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困難
作者:文白墨香      更新:2020-05-14 11:43      字數:2620
  回到家,大的放盆裏養好,撿了幾條小的出來,開膛破肚,清理一番。

  農村的孩子,做這些事情麻溜的很。

  沈安燒了火,架起鍋,準備掌勺。

  黃鱔和牛蛙,都用家裏醃的酸筍一起煮,整整一大鍋。

  別的不管,辣子一定要多!

  鍋裏咕嚕咕嚕冒著香氣,酸辣鮮香的味道撲鼻,讓兄弟三人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堂弟灌了口雪花啤酒,催促道:“熟了吧,餓的要死。”

  在農村裏,半大孩子會喝酒很正常,而且在大人眼裏,啤酒不算酒,隻要到了上高中的年齡後,他們並不會管。

  過年殺豬時,半大孩子都是坐一桌,腳下少說踩著幾箱。

  即便管教非常嚴格的老爸,對這件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學習不下降,他能當作什麽都沒發生。

  若成績下降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時村裏還用白熾燈,昏暗昏黃,照亮的範圍有限,遠不及熒光燈,更別說LED燈了。

  沈安打開頭燈,照了眼鍋裏,熱氣騰騰蒸汽撲麵,肉質白嫩,看著誘人極了。

  用筷子夾了一隻牛蛙,吹了吹,顧不上燙嘴,快速放入口中。

  那細嫩的肉質,酸辣的口感,簡直了。

  根本不用招呼,兄弟倆抬著大碗,手中的筷子已經伸入了鍋裏。

  半小時後,鍋裏隻剩點湯底,三人吃的心滿意足。

  看了看時間,晚上十二點了,約好明早五點起來,沈安拍拍肚子回家了。

  回到家裏洗好澡,爸媽已經睡了,老姐還在看電視。

  電視是康佳的,23寸那種大屁股,黑色的。

  正放寶島偶像劇,明道和陳喬恩主演的《王子變青蛙》,重播。

  據說安徽衛視買了版權後,重播了無數遍,僅次於湖南衛視的《還珠格格》。

  回憶湧了上來,現在韓流衝擊內地,可台劇對內地影響力也不小,甚至略勝一籌。

  從F4的《流星花園》開始,《櫻花草》到《惡作劇之吻》,幾乎每出一部都能引起兩岸三地的轟動,《王子變青蛙》更是達到了極致。

  明道、陳喬恩、羅誌祥、林誌穎、彭於晏、霍建華、潘瑋柏-----每個如今耳熟能詳的藝人,當時都拍過。

  推出的歌手、組合,也是一個賽一個紅。

  飛兒樂團、飛輪海、183club、5566、棒棒糖-----每個組合推出,代表一部爆紅的台劇。

  天王嫂子昆淩,當年也是組合‘黑澀會美眉’的成員。

  記得有個叫張棟梁的,當時也挺紅的,與王心淩主演的《微笑Pasta》紅極一時,出了幾首歌也不錯。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北極星的眼淚》-----傳唱度還挺高的。

  不過記不得現在播沒播,應該就在這兩年。

  雖然後來回頭去看,很多片段簡直尬到不行,《紫禁之巔》的雨中尬舞,更是成了萬惡之源,但在當時,台劇確實是現象級的存在。

  想起這些,沈安指著電視說道:“告訴你件事,這兩人四十歲了都沒結婚。”

  “滾!”

  “好嘞”

  躺在床上,沈安習慣性的去掏手機,手伸了一半,頓住了。

  他才想起來,目前家裏還用有線電話,隻有老爸有台摩托羅拉。

  那還是因為實在不方便,去年才買的二手貨。

  夜漸漸深了,客廳裏老姐也關電視睡了,靜悄悄的。

  沈安翻來覆去睡不著,腦中思緒萬千。

  為了供姐弟倆讀書,家裏一直很拮據。

  印象中,好幾次開學沒錢,都是和親戚借的。

  大伯家,表叔家,姑姑家,舅舅家-----幾乎借了個遍。

  為了緩解家裏困難,考上二本的老姐差點沒去讀大學,還是親戚們看不過去,一家湊了點,說既然考上了,還是去讀。

  有些恩情啊,幾世都忘不了。

  姐姐馬上高考了,真不能拖了,沈安覺得必須扛起擔子,快速賺到錢,至少讓她無後顧之憂。

  若少了家裏壓力和心裏負擔,努努力,她應該能考個一本的。

  亂七八糟想著,迷迷糊糊睡了。

  叮鈴鈴

  急促的鬧鈴,將沈安嚇醒。

  躺在床上,茫然的看著熟悉昏暗的屋子,他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掀開被子,跳下木床。

  打開臥室木頭門,發現客廳燈亮著,爸媽坐在木沙發上。

  “你真要去?”老爸吐著煙圈。

  “去。”

  屋外黑蒙蒙的起了霧,有些涼,老媽遞過來一件外衣,說道:“讓你爸去吧,你一個孩子家,啥也不懂。”

  “不懂才要去做啊,不然啥時候懂?”

  說句沒良心的話,沈安的沒心沒肺,不懂事,多半是老媽寵溺出來的。

  無論要幹什麽,她永遠一句話‘你還小,什麽都不懂’。

  啥也不讓幹,啥也不給幹,久而久之,腦袋就不會想事了。

  孩子真不能過於溺愛,要讓他學著主動思考,主動做事,這樣才會有擔當。

  “我跟著去吧,他那慫樣。”沒想到姐姐也起了,眼皮都睜不開,語氣裏滿滿的不屑。

  “多大的人了,這點事都幹不好,讀個屁的書。”

  沈安不耐煩的留了句,拉上外套拉鏈,臉也沒洗,打著手電朝大伯家走去。

  “這孩子-----”老媽麵色動容,喃喃道:“懂事了。”

  全家人都看出來了,沈安變了,不再是那個懵懂無知,沒心沒肺的少年。

  沈爸悶著抽煙,他多少明白點,畢竟自己的種。

  女兒高中馬上畢業,要讀大學了,對於這家庭來說,可不是小錢。

  人有時候啊,考不上愁,考上了也愁。

  煙頭碾滅在煙灰缸裏,他覺得自己也應該想想法子了。

  可一年到頭就那幾畝地,能有多少錢?

  辦法也不是沒想過,他也想過出去打工,可家裏怎麽辦?孩子怎麽辦?

  昏黃的燈下,老爸眉頭緊了又緊,又點了支煙,說道:“買東西肯定要找零,給孩子拿點零錢吧。”

  沈媽也反應過來,進了臥室。

  她翻了半天,看著手裏幾百塊,犯起了愁。

  別說女兒要畢業,馬上要大學了,連兩個孩子下學期開學的學費和生活費都不夠啊,這可怎麽辦?

  難道又和親戚開口借?

  這世間最難以啟齒的,莫過於開口借錢了。

  身邊親戚都借了個遍,他們也有自己孩子,也有自己生活,叫人如何開口?

  “沒事,這不還有點時間嗎?”沈爸悄無聲息出現在門口,小聲道:“到時候我出去幹兩個月工程,實在不夠再借點。”

  沈爸所謂工程,無非是去工地裏搬磚,扛水泥。

  沈媽想起就委屈,低聲哽咽道:“去哪裏借?該借的都借遍了。”

  “那你說怎麽辦?”沈爸也有些心煩,不滿道:“當初我要出去打工,你非不讓我去,家裏土地就那些,能幹啥?”

  “你可真狠心呐,你出去了這家怎麽辦?我和孩子們怎麽辦?”

  “聲音小點。”沈爸緊張的指了指女兒的房間,生活的壓力,他不願轉移給孩子。

  沈媽抹了抹眼淚,紅著眼眶數了點零錢,又在屋裏找了手套,圍巾,毛線帽,快步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