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萬法從心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52
  仙鶴童子傲白:“主人說的這恐懼,絕望,羞愧該怎麽辦呢?”

  天歌說:“我想說,他們現在心理學,也鼓勵人們,當自己心性出現問題便可以從這三麵找原因,然後通過類似於道教打坐的冥想使自己複歸於平靜。”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原來是這樣,那還不如直接修道來的直接……”

  天歌說:“其實我也是這樣認為可是大部分人卻沒有時間修道,隻能在家研究心理學,達到心靈的安靜和安寧,不然的話現在生活太過壓力緊張總是會容易讓人無所適從,這也是一種緩解壓力,找到內心平靜的一種方式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哦,原來是為了尋找寧靜,尋找平靜,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更簡單了!”

  天歌笑道:“哦?怎麽個簡單法?要怎麽辦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主人可唱《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天歌說:“你唱的這歌是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這乃是修心養性心決……”

  天歌說:“呀!好厲害,那就要經常唱唱,不過,你唱歌唱的可真好聽呀,抑揚頓挫的。好像有種古代人吟詩的感覺了,現在的人卻沒有這種感覺,古代的發聲應該是更有層次感的,和現在讀詩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其實唱歌容易,忌諱也多,這種道教歌……”

  天歌笑道:“為什麽?你不是嚇唬我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學道修行,第一大忌為何是輕言泄事?且犯此忌者,鬼神嗔怒,罪不可赦!”

  天歌說:“這是?”

  仙鶴童子傲白:“很多道教愛好者,對道教興趣很濃,尤其是對道法。甚至傾其所有,四處雲遊參訪,以期訪得名師,學到真傳。真正的結果如何呢?大多數人是無功而返。”

  天歌說:“這樣說,有道友就不高興了,你們道教真保守,難怪在五大宗教裏麵吊車尾,如此敝帚自珍,怎麽能發展起來?筆者想說的是,道教崇尚道法自然,古往今來,有多少宗教消亡在綿綿的曆史長河之中,道教能一直存在下去,自然是有它的道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需知學道求仙,第一大忌,就是不可告訴別人自己學了什麽,修到了什麽程度。究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天歌打斷道:“哪幾點?”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輕泄玄機,罪所不原,明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就在道門十規中作了專門的說明:“修道之人亦不得濫授道法,輕泄玄機。雖入道之人、崇教之士,言行不莊、慢忽香火者,亦宜寶秘,慎勿妄傳,而況市井屠釣之徒,苟利眩名,輒納為徒,浮談誑語,自貽律譴,罪所不原。”

  天歌:“這說的是不讓泄露天機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也就是說,雖然即使是某些所謂“入道”的、“崇道”的,但是言行不莊、怠慢香火,都不能授其道法。如若將道法授給那些隻知追名逐利、舉止輕浮、言行不端之人,自己都會被連累受到上天的懲戒,此罪極大且不能被赦免。”

  天歌:“哦,那還有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鬼神嗔怒,魔障重重,玄元教令科:“凡是秘密天籙,不可妄開爾,當有滅門之禍。輕言泄事,陰神為慢易玄科,天奪人誌。雖欲學道,多逢難事隔塞也,大忌之。如果學道之人,將自己所學所修,輕易的告訴他人,則鬼神嗔怒。以後學道,會有很多魔障。是為大忌。為什麽呢?紅鉛火龍訣雲:“故先真到此,皆傳在口訣,至誠輕泄,勿使非人知之,令竊弄神機妙用也。”

  天歌說:“為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因為道家的道術也好,方法也罷,都是通達陰陽造化之妙的祖師神仙流傳下來的,很多關鍵的地方都沒有寫在書上,而是師徒之間傳授。擔心的是有些人學了之後,竊弄神機妙用。還有就是怕有的世俗之人,聽了之後,口出誹謗之語言。這樣就導致自己學起來,信心受到影響,或者鬼神嗔怒,致使學亦難成。太清中黃真經雲:“學道修行,大忌輕言泄事。縱得玉籙金章,終不成道。凡人遇異書奇術,皆天神助應,自是人愚慢其神理,難成道也。無分之人,永不相遇矣。”不可不慎也。”

  天歌說:“嗬嗬,看樣子這不能泄露的還多了!”

  仙鶴童子傲白:“輕言泄事,行法不靈,我們有些道友,學道修仙,修到一定的程度會有一些異象。例如能預知未來,看到神仙,內觀五髒等等。於是乎心生歡喜,要告訴別人,到處傳揚,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滔天本領”。但是我們發現沒有,這樣下去一般沒有好結果。是故《中山玉櫃服氣經》雲:“夫內景是內秘之事,唯自己心內知之,固不合漏泄他人也。曾於一道友處受得水法一宗。授受之時,道友幾次叮囑:“法本可以供奉在壇上。不能讓別人看,不能給別人摸。自己修到什麽程度,也不要告訴別人。”我問:“為什麽?”道友說:“這是教你守秘,其實是教你守心,守住這股氣。這樣法術才能靈驗。”

  天歌說:“法術靈驗還要守心……”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語嘿與動靜,皆法所使然。無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無疑,法法皆心法。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

  天歌說:“也就是說,心中有法,法在心中?隻有心專心,才能讓法術靈驗?”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法之靈驗,乃心之靈驗也。心之靈驗,在於守一而無疑。如果學法之人,不能謹秘,則心氣散,心氣散,則法術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