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遭人暗害怎麽辦?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00
  天歌說”2006年,“泰山石敢當習俗”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泰山石敢當文化節“每年都會在山東泰安舉辦。“石敢當”英勇無畏、平安吉祥的傳統內涵沒變,同時更展現出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俊彥太子道“嗯”這小子正在這裏跟本太子鬧事,給他這麽大的榮譽,還真是給神仙丟臉了。

  天歌說“太子殿下,這石敢當,到底什麽情況,為什麽到處都有石敢當呢?”

  俊彥太子道“神仙都有隨聲應化的能力,反正既然是神仙,他自然有分身,有分身的話自然能出去管事情,怎麽就不能到處都有石敢當呢?到處還有財神有關公呢?”

  天歌心想,而是個神仙,這太子殿下的神位,可是比他石敢當厲害的多了,怎麽還能白白被人算計了,暗中陷害了。對於職場上的小白來說,被人算計應該是最讓他們發愁的事情吧,畢竟初出茅廬,沒有經驗又沒有人脈,其實如果被別人算計的話,幾乎就相當於兔子搏鷹,沒什麽太大的抵抗力。

  天歌說“殿下,這石敢當,也太膽大了,怎麽能背後安排個人陷害殿下呢?”

  俊彥太子道“哼!恐怕凡間孽緣未了,又思凡了……”

  天歌說“那我們凡人,遇到這種暗中害自己的,如何避免這種局麵呢?”

  俊彥太子道“這個問題,我們要從鬼穀子的這一招開始學起。在告訴你這招究竟是什麽之前,不妨把目光放到千年前混亂的戰國時期,來看一個關於商鞅和他的好朋友魏昂的故事。”

  天歌說“商鞅變法我知道的……”

  俊彥太子道“商鞅我們都知道,是曆史上一個很出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而在秦朝所製造的商鞅變法更是被大家所傳誦至今,可是在他發跡之前,本是個衛國人,然後去了旁邊的魏國發展,慢慢的一步一步混成了魏國國相公孫痤的助手,在魏國可以說也算是風生水起了。商鞅是一個非常會做人的人,當時在衛國有不少人都喜歡跟他交往,再加上身份又比較高,所以收獲到的朋友數量也不少,其中就包含了一個叫做魏昂的人,他們幾乎成為了莫逆之交,知無不談,談無不言,關係一度好的可怕,直到商鞅的靠山孫痤去世。靠山沒了,商鞅瞬間在朝廷裏混不下去了,於是他就選擇去到了秦國發展,但是沒有想到秦國後來竟然向其他的國家發兵,而有一次在商鞅帶兵打仗的過程中,竟然發現對方的將領是自己的老朋友魏昂。這下商鞅心裏動了心思,他和魏昂說,“當年我們的關係那麽好,如今為什麽要為這兩國之間的戰爭傷了我們兩個的和氣呢?不如我回去跟我的國王說,你回去跟你的國王說,我們先把兩國之間的戰爭放一放,先去攻打別的國家,你看怎麽樣?”

  天歌說“然後呢?”

  俊彥太子道“魏昂是個十分老實的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老實人一樣,沒有很多的花花心思,他認為商鞅依舊是他的好朋友,於是很開心的答應了這個請求,兩方的軍隊當場就已經宣布撤軍了,而這時候商鞅又對魏昂說道,“我們好久不見,不如今晚來我這邊敘敘舊?”魏昂身邊的謀士覺得這件事情不妥,其中肯定有詐,畢竟兩國現在是針鋒相對的狀態,此時說是和平的過去吃一頓飯,可誰知道有沒有布下陷阱呢?但是魏昂不這麽認為,他覺得好朋友之間的交往和國家之間的戰爭沒有關係,於是帶著兩個護衛就去赴宴了。後邊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能猜得到了,商鞅一個如此靈活的人,他當然不會隻是單純的請這位老朋友來吃頓飯了,根據《呂氏春秋》中記載“公孫鞅因伏卒與車騎以取公子卬”,也就是說商鞅趁著這次機會,直接為魏昂布下了埋伏,並且將他抓起來,囚禁為俘虜。”

  天歌說“再後來呢?我就不知道了……”

  俊彥太子道“再後來,這下輪到魏國傻眼了,因為魏昂的一次疏忽,錯信了商鞅,太過於老實的他成為了別人手中的利劍,商鞅借此機會向魏國發起了威脅,而魏國也是用了很多的金銀財寶,才把這位大將軍給贖回來,這就是一次老實人敗給會算計的人的曆史證據。當然了,商鞅最後也沒討好,當秦惠王登基之後,商鞅失去了靠山,這時候魏國相對比較強大,商鞅就想投靠魏國,可是當時吃過虧的魏國又怎麽會接納這個愛算計別人的小人呢?”

  天歌說“太子殿下,這個故事是想讓我明白什麽道理呢?”

  俊彥太子道“這個故事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也是鬼穀子在《忤合篇》中曾經說過的“忠實無真,不能知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一個人非常的忠厚老實的時候,是絕對猜想不到那些腦子靈活的人心裏究竟在想什麽的,甚至根本看不透對方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很容易錯信別人,就像魏昂在這個故事中的表現一樣。”

  天歌說“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有好人就會有壞人,人性的複雜注定了每一個人都是非常豐富多彩、不單純的,但在這個世界中老實人就是相對單純的那個種類,一個人太老實了的話,就無法知曉對方的內心,他看到的東西就全都是表象。甚至可以說對方想讓你看到什麽,你就會看到什麽,完全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甚至會丟掉自己的思想,連腦子都會跟著對方的思路走,這就是老實人在這個社會中的劣勢所在。”

  俊彥太子道“做人善良當然是必須的,但是無論麵對誰的時候都一定要留一個心眼,隻有自己才是最能夠信任的人,其他人都有可能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心思,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天歌笑道“嗬嗬,看樣子,人不善良是不可能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