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梅菜扣肉
作者:金毛是條狗      更新:2020-05-28 18:28      字數:1592
  對於“椒鹽小河魚”以及“梅菜扣肉”。

  劉曄卻是毫無壓力。畢竟這倆道菜難度一般。但是想要做的好,做的驚豔卻是要花上一番功夫。

  椒鹽小河魚算不上任何菜係的菜,畢竟小河魚哪裏都有,而椒鹽味更是遍布中國。

  隻是想要做好這道菜,這小河魚卻是關鍵。

  新鮮的小河魚為最佳,畢竟鮮活的小魚和冰凍的小魚,不管是在口感上,還是肉質上都有很大的區別。

  好在廚房裏,還有些之前剛宰殺好的小河魚。這些小河魚本來就是劉曄為了明天早餐準備的,現在剛好可以用的上。

  隻見劉曄取來:小河魚,生薑,蔥段,去皮蒜粒,香菜(芫荽),紅椒。

  以及調料:料酒,生粉,椒鹽,雞粉,胡椒粉,香麻油。

  將材料準備齊全,劉曄這才動手,將殺好的小河魚放入碼鬥中,同時倒入少許料酒,薑水,鹽,雞粉,胡椒粉。去除小河魚的腥味的同時也讓小河魚吸入味道。

  而在泡製小河魚的同時,劉曄便是將蒜粒拍碎繼而剁碎備用,又將蔥段切成蔥末,紅椒去嚢,去掉多餘的肉,也將其剁碎備用。

  做好這些後,劉曄便是停了下來,繼而開始準備梅菜扣肉所需要的食材。

  “梅菜扣肉”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在做,但是其實“梅菜扣肉”最早是屬於粵菜中的客家菜。

  而由於其味道獨特,鹹中帶甜,卻又甜而不膩,三層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膩,肉香濃鬱。

  是故,這道菜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這才出現在各地。

  而這次,劉曄便是要做正宗的“梅菜扣肉”。

  對於取材,這道菜卻是很有講究,首先三層肉要肥瘦相間,既不可太費,這樣會太油,並且沒有口感,沒有咀嚼性。

  而太瘦也不可,雖然成菜後,肉質酥懶,不至於塞牙,但是太瘦卻會讓人感覺口感太單一,而且沒油,梅菜也無法吸收油脂。會失去肉類的味道,無法讓肉質的味道融入進去。繼而失去了這道菜的靈魂。

  索性,冰箱中有大量的肉類可以供給劉曄挑選。

  而最重要的莫屬於梅菜。

  梅菜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很多地方製作這道菜的時候,用的梅菜卻不是真正的梅菜,用的很多卻是芥菜幹。

  而真正好的梅菜還是要選址“惠州”的梅菜幹。

  “惠州”自古以來就有醃製梅菜食用,並且其製作手藝也是最講究的。其製作手藝工序便是先晾曬,繼而在精選出合格的菜。在通過飄鹽等工序製作而成。

  而“惠州”更是被國務院授予“中國梅菜之鄉”的稱號。

  而酒店為了製作出精美味道正宗的菜品,采購的梅州便是來自惠州。

  ..............

  劉曄將小河魚處理好後,便是將冰箱中的三層肉取了出來,又將梅菜幹進行熱水泡製。畢竟時間有限,劉曄隻能來得及用熱水泡發,要是平時,泡發梅菜幹還是以冷水自然泡發為佳。

  在等待梅菜的時候,劉曄又取來了各種香料即:八角,桂皮,香葉,幹小米椒,草果等。

  這些香料主要是用來提香去腥的作用,將這些香料泡了下水後。劉曄便開始了製作。

  由於“梅菜扣肉”耗時最久,所以劉曄便先開火,將整塊的三層肉放入鍋中過了下水,繼而將整塊肉放入蒸籠中蒸製。

  同時劉曄在鍋中燒了熱油,等到蒸籠中的三層肉蒸透後,劉曄便將三層肉改刀成長條的大片三層肉。

  又將三層肉均勻的抹上了老抽,於生抽,放入油鍋中炸製。

  知道三層肉炸製金黃,上色。這才取出。

  而鍋中留了底油,劉曄便是將香料芳了進去炒製,等炒製出香味,劉曄又將泡發好的梅菜一同放入鍋中翻炒。

  在翻炒的同時,劉曄又加入了少許生抽,耗油,雞粉,鹽。進行了調味。

  等到梅菜稍微出味,劉曄這才朝著鍋中加入了少許的清水。開大火燒開。

  等到湯汁稍微收了些,劉曄便關了火,取來碼鬥。

  將三層肉墊在碼鬥底下,在放入梅菜幹。同時從鍋中舀出少許湯汁澆入碼鬥中。放入蒸籠再次蒸製。

  做到這一步,這道“梅菜扣肉”便可以算是完成了。

  劉曄擦了擦汗漬,立馬又開始製作起“椒鹽小河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