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63
  滇京,行宮。

  朱由榔靠在錦榻上打了一會盹兒,黃緞薄被蓋在身上,一個小太監在一邊用拂塵輕撲著,春日的裏滇京天氣轉暖,已經有了蚊蠅了,在皇帝睡的床榻旁則是一排排的書籍,有些放在桌子上,有些碼在櫃子裏,有些索性就疊在青磚地麵上,摞的高高的。

  微風吹進房間,也不知是風吹的還是沒有疊放好,地上的一摞書籍倒下,又砸到了其他的,發出了巨大的聲響,朱由榔睜開眼睛,嘟囔了幾句,蹲在地上挨個撿起碼放整齊,而一旁的太監無人相助。

  這是朱由榔現在唯一的愛好,編書,已經成了吉祥物的皇帝被禁錮在昆明城中,無所事事,沉迷後宮還要為人所罵,朱由榔索性整理天下讀書,增修永樂大典,這注定是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但朱由榔卻好像不在意,如一隻鴕鳥鑽進故紙堆裏,沉浸其中,忘卻一切煩惱,有時候連後宮都是不去了。

  好不容易收拾妥帖,朱由榔起身,動了動僵直的身子,忽然聽到外麵傳來雜亂的腳步聲,他側耳細聽,忽然臉色一寒,說道:“若再是太子惹禍,誰也求情不得了。”

  說著,朱由榔打開房門,卻是看到首輔馬吉翔身披甲胄,腰懸長劍,身後跟著數十晉藩精兵已經衝了進來,將宮女和太監推搡到一旁,又分了幾波人去‘捉’太後、皇後、太子和諸皇子。

  咣當,朱由榔手中的一本書落在地上,濺落了無數的灰塵,他扶助門框也是沒有倒下,看清了馬吉翔,問道:“已經到了弑君篡位的時候了嗎?”

  說罷,朱由榔昂首而立,直麵馬吉翔,馬吉翔卻是沒有凶惡的模樣,他走過來,跪在地上,說道:“皇上,大事不妙,逆賊打到城下了。”

  “是何人逆天而行,晉藩李賊還是蜀藩劉逆?”朱由榔問道,但轉念一想,馬吉翔與這二人交情匪淺,若是這二人造反,那肯定是要相助的,他不由問道:“莫不是莫非清虜打來了。”

  馬吉翔一把抓住皇帝,說道:“皇上,是馮雙禮這逆賊造反,率兵進犯滇京了,請天子速速移駕。”

  說著,士兵已經抬來乘輿,朱由榔被馬吉翔拉扯上去,士兵飛奔,朱由榔看著被拋在身後的殿宇,不舍的喊道:“朕的書,朕的書呀。”

  行在裏到處都是四處逃竄的宮女太監,滿地狼藉,朱由榔眼瞧著宮女太監為一點銀器互毆,麵對疾馳而過的皇駕也是不聞不問,不僅感慨大明國破,山河碎裂。

  滇京之外,馮雙禮的軍隊已經炸開了南門,馮雙禮親自率人衝進城中,守城的軍隊除了少量晉藩兵便是沐天波的軍隊,晉藩兵少數前往皇宮護駕,其餘護持晉王、蜀王家眷逃離,隻有沐天波在組織抵抗,但他隻有兩千兵,很快就是被衝散了,馮雙禮直撲行宮而去,其麾下士兵散開來,馮雙禮早已傳令,抓住皇帝者賞銀三千,太子賞兩千,皇後、太後和諸皇子各賞一千兩。

  饒是馬吉翔命人換了皇帝的龍袍,擾亂賊軍抓捕,仍是無用,其麾下兵卒不過兩百,護持著皇室一家三十餘口,左衝右突,卻是衝不出去,一直到馮雙禮帶領千餘親兵趕來,把皇帝圍在了假山之側。

  朱由榔拔出馬吉翔佩劍,直麵逆賊,說道:“天命不許,朕唯有與逆賊一戰了。”

  數百士卒圍著朱由榔,馮雙禮打馬而來,下馬之後,對著距離皇帝最近的幾個軍官就是一陣馬鞭抽打,喝罵道:“爾等醃臢之人,竟敢提刀麵對天子,實在該死,實在該死!”

  一眾軍卒下跪,馮雙禮跪在地上,說道:“皇上,下官馮雙禮,特來勤王!”

  “勤勤王?”朱由榔大為不解。

  馮雙禮輕咳一聲,說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啟稟皇帝,晉藩、蜀藩大不敬,挾持天子,隔絕中外,乃竊國之奸賊也,臣在滇南,早已心中不忍,今兩藩兵馬直撲貴州,臣特引兵勤王,紓天子之難呀。”

  朱由榔方才的一股熱血卻是休止了,他放下寶劍,看向馬吉翔,馬吉翔也是猶豫,見皇帝如此看自己,一咬牙說道:“今天下大勢,非天子所能控製,晉王、蜀王在內,外有盟國相助,才有我大明偏安西南,國公雖有忠心,可有執掌乾坤之能?”

  皇帝與馬吉翔都是一個意思,李定國、劉文秀確實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其他人想要改變的也不過是當那個挾持之人罷了,對於皇帝來說,是誰執掌大局不重要,但關鍵是馮雙禮實力太弱了,根本執掌了不了雲南,便是挾持皇帝,也無法號令諸藩。

  馮雙禮豈能不知,他當即說道:“啟稟皇上,臣下不敢隱瞞,勤王之人非在下一人,另外奧援在外,便是四川吳三桂,其早有反正之心,欲與臣下共赴國難。”

  馬吉翔和朱由榔這才是明白了,原來是吳三桂在背後搗鬼,朱由榔歎息一聲,左不過是從一個牢籠轉向另一個牢籠罷了,總歸是擺脫不了任人擺布的命運,他看向身後跟隨的大臣、子嗣,還未曾問,馮雙禮便是說道:“臣對列祖列宗發誓,若有加害皇族之意,必下十八層地獄。”

  他發誓完,又說道:“吳帥已經知會臣下,滇京之中,無論文臣武將,還是皇族親眷,但凡願隨駕去四川者,皆一應厚待。”

  馬吉翔懸著的心也是落下來,隻要不死,見了吳三桂總歸還能爭取一條活路,不管他是勤王還是挾駕向滿清邀功,他下令兵卒放下武器,馮雙禮讓自己的親兵找來轎子,把皇帝一家和幾個臣子送進轎輦,帶離之後,一揮手,士卒撲上去,把晉藩兵殺了個幹幹淨淨。

  馮雙禮一麵讓人護從皇帝出京,一麵占領行宮,做出天子仍在滇京的假象,其召開會議,讓副將率領兩萬人和將要趕到的土司兵鎮壓滇京,自己親率萬許精銳出城迎戰回援的蜀藩軍隊,實際上,馮雙禮直接帶著皇族和少數大臣出城之後便是向西而去,繼而轉向北麵,直入四川境內。

  而滇京之中的馮雙禮部下卻是不知,一開始還有模有樣的清理城中抵抗的晉藩、蜀藩和沐天波的兵馬,當土司兵入城之後,情況大變,土司兵大規模的劫掠,接著,馮雙禮的部下也是如此,除了皇宮,燒殺搶掠,以至於沐天波集中了兵馬,突圍出城也是不阻止,劫掠持續了四日,李定國才是率軍從貴州返回,控製局麵之後才是知道,馮雙禮已經帶著皇帝離開了。

  馮雙禮卻是不知,這一走便是走上了死路,其順利進入四川境內,在烏蒙府城見到了吳三桂一行,吳三桂犒賞諸軍,與馮雙禮兄弟相稱,直言道,無論仕明還是降清,都要讓其封王,與自己平起平坐,但當晚,吳三桂的刀便是刺進了馮雙禮的胸膛,馮雙禮部下軍官在鴻門宴上被殺,其麾下兵馬也被吞並,吳三桂迎朱由榔一行進入成都府。

  永曆十五年的三月,台北。

  滇京之變已經過了一個月,由此引發的混亂已然平息,明清雙方依舊在雲貴兩廣征戰不休,地盤倒是沒有多大的變化,而一個月後,劉文秀與黃蜚已經來到了台北,與李明勳商議此事。

  “簡單的說,吳三桂得到了皇帝之後,什麽也沒有做,沒有殺皇帝向滿清邀功,也沒有提及反正之事?”李明勳坐在辦公室裏,向劉文秀問道。

  劉文秀道:“可以這麽說,我們的消息,皇帝在成都過的還好,並未受到迫害,隻是小王不知,吳三桂這廝終究是什麽意思。”

  李明勳笑了:“還能什麽意思,奇貨可居,待局勢明朗罷了。”

  “什麽意思?”黃蜚不解。

  李明勳道:“簡單說,就是等我們與滿清分出個勝負,我們贏了,他就改換門庭,我們輸了,就向滿清獻出天子,左不過就是等東南大戰出個結果。”

  “那我們該如何辦?”劉文秀問道,皇帝被挾持,大明處於無主狀態,瓊、晉、蜀三藩人心惶惶,內部分歧不斷,有人主張另立新君,有人主張自立為帝,還有人主張加入合眾國,但林士章、李定國和劉文秀都是一個心思,唯李明勳之命是從。

  李明勳道:“跟我來吧。”

  一行不過七八人,出了李明勳的別院,騎馬向城中而去,到了市中心,劉文秀見到了一條長約一裏的寬闊道路,這裏的房子完全是用鋼筋水泥巨石建造的,隻是用琉璃瓦等中式物件進行了點綴,門前的台階很高,實木的大門,昂貴的玻璃打製的窗戶,進進出出的人非富即貴,而高樓頂部,樹立著幾排廣告牌,皆是以銀行為後綴,而這條街則是合眾國的華爾街,合眾國乃至整個東方的金融中心。

  通報了身份之後,一行人走進了國力銀行,踏著台階盤旋向下,走到了地下十米的陰森地下室,打開了一道精鋼鑄造的三尺厚的巨門,鯨油燈驅散了裏麵的黑暗,劉文秀看到了一排排碼放整齊的箱子,李明勳一揮手,銀行官上前把這裏的箱子打開了幾個,露出的一箱一箱的銀幣和金幣,再看周圍精鐵鑄造的架子上,那一層層碼放的則是金條和銀塊。

  李明勳隨手拿了一塊金錠,說道:“這是金銀貴金屬,金幣由一百四十萬圓,銀幣有兩千萬圓,這裏的金錠銀錠還能再鑄造至少三千萬圓的銀圓。”

  “那就是那就是七千萬。”劉文秀感覺自己的快要說不出話來,他抬頭問道:“這些錢是。”

  李明勳道:“我這個人是做買賣出身,從來都知道想賺錢得先投本的道理,這七千萬,我準備把中原、江南中的一個地方納入囊中,就這麽簡單。”

  巨大的衝擊力讓劉文秀的腦袋裏一片嗡嗡作響,他幾乎都要說不出話來,七千萬兩配合合眾國強力的軍隊,就算把中原和江南全拿下,劉文秀也感覺是手拿把攥的。

  “走,還有許多要瞧的。”李明勳不顧劉文秀的震撼,帶他出了銀行去了城外,其實李明勳說了很多的謊言,方才國庫裏根本沒有價值七千萬兩的金銀,實際隻有不到三千萬,但合眾國確實擁有七千萬兩的能量,在福州、香港還有部分存款,阿海在日本得到了一千多萬還未送達,還能再讓國企上繳利潤、發行國債、戰爭貸、向銀行融資,在不造成合眾國經濟發生問題前提下,可以籌措七千萬,如果降低一下國內穩定,一個億也是可以的。

  一行人騎馬南下,三天就是趕到了台中,這裏是合眾國的重工業區,在這裏,有合眾國剛剛突破的鼓風高爐,直徑三十二英寸的氣缸,可以讓沉重的鑄鐵機械臂做往複運動,冷水諸如,氣缸冷凝,讓活塞把充沛的空氣送入高爐之中,十二米的高爐,全球第一,幾乎相當於歐洲煉鐵爐的兩倍高,產出的鐵品質遠超一切東西方的水準。

  煉鐵廠連接的是武器廠,鑄炮與鏜製火炮並行,鏜製的燧發槍也開始出現,當李明勳告訴劉文秀等人,兵工廠目前還未達到生產頂峰,但一個月已經可以出產八千杆火槍的時候,兩個人都托住了自己的下巴。

  從辦公室出來,一直到參觀完最後一項,李明勳沒有再提及大明皇帝,臨行之前,劉文秀問:“閣下,那皇帝之事,該如何處置呢?”

  黃蜚拍了拍劉文秀的肩膀,說道:“老弟,這就不用問了,一切聽元首吩咐便是,你我要做的,便是把在大本營看到的聽到的原原本本,毫無誇大的告訴各藩的高層,不要有二心,不要生異變,等,隻需要等。”

  黃蜚倒是看得開,但是返回台北的李明勳卻是終於爆發了壓抑的內心,一腳踹翻了辦公室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