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二 移民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991
  帝國三年,四月。<r />

  <r />

  朝鮮移民樸太提著一個陶罐,朝著叮叮當當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到了馬棚,看到一個裸著上身的壯碩男人帶著三個半大小子在鐵爐旁打馬掌,人人忙的汗流浹背,樸太對那漢子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喊道“親家,放下手裏的活兒,先吃飯。”<r />

  <r />

  壯碩的漢子也是個朝鮮移民,名叫權業,一聽到樸太的聲音,樂嗬嗬的跑了過來,一把接過樸太手裏的東西,用帶有東北口音的漢語說道“哎呦,哪裏用的您來送,待會讓大小子回去拿一趟也就是了。”<r />

  <r />

  雖說都是朝鮮移民,但權業與樸太是不同的,因為權業已經移民帝國七年了,七年前,為了避兵災,權業帶著一家上了走私船,到了海參崴,成為了當時永寧行政長官區一個普通屯戶,後來永寧改製,海參崴屬於了海西行省,而權業卻因為所處莊屯劃歸了寧古塔綏靖區,成為了直轄旗佐的一員,而樸太一行移民齊齊哈爾綏靖區,掌握漢朝雙語,有歸化經驗且有一技之長(鍛造和釘馬掌),權業從一個普通的百姓一躍升任為什長,隻不過他要當這個小官,要去齊齊哈爾的綏靖區的紮蘭屯,為了自己的事業,也為了孩子的將來,權業選擇‘奔前程’。<r />

  <r />

  權業很清楚,在移民莊屯裏,隻要你能吃苦肯下力,吃喝是不缺的,以前夢中想要的耕牛和良田也可以如願得到,但有一點是缺少的,那就是女人,移民中女人本就少,有女兒的人家也都想著借著姻親謀得更好的待遇,所以更難娶親了,權業自己有媳婦,但他有兩個兒子,每個都要成年了,他不得不考慮兒子娶媳婦的事情,所以在移民隊伍裏,他就未雨綢繆,利用自己什長的身份著意留心著,最終選中了樸太一家,樸太老實肯幹,而且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因此他先是認了樸太聰明的小兒子當鐵匠學徒,後借此親近,還未到紮蘭屯,就已經為自己大兒子和樸太的大女兒定下了親,兩家也是相互幫扶著一起去紮蘭屯。<r />

  <r />

  移民隊伍有七十多戶,三百六十多口,男女老幼都有,還有前往紮蘭換防的一隊五十人的兵丁,領軍的佐領就成了隊伍的頭領,一行四百多人自從出了齊齊哈爾城就再沒有遇到一個鎮子,而好容易到了這個驛站,自然要休整一下,然後一口氣走完剩下的三天路,抵達紮蘭屯。<r />

  <r />

  親家二人熱絡聊著,樸太的小兒子已經打開了陶罐旁的盒子,看到一個小酒壺拿起來嗅了嗅,說道“師父,還有酒呢。”<r />

  <r />

  “你放下,那是佐領大人賞賜給你師父的,不是給你喝的。看到沒有,跟著師父好好學手藝,有了手藝到哪裏都吃香,佐領大人都賞賜東西。”樸太借機教育道。<r />

  <r />

  權業讓兒子和徒弟都放下了活,支開一塊木板就當了飯桌,陶罐裏的熱粥倒了滿滿的四大碗,盒子裏拿出來醃鹹魚還有十幾個雜糧窩窩頭作為配菜和佐餐,樸太小兒子一看,登時不樂意了“怎麽還是醃鹹魚,吃了一路了,海上吃,路上也吃。”<r />

  <r />

  “你就閉嘴吃飯吧!在老家時可沒見你嫌棄過葷腥。”樸太拍了兒子腦袋一下,怒道。<r />

  <r />

  “在老家時,也沒的魚吃呀。”權業的大兒子打趣道。<r />

  <r />

  樸太從盒子底部拿出了一個碗來,揭開之後,亮出了滿滿一大碗翠綠翠綠的韭菜,讓人眼前一亮,樸太放在了權業麵前,獻寶似的說道“親家嚐嚐這個,爽口的很。”<r />

  <r />

  權業夾了一筷子,吃了之後大讚“真是好吃,開胃又解膩,這是從哪裏弄的?”<r />

  <r />

  “鹽巴是跟廚子討的,廚子讓隨便拿,不當事,這韭菜是渾家和閨女們在路邊拔的野韭菜,在齊齊哈爾的時候,就醃上了,當下正能吃,送了佐領大人一些,剩下給你佐餐。”樸太說道。<r />

  <r />

  “親家母真是個勤快人。”權業讚道。<r />

  <r />

  權業師徒四個人吃著,一邊和樸太聊天,樸太自然關心自己一家的去處,知道權業在佐領那裏受重視,知道的多,所以也著意打聽著。<r />

  <r />

  紮蘭屯是齊齊哈爾綏靖區最東麵的屯墾區域,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正堵在滿清餘孽占領區呼倫貝爾進入齊齊哈爾綏靖區的山口,是從東北平原穿越大興安嶺進入漠北的最便捷通道,而紮蘭屯也是帝國二年春才光複的區域,經過了一年的整備和掃蕩,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的屯墾移民階段,樸太等朝鮮人也就被要了過來。<r />

  <r />

  “齊齊哈爾其實和寧古塔差不多,土地很肥,隻是氣候冷,不能種稻子,種些麥子、糜子、大麥之類還是可以的,當然了,新墾殖的土地一般也不讓種這些。”權業趁著歇息的時候,給樸太講解當初剛移民到寧古塔時所總結的經驗,而樸太也督促著小兒子,趁機多學一些漢語,他自己也跟著學。<r />

  <r />

  正如原本計劃的一樣,一行朝鮮移民在驛站休整了幾日,便是向目的地紮蘭屯而去,三日便是抵達了紮蘭屯,樸太看著那處河邊的村落和村邊平整分塊的土地,不敢相信的問道“親家,這就是紮蘭屯麽,怎麽已經有個村子了,還有這麽些開墾好的土地?”<r />

  <r />

  樸太原本以為自己會被分到荒郊野外地方,住地窩子,一鍬一鋤的開墾土地,慢慢起屋蓋房呢,不曾想這裏已經有了基礎,看起來規模還不小呢,而權業顯然知道一些,就向樸太講了關於紮蘭屯的事情。<r />

  <r />

  實際上,自從帝國在社團階段拓殖永寧以來,夾在帝國和滿清之間的部落就徹底遭殃,因為白山黑水之間實在廣袤,雙方對待這些部落的態度高度一致,那就是遷移到腹心之地,以免被對方爭取到,隻不過這些年來,是帝國前進,滿清後退,到了帝國建立的時候,滿清退往漠北,在大興安嶺以東區域就隻剩下了一些據點,紮蘭屯就是一個,還擁有紮蘭屯章京衙門,這裏有很多被滿清從黑龍江區域遷移來的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人,而這些部族也有農業種植的傳統,所以就不斷的開墾肥沃的黑土地,種植大麥、燕麥等作物,而滿清也支持這類農業活動,畢竟紮蘭屯要為襲擾帝國的馬隊提供後勤服務。<r />

  <r />

  在帝國二年春,黑龍江將軍巴特會同藩兵拔除了滿清在大興安嶺以東的所有據點,就選定了紮蘭屯所謂前沿屯墾點,不僅把俘虜編了勞改營大規模開墾,還從永寧、海西行省調來了千戶百姓為屯戶,一年的開墾就讓這裏的田畝翻倍,樸太等人是作為第二批移民前來充實的。<r />

  <r />

  紮蘭屯在帝國的行政序列裏被稱作齊齊哈爾綏靖區紮蘭屯旗,管旗的紮薩克曹鬆是近衛軍中將曹禺的長子,而樸太等人被分到了第三參領之中,參領章京則是當年在巴林橋之戰和歸化城之戰中立下功勳的烏力吉,他已經從京城歸化學堂速成班畢業,由候補章京變成了代理參領章京,第三參領一共有五個佐領,因為一直缺人,所以樸太一行七十餘戶被分開補到了三個佐領中,樸太如願與權業分到一個什,權業為什長,按照老帶新原則,每個什都有三戶權業這種的老移民,七戶樸太這種新移民,就此,烏力吉的第三參領補全合計五個佐領,七百五十戶,就安置在紮蘭屯旗駐地。<r />

  <r />

  “我還以為咱們得和那些蒙古韃子一樣睡帳篷呢,想不到一來地方就有房子住,哎呀,這房子可真大呀。”樸太看著紮蘭屯的移民安置房,不由的感慨說道。<r />

  <r />

  移民安置房十戶一個院子,坐北朝南,一排房子,向南麵則是院子,院中有一口水井,房子是用原木釘成木排中間夾泥巴形成的,頂部則是木板加茅草,聯排的房子用泥磚均等的分成了十個大房間,每個大房間又分了一大兩小三個房間,而背麵則是廚房,豬羊圈舍則在南麵和東西院牆,廁所東西各一個,類似的移民安置房紮蘭屯不下三十處,顯然移民是這裏的長遠計劃。<r />

  <r />

  “親家這就不知道了吧,咱們第三參領和其餘兩個參領不一樣,咱們是生產參領,哦,就是種地參領,既然是種地,就得在村子裏啊,咱們參領的人不用當兵,但是每年要上繳些東西給旗裏。”權業笑嗬嗬的說道,他作為什長自然選了最好的一間,也以權謀私,讓樸家住在了旁邊。<r />

  <r />

  “不是說免稅,還給牛給地麽?”雖說一路行來,情況已經和當時在漢城時說的不一樣,但樸太媳婦仍然惦記這件事。<r />

  <r />

  “親家母,咱得先安置下來啊,人家才給分地呀,我已經吩咐大小子二小子去參領倉房領咱們兩家的吃食去了,今天先安頓下來,吃飽喝足,明日再說其他的。”權業倒是放心的很。<r />

  <r />

  樸太在屋子裏走來走去,看著砌好的灶台和柴爐、火炕,木頭墩子造的凳子,厚木桌子,雖說櫃子什麽的都還沒有,但已經挺像一個家了,兩個閨女和兒子也在把一路帶來的破爛什往裏搬,樸太實在是滿意,問道“親家,這房子是不是就送給咱們了?”<r />

  <r />

  權業說“應該不是,不過能免費住兩年,你要是想要,就得買下來,當然了,咱們十戶要是都想要,兩年內合夥一起蓋一處新的,咱們住的這個也就是咱們的了。”<r />

  <r />

  “那也好啊,至少不用怕挨淋受凍了。”樸太倒是滿意的很。<r />

  <r />

  權業也是湊趣道“還是你們享福啊,當年我們去永寧,房子自己蓋,地也得自己開墾,就連牛都得貸款買,著實過了四五年苦日子啊。”<r />

  <r />

  樸太媳婦皺眉說道“雖說給的東西不少,但是親家,我可是看到周圍總是過兵,是不是這裏要打仗啊,要是打仗的話,可怎麽辦?”<r />

  <r />

  權業擺擺手“打仗是肯定打仗,但不關咱們事,我跟你們說,咱們旗裏其餘兩個佐領都是打仗的佐領,裏麵的蒙古兵和女真兵很厲害,就在咱們跟前,一千五百個精兵,咱們紮蘭屯還駐了黑龍江、齊齊哈爾派來的幾百天兵,山邊草甸還有一個蒙古藩旗,也有一千多騎,穩當的很,用不著擔心。”<r />

  <r />

  “親家,你也是剛來,怎麽知道這麽多?”<r />

  <r />

  權業哈哈一笑“我就是老實巴交的鐵匠,雖說給個什長的小官,但要不安全,我也不敢來啊,可不得好好打聽一下,我再跟你們說,咱們旗的紮薩克曹大人,那是近衛軍將軍的兒子,在皇上那裏也是掛了號的人物,若是這裏很危險,人家也不會來啊,將軍的兒子都能待,咱們這些老百姓怎麽不能待啊。”<r />

  <r />

  很快,權業的兩個兒子就把吃的東西用扁擔挑來了,兩大塊醃肉無人問津,看到翠綠翠綠的小白菜還有蘿卜,大家都是瞪直了眼睛,隻是可惜的是,紮蘭屯物資依舊緊缺,最缺的就是鐵鍋,雖說紮蘭屯有義務給每家每戶一口鐵鍋,但目前權業這個院子隻有兩口鍋,權業索性就讓其他家用,他與樸太把大瓦罐吊起來,點了火,男女分開,圍著吃起了瓦罐火鍋,也算是解決了一頓飯,這頓飯不僅比來的路上吃的要新鮮,更因為安家落戶了而感到安心,初夏的這個夜晚,樸太一家總算是到了目的地。<r />

  <r />

  第二天一早,權業起了一個大早,開始安排,他把十戶中的家長集中起來,要一起去參領衙門開會,而成年的男子則分配了任務,先是要修好破漏的房頂,然後壘砌歪了的一截泥巴院牆,還要把各類圈舍收拾出來,女人和孩子則是洗洗涮涮,把自己、自己家和院子打掃幹淨。<r />

  <r />

  剛到新地方,移民們幹活很是賣力,但是嘴上也是不停,男男女女討論著能從衙門分到多少土地,說好的耕牛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