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東方淨土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087
  天歌說“對了殿下,我覺得你剛才說的那句話與世界都是幻想出來的,你說會不會是跟跟佛祖的那些幻象出來,立地成佛的理念有關係呢!”

  俊彥太子道“你倒是會舉一反三……”

  天歌笑道“那是自然,我本來又不笨,舉一反三是應該的,我若是不會舉一反三的話,那倒是有了問題了……”

  俊彥太子“那你覺得我們生在這世上,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天歌心想自己和桃花仙君,也就是原來的唐伯虎,聊天,他生在天庭,可是心感覺還是在凡間呢!還有那芙蓉花神宮的孟昶,他雖然已經來的天庭,他的一顆心心心念念都還在房間,還在懷念花蕊回來了,他的心神又何曾一時離開過凡間呢!

  若是這樣的話,怎麽能以莊周的思想來命定這人間,就必定是夢者,生在天庭就注定是,真是的,不過莊周的話總是模棱兩可的,想怎麽樣說都是可以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誰又能說得清,哪個是夢,哪個是真呢?

  天歌說“真真假假,誰又能分得清呢,不過每個人死了都是去哪裏的呢?特別是信仰道教的人,死後又去哪裏了呢?”為什麽孟昶不曾修行,卻在天庭,為什麽唐伯虎一會修佛,一會修道,卻也在天庭。

  俊彥太子道“說起道教的人死了去了哪裏?那麽我們就不得不談道教本身輪回轉世體係,今人多知六道而不知五道輪回。道教認為人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欲,否則迷淪有欲,淆亂本真。不能返樸歸根,與道同體,其神便入五道。”

  天歌說“神入五道,五道是什麽?”

  俊彥太子道“據《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載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餓鬼名也(餓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人名。(地獄道)”

  天歌說“這跟道教六橋之說所謂六橋是指金橋,銀橋,玉橋,石橋,木橋,竹橋。一樣呢?”

  俊彥太子道“那你可知道這六橋都是做什麽的?”

  天歌說“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俊彥太子道“第一道是金橋給在世時修煉過仙法、道法、佛法,積有大量功德的人通過,以升仙或成道。第二道是銀橋給在世積聚功德、善果、造福社會的人通過,成為擔任神職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間香火。第三道是玉橋給在世積聚了功德的人經過,轉世為有權貴之人,享富貴榮華。第四道是石橋給在世功過參半的人經過,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第五道是木橋給在世過多於功的人經過,投身貧窮、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橋給傷天害理、惡貫滿盈的人經過,分作四種形式投身一為胎,如牛、狗、豬等;二為卵,如蛇、雞等;三為虱,即魚、蟹、蝦等;四為化,如蚊、烏蠅、螞蟻等。其意義宣傳行善者成神,作惡者下地獄,勸人棄惡從善。道教為中國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遠流長,雖自漢始,然開道垂統,承先啟後,上成千代之統,下通萬事之變,窮源肇始自羲黃,集大成於老子,道尊而貴德,利物濟人。大道始自無極無始,垂象於太極太一,由一生二,二生三,複從三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本自然之妙理,陰陽合德,無為而無不為,無生而無不生,無有而無不有,通造化之奧妙,與天合一,與虛渾一,為全真境界,以淨化世人,聖化世界為究極目的。故在道教三官感應妙經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有一長樂世界,隻有天堂無地獄,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處,能使人出離地獄,免遭四生六道輪回生死,永離苦難,徑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此即是我道教所言東方長樂淨土,東極妙嚴宮。”

  天歌說“長樂淨土跟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麽關係呢?”

  俊彥太子道“佛經中曾言,十方皆有極樂淨土,佛教因屬西方庚辛金之教,特別強調西方極樂世界。我道教屬東方甲乙木之教,故特別強調東方長生極樂淨土。俗語言:〔日出東方,日落西方。〕故我東方長生淨土法門專司度生又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托之最佳法門,亦是百歲後求靈魂往生長樂淨土之最佳法門。許多外教人員及我道教人士對道教沒有深入了解,謂我道信仰大都隻求在世感應保庇之現實宗教,信仰者百歲之後靈魂沒有寄托之處,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淨土法門,此法門在我們道教道藏經中即有詳細之記載。現在工業社會是人生活大多緊張忙碌,想要抽出很多時間來修持是很困難的,尤其想要修至大羅天仙,成仙得道,更是談何容易。然人生百歲,一晃即過,一但過世靈魂則隨業緣去四生六道輪回,流浪生死。佛教今日之興盛乃因其有一方便之西方極樂淨土法門,可接引眾生。西方上帝,則能度人之天堂與上帝同在,我道教在三官感應妙經,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即有記載,我東極長樂界救苦門庭,即是我道教淨土,修此法門乃是太一(乙)法門,在世有修持此一太乙法門,有信仰太乙,思念太乙,一但百歲則感應道交,隨即被接引至東極妙嚴宮,受蓮花化身,以蓮花為父母,以蓮花為體,可在那兒再修持上去,以九色蓮花座定品位,由下品修至中品、上品,再近一層修至大羅天仙之果位。”

  天歌說“嗬嗬,原來這外國人和中國人死後享樂的世界還是不一樣的呢!這要是信奉佛教和其他的,死後,可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以後投胎恐怕要投胎到外國去了!嗬嗬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