由朗聲念道:“臣李想拜上吾皇萬歲,賴天家皇威浩蕩,倚士卒奮勇殺敵,臣率烏海士卒一萬、韃靼馬隊一萬、九原曹爾玉糧草輔助一萬。初戰遼河,次戰沙嶺,再戰沈陽城下。終在沈陽中衛曹錫遠將軍策應下,炮斃敵皇覺羅愛新者,破敵六萬大軍,全勝之!以此為吾皇賀!為天下臣民賀!為遼西死難七萬同胞賀!此仇得報,臣不負皇恩!”

  百官拜首,齊呼萬歲。

  天子紅著雙眼看看跪下的北靜王,哈哈大笑,再看看身前報信的這些子弟,親手一一扶起,問了家事名姓後,深感欣慰。這是李想給他的梯子,這些子弟若能籠住,何愁他們身後的家族呢。

  “朕的李郡守何在?”

  馮紫英壯著膽子回道:“他去給絳珠郡主挖人參去了。”

  百官愕然,繼而噴笑!

  天子笑彎了身子說道:“朕準了他的婚事。賈赦何在?你家蓋得園子怎麽樣了?能否給絳珠待嫁?”

  賈赦答曰:“陳設以備,無旨不敢私入。”

  “傳朕的旨意,召林如海攜女回京待嫁。朕親自做媒,宗正寺備三書,鴻臚寺備六禮。以王禮辦之。”

  北靜王心裏一顫,開口說道:“異姓王位已滿,不可封之。”

  天子瞥他一眼,說道:“自李想登科拜官以來,先有長蘆鹽場鹽稅之功,再有九原歸土之功,前麵斬了一個覺羅朕還沒賞呢,他又把敵皇炸了。可見此子宏福氣運正順,可保我家皇朝百年。朕就封他個大順王,用這個名頭保著天下風調雨順!諸位愛卿,可準之。”

  百官一聽是這個字,也就放下心來。封王講究個字號,親王用封地如齊王、蜀王等等,次之用地名如淮南王、陳留王等等不一而足。

  外姓封王多用功績,今時今日還有四王不就是東平北靜嗎,當今給個大順的號,也算酬功了。

  賈赦一想到還在李府的迎春,第一個喊了聲謝吾皇!引得眾人側目,他卻洋洋得意起來!

  消息傳到雲中時,眾女齊來拜賀王妃,林黛玉笑著說道:“那就傳下旨去,召烏海眾女前來,隨我一同返京。”

  薛寶釵臉上一紅問道:“可還依照烏海之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後文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