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氣沉丹田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17
  天歌說:“對呀,我聽說,古代皇帝上朝時候也是大約這時候,天還沒亮……”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上朝時間總是很早,是文武百官起的,早就連皇帝天子也是同樣以身作則……”

  天歌說剛才你說,古代男子都學習刻苦,皇家子弟也是一樣,這是為何?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康熙的皇子們寅時就到書房讀書,複習前一天所學內容。卯時(五點到七點),師傅進入書房,檢查前一天的功課。早朝結束後,康熙會來到皇子的書房,詢問學習情況。”

  天歌說:“呀!難怪古代人詩詞歌賦那麽華麗,原來都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呀,也難怪會這樣呢。如果我這樣學習,恐怕也能出口成章……”

  突突魚和噗噗魚笑道:“姐姐,說的對,嘿嘿……”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學習能力很強,我說過的,你也都記得住……”

  天歌說:“對了,現在人減肥都喜歡,用x式呼吸,可是我見道教書籍又說要腹式呼吸,比如說氣沉丹田……”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氣沉丹田與腹式呼吸,常見的呼吸方式主要有兩種:x式呼吸和腹式呼吸。x式呼吸以肋骨和x骨活動為主,吸氣時x廓前後、左右徑增大。因此,x腔也增大,但腹部仍保持平坦。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x廓的上下徑增大,此時橫膈肌下降,腹肌隆起,腹壓增加。”

  噗噗魚道:“腹式呼吸又有順式和逆式的區別。逆腹式呼吸吸氣時腹肌內縮,呼氣時腹肌放鬆外凸。逆腹式呼吸常見於太極拳演練之中,傳統氣功則大都采用順腹式呼吸。”

  天歌說:“氣沉丹田是什麽情況?”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氣沉丹田,最早見於清王宗嶽的《太極拳論》:“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但文中僅提此一句,未作詳解。近人楊澄甫(楊式太極拳宗師)在《太極拳說十要》中提到“含x拔背”時,曾作這樣解釋:“含x者,x略內涵,使氣沉於丹田也。”是針對人們練拳時氣容易上提,從而產生憋氣和上重下輕、重心不穩的毛病而提出來的。因為讓xq部肌肉放鬆,腹肌收縮,可以降低腹壓並使丹田向上合抱,這樣便有利於外氣貫入丹田,並發揮下守重心和引動形體的作用。清人萇乃周的《萇氏武技書》中有一篇《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曾說到“聚氣”。文雲:“神以氣會,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會,非聚氣不能也。聚之之法,惟將穀道一撮,一收,使在下之氣盡提於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於下,而不上散,下上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達外,無處不堅硬矣。”這個“聚氣”,是指逆腹式呼吸在吸氣時結合提肛,使清氣沉入丹田。”

  突突魚道:“傳統氣功所說的氣沉丹田與上述武家不同。傳統氣功為了實現凝神氣穴,意守丹田,常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通過以意領氣,不斷引導外氣進入丹田。它所采取的是順腹式呼吸,而不像武家那樣采取逆腹式呼吸。它可以順著吸氣,讓意念引氣沉入丹田;也可以順著呼氣,讓意念引氣沉入丹田。”

  噗噗魚道:“丹功中稱此為“神息相依”“氣氣歸根”。《道鄉集》說:“神不依息必外弛,息不依神難自伏,是以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互相依附,始歸大定。”當代氣功名家李少波創編的“真氣運行法”廣受好評,其五步功法的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作者特指出這一步即氣沉丹田。沉的方法是“意息相隨”。“真氣運行法”是讓意念跟隨呼氣不斷沉入丹田。”

  天歌說:“其實,人的呼吸從鼻腔吸進空氣之後,便通過氣管進入肺泡,氣體根本不可能進入腹部的丹田;呼氣時是將氣體排出體外,更不可能進入丹田。所謂氣沉丹田,純是主觀上的一種感覺運演。”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傳統氣功作功時,通過意念將諸多呼吸動覺整合成一道從咽喉沿任脈路線至丹田的呼吸動覺移動線,意念就是跟著這道移動線進入丹田。這樣,便會產生氣沉丹田的感覺。比如吸氣時的氣沉丹田,便是以膈肌下降和腹肌外凸的動覺為主,組成一道呼吸動覺移動線;而呼氣時的氣沉丹田,則是以鼻腔向外向下排氣的動覺為主,並將這種動覺遷移至咽喉處,再配合腹肌內凹的動覺,以此組成一道呼吸動覺移動線。這種動覺整合,隻要想一想,便會自動完成。”

  天歌說:“可以做意念建設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氣沉丹田,可以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聯係,可以激發任脈經線的真氣,可以強化呼吸運動產生的震動波和內壓力對丹田的激惹,從而激發丹田的氣機。根據以上所述,可見氣沉丹田是傳統氣功對腹式呼吸的一種巧妙運用。”

  天歌說:“丹田呼吸與腹式呼吸有什麽區別?”

  突突魚道:“傳統氣功在神息相依、氣沉丹田之後,丹田部位會出現熱感,出現內氣躍動。這說明功夫已有一定積累,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關係已經建立,此時便要將呼吸的注意點從鼻端和任脈經線轉到腹部的丹田部位,覺得就是丹田在吸氣、呼氣。此即古人說的“出從臍出,入從臍滅”(《攝生三要》)。這就叫丹田呼吸,丹經又稱“氣穴呼吸”。”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道鄉集》說:“隻有後天氣息息歸根,進行氣穴呼吸,才能引發先天祖氣。”這一階段重在意守丹田,凝神氣穴。李少波的“真氣運行法”稱此階段為“凝神守丹田”。如果說前一階段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關係,那麽這一階段則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丹田的條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