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聖節(二十二)
作者:月下閑雲      更新:2020-07-20 21:48      字數:2381
  聽到武帝話語中盡然有了頹廢之意,染塵憐憫的看了他一眼,直言不諱的開口:“老衲這麽多年雲遊天下,到處打聽也未曾聽說過北辰王或者醫聖還有後人在世,皇上今年來服用丹藥的次數越來越多,這朱砂本就對身體有損,再這麽下去,隻怕不用一年,皇上就。。。。“

  他話沒說完,也不用說完,這些事武帝早就知道,但當聽到隻有一年的時間時,武帝多少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一年,朕隻能活一年了,嗬嗬,罷了,要是不服丹藥,隻怕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朝中朕已替他安排妥當,文有國師,武有楚王,畢竟是親自養大的,以後總有一份情誼在,不過。。。。“

  武帝停頓了下,然後看向染塵:“大師,實不相瞞,朕當初之所以不願聽你的,就是對楚慕楓存了一份戒心,兵權何其重要?大師看破紅塵,戒嗔戒癡,可這世上有幾人能做到大師這樣呢?即使是父子,麵對權力時都有可能反目成仇,更何況是個外人,朕不能冒這個險,朕寧願將兵權收回,再一點點交到修遠手上,也不能給他埋下一絲隱患。“

  染塵輕飄飄的發表意見:“如此,君臣終究成了君臣,難道這不是另一個隱患嗎?“

  武帝:“到那時修遠手中有兵權,有支持者,就算出了意外也不用擔心。“

  染塵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他想問武帝,萬一楚慕楓起了異心又該如何?

  但是這個想法染塵選擇了藏在心裏,目前一切都還在武帝的掌握之中,他不想橫生事端,武帝奪了楚慕楓的兵權本就已經犯了大忌,要是再在他心中種下一顆不安的種子,那不知道武帝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裏,會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既然都是為了楚修遠好,那便就這樣吧,不管怎樣,楚慕楓對楚修遠都有養育之恩。

  不過染塵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皇上,您就那麽信任國師?千機閣對存在,對未來的聖武國君來說,不是好事情。“

  這個武帝不怕:“大師有所不知,朕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考察國師,發現他的確是個忠心耿耿的人,有勇有謀,堪當重任,朕試探過他好多回,他從未表現出異樣過,而且人算不如天算,誰都沒想到國師會看中蘇家的大小姐,這不是正好嘛,修遠喜歡蘇家二小姐,要是他娶了蘇二小姐,那就喝國師成了連襟,這對他也有幫助。“

  染塵嘀咕道:“修遠可不喜歡國師。“

  武帝聽見了,微微一笑:“知道他不喜歡,隻要不對立即可,況且能得到他的喜歡也實屬不易,所以朕對那個蘇二小姐也很好奇,之前她為榮王治病時還隻當她是個江湖遊醫,沒想到她竟真對把人給治好了,是有幾分本事的,除了出身不高,其餘倒也叫人挑不出毛病來,哦對了,大師還沒見過那姑娘吧?那姑娘和別的女子有所不同,不太受世俗之見的約束,聽說行事十分乖戾,等你見到了就知道了。“

  他怎麽沒加過?他就是見過。

  染塵很不服氣,又不能說自己曾經偷窺過人家姑娘,隻能打著哈哈將事情一帶而過。

  快到經堂時,武帝很認真的對染塵說道:“大師,我就將修遠交給大師了,請大師無比保他平安。“

  染成連忙回他道:“皇上言重了,當年老衲就是觀阿遠身上煞氣太重,若不好好引導難免會做出禍國殃民的事來,所以才收了他為俗家弟子,佛家慈悲為懷,希望能讓他多謝慈悲之心,現在他既有了意中人,或許對他而言是好事,隻要這個蘇二小姐能感化他,和他八字合適,老衲覺得,皇上不妨滿足他這點心願。“

  武帝睨了眼染塵,唬著臉說道:“說的好像朕很絕情似的,他喜歡的人,朕可沒有反對,朕告訴你,那女子朕比你熟悉,也派人調查過,會功夫,醫術精湛,就是性子冷清了些,怕是將來不太會疼人,不過這樣也好,免得修遠太過沉溺於兒女情場,缺了英雄氣概。“

  “皇上將告慰先祖的經文隱藏在金剛經中,讓他去替您焚燒祭拜,可見皇上是個重感情之人呐。“

  “嗬嗬,你就不用來拍朕的馬屁了,朕的意思別人不知,你還能不知道?讓他祭拜列祖列宗,將來為他正名時也不用那麽麻煩了。“

  “唉,皇上待他的心,當真是天地可鑒呀。”

  。。。。。

  兩人的身影漸漸走遠,說話聲也越來越小,等看到經堂大門時,不約而同的停止了交談。

  而楚修遠帶著狐疑的心情來到大雄寶殿,發現竟然是李德川在等他。

  李德川是他的人,於是楚修遠見麵就問:“李公公,皇上手抄了什麽經卷要我來燒?”

  李德川恭敬的陪著笑說道:“回世子,這就是皇上親手抄寫的經書。“

  李德川交給他一個盒子,放低了聲音:“奴才瞧著也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普通的頌文,隻是皇上抄了許久。“

  能讓皇上花很久的時間親自抄寫,這本就不普通。

  楚修遠拿出經書翻了翻,奇怪的是,這的確如李德川所言,就是本金剛經。

  他微微皺了下眉頭,跪下開始燒經書,口中有一句沒一句的和李德川閑聊。

  “李公公,皇上近日身體可好?”

  李德川低眉順眼的答道:“尚可,不過服用金丹的次數增多了。”

  楚修遠眉頭跳了下:“國師還是經常在宮中過夜?”

  “是,國師忙於為皇上煉丹,為省時間,倒是常住宮中,不過因為和昌平侯府的大小姐定了親,他最近在忙修繕府邸的事,皇上還賞了不少好東西給他。”

  “皇後娘娘哪呢?”

  李德川頓了下才道:“皇上有心要將平安公主賜婚給雲國太子,皇後娘娘忙著為平安公主挑選陪嫁的宮女呢,選的都是容貌上等的女子。”

  楚修遠譏諷的扯了下嘴,將一卷經書慢慢展開,一點點扔進鼎爐裏。

  李德川見他不語,身子往前傾了些,壓著嗓子說道:“奴才偶然間聽說,王妃當年在宮中病逝,當晚皇後娘娘身邊的一個宮女曾在現場出現過,不過沒幾天,那個宮女就死了。”

  楚修遠手中的經書陡然全部掉進鼎爐裏,擊起一層香灰。

  “為何不早說?”他的聲音像寒冬裏的一把刀。

  李德川渾身一緊,連忙解釋:“那時皇後宮中一個極不顯眼的小宮女,世子知道,宮中悄無聲息消失的宮女太監太多了,實在不稀奇,奴才也是最近碰到一個有求於我的老鄉,他曾在中宮的膳房當過值,閑聊中說起家鄉還有哪些人在宮中,他才提起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