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施食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38
  天歌道:“你說我們小時候,家裏做飯,總是做好的飯,先破灑,然後才能嚐第一口,這一種行為恐怕就是施食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家裏麵那樣做,其實是也是敬鬼神……”

  天歌笑道:“對對對,每次都是先給那個灶王爺案板上,放一塊肉或者好吃的,然後才能破灑在地上,然後再是家人,可以嚐第一口……”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地上那一口自然是施食……”

  天歌道:“施食,的意義在哪裏?難道鬼都吃不飽嗎?做鬼還要吃飯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施食的基本意義在於使饑餓之鬼神得以飽滿,而溫飽問題不僅在人類社會是重要問題,在神鬼世界也是重要問題;其次,施食是要“使人常思孝念,日積陰功,廣運慈悲”。”

  天歌說:“可見,煉度儀中施食的運用,還有教化世人的作用。”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在煉度儀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解冤釋結的內容。“冤結”是指因人際冤對而引起的陰訟牽連、陰鬼遭罪、陽眷受報等情況。煉度儀把人生冤對概括為十種,即“十傷”:殺傷、縊死、溺水、產死、伏連、塚訟、獄死、邪妖、藥死和累世等。”

  天歌說:“那那些累世冤死的怎麽辦?”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其中,累世冤對是人際冤對的延續,而邪妖冤對則是非人際關係的內容,其他八傷都是人際冤仇關係的直接表現,這些人際冤對是社會矛盾的直接反映。解冤釋結儀式的出現和流傳,表達了強者希望生前冤孽得解,無礙死後升仙的願望,也反映了弱者對理想生活的幻想。”

  天歌說:“可是冤死的,不能解脫,不能得道成仙,對他們豈不是太不公平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升仙路上本無貴賤,但亡靈要進入神仙世界,必須做到恩冤兩忘,不以生前冤結而牽纏於泉下,方能獲得超升。煉度的目的是要使亡魂在經過高功法師的祭煉後,得以出離地獄,升入仙界。科儀中,雖然要奉請各路神仙,救治亡魂。但主要是高功法師存想自己代天尊而行道,其中人的力量得到了提高。儀式中高功以自己之魂魄遊行三界,溝通於神鬼之間,上以請神召將,下以濟度鬼魂,顯示了道教為民眾追求幸福的努力。”

  天歌說:“如此複雜的幽冥神鬼之事,通過高功的累積修持而釋放於一時,就能達到升度亡魂的目的,又體現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

  古代大多數煉度科儀中,亡魂在享受法食和水火交煉之後,還需經過法橋,才得超登仙鄉。”

  仙鶴童子傲白:“《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一百零六收有“明真齋用”的煉度儀,其中高功法師在恭行祭煉後下座,召五方童子送亡靈至橋頭立;又謹召朱陵火府引魂登橋大神、監橋超度大神、守橋超度升魂五大神,遵依帝敕,火急引領亡故徑度升天法橋,上登碧虛,逍遙自在。煉度法壇中“升天法橋”的位置,處於所設仙曹諸司官將和種民四天牌位之中,意即亡魂經仙曹官將的拯拔,過此法橋,便可升入種民四天。南宋金允中撰集《上清靈寶**》時,曾經除去其中的偈子,易以白文,對之進行了一定的改革。至遲在清代,江蘇、上海等地道教都己從煉度儀中分l出獨立的度橋科儀。

  當代各地煉度儀中很少再有度橋一節,隻有台灣地區道教仍保持著這一傳統。度橋一節,使得科儀更趨形象化,並且更多地賦予了普通信徒對煉度儀的參與。亡魂過此仙橋,便遠離陽世眷屬,升仙而去。因此,送魂度橋一節,是陽世眷屬、親友寄托哀思、表達自己對亡故思念之情的最佳時間。”

  天歌說:“我有個朋友南方人,說江蘇地區的“蓬壺煉”,在變煉法食之後,又加以歎骷髏一節,顯得與眾不同。“歎骷髏”是對亡魂生前不幸的嗟歎,充分顯示了道教對人生的同情。”

  仙鶴童子傲白:“《真科》稱:昔日莊子去荒郊野外遊玩,忽睹大地上朽壞一堆白骨骷髏,因而三歎骷髏。儀中借莊子之口,表達了道教對幽魂的哀歎和同情,並奉勸世人要及早修行,消除災障,早求出離苦海,永生光明之鄉。”

  天歌說:“在當今煉度儀中,皆有召請天醫調治亡魂疾病一節嗎?能不能治病?”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儀中在召請亡魂之後,又要請五靈五帝真君、混元十二氣化生大將軍、天醫十三科諸大典吏、六治仙官、治病功曹、嚐藥仙吏等天醫院官將,“飛行變化,布氣分真,降中黃一氣之丹,療久病沉屙之疾。達到普令亡魂“首斷為續,筋斷為聯,蠱癩為剝,水腹為寬,胎留為下,孕育發全,拳攣伸縮,喑啞能言,手足不具,俱得完全,盲聾視聽,癲狂複完,老者反壯,執對和冤,饑寒充實,沉屙頓捐,風癆凍絕,鹹得醫全。”亡魂在經過醫治之後,穿上霞衣,方能朝參三寶,領受無邊法食和水火交煉。”

  天歌說:“還有什麽形式?”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從古到今的煉度儀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程序:在亡魂皈依三清之後,尚要受戒,才能升仙。”

  天歌說:“煉度之後,還要受戒為什麽呀?受什麽戒呢?太複雜了吧,怎麽能這麽麻煩呢?煉度之後都已經淨化了呀!”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在“生神開度齋用”的煉度儀中,亡魂要受十二大戒:一、忠孝國君,師資父母;二、仁慈百品眾生,昆蟲草木;三、敬奉天地,日月星辰;四、欽奉三洞上經,一言一偈;五、尊仰一切仙聖神靈;六、慎損三寶物色;七、和顏悅心,忍辱修行;八、端貞謹潔,清心淨體;九、勿生嫉妒陰謀,詐妄天人含生;十、不得啖食辛膻腥臊葷穢;十一、不得大醉,浮狂叫喚;十二、不得評論一切是非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