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以水淨化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61
  天歌笑道:“這些法術科儀好像,舍不得水和火,可是這水火本來就是不相容的,怎麽就會要讓它們杠上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水火不相容,但是陰陽相生相克本來就是深刻之間,循環往複,水火代表的又是陰陽……”

  天歌笑道:“哦,也是,水火jiao煉之法是煉度科儀的精髓。諸家煉度雖各不相同,但皆不出於水火二物。”

  仙鶴童子傲白:“嗬嗬,主人說的是,隻不過,煉度魂魄,豈不是水火更能代表陰陽,也能煉度靈魂……”

  天歌笑道:“呀,我突然就明白了,你說的這個意思恐怕就是說以水的洗滌能力才能淨化人心,淨化靈魂的肮髒還是純淨,以火之能力才能煉化東西?”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說的是這個理,煉度儀要求行持之士運己身純陽之道炁,而點化純陰之鬼魂。即以我之陽而煉彼之陰,陰陽jiao感,幽冥潛通,亡魂滯魄必得超度。”

  天歌笑道:“在行儀式時要注意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在行儀時,高功要“以我之真,覺被之妄;以我之陽,煉被之陰;以我之神,生彼之神;以我之炁,返彼之炁;以我之賢,化彼之愚。”所以,若行煉度之法,須明采納,吞服三光正炁、日精月華,吐故納新,自身集召陽神,煉除陰翳,方能具備煉度亡魂之法力。”

  天歌道:“嗯,好,說的好,以我之賢,化彼之愚。”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太極祭煉內法》在闡釋水火煉度之義時說:“水煉之曰水者,非水也,吾jg之澤也。煉吾之jg而生彼之jg,故化之為水而煉之焉;火煉之曰火者,非火也,吾神之光也。煉吾之神而生彼之神也,故化之為火而煉之焉。jg亡神離,昔雖墮而為鬼,jg生神全,今當升而生天。”

  天歌道:“呀!這聽起來,好像全麵的被煉化了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煉則度矣,不煉則不度也。故曰水火煉度”。煉度就是要通過真水與真火的交煉,而達到使鬼魂亡離之精神聚合而生全,從而位登仙班。煉度之水火於天,象以日月。“真水”是y中之一炁,太陰之真jg;“真火”是yang中之火,能辟除陰滓,冶煉成嬰。鄭所南說:“水屬陰,以吾之jg而作用乎月,其色則白,本非月也;火屬陽,以吾之神而作用乎日,其色則紅,本非日也。”

  煉度時,外要請降日精月華,內要先使己身之水火二炁上下相jiao,升降相結,然後混合於中宮,結成金丹,才能達到濟幽冥、超滯魂魄的目的。”

  天歌笑道:“那水火煉度是不是先煉水,後練火呢?你的先後順序是怎麽樣的呢?我覺得一定是先水後煉火……”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說說這其中的道理?”

  天歌笑道:“水能洗滌靈魂的不潔,幹淨為主,在用火去煉化的話,就是一個正常的程序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主人果然聰慧,水火煉度的順序,古代有先水而後火者,有先火而後水者。先火而後水者,以《本經》中有玉眸煉質、黃華蕩形之說,但豈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論,乃宇宙造化相生之理。

  水煉則膏潤以生精,火煉則光明以生神,非膏潤則無精,非光明則無神炁,非神炁精采不可以生天,非育精生神不能為煉度。水煉與火練功用不同,但相輔相成。水煉用真一之精,陰靈入水,滌蕩塵垢,童顏玉光;火煉用真陽之炁,陰魂一入火沼,魂如火棗,融化陰shi,反胎易質,化為嬰兒。”

  天歌笑道:“這是依附什麽原理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煉度儀所設有形之水火,是憑藉天之象,地之形,以求日精月華之真炁,並運用符?以神其變化,進而升濟淪於幽冥之中的一切煢魂。因此,設立的水池火沼,必須內盛真水、真火。真水須在拂曉時於東井中,取人未汲者;真火是在正午時,麵日用楊柴炭和苦竹,以印香引之。

  凡立水池用壬癸日,以石造成,內方外圓,下中心成坎卦,方圓五尺,內鑿符籙,上立牌號“流汩沼”,安於齋壇東北角上。凡立火沼,用丙丁日,以石刻成,內方外圓,下中心成離卦,方圓闊三尺,池中鑿符文,上立牌號“冶煉池”,安於齋壇東南角上。水池火沼的設置,融合了道教關於五方、八卦以及古代天地之形的思想。”

  天歌笑道:“煉度科儀所反映的思想是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煉度科儀的思想內容非常豐富,它包括了煉度亡魂、施食、解冤釋結、召歎孤魂、三皈九成等等,每種內容都與社會大眾有著緊密的關係。煉度儀之所以長盛不衰,正是因為它反映了社會各階層民眾的願望,起到了教化民眾、濟死利生的巨大作用。”

  天歌笑道:“做這麽**事,要施食吧?畢竟有這麽多亡魂……”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施食之法是煉度儀的重要組成部分。施食也稱“斛食”,即咒施法食。至遲在唐代,簡單的施食方法已經相當盛行。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記道教於七月十五日中元施食時說:“以其日作玄都大獻於玉京山,采諸花果,珍奇異物,幢幡寶蓋,清膳飲食,獻諸聖眾。道士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玄都大獻的場麵浩大,但方法簡單。直至宋代,施食法才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在王契真和金允中分別編集的兩種《上清靈寶**》中,都記有施食的詳細內容。在南宋時期,煉度儀和施食儀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祭煉法而流傳至今。各時各地的祭煉法,基本上都有施食的內容,少見有施而不煉或不施而煉的科儀經本。”

  天歌說“這些鬼魂也就是,在這些法事上才能獲得一些吃喝,不然的話平時都要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