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供水仙子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2      字數:2290
  仙鶴童子傲白道:“紫衣這些年你在凡間遊曆都住在哪裏?”

  天歌:“笑道呀?紫衣仙子,到處遊曆,好羨慕……”

  什麽時候自己也可以,法力高強到處遊曆呢……

  紫衣道:“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仙鶴童子傲白道:“嗬嗬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紫衣笑道:“要求平安,須從心上求,心安才能真正獲得平安。一顆不安的心,就如忐、忑二字,上上下下起伏不停,或驚或懼或憂或悲;又如一個流浪漢,四處奔走,無家可歸。

  天歌說:“嗯說得好,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當今社會與傳統社會相比,居住環境和職業的不穩定性大大增強,不管生活如何漂泊,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心安”。”

  紫衣道:“心安即是家鄉,就是歸宿,守住內心的寧靜,何處不得自在。

  天歌:“嗬嗬,心安了,就算住的是茅屋,也覺得安穩無比;就算吃的是菜根,也覺得十分清香。心安了,即使麵對人生苦難,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會綻放出美麗之花。”

  紫衣道:“內心不安,沒有了自在的心境,幸福感無從建立,也會失去外在的福分,所以說,“心安是福”。”

  仙鶴童子傲白:“嗬嗬,左傳裏,有一個故事:楚武王跟他的妻子鄧曼說:“餘心蕩。”意思是我最近心裏煩亂,安定不下來。鄧曼說:“王心蕩,王祿盡矣。”意思是內心亂了,你擁有的一切也會失去。果然不久,楚武王便去世了。”

  天歌說:“古人說:“人有善,則心定體安。”好人一生平安。心安,則心安理得,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而生。同一樁事,計較得少則少憂,計較得多則多憂;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麵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麵則憂。為生活的煩惱所困,不如深吸一口新鮮空氣。人生的苦樂,不在於碰到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裏裝著多少事情。清空心裏的陰霾,返璞歸真,才能自在自安,隨緣即安。”

  仙鶴童子傲白:“宋代邵雍有一首詩心安吟: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幹。誰謂一身小,心安若泰山。誰謂一室小,寬如天地間。”

  天歌笑道:“呀!說的太好了,一花一世界的詮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睜開眼,閉上眼,一天就過去了;離開家,再回去,一年就過去了;閉上眼,睜不開,一生就過去了。人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取多餘的煩惱;人生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解決自己製造的麻煩。

  人生貴在心態,看山神靜,觀海心闊,黃金萬兩,不如心安;知足常樂,身心舒展,才能活得自在。”

  紫衣不高興道:“傲白,你不想聽聽我這些年在哪裏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我剛才不是問了嗎?你不是說心安就是歸處嗎?”

  紫衣道:“我在道觀神像前供水呢!順便遊山玩水……”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專門在神聖像前去供水一下,還有這個職位嗎?你這是跑到寺廟上玩了會兒吧……”

  紫衣笑道:“嗬嗬,這麽知我者莫若你,不過這神像前供水也是有講究的……”

  仙鶴童子笑道:“哦?那些講究?”

  紫衣道:“記住這三點,讓你的功德更加圓滿……”

  天歌說:“哪三點?你這是供水仙子呀!”

  聽到這話紫衣心情好多了。

  紫衣道:“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崇拜的宗教,神仙信仰是道教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飛升成仙也是修道之人修行的目標。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希望通過人格化的神仙來更好地勸人向善,方便教化世人。”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道教的宮觀裏供奉著不同的神明,如統禦三界十方的玉皇大帝,執掌天下財富的財神,掌管世間姻緣的月下老人等等。大殿神像的供桌上經常會擺放著許多的供品,道教將供於神壇的這些供品稱之為“五供”,即香、花、燈、水、果。而《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對五供是如下解釋的“當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以表天地造化,相生相克之治而合神明之德。”

  天歌說:“為何要供水?”

  紫衣笑道:“嗬嗬,你居然連這個都不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它是人類及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水加以崇拜。道祖老子的《道德經》所講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水具有柔弱不爭的性格,這也是道教修道之人需要具有的修行原則。而“上善若水”則是道祖老子對人們的開示,在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麵起到關鍵的作用。”

  仙鶴童子傲白:“同時道教也將崇拜的水加以神格化,古代中國將流入大海的四條河流統稱為四瀆,它們分別是南瀆長江、西瀆黃河、東瀆淮水和北瀆濟水。道教神仙中的長江之神為江瀆廣源王;黃河水神為河瀆靈源王;淮河水神為淮瀆長源王;

  濟水之神為濟瀆清源王。道教將宇宙空間分為天、地、水三界,象征水界的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與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構成了三官大帝的信仰。”

  天歌說:“不是水都是有龍王掌管的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根據《太上洞淵神咒經》記載,道教有五帝龍王和四海龍王,道教認為,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是江河湖海,都有龍王信仰的存在。”

  天歌說:“那供水該選擇什麽樣的水?”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道教將供神所用之水稱之為七寶漿,據《太上大道玉清經》記載七寶漿分別是:“是諸仙人複齎七種寶漿,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精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匱寶漿,各以諸天寶器盛諸供具。”

  紫衣道:“我們日常供神時所用的水杯要選用潔淨的杯子,在供水之前首先要將杯身擦幹淨,所供的水量,要根據容量的大小決定,不能太少或太滿,注意不能將空杯供養在神像前,這是對神明的不尊重。供水要用潔淨的清水,不能選用那些市麵上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