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回歸許昌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190
  打量完馬平,徐忠傑不禁疑惑了起來。西涼之地,乃是羌人的聚集地,那裏的最大世家,便是馬家。而曹操一直心心念的馬騰,便是馬家的掌權之人,更是整個西涼大軍頭領。

  也讓正因為如此,整個涼州地區的馬姓之人頗多。故而,徐忠傑會心生懷疑,眼前的馬平,會不會是馬家之人。

  當然,徐忠傑不會表露出來,他點了點頭道:“你既是涼州逃難而來的民眾,自然是與並州百姓一道,可以參加開科取士。不過,我倒是有一句話想問問你,這涼州之地,發生了什麽事,竟是讓你落難至此?”

  “大人,您有所不知,涼州之地,發生了大旱!春旱之下,去年冬天種下的小麥,盡皆枯死!”

  聽聞馬平的言語,徐忠傑當即就明白過來了。至於馬平是不是馬家之人,現在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的涼州已經處於某種危機之中。

  “或許這是上天給我的機會,可以幫助我收服馬超!”

  徐忠傑心中仔細盤算著,在他眼裏,涼州也何嚐不是一塊肥肉?並州之地雖然苦寒,但並州山川阻隔,屬於易守難攻的一個大州。在他旁邊的涼州,整體地勢處於較高的狀態,也是苦寒之地,但是其中聚集著大量的羌人。羌人作戰勇猛,且善於馴養馬匹。西涼鐵騎可以說是極其能征善戰,更是堪稱天下第一戰騎。

  若是擁有涼州、並州這兩個大州,對於徐忠傑來說,他就可以進能圖霸中原,退可守並州,且能南下攻伐漢中、益州等地。

  “唐誠,帶他下去歇息吧。若是這些日子,有涼州難民前來,告知前線守軍,放他們入關!”

  徐忠傑決斷了自己的安排,這一件事,對於他來說非常重要。

  “如此看來,得催促曹操,預備攻伐荊州了!”

  徐忠傑看著馬平走後,他便是回到了後堂,開始了進一步的謀劃。對於他來說,眼下是要搞好開科取士,待得一切大定後,便是要回到許昌,其後準備勸說曹操攻伐荊州了。

  當下,徐忠傑心中就做出了決斷。涼州發生了旱情,其後的影響必然是深遠的,這等機會是千古難遇的。因此,他必須要盡快促成赤壁之戰。至於赤壁之戰以後天下的局勢,對於徐忠傑來說,那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如同徐忠傑所製定的日期那樣,五月一日,並州太原郡開科取士。前來應考之人,足有三五萬人之眾,這些人要角逐整個並州地區將近一千個空缺的官職。

  當初徐忠傑屠滅了高家、王家後本就有三四百個空缺官職,在那之後,徐忠傑又是屠滅了林家、鄭家,那空缺官職便是再要加上一些了。如此算來,空缺職位個數,便是達到了上千個。三五萬人同時競爭這上千個官職,要說誰能成功,對於每個人來說,又都是機會平等的。隻不過,概率比較小而已。

  十日後,開科取士的榜單公布了出來。

  “並州別駕,名叫龐忠,字長平,乃是一個寒門子弟。他的年齡,與徐忠傑的差不多大!”

  “並州長史,名叫趙威,字公嚴,他也是一個寒門子弟。雖然年紀有些小了,但為人處世,聽說十分的老成。最為關鍵的是,這個人頗通兵法謀略,想必將來會成為一代名臣!”

  “並州司馬,名叫吳磐,字昌佑,還是一個寒門子弟。我的媽呀,這是怎麽了?我從未見過這等怪異的現象,寒門子弟竟然包攬了並州前三的官職!士族之人又是怎麽了,怎麽會才學比不過那些寒門子弟呢?”

  “今日榜單上一見,方才看得出,世家早已沒落,士族之人,也根本沒有什麽能力!這麽說來的話,徐忠傑選拔寒門子弟為官,倒是對的了。開科取士,恐怕是再合適不過的一件事情了。與其困守察舉帶來的弊端,不若開科取士,令有才之人,造福天下!”

  “我能夠推測出來,不光是並州一帶的士族之人是這樣的,其他地區的恐怕也是如此。若是讓其他州郡的人,前來參與這一場開科取士,恐怕也不如那些寒門子弟了。”

  榜單公布出來後,很多人都感到了震驚。前來應考的三五萬人,其中有至少八成的人是原本的士族之人。可是,在最終任職的官員名單中,士族之人卻隻占了三五成。換句話說,占據應考人兩成的寒門子弟或者是平民百姓,奪得了超過半數的出缺官職。

  這或許是一種諷刺,原本士族之人是瞧不上平民百姓的,更是不屑於跟這些人同朝為官。可如今呢?他們已經被事實給教育了!

  世家終歸是世家,其所擁有的官職等,不過是先輩們遺留下來的。後世之人縱然憑借先祖功勞,獲得了相應的官職,但才學跟不上,終究是一個庸才罷了!

  很多士族之人做出了相應的感悟,在榜單放出來以後,他們就仿若是失了魂一樣。要知道,原本高高在上的士族之人,被寒門子弟打擊了的感覺,那簡直是紮心一般的疼痛。

  這種疼痛,徐忠傑自然是體會不到了,但是他能夠想象的出來。不過,徐忠傑已經沒有時間去感受了。開科取士一個月後,徐忠傑完成了對這批新任命的官職的品行考察,又是兩個月後,整個並州地區,這些官職的人員,也都紛紛上任去了。

  涼州也傳來了消息,春旱雖然發生了,但是並沒有波及到整個涼州地域。這就意味著,徐忠傑原本期待的時機,將不會再出現。

  “現在隻能等了!”得到這樣的消息後,徐忠傑也隻能放棄了某些想法,畢竟上天給的時機,並沒有如期出現。

  “馬平,你隨我一道,前往許昌!”

  七月十五日,徐忠傑在巡視完並州各地後,他便是開始安排回歸許昌的事情了。經過兩個多月的考察,這批被開科取士選拔出來的官員,大多能夠勝任。當然,其中有不少人對徐忠傑非常感激,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須知,寒門子弟成為官員,改變的可不是他一個人的命運,改變的可能是他整個家族的情境。

  這也正是徐忠傑想要的效果。隻要這些人對自己心存感激,再加上自己所製定的一些策略,到時候隻要自己振臂一揮,可以說是大業可期,霸業有望!

  “唐誠,你率領大軍駐紮在邊關,防備西涼馬騰!”

  徐忠傑雖然決定回歸許昌,但是他並沒有把曹操此前留給他的三萬大軍帶走。這其中,徐忠傑自然是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在他心裏,這三萬大軍,可以說是他的命根子,或者說是基業的起點。

  事實上,若是沒有這三萬大軍,徐忠傑當初要是收拾高家、王家,可真的得廢上好大一番功夫!

  在安排完並州的一切事情後,徐忠傑便是帶著馬平,一起踏上了回歸許昌的道路。如今的馬平,已然是被徐忠傑任命為自己的隨軍主簿、馬平自然是非常感激徐忠傑的,當然對於馬平的來曆,徐忠傑也是有所防備的。

  事實上,徐忠傑一直有所懷疑,畢竟此人不像是尋常人家的難民。這一點,徐忠傑憑借著自己兩世為人的經驗,還是有自信能夠看得出來的。

  “軍師,丞相率領文臣武將,出許昌城三十裏,前來相迎!”

  八月三日,徐忠傑的車駕抵達許昌城的地界後,便是有人前來告知徐忠傑。

  “我知道了!”

  聽著來人的稟報,徐忠傑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自己在並州做的那些事情,不論是屠滅一些反抗的世家,還是開科取士,其本質上都是在幫助曹操穩固一方的統治。

  說得更為確切一點,徐忠傑幫助曹操平定了後方!從地理圖上來看,並州距離許昌城足有千裏之遙,可以說是曹操陣營的大後方。大後方穩固,就代表著曹操有心思做其他的事情了。這其中不單單指的是西涼馬騰之事,還有並州當地的世家之亂。

  須知,大軍平定一方地域的確很容易的,但是想要讓那個地方的人真心歸附,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徐忠傑在並州,可以說是恩威並用,屠世家,立寒門,這自然而然的在震懾很多人的同時,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

  士族之人的確是一個團體,但寒門子弟,也是一個整體。更何況,寒門子弟的規模遠大於整個士族之人。至少,在並州之地是這樣的。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民心自然是寒門子弟的。

  車駕起行,徐忠傑等人,很快就到了許昌城外三十裏的地方。徐忠傑遠遠望過去,眼中所見,那處地方百官排列成陣勢,鼓角之聲不斷傳來,

  “在下拜見丞相!此等場景,猶如國禮。主公以這般禮節迎接在下,在下實在是不勝感激啊!”

  車駕抵達,徐忠傑趕緊下車,躬身施禮。

  “言功,你為本相平並州,滅賊子,可以說是立下了不世功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