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不凡之人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08
  天歌笑道:“嗬嗬,這個我懂中華民族自古至今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萬國來朝的地方,所有的地方都要學我們現在這一股,論語周記是了,其實也是世界大同,大家都想要從我們中國華民族的老祖先的這些智慧裏,學取一些好的,對於人類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環境育人繼續生存長久的一個問題,找到一個根源吧……”

  俊彥太子道:“嗬,不錯麽,居然,知道這麽多這方麵的事情,那你對儒家文化知道的還是挺多的呀?”

  天歌心想,這就隻是平日裏聽的多,又喜歡聽這些什麽講座的,就知道了一點這些方麵的事情,哪裏還能知道儒家文化呢,就儒家文化的話,也許知道老孔子是怎麽個情況,還也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他的就不不是很深入了。現在太子殿下,問起了自己這個問題,自己要怎麽回答呢,要是不說的話,豈不是顯得自己好像,真的是沒有水平,什麽都不懂,到時候他要是不討厭自己了,在天庭上就他一個人是管自己的,到時候自己該怎麽走呀,以後的路恐怕就更不好走了吧。

  天歌故作鎮定道:“嗬嗬,這個麽,儒家,代表先聖祖師就是孔子,我就不知道了,不知道店想要問什麽呀,儒家思想,莫非對我們修道人,來說也很重要嗎?莫非會影響我們修仙得道,位列仙班嗎?”

  俊彥太子:“儒家說祭祀某忠臣武將,並非是祈求此鬼神之力,以保佑國家。儒生反對過分的佞事鬼神而荒廢人事,而他們認為祭祀的意義,主要仍然是在於這個儀式,可以培養個體對社會秩序的認同,也就是所謂的長幼之序、上下之際。褒獎忠臣,乃在於激勵後人,奮勇衛國,培養個體的忠義精神。但是這也不是說儒家完全拋棄了神的概念,而是他更注重現實社會,也就是人道。而儒家所忽視的祀神之責,就由道教承擔了。很多廟宇的祭祀,逢大節日是禮部儒生和道士一起參與,平時則是由道士去做。比如五嶽廟、濟瀆廟和各地的城隍廟,平時是道士奉祀香火,逢特定節日,國家也會派官員去祭祀。這個也是儒道互補的一個方麵,道不盡是道家,也含道教。”

  天歌說:“那道教重什麽?”

  俊彥太子道:“道教既重神道,也重仙道,所以道教裏,既有神道,也有仙道。仙道就是道家所追求的長生不死、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仙人境界。仙道是道家老莊精神的體現。神道是護國佑民、忠孝節烈,對於國家和族類有突出貢獻的人,逝世之後,英靈昭著,或受朝廷冊封,或受天庭褒獎,被奉為神靈。”

  天歌笑道:“道教之神道,則是儒家精神之體現。一進一退,一入世一出世,一個追求的個體的解脫和自在,一個是對國家群體的認同和尊重。這兩種精神,縱橫交錯,互為影響,構成了道教精神的主體。道教的淨明派極端的發展了這種思想,認為忠孝是宇宙的本體,是萬物運行的規律。人能忠孝,就可淨明,就可以入妙道之門,至於神仙之境界,不須修煉,自然道成。通過這種理論的宣揚,勸人歸於忠孝之門。淨明派的理論,將神與仙,合而為一。也是後世三教合一的一個趨勢。”

  俊彥太子道:“白玉蟾說:“行法如做官,修道如隱遁。如何一手捉的兩蛇?”做官就要有威嚴,有規矩;隱遁就要脫離世俗之規矩約束。一個道士,行法之事,差遣官將。靜煉之時,伏氣凝神。一動一靜,一陰一陽,一儒一道。體現了道教修煉的儒道互補的特點,莊子說內聖外王,內聖是內在之修養,外王是外在之功業。內聖是道,外王是儒。道士既有乘雲氣、禦飛龍、叱吒雷霆的一麵;也有侶魚蝦而友麋鹿,在洞天仙境之悠然弈棋的一麵。”

  天歌說:“長生練養修仙,亦不可忽視神道?現在我們過分的強調道教的仙道,說長生煉養。卻忽視了道教之神道,也就是忠孝節烈,護國佑民的一麵。當今的道教研究,也多以唯物論為主導,否認神的存在,以此種既定之理念來解讀道教,好比隔靴搔癢,難以深入其實質的內核。仙道、說內丹,用現代科學理論解釋何為仙人?卻也忽視了道教的神道思想。而這個神道思想,恰恰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現在所缺少的。人死了之後,並不是一了百了,杳無痕跡。他的靈會在另外一個世界存在,或為鬼,或為神,或投胎轉世,都緣於其在世的修行。”

  俊彥太子笑道:“嗯,不錯……”

  天歌笑道:“人死之後還是有靈的,也是有尊嚴的,隻有認定了這一點,那些陣亡的將士,才能成為護國之英靈,他們的精神也將傳之於後世,而具有神聖的意義。如果否認了這些,人們也就難免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道教供奉的護國英雄,恰恰是對此種精神最核心的守護。對於忠烈之魂的祭祀,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有時候很模糊。仿佛這些忠魂就在左右,來享受祭祀,在天上守護著我們的國家一般。道教奉之為神,就是因為這些忠魂的豪氣衝雲天,在宇宙中不可磨滅。《道德經》雲:“死而不亡者壽。”大概說的就是那些為國家民族正義而犧牲的人吧?”

  俊彥太子道:“對,人生在世,當亂世,為什麽就要出英雄呢?”

  天歌說:“為了拯救老百姓吧?或許這就是他們天性的使命呢?”

  俊彥太子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個天將,其實亂世的時候,這樣就會帶人下界去救苦救難,怎麽可能讓世道一直亂下去呢,那百姓豈不是要遭殃了……”

  天歌說:“天哪,是這樣,我怎麽以前都不知道呢,原來是老天爺安排下去的人啊,難怪那些英雄豪傑,都是像神一般的人物呢!”

  俊彥太子道:“星宿下凡而已,不凡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