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 廣州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28
  晉藩的軍隊在耿繼茂屁股後麵一路猛追,逼迫其放棄所有的軍需物資和重型裝備,特別是在增江邊,顧榮率領的內河艦隊的一支,僅憑舢板就是突襲了靖南藩打造的浮橋渡口,七座浮橋燒毀了五座,讓三漢藩的渡河能力大為降低,未免全軍覆滅,三漢藩連戰馬都是棄了,讓士兵先渡江前往廣州,晉藩在增江東岸光是戰馬就繳獲了一萬七千多匹。

  四月中旬,劉文秀和杜永和兩部合兵三水縣,把兩廣總督李棲鳳部團團圍困,李明勳與李定國親率盟軍抵達了廣州城北,半個月的時間,盟軍在廣州周邊聚集了超過八萬精兵,而敵對的三漢藩加兩廣總督部加起來也隻有不到六萬人,抗清力量取得了兵力和技術的雙重優勢。

  廣州圍城戰暫未開啟,陸軍集中重炮支援三水,先打下三水,將盟軍合兵一處,而海軍則與明軍各部水師一起,清理珠江航道,為廣州圍城戰打造成本最低也是最便捷迅速的後勤手段。

  清軍依舊在反擊,對內河艦隊造成困擾的不再是同樣駕駛槳帆船清軍水兵,而是本地的水鬼和漢藩釋放的火攻船,清軍在漁民之中招募水鬼,重賞之下,不少漁民應募,手持鑿子和錘子的水鬼潛伏在航道中,鑿沉戰船,一艘舢板便是能換五十兩銀子,尚可喜給加列船開出了一千兩的高價,可是柚木打造的加列船不是水鬼可以輕易鑿穿的,但水鬼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黃蜚把擒殺的水鬼不論死活的掛在加列船兩側示眾,還派遣士兵上岸,把水鬼的親屬一股腦全抓了砍頭,血腥震懾住了貪婪,水鬼威脅變小。

  而火攻船與海戰中使用的不同,這些由漁船、筏子改造來的火攻船上根本沒有人,裝滿了可燃物點燃順流而下,大部分時候,都無法造成損傷,加列船會用重霰彈擊沉火攻船,而舢板小船要麽躲避,要麽用長杆推開,倒黴的是臨水而居的本地居民,不少人家的船隻、房舍就在河邊,被四處亂行的火攻船點燃不少,惹的民怨沸騰。

  對付水鬼時還鐵血無情的黃蜚祭出重賞的法寶,但凡拖拽一艘火攻船到岸邊銷毀,便能領取二十兩的白銀,一時間,珠江主航道裏,上百艘民船出沒,等著廣州方向飄出火攻船。

  漢藩沒了招數,隻能撤退,黃蜚率領內河艦隊北上,直撲獵德炮台,這座炮台駐紮了近千清軍,以綠營為主,陸戰隊還未出手,獵德炮台便是投降了,登陸的瓊藩水兵一看,炮台裏沒有幾門火炮了,大部分的火炮送往了海珠、海印兩座炮台,那是廣州下遊最後一道防線。

  兩座炮台都是江心島,而且不是沙洲是白堊紀時期的巨石,清軍圍繞海島修築了城牆,在礁石上布設了炮台,兩島周邊還有隱藏在水麵下的礁石和各類淺灘漩渦,別說風帆戰艦,就連快蟹都輕易靠近不得,平靖二藩分別駐守一座炮台,勸降是肯定不行了。

  陸軍出動了工兵參與了進攻,在重炮不能發揮威力的情況下,爆破是唯一的道路,最先遭遇攻擊的是海印石上的東水炮台,工兵趁夜對圍島城牆進行了爆破,因為使用的是繳獲清軍火藥,所以用量充足,不僅炸塌了城牆還把萬曆年間建造的海印閣震塌,大量漢藩兵死於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巨響,就連廣州城中都引起了騷亂,爆炸之後,擲彈兵等上炮台,把混亂中的清軍殺死。

  對海珠石爆破就沒有這麽順利了,清軍加強了戒備,但海珠石長不過百米,最寬處也不過五十米,駐紮的士兵不多,各部采取佯攻、爆破等手段連番騷擾,每次都由獵兵出擊狙殺清軍,連攻半個月,清軍死傷過半,又得不到支援,最終被瓊藩的水兵淹沒,與海珠石一起攻破的還有三水縣城,如此,目標隻有廣州一城,珠江水道完全對盟軍一方開放。

  而徹底取得水上控製權後,各路大軍集結一處,圍攻廣州城,這個時候,瓊藩與合眾國出現了第一次重大分歧。

  按照約定,廣州作為晉藩的藩地,晉藩應該是進攻的主力,如今晉藩匯聚在廣州城下的兵力超過三萬,也能擔當起主力的責任,顯然,擔當主力就要承擔最大的傷亡,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李定國倡導勸降三漢藩。

  李明勳不反對勸降,但在條件上,雙方分歧很大,按照合眾國的法律三漢藩上到藩王,下到普通的藩下兵,全部都是漢奸,其本人和家屬都要受到審判,佐領以上的將軍是必死的,其餘也有勞改和流放的懲罰,當然,如果在戰爭中投誠,可贖其罪,普通的士兵隻會被抄沒家產罷了。

  而對於綠營來說,條件要寬鬆的多,主動投降就會獲得自由,保全妻小私財。

  顯然,這種條件是無法讓三漢藩投降的,李定國的條件就寬泛很多,投降免死保其妻小平安,家財如舊,至於那些漢藩將領,也可以在明軍序列中任職,即便是耿、尚家族,也可以在雲貴獲得一片領地,世襲罔替。

  晉藩與合眾國的條件差距太大了,好在雙方都不能離開對方單獨收拾三漢藩,因此也沒有撕破臉,最終還是林士章從瓊州府趕來調停,林士章以退為進,不管雙方的條件,直接派人去廣州聯絡,問三漢藩的條件。

  尚可喜一開始提出的條件很狂妄,可以投降,奉永曆為天子,宣布向大明效忠,但需要廣東全省作為藩地,當然,也可以宣誓向合眾國效忠,但廣東全省為藩地這個條件是不變的。

  三漢藩沒有誠意,那隻能打到對方有誠意,盟軍開始攻城,重炮擺在了廣州城的大東門,宋朝時廣州有三城,分別是子城、西城和東城,三座城都有獨立的城牆、護城河,到了明朝,經濟發展,人口增多,把中間的城牆全部拆除,三城變一城後還向北大規模的擴張,形成了現在的舊城。

  因為泥沙淤積緣故,廣州城的碼頭不斷向南遷移,而商業貿易讓南城區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成為了廣州城的經濟中心,在嘉靖年間的拓林鎮兵變中,沒有城牆的南城被洗劫,葡萄牙人幫著平定了亂兵,廣州修築了四四方方的城牆把商業區保護起來,也就是當時人稱呼的新城。

  從天空俯瞰,廣州兩城宛若銅鍾一般,城市南麵和西麵靠近珠江,進攻難以展開,北麵城牆則是在依越秀山修築,也展不開兵力,東麵有珠江支流改造的護城河,雖然寬闊,總比西麵和南麵好多了,唯一適合進攻的就是東北段城牆,這裏的護城河有三十五米寬,是最窄的地方了,但東北段外全是當地農戶的水稻田,陸軍那動輒三四噸的重炮下了田就是陷入淤泥之中,而大東門外則是原來的校場,地勢平坦,毫無遮掩,最適合攻城炮發揮威力。

  廣州城牆十一米高,基座寬度同樣是十一米,而頂部寬度超過了六米,無愧嶺南雄城之名,這道城牆考驗了陸軍重炮營的實力,陸軍沒有把握,向海軍求援,海軍利用內河艦隊,一次性就送來了六十門重炮,二十四磅的四十門,其餘或是三十二磅,或者是三十六磅的,加上陸軍兩個重炮營和一個攻城炮營,一共有一百零八門重炮轟擊,而海軍還把清軍炮台上那些雜七雜八的紅夷炮運來,將重炮數量提升到了一百五十門,一次齊射就能投射超過兩噸的炮彈,別說三漢藩,滿清所有的軍隊都沒有見過如此暴力的火力。

  一百五十門火炮分成了三個火炮集群,加農重炮分兩個集群擺在前麵,臼炮和紅夷炮則在後方,炮群把目標選定為了廣州舊城,漢藩入粵之後,平靖二藩的王府都在舊城之中,相應的將帥士兵也紮堆於此,舊城約有十四萬人,不是二藩親屬就是依附於二藩的商賈士紳,炮擊他們總歸要比炮擊新城那些無辜商賈百姓要強的多。

  兩個加農炮群在六百米的距離直射東北角的城牆,而後麵的臼炮則以最大仰角得到的最大射程轟擊舊城內的一切建築,紅夷大炮也是如此,炮手都是清軍俘虜,讓他們使用的是燒熔彈,各類被燒紅的炮彈飛進舊城,引發一場又一場火災,炮擊進行了三天,尚可喜再次派人談判,全省藩地的要求降低到除粵西、香港之外的廣東省,無論晉藩還是合眾國都是不滿意,繼續炮擊。

  又是炮擊了兩日,東北城牆已經塌陷,倒塌的城牆土方甚至填充了部分護城河,形成的坡道可以讓士兵直接衝進去,尚可喜的使者第三次來,這一次又把潮州交出去,然而依舊得不到滿意。

  晉藩和陸軍進行了一次合作佯攻,陸軍把三十門二十四磅榴彈炮擺在了前沿,晉藩的跳蕩精兵對東北坍塌段進行了佯攻,漢藩隻能動用兵力阻絕,被榴彈和臼炮的炮彈打的七零八落,晉藩來來回回的衝擊,就是不越過護城河,逼著三漢藩站在城牆缺口挨炮擊。

  三漢藩的藩下兵確實精強,表現出充足的作戰意誌,但在黑火藥與鋼鐵麵前,人的意誌和都是無比脆弱的,臼炮和榴彈炮就像巨人手中的鐵錘一般,輪番敲打三漢藩這塊爛鐵,每次敲擊停止之後,就會有悠長的號角聲響起,接下來要麽是俘虜組成的填壕隊,要麽是扛著竹筏的跳蕩兵,三漢藩的士兵被將領用刀背送上缺口,繼而又是榴彈炮的炮聲和榴彈的爆炸聲。

  廣州也有火炮,但是能部署在城牆的也隻有佛郎機、的勝炮之類的小炮,那些紅夷大炮看似威武,但在城牆上沒有用武之地,紅夷大炮光是炮身就有三米,加上炮車及支撐結構就有五米,每次後座總會超過四米,六米寬的廣州城牆實在是施展不開,而漢藩又不敢駐紮城外,紅夷大炮隻能扔在城裏吃灰。

  漢藩發現,守城牆完全是賠本買賣,己方被炸的七零八碎,卻連對手的衣角都摸不著,完全是單方麵屠殺,但就此放棄城牆又實在不甘心,尚可喜再次祭出談判法寶,這個時候,他已經知道兩廣已經是晉藩和瓊藩的藩地了,所以他不奢求藩地,隻是要求投降之後,可以被永曆天子封王,尚可喜隻求蜀王,將四川作為其藩地,而由其自己去奪,這個要求並不算高,可見識到合眾國攻城能力的李定國反倒是不願意了,其對平藩使者道:“我已經為文秀求蜀王之位,焉能再許之於你,豈不是挑撥我兄弟關係!”

  得到消息的尚可喜選擇拚命,他命令士兵退入城內開戰巷戰,廣州城市夠大,東城也有三條二十米寬以上的城內河流,不怕沒有依托,而平藩退了之後,李明勳阻止了晉藩進城,而是選擇徐徐圖之,工兵渡河,對兩側城牆進行爆破,把原本隻有百米的缺口擴大到了五百米,在兩側城牆上布置了輕型榴彈炮和陸戰隊的小型臼炮以及獵兵、擲彈兵,在缺口處修築了三個炮壘,布設了十二磅和六磅野戰炮,由於東護城河很寬,又是珠江支流,若是填壕,則會導致大水漫灌,因此陸軍動用舟橋營,用四天時間修築了兩條浮橋和一條重載木橋,如此,盟軍徹底控製了缺口處。

  李明勳混編了三支營級部隊展開進攻,把晉藩跳蕩兵、舟橋兵、爆破工兵和擲彈兵混亂其中,並且把炮身隻有七十五斤的陸戰隊用二十四磅炮、陸軍用二十四磅榴彈炮加強給前線部隊,一路拆遷前進,遇到房屋便是用榴彈炮轟擊,然後擲彈兵和跳蕩兵進行掃蕩,一路前進,一路廢墟一殺戮,血腥的城防戰徹底變成了物資消耗戰,用火藥和鋼鐵去換敵人的性命,這是合眾國的一貫追求,如今終於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