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基業第一步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171
  這是徐忠傑發出的最強聲音。那聲音,麵向的不僅僅是並州眾多世家,還有諸多百姓。百姓們自然是不會有什麽異議,可是眾多世家,卻差點被氣壞了。

  “這個徐忠傑當自己是誰啊?不就是曹操的軍師祭酒嗎?還真當他是並州的主人了嗎?”

  “嗬嗬,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若不是此人奸詐,頻繁實行詭計,我並州也不會淪陷!”

  眾多世家紛紛發出聲音譏諷徐忠傑,然而他們都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並州的原本情況,是歸順之後反叛的。

  “再有異議者,殺無赦!”

  徐忠傑再次發出了狠話,依舊是有人想要挑釁他,隨後那個人所在的世家,便是被滅族。這一件事,又是再一次的震動了整個並州。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年紀輕輕的徐忠傑,可不是個好對付的人。在並州,他手裏有著三萬大軍,可以說是掌控著並州每個人的生命。換言之,並州之中,不論是世家之人還是尋常百姓,生殺予奪,皆由徐忠傑掌控。

  “先是王家、高家,緊接著是林家,再是現在的鄭家。徐忠傑這個人,太狠了,連屠四大世家,不愧是人們口中的世家屠夫!”

  “罷了,罷了!並州之內,士族之人大勢已去,不論世家有多麽厲害,在徐忠傑的威嚴之下,是條龍它也盤著!”

  徐忠傑的做法,顯然是徹底震懾了整個並州世家,在當徐忠傑令人屠滅鄭家之後,整個並州便是再也沒有反對他的聲音了。

  很顯然,人們都知道,此時此刻的徐忠傑,已經是一個狠人了。縱然他們心裏不服氣,但那種屠家滅族的情況,讓他們一想到就會不寒而栗。這是個不知憐憫的人物,誰要是招惹了他,誰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並州平靜下去了很多。然而,並州的事情,也自然傳到了整個天下的士族之人的耳中,他們卻不平靜了,一直都在發表著某些言論,顯然是對徐忠傑所做的事情要口誅筆伐。

  “他以寒門子弟為官,必然是有著反叛大漢的心思。破壞世家,屠滅士族,這是在斷大漢的根基,與曹操這等國賊可以說是沒有什麽區別。”

  “我們世家當組成一支兵馬,共同起兵對抗徐忠傑,避免他今後成為曹操的重臣,對我們實行這樣的政策。”

  “此人不死,天下不安,士族不寧,世家難存!”

  有世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他們眼中,徐忠傑從原本眾多勢力的名人,已經變成了世家的公敵。

  這原本是一種極為可怕的現象,然而並州之地,很多大勢力的世家,早已被徐忠傑屠滅了。故而,成為世家公敵的徐忠傑,在並州並不受影響。

  “徐言功在並州做的事情,一切有他自己負責!”

  當然,也有人將這件事狀告給了曹操,希冀曹操能夠出麵,製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然而,卻是等來了曹操這種不鹹不淡的回答。

  盡管,這種回答沒有表明曹操支持徐忠傑的所作所為,然而他卻是在暗中放縱了。或者說,曹操對於這樣的事情,本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此時此刻,人們已經明白過來了,徐忠傑所做的一切,恐怕早就得到了曹操的暗中授權。更深一層次,這樣的事情,本就是曹操想做的。那就是從大漢的統治根基上,徹底消滅支持大漢王朝的士族及其背後的世家。

  至少,有些能人將被屠滅的高家、王家、林家以及鄭家做了個對比,發現這些世家的祖上,都曾在大漢王朝中擔任過極為重要的官職。

  由此,很多人心中不由得發涼起來。徐忠傑固然奸詐心狠,可是曹操比之更為狡詐。

  曹操心中想要這樣子做,卻沒有做,甚至是連相關的風聲都沒有透露出來。可徐忠傑偏偏做了,曹操沒有明麵支持,其中的原因,恐怕是與他的身份有關。大漢丞相,那自然是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斷大漢統治根基的。然而,他卻是暗中授權了。因此,不論什麽情況的發生,至少在世人看來,一切的起因,都是徐忠傑。

  這一點,徐忠傑何嚐不明白呢?因此,當天下世家咒罵他的時候,他都始終保持著沉默。原因也很簡單,這一切的罪責他自己來承擔,至少可以讓曹操看上去,徐忠傑是真心為主,而沒有其他的想法。

  “意欲成就大業,必須先要學會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包括天下士族的唾罵!”徐忠傑心中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要做的事情,是絕對不能明麵說出來的,“縱觀古今,曆朝曆代,但凡能夠走上霸業道路的,在建立基業的時候,無一不是做出了改變時局的事情。”

  在徐忠傑看來,他現在選拔寒門子弟為官,屠滅並州世家,實際上就是在做一件改變時局的事情。須知,選拔寒門子弟為官的事情,便是後世的科舉製。

  “通令並州,但凡有才能之士,皆可通過考試為官,此名為開科取士。凡先前察舉某人之才學品德,一概不認!待得開科取士之後,當以品行校驗,方能為官!”

  既然曹操將並州的官員任免權下放給了徐忠傑,徐忠傑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了。他直接將選拔寒門子弟為官的事情,進行具體化了。

  徐忠傑的規矩很簡單,他要親自根據某些事情,來擬定題目,考察應召官職之人。同時,在考察結束後,卻又不是直接授予官職,而是要進行品行考察等事情。換言之,徐忠傑做的是從才德兩方麵入手,來選拔官員。盡管內容上與先前的察舉製沒有多大的差別,但其形式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徐忠傑這一次鬆了口,他沒有將所有的官職都用寒門子弟來任命,也給了士族之人機會!”

  “我的天啊!他這是相當於給所有人套了個緊箍,才學不足,不得為官,品行不優,不得為官。”

  “是了,他這麽做,實際上剝奪了眾多世家的特權。原本的世家,其所與具有的特權就是子弟能夠繼承相應的官職,從而成為士族之人。可是徐忠傑這麽做的話,想要成為士族之人,就必須考試。如此一來,相當於是把寒門子弟與世家之人擺在了公平公正的位置上競爭了!”

  很多世家都發現了徐忠傑發布的通令上的額外言語,他們原本恐懼的心理,不由得平複了下去。

  並州地區,人們所言的情況,正是徐忠傑此前所考慮的事情,也是郭嘉所擔心的情形。

  士族之人的核心利益,是並州地區的某些官職所擁有的權力。這種權力,徐忠傑自然是要收歸極有的,否則又怎麽做到由他獨霸整個並州呢?事實上,這也是徐忠傑出於無奈的選擇。他要成為改變曆史的那個人,就必須成就一番功名大業,而成就功名大業,遠遠不是屈身仕曹那麽簡單。

  至少,徐忠傑要有自己的城池,要有自己的文臣武將,更要有歸於自己所統一的地盤。

  與荊州那個四戰之地相比,並州對於徐忠傑來說,或許更合適。然而又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徐忠傑不論是在並州還是荊州,他都沒有雄厚的資本,更沒有基業第一步所需要的士族支持。

  既然沒有士族支持,便是沒有世家的支援,故而對於徐忠傑來說,他的基業第一步非常艱難。若是沒有,那便自己創造。這是徐忠傑最終的出來的答案,也是他的現在所做的事情。隻不過,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世人不知道罷了!

  並州之地的世家,自然不可能突然支持徐忠傑,因此徐忠傑必須借助某些名義,將他們除去。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他們從這個世界上抹殺。然後再用某種方法,選拔以徐忠傑為核心的統治體係,徐忠傑便能完成對整個並州的掌控。

  這種掌控,可不是曹操的,而是徐忠傑自己的。

  “開科取士,定於本年的五月一日,地點太原郡!”

  並州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後,直到四月十日,徐忠傑發布了開科取士的時間與地點。

  這一次,並州各地,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人們也不再去議論徐忠傑所製定的規則。

  “軍師,有涼州來的難民,名叫馬平,聽聞此地開科取士,他也想謀一個官職!”

  四月十日的下午時分,唐誠領著一個渾身邋裏邋遢的青年人,前來太原郡郡守府衙拜見徐忠傑。

  “涼州是馬騰的地盤,這裏是並州,讓他來參加開科取士,恐怕不行吧?”

  唐誠介紹完馬平後,便是勸諫著徐忠傑,不要答應此人的請求。

  徐忠傑並沒有理會唐誠的話,而是抬眼仔細打量了一番站在自己麵前的青年人。眼前的青年人,留著小胡須,衣著邋遢,但能夠看得出來,來人有讀過書的氣質。

  “涼州來的,名叫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