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世家屠夫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241
  董昭前一句在稱讚徐忠傑,後一句便是立馬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他是不讚同徐忠傑表文中有關於選拔寒門子弟為官的。當然,這與他出身於世家大族有關,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利弊。

  “文若,你來說說看!”

  曹操並沒有理會董昭的話,他擺了擺手,示意董昭,他已經清楚了其中的意思。隨後,曹操將目光看向了荀彧。在他的眼裏,政事堂上的眾人,不論如何建言獻策,都不如荀彧的言語來的耐聽。

  “丞相,這件事我本來不願意多說的。”荀彧麵露難色,很顯然他對於這件事有著極大的糾結,“既然丞相您強行讓我說,那我便說了,但希望主公您不要生氣!”

  “這有什麽好生氣的?”曹操麵露不解,“你盡管說便是了。”

  “並州,乃是土地貧瘠之地,百姓們苦寒,而並州眾多士族之人,卻隻顧自己享樂,而不顧及大眾百姓。”荀彧聽聞曹操這麽說,臉上便是放鬆了下來,他仿若是自己心中壓著的一塊大石頭被人挪開了一般,“如今,徐忠傑借用這等方法,是要趁機斷了整個並州地區士族的根基。如此一來,並州士族將會大換血,從而很多士族之人失去了權力,最終遠離並州。如此一來,並州將會得到更牢靠的統一。”

  “聽你這麽一說,本相倒是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你又為何……”

  “丞相,此法一旦實行下來,必然會導致整個並州士族之人發生民變,進而威脅到我們!”荀彧打斷了曹操的話,“權力,乃是士族之人的核心利益,一旦核心利益受損,士族之人豈會善罷甘休?”

  “這倒是一句實在話!”曹操聞言,臉上有些凝重,他便是開口詢問起程昱,“程昱,你也是這般看法嗎?”

  “丞相,在下也是這般認為!”程昱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同意荀彧的話,“此事幹係重大,若是草率處理,必然會激起並州士族的反抗,到了那個時候,丞相又得率領大軍前往征討了!”

  “難道徐忠傑不這麽做,並州的士族,就不會暗地裏聯絡涼州馬騰、江東孫權了嗎?”

  曹操聽聞程昱所說,便是不斷搖頭。很顯然,高家、王家聯絡江東孫權意圖奪取並州的事情,讓他心有警惕。

  “本相在並州放了三萬大軍,更是有徐言功這等人物坐鎮,一切豈能不會安穩?”

  曹操的話,很顯然是支持徐忠傑的表文的。

  “我意,徐言功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從寒門子弟之中選拔一些才識卓著的。到了那個時候,讓他們建功立業,或許比之尋常人又更有能力!”

  “丞相,徐言功若是真的這麽做,相當於是絕了士族之人生存的餘地啊!”

  荀彧聞言,當即臉色大變。

  “如果這件事傳到其他地方,那裏的百姓們要是奮起追求這樣的選官辦法的話,那豈不是給我們製造麻煩嗎?”

  “是啊,這就是士族與尋常百姓之間的矛盾啊!”曹操仿若是看透了某些事情的本質一般,歎息了一聲,“大漢天下,立足於士族之人,從而導致了眾多世家的形成以至於士族對百姓們的欺壓。試想一下,當初黃巾逆賊是如何形成的?”

  “唉,大漢皇帝昏庸無能,天下又是連年災害,百姓們不堪忍受,便是爆發了這樣的禍事。但歸根結底,實際上是士族之人為官之時,對於尋常百姓的盤削,賣官鬻爵,以至於人心喪亂,最終爆發。”

  聽了曹操的反問後,荀彧沉思了一會,便是歎息了一聲。在他眼裏,徐忠傑上表文請求執行選拔寒門子弟為官的做法,顯然是有些不合適的。這的確是關係重大,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是在斷很多士族之人的根基。

  沒有權力的士族之人,可以說什麽也不是。至少,在荀彧的眼裏,是這麽認為的。這個天下的統治,仍舊是人治,而非法治。若是徐忠傑在眼前的話,他必然會這麽認為。

  “主公,徐忠傑說過,他要在並州嚐試一下這種選拔製度,不妨就讓他試一試!”

  程昱突然轉變了自己的態度,他仿佛是意識到了什麽,“曾經選拔官員的方式,是依靠舉孝廉的方式,即察舉一個人的品性道德,或許已經不再適合濱州地區了。”

  “你的想法與本相的不謀而合!”

  程昱的話說完,曹操露出了會心一笑。很顯然,他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曹操大踏步回到了自己的主位上,道:“並州世家士族之人盡皆凋零,我意,授權徐言功在並州地區開始選拔寒門子弟為官!”

  這句話的實質,相當於是授權給了徐忠傑並州的人事任免權。

  此前的徐忠傑,雖然有權力決斷並州的諸多事務,但對於人員的任免,則並不能獨立做主。或者說,並州的一些官職的任命,都是由當地刺史提出來的,其後再由徐忠傑簽字同意即可。這種形式,不過是走一個過場罷了。

  當即,曹操便是在主位上開始書寫起了相關的回複表文,寫罷便是令人快馬加鞭的送往並州。

  這一件事,自然是傳播到了整個許昌。

  “並州徐忠傑,不知道發了什麽毛病,竟然上書曹操,要在寒門子弟之中選拔官員。這等事情,豈不是要斷了並州眾多世家的根基?若是寒門子弟為官,那些士族之人豈會心甘情願?”

  “他這是在與虎謀皮,遲早會被並州士族給拋棄的。須知,大漢天下統治的根基,乃是眾多世家,及其相關的士族之人。如此一來,斷了士族之人的根基,相當於是斷了大漢的根基。此人與曹操一樣,乃是大漢國賊,不可饒恕!”

  一時之間,許昌城中,對於徐忠傑上書選拔寒門子弟為官一事,眾多世家紛紛咒罵。

  不過,這般咒罵之言,徐忠傑並不能夠聽到。在接到曹操回複表文的第二天,他便製定出了相關的計劃,並將其張貼在了太原郡的各處城門。

  “今有選拔官吏之事,告於百姓。並州高家、王家,背反朝廷,因此遭到了大軍屠滅。然而,隨之有諸多官職出缺,故而通令太原郡上下,及至並州諸郡,凡身為百姓者,不論寒門,不論商人,亦或是工匠皆可參參與考試,或為策論,或為兵法,論及文章優劣,擇優任命官職。上至並州別駕,下至郡縣校尉!”

  這一番通告,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並州,眾人皆是瘋狂的議論著。這種瘋狂的程度,尤其是通告的中心太原郡更甚!

  “徐忠傑此舉,真是為了我們百姓啊!這真是不可思議,身為士族之人的他,竟然將為官的機會送給我們?”

  “並州有了此人,真乃是天賜洪福啊!從今往後,我們也有機會身在朝廷,有機會建功立業了!”

  稱讚徐忠傑的,大多數都是那些普通百姓。他們或是尋常農人,或是工匠,亦或者是普通郡城居民。實際上,總的來說,他們都是一群沒有任何背景實力的人物。

  當然,除了稱讚之外,還有咒罵。不用猜,那些咒罵的言語,自然是來自於並州的眾多世家。

  “好你個徐忠傑,現在竟然搞出這等事情來?這真是要與我們並州的眾多世家對抗不成?”

  “此人太可惡,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士族之人應當聯合起來,對抗此人,不然今後禍患無窮!”

  一時之間,並州各地,皆是爆發了鬧事者。這些鬧事者不是別人,正是眾多的士族之人。

  “誰敢鬧事,便殺了他!”

  士族之人鬧事,那顯然是有著倚仗的,誰料身在太原郡的徐忠傑,絲毫不顧忌那些倚仗,直接發布了相關命令。

  “此人趕來真的?笑話!”

  盡管徐忠傑發布了這樣的命令,但仍舊是有人仗著自己的依靠,認定徐忠傑不過是虛張聲勢,便是不斷地鬧事。然而,他估計錯了徐忠傑的性格,很快徐忠傑就兌現了自己的命令,帶領一彪人馬,直接撲殺了那人及其背後所在的家族。

  “怎麽?林家也被屠滅了?”

  如此之事,自然又是很快傳遍了整個並州,一時之間,並州眾多世家,紛紛安靜了下來,顯然是被徐忠傑的這一手震懾到了。

  “林家太慘了,全家老幼兩百六十七口人,盡皆被徐忠傑一夜之間屠滅。隻是因為林家的長子林重不斷在縣衙鬧事!”

  “這一手,徐忠傑是真的狠。此人不是個善類!”

  “他是世家屠夫,是士族殺手!”

  並州地區,有人給徐忠傑起了兩個外號,一個叫世家屠夫,一個叫士族殺手。這兩個外號,自然是傳到了徐忠傑的耳中。

  “誰要敢對抗朝廷,我就滅了誰!”

  徐忠傑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很顯然,這種言論,既有著一定的威脅,又有一定的警告。

  “還是別去招惹他的好,免得被屠滅滿門!”

  盡管徐忠傑做的事情,確確實實的觸碰到了世家的核心利益——權力,但徐忠傑背後的三萬大軍不是蓋的。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