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五 陰謀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219
  兩個月前,四川成都。

  吳國貴翻身在城外別院下馬,與守門軍官見過,才是進入院落之中,與城內氣派的平西王府不同,這座別院極為雅致,唯有那座四角飛房簷的紅樓顯的有些與眾不同,紅樓周圍栽植著各色花彩,與竹林紅綠相映,分外靜謐。

  月亮門站著的人中除了親兵和雜役,還有兩個侍女,吳國貴臉色一變化,頓時有些惱怒了,果然,紅樓之中傳來悠揚的吳儂軟語,唱著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不用想,定然是平西王的寵妃陳圓圓在一展歌喉。

  “好好好,圓圓曲音之妙,更勝從前了。”紅樓之中,吳三桂撫掌大悅,讚美說道,見吳國貴進來,隨口問道:“國貴,方才這一曲你感覺如何?”

  吳國貴本對陳圓圓厭惡,且不論前塵舊事,但隻說平西王受封四川之後,整日與這女人廝混,生活迷醉,不思進取,消磨了以往的鬥誌。

  “想來吳將軍還是以為夫人那曲《吳越春秋》最妙吧。”一旁品茶的方光琛微笑打趣。

  《吳越春秋》又叫《浣紗記》,其中一曲采蓮最為精妙,而吳越春秋本身雖然講的是親親愛愛之事,卻是有大氛圍在,講的是春秋吳越爭霸,勾踐為人質時,為複仇為複興,把西施進獻吳王,讓女色消弭其意誌,使得吳王廢弛國政才有了勾踐‘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偉業,方光琛一語雙關,其餘三人無不明白。

  “大王有軍國大事要談,妾身退下了。”陳圓圓抱著琵琶離開,吳三桂微笑點頭,但也沒有對吳國貴發怒,而是問道:“國貴,出了什麽事情,如此驚慌?”

  “京城來了使者,讓大王回去聽旨。”吳國貴道。

  方光琛笑了:“以將軍之智,應當已經知道了旨意吧。”

  吳國貴咧嘴說道:“韃子貪婪的很,我給了兩千兩,啥都跟我說了,說是讓咱平藩出三萬兵去江南助戰的。”

  “可惜了兩千兩銀子。”吳三桂隨手給吳國貴倒了一杯茶,讓其坐下。

  “王爺早就知道了。”吳國貴聽得這話,眼睛瞪大。

  “世子從京城遞來的消息,也是這般。”方光琛道。

  吳國貴坐下,說道:“我給那韃子說了,王爺去軍營慰軍去了,所以一時半會不用回去,先讓他等著便是,王爺有的是機會拿主意哎,方先生在這裏,又提早有消息來,看來王爺胸有成竹了,倒是卑職孟浪了。”

  吳國貴也是有些莽撞了,方才差點衝撞了吳三桂和陳圓圓,如今想來,卻是不該,吳三桂不在意,他今早便是得到消息,請了方光琛相商,卻是各執己見不得決心,煩躁了,讓陳圓圓出來唱曲,吳三桂說:“想了大半日,沒有頭緒。”

  方光琛道:“王爺莫要慌,這不是吳將軍來了嘛,一起參詳便是。”

  吳國貴連忙擺手:“方先生可別這麽說,我就是個大老粗,和您那七竅玲瓏的心可不同,不敢參詳,卑職隻要按照王爺說的幹便是了。”

  “將軍休要過謙,有些事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且回在下幾個問題,第一,你認為東番與滿清相爭,誰能取勝?”方光琛問。

  左右沒有外人,吳國貴倒也不怕胡說,搖搖頭:“我也說不好,這幾年雙方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前兩年感覺滿清頹勢,如今看卻似沒那麽簡單。”

  吳三桂微微點頭,方光琛卻是又問:“那你認為此次滿清發動秋冬攻勢,嶽樂進攻閩浙,可否取勝。”

  “那是鐵定成不了的,浙東也就罷了,卑職估摸嶽樂連福建的邊都摸不著。”吳國貴當即說道。

  方光琛笑了:“可滿清軍隊氣勢如虹,一路南下呀。”

  吳國貴哈哈一笑,說道:“我的方先生,打仗可不能光看塘報這類玩意,也不能聽別人胡說,確實,嶽樂是能打,先破錢塘江,又擊衢州城,兩麵夾擊,幾複浙東,但這些信息騙的了百姓,騙不了我這等丘八,說白了,光複多少土地都無用,取得多少勝利也白搭,打東番,就看能殺傷多少島夷了。

  方才那韃子在王府也是,唾沫橫飛說殺了多少島夷,繳獲多少軍械,但卻絲毫不提軍旗的事情,王爺是知道的,島夷兵很重軍旗,你得一杆營旗說明一個營就垮了,得團旗就滅了一個團,但和島夷打了這些年,滿清最多也就得到幾麵營旗,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殲敵,攻掠東南也是這般。

  說起來,我倒是覺得不是嶽樂光複浙東,倒好像是東番讓了浙東給嶽樂,拖延時間罷了,嶽樂一路南下,攻城拔寨,攻下一個城就得拿一千人守這個城,等仗打進福建,把東番兵攆到一塊,嶽樂吞不下,還得把牙崩了。”

  吳國貴越說越興奮,卻是打量著吳三桂臉色有些難看,他連忙打哈哈:“王爺,這就是卑職的一點蠢看法,做不得數呢。”

  “方先生也是這般說的。”吳三桂道。

  吳國貴咧嘴一笑,在他的內心中,能與方光琛這等聰明人一個想法,他可是很驕傲的。

  “東南一仗,嶽樂贏不了,卻能耗費這三年積攢的糧餉,等打完這一仗,再想打,便又是兩三年後了,東番可不會在等三年了,王爺。”方光琛悠悠然說道。

  吳三桂知曉方光琛的意思,嶽樂若是無法取得大勝,那就是敗了,合眾國肯定趁著滿清虛弱卷土重來,兩廣會戰丟兩廣,閩浙大戰丟閩浙,下一次是哪裏呢,山東、遼東還是江南,京畿重地或者財稅之源,哪裏都是滿清丟不得的。

  吳國貴坐在那裏聽著這二人打啞謎,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他卻是一句話說出了真諦:“滿清這艘破船看來是要沉了呀。”

  紅樓之中安靜了許久,吳三桂沉默不語,方光琛給眾人添了茶水,道:“破船尚有三千釘,滿清這艘船還沒沉呢,隻要操作得當,不僅不會陪葬,還能分潤不少。”

  吳三桂眼睛一亮,看向方光琛,見他胸有成竹,隻是因為吳國貴在這裏,不好直說,連忙問:“國貴,你且回去,跟天使說,隻要朝廷把餉銀給到位,我吳三桂願意親率三萬精銳直撲東南。”

  “啊!王爺,這個時候了,咱還為韃子拚命啊。”吳國貴詫異道。

  方光琛:“餉銀,餉銀。”

  吳國貴連忙說:“朝廷如今出手是不如以前了,但三萬兵,兩百萬就能拉到東南,到了那裏,還不是任人宰割啊,兩百萬的銀子,朝廷還是拿得起的。”

  方光琛無奈的搖搖頭:“兩百萬銀子拿得起,那一千萬呢?”

  吳國貴眉頭微皺,方光琛道:“將軍,你回去先到王府,讓王府的記室把這些年朝廷欠餉的單子拿出來,我記得去年就有一千萬了,把單子給使者,讓他補足了這筆餉銀,平藩立刻出兵。”

  “哦哦哦,哈哈,我明白了,這就去辦理。”吳國貴滿意離開了。

  方光琛:“王爺,這個時候可不能撕破臉呀。”

  吳三桂道:“本王自有辦法,大不了各退一步,我派兵去堵住夔東十三家,讓洪承疇調遣精兵去東南也就是了,撕破臉是不行的,但兵馬也不能離了近身。方先生,怎麽下這艘破船,你可有計較了。”

  “咱當初怎麽下的大明這艘破船呢?”方光琛問。

  吳三桂道:“那是拿了山海關當了投名狀,又替他愛新覺羅家打生打死換來的呀。如今就算要投東番,也沒有投名狀可拿呀,洪承疇還是沈永忠?他們可不夠斤兩,保不住我吳家滿門。”

  吳三桂這個人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有多深重,別的不說,在合眾國頒布的漢奸名錄上,自己與洪承疇一文一武,並列首位,是人人得而誅之的。

  “若是拿大明朝當投名狀呢?”方光琛深深的問道。

  吳三桂一愣,不知是何意思,方光琛指了指一旁大大的櫃子,上麵擺滿了各類報紙、文書,那是吳三桂平日所閱讀的,而在平西王府上還扣押、豢養了不少兩廣乃至東番本島來的商賈,吳三桂這些年就是靠這些資料和人來研究合眾國的,方光琛說道:“王爺應該清楚,東番,哦,也就是中華合眾國,與我華夏曆朝曆代相比,並不是另一個王朝,而是另一類王朝,對嗎?”

  吳三桂重重點頭,他說不清楚什麽是封建王朝與資產階級的關係,但曆朝曆代,都沒有商賈當權,民選官宦的,合眾國哪怕是與重商的宋朝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存在。

  “王爺,李明勳這些年來出入海疆內外,屢次犯進,都是以清算縉紳為根本,而縉紳者,士大夫也,國朝之根本,滿清如此,大明亦然,如今李明勳以抗清為名,團結大明,但總有一日,大明與滿清一樣都為合眾國所滅。

  滅清,合眾國有民族義旗、禦虜之德,隻需國強軍健,便可一舉討滅,而大明原本就是華夏正統,如今瓊、晉、蜀三藩並立,縱然其實力不如合眾國精強,但出師無名之下,出兵滅之亦不得民心,況且,彼時滅明,李明勳功成名就,所慮唯有史書留名了,如何還願意出手。”方光琛侃侃而談。

  吳三桂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我代為滅之,再降順中國?”吳三桂問道。

  方光琛微微搖頭,吳三桂登時明白了,不是這麽做不對,而是吳三桂做不到,平藩麾下號稱十萬兵馬,精銳卻不過四萬,這些年與蜀藩、晉藩在雲貴邊境打了好多次,都是輸多勝少,這些藩鎮人雖然,但兵精糧足,與之對峙已然是值得慶幸了。

  “王爺,為今之計,隻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了。關鍵還是在昆明的天子身上。”方光琛低聲說道。

  吳三桂恍然大悟,如果得到天子,雖然號令明國三藩是妄想,但卻是一張極好的牌,抓住天子,立刻就可以改換門庭,與合眾國成為盟友,畢竟中明聯盟的最高領袖還是朱由榔,這樣就可以從法理上摘掉自己的漢奸帽子,屆時與合眾國東西並進,便可以搶奪湖廣、陝甘之地,也可聯絡蜀、晉二藩,曉之以理,團結起來,以免在滅清之後為合眾國所滅。

  即便無法做到改換門庭,沒了皇帝的大明朝就沒有了領袖,無論是各藩亂立新君還是李明勳取而代之,都能造成中明聯盟破裂,至少是動蕩,也可再行圖謀。

  吳三桂越想越是興奮,問道:“計策雖好,可卻不好執行,如今劉文秀與李定國總有一人在昆明,而我平藩大軍可沒法長驅直入等等,方先生,莫非是馮雙禮那邊有所突破?”

  方光琛認真說道:“馮雙禮一直因沒能分藩對二李不滿,又被雪藏慢待,早有不臣之心,隻需好好操作,便可一舉讓其歸附!”

  吳三桂與馮雙禮的接觸很早,入主四川之前就有了接觸,那個時候西南大定,馮雙禮作為領導艾能奇所部的大將可謂實權在握,但經略西南,合眾國是主力,李明勳禁止李定國胡亂分爵,所以馮雙禮還隻是國公,馮雙禮不滿,但卻被李定國告知,就算擊潰孫可望之功,再封新藩,論功也當先封白文選,馮雙禮心灰意冷,又被調遣到南方鎮壓土司,老早便是聯絡了吳三桂。

  一開始隻是走私貿易,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因為馮雙禮走私的都是雲南貨物,直接動了蜀藩的蛋糕,因此遭遇劉文秀幾次斥責,而方光琛的計劃則很簡單,把馮雙禮與平藩之間的走私告知李定國、劉文秀二人,直接逼反馮雙禮。

  “馮雙禮雖不及定國、文秀,但也是一方豪傑,其為東番所屬多年,對東番實力應該很清楚,想來不會那麽容易屈從的。”吳三桂說道。

  方光琛說:“此人野心甚大,可上奏朝廷,封官許願,再厚賞爵金,到時候也就由不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