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祝由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46
  天歌說:“傲白,你說我們古代,很多關於祝由術的故事是真是假呢?這些是巫師的術法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祝由之術是傳統道法的一個重要分支,祝由科是對祝由之術的一個統稱,源自祝由天醫十三科的說法。”

  天歌疑惑道:“居然祝由術也是道教的道法呀?我以前一直以為這種法是巫師神漢做的事情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主人有所不知,“祝由”二字的本義是“禱告原由”,也就是向上天或神靈講清楚自己的問題,以及可能的原因,並且真誠懺悔,按照符合規律的方法加以處理,問題就解決了。

  突突魚笑道:“突突突,嗬嗬,姐姐,“祝由氏治疾不用藥,唯以清水一碗,以手捏劍訣,敕勒書符水麵,以飲病者,亦無不效。”

  天歌說:“哦?這種確實有點神奇……”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裏乘》中還說,“祝由氏為湖南辰州府人,故今辰州人,多擅此術,名曰‘祝由科’。為人治病,誓不受錢幣之謝,或酬以酒食既可。然擅此術者雖多,而真得秘傳者甚少,如得真傳者,實有起死回生之功”。”

  天歌說:“這聽起來好像有很多的好故事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清朝人張培仁在《妙香室叢話》卷14中記載了一件奇異的事情:某年本處校場閱兵,有一個人眼睛被流矢射中,箭插,得很結實拔不出來。趕緊尋訪到了一個專業從事祝由科的人,是一個龍鍾老太太。”

  老太太到了現場,就讓人把受傷的人用繩子捆在了東邊的柱子上,老太太自己站在西邊的柱子邊上念咒,看熱鬧的人在老太太邊上圍了一圈。

  念了半天咒之後,老太太讓圍觀的人群稍稍退後,然後大喝一聲,一歪頭,受傷者眼裏插的箭立刻從眼睛裏反方向飛射出來,射中了西邊的柱子,入木有一寸多深,離著老太太的鬢角隻有幾寸的距離。

  圍觀的人大駭,再去看受傷者的眼睛,已經完好沒有受傷的痕跡了。

  天歌說:“媽呀,這還了得,這是天神下凡吧,這簡直就是神奇的仙術,根本就不是什麽祝由術嗎?我知道這祝由術都是騙人的東西啊,對了,你怎麽知道清朝的事情呢?不是說在這裏等了1萬年了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在這裏等了1萬年,不見得,不能出去啊,還還可以出去到處雲遊,所見所聞,也是很多呢!”

  天歌:“呃,還以為你等我很寂寞呢,原來還不是遊山玩水……”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舊時大庸(即今天湖南張家界市)縣誌也記載了一個名叫“金鉤李胡子”的人,善於治療傷痛。有一次,一位婦女患了乳癰,如果動手術,勢必要用手觸摸到婦女的ru房。“金鉤李胡子”便念了一番咒語,將該婦女的乳癰轉移到屋裏的一根中柱上,便在中柱上動手術,結果,中柱上膿血直流,而婦女卻毫無感覺。不久就將乳癰割了下來,而婦女的傷痛也很快就好了。”

  天歌說:“媽呀,這害病的女人,指定是雙倍的收了高效了,不然的話怎麽能遇到神仙治病呢,現在如果能有幾個這麽樣的神仙醫生的話,可是發大財了,現在該多少人需要做這樣的乳腺癌的手術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在《暢流》有一篇趙海濤先生寫的《祝由科的邪門邪術》,報告他對祝由科的親身所見與體驗,文筆雖不免有些傳奇性,卻不失其真實性。趙海濤先生這樣寫的……”

  天歌說:“怎麽說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小時候,我們家住在江蘇常州禮嘉橋。禮嘉橋是個僅有百餘家鋪麵的小鎮,瀕運河支流北岸。每隔半年,準有一位光頭,穿長袍布鞋的祝由科郎中出現。”

  每次來就住在我們家隔壁的一小客棧裏。清早起身,先在院子裏焚香燒紙,膜拜天地,然後再開始街邊擺地攤。

  擺好地攤,他將一條長板凳豎起來,三腳懸空,一腳著地。口中念念有詞,嘴停手鬆,長板凳並不倒下。隨手在街邊撿起一塊大石頭,輕輕的往板凳頂端一放,而石頭與板凳竟四平八穩的,那石頭是塊不規則的黃石,足有二十來斤。

  等到有人圍攏過來,他就從小箱裏拿出一張畫了符的黃裱紙,吐把口沫,往店鋪的門板上一貼(通常是已歇業店鋪的門板),在黃裱紙中央釘一枚小洋釘。

  然後右手端起滿滿的一杯水,左手拿起一個直徑約有一尺的小竹篩子,伸到麵前,讓觀眾過目以後,往杯口上一覆,嘴裏念念有詞,再迅速地將杯子與竹篩同時翻轉過來,提起篩子邊沿上的三根小繩子,扭在一起,往小洋釘上一掛,杯裏的水,竟一滴都不漏出來。

  擺出這兩套架式,這位祝由郎中就坐在一張小破書桌後麵,悠遊自得地搖著折扇,大吹法螺。

  破書桌上麵,擺著幾本不知名的藥書和幾疊黃裱紙。每本書都是破舊不堪,字跡模糊難辨。

  如有人身上長瘤、長皰、長瘡,不論部位在哪一處,他從不叫患者揭開衣服來詳細檢視。

  隻是以手指在患部大約估量一下尺寸,然後用黃裱紙剪一人形,吐把口沫,往門板上一貼。用毛筆在紙人上之相同部位畫一圓圈,取銀針一枚,輕輕cj那圓圈裏,隻聽得患者大喊一聲“哎喲”,血水與黃濃立刻自患部流了出來。

  這時,他趁機拿一副膏藥賣給患者,讓患者自行貼上,沒幾天就好了。

  天歌插嘴道:“我去,都是這麽神奇……”

  仙鶴童子傲白繼續道:“嗬嗬,鎮上有家豆腐店小孩子,約有七、八歲,麵黃饑瘦,腹脹如鼓。找了很多醫生看,服了不少的藥,都不見效。最後孩子的母親,以“不防試試”的心情,將他牽到這位祝由郎中跟前。”

  天歌說:“怎麽樣?管用嗎?這種腹積水要做手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