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世間心無虛空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311
  天歌笑道:“在我的映象裏,道士都是會做法的,會救人,會降妖除魔的那種隱士高人……”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全真道並不是一個出世的宗教……”

  天歌說:“可是為什麽丘處機,丘祖,卻出世救人,一言止殺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當然,這一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宗教救世情結,不可能憑借一人一己之力完成。”

  天歌說:“哦?還有誰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重陽祖師仙去後,其門下七位弟子也以各自的方式在布道濟人。馬鈺祖師曾寫過一首《踏雲行》,詞中提到:“興盡當歸,關遊長便,大家共把愚迷勸。一開一悟一回頭,同心同德同歸善。”

  天歌說:“這說的是什麽意思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濟度世人的情愫,足以可以證明當年重陽祖師的宗教理想是得到了很好地繼承的。儒士範懌在為譚處端的《水雲集》所作序中稱其“行化度人,從其教者,所至雲集”,以此來證明譚祖同樣在秉持祖師的宗教理想。”

  天歌說:“既然哀歎生命的無常,那就需要去找到一個方法去接受這種無常、淡看這種無常並最終超越這種無常。此是祖師修道的緣由,也是祖師希望把這一點作為濟世思想的終極目的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坦然麵對生活的風浪!若無我相,則無增減。世人之所以有得失心,是因為他們凡事隻想自己。如果能放下自私自利,得失便是浮雲。”

  天歌說:“你的意思是丘祖修行時候並沒有想這麽多?”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有人光明磊落,一生心安理得。有人蠅營狗苟,終是慘淡收場。人一輩子,得失隻靠兩個字,人品。人品好的人,做事坦蕩,問心無愧。遇事有人幫,遇難有人助,一路常有貴人扶,身邊總有好人護。做人,擁有一個好人品,就等於擁有了一切!世界正在悄悄獎勵,人品好的人”

  天歌說:“人品好的人有什麽好處?”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左傳》記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傳之久遠,此之謂不朽。立德,就是指會做人,擁有好人品。

  有個年輕人,雖然家境貧寒但總是喜歡幫助別人。一天,他撿到一枚銅錢,他用這枚銅錢買了些茶水送給了花匠們。花匠們正是口渴,每人都送了他一束鮮花以示感謝。”

  年輕人拿著花路過集市時,將花送給了愛花的人,得到花的人非常感激他,每人都給了他一個銅錢。

  後來,年輕人出門撿柴時,拿這些銅錢買了許多糖果,送給了正在爭吵的孩子們,孩子們拿到糖果很開心,於是紛紛幫他撿了許多柴。

  他擺茶水攤,免費讓割草工人們喝水,工人們便給了他許多草。一天,路過一個馬幫隊伍,年輕人把草送給了他們,馬幫們卻在走的時候放下了1000個銅錢。

  就這樣,年輕人在幫別人的時候,又有許多人來幫他。很快,就成了這個地方遠近聞名的大富豪……

  天歌說:“嗬嗬,可是很多有錢人也都是壞人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壞人還是少,好人多,子曰:子欲為事,先為人聖。做人要想成事,首先要修煉自己。做人,重要的不是你的身份地位,而是你的人品。好人品,一路坦途;差人品,寸步難行。做人,可以沒錢,卻不能坑朋友的錢。做人,可以沒才,卻不能丟失了人品。”

  天歌說:“人品太籠統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人品,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人品,能消災解難,逢貴人,遇友人,一路都有相助。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裏,總會熠熠生輝。

  算計別人,就是算計自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的修行之人,不是對過錯視而不見,而是不會在計較得失上多花心思。”

  天歌說:“講個故事比喻一下?”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百喻經》裏有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個老師,特別喜愛他的兩個學生。老師的腿腳不便,需要有人an一隻腳。”

  不料,他這兩個學生都想當老師最重視的那個學生,所以常常針鋒相對。

  一天,一個學生有事走開了,另一個學生就琢磨:怎麽才能讓老師討厭他呢?於是,他將這個學生按的那隻腳用石頭敲斷了。

  這個學生回來之後非常生氣,為了報複,也將另一學生按的那隻腳敲斷了。

  天歌感歎道:“做人,精於算計,終將毀於算計。利益算計不來,感情籌謀不得。人生際遇,是你的終將屬於你,不是你的苦求無益。算計別人的人,總有一天會禍及自己。”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人活著,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無論何時何地心都要像虛空那樣,不受染汙,沒有執著。”

  天歌說:“紅樓夢裏,賈府的權利中心人物王熙鳳,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她上能把賈母哄得開開心心,下能把家庭瑣事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是個八麵玲瓏,極其聰明的妙人。可在十二曲中的《聰明累》卻點出這份“聰明”,帶來的悲慘命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鳳精明一生,落了個淒慘結局。賈府敗落後,她的女兒巧姐也被親舅舅賣入青樓,幸好最後被劉姥姥搭救。而這劉姥姥能出手相助,得益於王熙鳳曾經所結下的善緣。劉姥姥為了生存,到賈府求助,王熙鳳不過隨手給了20兩銀子便做了打發。劉姥姥卻一直念著這份好,在王熙鳳落獄後,前去看望,之後得知巧姐下落,還花重金救出巧姐。劉姥姥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報答王熙鳳昔日那一個善念。王熙鳳一輩子精明算計,結局淒慘,卻也因一次積德行善,讓女兒免遭流落風塵之苦。”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福禍,均由那一刹那間的善惡之念,而有所注定。人活著,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如此,不求大富大貴,但能平安順遂。做人,少些計較,少些刁難,少些算計,凡事易地思之,才是真正的智慧。人活著,誰都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坦然麵對生活的風浪。別擔心,生活一定不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