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地獄訓練
作者:凱夫拉頭盔      更新:2020-05-18 12:54      字數:2455
  張蒼水點點頭,飛身下馬,讓沈床牽到後院。

  沈隆他們見張蒼水到來,立刻站成一排。

  隊形有些散,站姿不穩,貴在每個人都很精神。

  天已經微亮,沈床安置好馬匹,跑過來集合。

  張蒼水見人齊了,開口說道:

  “你們在班兵營見識過班兵操練,我要強調的是,我看不起班兵訓練那一套,純碎是娘們繡花,中看不中用。我會用自己的辦法訓練你們。讓你們形成比韃子還厲害的戰鬥力。”

  說道這裏,劉隆他們麵帶懼色。

  韃子是他們的夢瑩,恐懼深入骨髓。

  張蒼水不管這些,脊梁骨被打斷最好的辦法是殺回去,親手砍翻韃子才能讓他們恢複天朝上國,大殺四方的自信。

  “我這套方法不允許你們說不,讓你們幹什麽就幹什麽。”

  這句話是重點。

  每個人接受新事物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全力擁抱,有的人將信將疑,更有的人抵觸,應付差事。

  好在這些人不是兵,沒有學過衛所那一套。

  訓練起來難度不大。

  “我先教你們軍體拳和自由搏擊,你們跟著我練就是。除此之外,器械練習和障礙跑,負重越野也是你們的訓練科目。”

  談到專業問題,張蒼水放慢了語速,細心觀察每一個人的眼睛,確定他們的接受程度。

  這些人沒有文化,理解能力差,需要一步一步來。

  嘉靖末年的大明軍隊,戰鬥力依次為衛所兵,班兵,營兵,家奴。

  家奴才是最強戰鬥力。

  戍守九邊的總兵官都擁有數量不等的家奴。

  幾十人到幾百人不等。

  這些人除了保護主人安全,剩下的任務便是突擊,衝鋒。

  最慘烈的戰鬥由他們完成。

  最難啃的骨頭由他們去啃。

  家奴已經成為朝野共識,張蒼水養這些家奴,並不會引起太大的反應。

  商號養家奴興起於晉商,在宣府這個貿易窗口並不鮮見。

  沈隆他們首先要掌握的是稍息,向右看,向左看,向後轉,向前轉。

  一二一和一二三四。

  這些東西看似枯燥無味,其實最能鍛煉隊伍的執行力和協調性。

  光是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張蒼水一口氣教了七天,12個人才堪堪讓張蒼水滿意。

  這個年代的人一天隻吃兩頓飯。

  分別是早飯和下午飯,天黑之後和衣睡覺。

  為了保證高強度的體力訓練,張蒼水改了規矩。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疊豆腐塊。然後上操,打軍體拳和自由搏擊一小時。

  七點操步,

  七點半加一個兩公裏負重50斤越野,圍著院子跑就是。

  八點休息,

  八點一刻,章魚哥用馬車拉來牛奶,羊奶,肉餅,蔬菜水果。

  吃飯後稍作休息,在雙杠,單杠,平衡木上鍛煉力量和平衡性。

  九點開始泥潭匍匐鐵絲網。

  10點障礙跑。

  11點午飯,全是高熱量的肉食搭配一些蔬菜。

  中午午休,

  下午一點繼續訓練。

  下午四點開飯。

  一直訓練到晚上八點。

  隨後是夜宵。

  然後3公裏負重障礙跑,

  時不時還要來幾次緊急集合。

  然後喝奶睡覺。

  這種程度的營養補給,別說一般人家,就算是官宦之家都達不到。

  短短七天,所有人從地獄裏走了一遭。

  一開始訓練還有人大大咧咧,互相開玩笑。

  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一個個成了麻木的木樁,機械的聽從張蒼水的要求,連說話的力氣和心情都沒有了。

  張蒼水一天的訓練量堪比班兵七天,等於衛所兵半個月。

  沈隆他們的體質和單兵素質突飛猛進。

  一個月後,12個家奴一個個龍精虎猛。

  腱子肉硬邦邦的在太陽下炫耀。

  張蒼水同樣受益匪淺。

  他即當教官又當戰士,在高強度訓練下,身體素質一日千裏。

  即便不用技巧,光用蠻力對付兩個馬六綽綽有餘。

  “少爺,什麽時候上器械?”

  沈隆著急的問道。

  所謂器械指的不是單雙杆這種,而是弓箭,彎刀,長槍和鳥銃。

  隻有掌握了這些,才能稱為真正的戰士。

  這是張蒼水對他們的承諾。

  這些東西除了鳥銃,剩下的都能從衛所走私出來,並不是難事。

  “一百天。”

  張蒼水伸出一根手指頭。

  枯燥,乏味,地獄般的新兵連訓練必須堅持100天。

  沈隆他們的身體素質,凝聚力,意誌力,協調性才能達到張蒼水的要求。

  “哦。”

  沈隆有些失望,張蒼水的話就是聖旨,既不能違抗也不能問為什麽。

  他返回隊伍,帶領隊伍繼續地獄模式。

  張蒼水對沈隆讚譽有加,特意單獨加練。

  教他識字,教他戰術,教他比例尺,教他畫軍事地圖,教他在野外如何辨別方向,如何占據有利地形。

  這些東西要不厭其煩的每日督促,等實戰的時候必能出奇效。

  沈隆儼然成了家兵的隊長,張蒼水不在的時候,他帶領全隊操練,賞罰分明,很得人心。

  一個月後的早上,

  張蒼水負重50斤越野跑結束,吩咐沈隆帶領家兵繼續訓練,他急匆匆來到沈慶餘堂。

  去山西和陝西購買鐵鍋的陳發吉回來了,一齊回來的還有四萬多口大鐵鍋。

  “東家,昨天擦黑回來的。早上陳吉齋二掌櫃過來通知了一聲。”

  黑娃對張蒼水說道。

  張蒼水鍛煉一個月,腳步變的輕盈,連做下的姿勢都那麽的瀟灑。

  沈蘭遞上一杯清茶,然後恭敬的站在身邊,等候張蒼水吩咐。

  被張蒼水警告後,黑娃對沈蘭徹底失去興趣,對於張蒼水,黑娃打心裏害怕。

  張蒼水可是一刀砍掉韃子兵腦袋的人。

  “陳發吉身體如何?”

  張蒼水有些擔心。

  這趟足足去了兩個月,陳發吉已經是五十歲的人,翻山越嶺有如抽絲剝繭,不亞於大病一場。

  “二掌櫃說身體無礙,就是太累了。從昨天回來便一頭紮進被窩,早上都沒醒來。”

  張蒼水點點頭,有些敬佩的說道:

  “陳東家不愧是老前輩,不辭辛勞,是我輩學習的典範啊。”

  這句話是對黑娃說的。

  讓黑娃好好學學陳發吉的精神。

  黑娃何等聰明,立刻回話:

  “東家放心,我輩之人必然不遑多讓。豈能讓前輩們小看了咱。”

  “這就好。”

  張蒼水點點頭。

  陳發吉身心交瘁,起碼要休息三天,不便見客。

  不過禮節不能少,張蒼水吩咐沈蘭去萬全大街買來一匹綢緞,一些堅果,又從自家鋪上挑了一個紫檀木的煙鬥,親自去陳吉齋。